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3871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docx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自考笔记

第一章:

社会保险基金

  1.社会保险P2:

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2.社会保险的内容(多选)P3: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3.养老保险P3:

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宝年龄而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4.医疗保险P3:

是指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由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支付其医疗费和生活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5.生育保险P3:

是指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降低或失去正常工资收入来源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项目。

  6.失业保险P4:

是当劳动者因非本人自愿原因失业,从而丧失收入来源时,由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项目。

  7、工伤保险P4:

是对因工负伤或因职业致残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给予工资收入补偿、医疗保健护理、伤残重建及生活照顾等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8、社会保险的特点(选择)P5—P7:

强制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作为一种社会政策,注重社会公平、共济性。

  9、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P7—P9:

(1)保险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等份交换的买卖行为,具有商业性质。

(2)保险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

(3)实话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采用强制方式实施;商业保险是自愿原则。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

社会保险依据法律规定;商业保险信赖于保险合同。

(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是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是满足人们对保障水平的特定需要,保障水平多样化,一般比社会保险高。

(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

社会保险费由劳动者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分担;商业保险费由投保人负担。

(7)经营主体不同:

社会保险经营主体是政府;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是营利性的企业法人。

(8)经营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不心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

  10、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P10—P13:

(1)产生阶段[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社会保险制度最早产生于德国,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2)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3)充分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界70年代末](4)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1、我国城镇保险制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P14—P17:

初创阶段1951—1957年;调整和发展阶段1958—1965年;遭到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改革阶段1977年至今。

  12、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共经历了三个时期P17—P19: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1991年6月;第二个时期是1991年6月至1995年3月;第三个时期是1995年3月至今。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P19—P23)

  13、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P24—P25:

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农村基本确立。

1960年2月,集体医疗保健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在中国的广大农村普遍建立的合作医疗制度,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村集体第年提取的公益金。

2003年底下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

  214、社会保险基金(名词)P27:

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失业、伤残、死亡等原因而中断劳动,或部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建立的专项基金。

  215、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三点(选择)P28:

第一,社会保险基金是依据法律或国家政策规定设立的。

第二,社会保险基金的雉管理机构,是政府某一部门或国家特别授权成立的专门机构。

第三,社会保险基金是一种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

  16、社会保险基金制度P28:

是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筹措、使用、投资劳动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统称,是社会保险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7、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制度遵循如下原则(4项原则)P28—P29:

社会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18、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4个特点,选择、简答)P29—P31):

(1)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社会政策,通过立法手段在全社会强制推行。

强制性是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都具有法律强制的特性。

(2)基本保障性:

社会保险基金所提供的经济补偿水平只能以一定时期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基准,既不保证被保险人原有生活水平不变,更不会满足其全面生活需求。

不能超过自己在业时的工资收入,是量的规定性。

(3)特定对象性: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工薪劳动者,而不是所有社会成员。

(4)统筹互济性:

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消费基金,统一调剂使用,使社会劳动者共同承担社会风险。

个人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应。

  19、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5个,选择)P31—P33:

稳定社会的“减震器”、社会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调节收入差距的特殊手段、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对社会文明发展起促进作用。

  20、按社会保险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类P33: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

  21、按筹资模式分类(三个名词)P36: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按资金调剂范围可分为社会统筹模式和个人帐户模式。

  从基金积累的角度而言,按是否有基金积累可分为:

  现收现付模式:

是由社会保险机构按以支定收的原则筹资,即由雇主和雇员(或全部由雇主)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筹费率)缴纳保险费(或税)。

以支定收,不留积累。

  完全积累模式:

其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收入再分配,也就是个人帐户制度。

个人帐户是从职工参加工作起,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率)由雇主和雇员(或只有一方)缴纳保险费,记入个人帐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权归个人,按照基金领取的条件,一次性领取或按朋按用途领取。

  部分积累模式:

是对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的整合,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筹资。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提出“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即此种模式。

  21、按基金所有权分类(选择)P37—P38:

可分为公共基金(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中属于社会“社会统筹”的部分)、个人基金(如个人帐户的养老保险基金)、机构基金(如用人单位的福利基金等)。

  22、按基金劳动管理方式分类(选择,P37—P38):

财政性基金(按目前管理方式又分为预算内管理资金和预算外管理资金)、市场信托管理基金、公积金基金。

  23、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P39:

是指由专门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按照社会保险制度所规定的计征对象和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位或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24、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七种形式P39—P41:

企业全部缴纳(工伤保险)、政府全部资助、个人全部缴纳、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纳与国家资助、个人缴纳与国家资助、个人企业政府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企业缴纳、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负担这三种方式为主。

  25、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

包括征税制与征费制两种,工业化国家采用征税方式较为普遍。

社会保险税的不同名称(社会保障税、工薪税等)。

  26、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6个,选择,P43—P45):

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国家财政资助、特别捐税补助(特别财政税、超额所得税、出口税、专项消费税、汽油费、烟草税等)、社会保险基金营运收入、滞纳金和罚金收入。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P49:

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根据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开展的基金筹集、待遇支付、基金保值增值的行为和过程。

  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包括P49: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稽核、监督等。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目标P49:

一是确保基金的完事和完全;二是防止基金贬值,实现基金保值,争取基金增值;三是满足给付的需要,避免发生支付危机;四是保持高效率。

其中保证基金安全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4、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遵循的原则P49:

一是依法管理,规范运行。

二是坚持收支两条线,征收和支出适当分离。

三是实行预算管理,应根据社会保险的目标编制社会保险基金的年度与中、长期收支预算。

四是严格监督,杜绝漏洞。

  5、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模式(选择,P50):

(1)财政集中型基金管理模式:

即以建立社会保险预算或直接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的方式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体现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最后责任。

(2)多元分散型基金管理模式:

即社会保险专门机构委托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信托投资,并规定最低投资收益率的基金管理途径。

(3)专门机构的集中基金管理模式:

即由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社会保险银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会等专门机构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营运。

  6、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特点(3点,选择、简答P50—P52):

(1)社会政策目的性:

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基本保障的社会政策目标。

(2)法律监控性:

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费率的确定、基金征缴支付、基金保管、投资营运、投资组合、投资限额等均需置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控之下,体现出很强的依法管理的特征。

(3)综合性: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应当同财政、银行、证券、保险、审计等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

  7、国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类型(选择P55—56):

现收现付的财务机制(美国、日本、瑞典、瑞士);中央公积金集中管理模式(新加坡、马来西亚);私营化管理的基金模式(智利,以个人帐户为基础)。

  8、国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新特点(5个特点,简答,P56-60):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欧美国家通过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放松政府管制,更多向市场机制回归,致力于向市场化方向的调整改革。

拉美、东欧国家强调严格监控,限制的的分散管理模式,东南亚车家集中管理的公积金模式仍在继续发展。

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直接作用在弱化,如放松投资管理,鼓励私营机构更多的介入。

(2)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问题备受重视:

多层次社会保险模式选择越来越成为各国在新世纪的目标模式。

(3)放松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项目的限制。

(4)重视社会保险基金同金融市场的互动发展。

(5)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向海外延伸。

  9、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概况(简答,P60—62):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建立:

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1年国家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条例规定,各参保单位按其工资总额的3%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基金实行分级管理,全国统一调剂使用的管理模式。

此制度因“文革”干扰于1969年中断,改由各企业自行负担。

(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恢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国务院1986年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首次在我国建立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

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确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1999年国务院颁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以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9个省建立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

2004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总额规模首次超过一万亿元。

  10、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框架(选择)P62: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体: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即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体,我国分两个层次即中央经办机构和省级以下(含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管理。

(4)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有两种即国家债券投资和银行存款。

  1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内容P63——75:

基金的筹集、支付、运营、监督。

(实现征收与支付的财务平衡是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的原则。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是:

“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

实行三项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医疗的集中、统一征收。

支付条件:

是指受保人在达到什么条件时,可以从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取经济补偿。

第三章、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上)

  1、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概念、选择P77-80):

  

(1)现收现付模式:

现收现付模式的筹资原则是近期横向收付平衡,这种筹资模式要求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一般不留余额,但在实际执行时会有一定余额。

  优点:

管理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

根据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征税比例或缴费额度,保证收支平衡。

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体现社会共济。

没有过多的资金积累,没有基金保值增值压力。

可以避免长期积累基金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缺点:

一代人的退休费用由下一代劳动者提供,如果人中严重老化或经济持续衰退,则会使在职劳动者不堪重负。

各国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此模式将使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2)完全积累模式:

筹资原则是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

  优点:

退休费用自己在工作期间积累,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缴费高度成正相关,可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

基金提取比例相对稳定,体现储备功能,透明度较高。

费率相对稳定,不会有大的起伏,较强抗人口老龄化能力。

储备基金短期内不会支用,可为经济增长积累资金,促成并资本形成,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缺点:

过于强调效率,没有再分配和互济功能,不利于缓和贫富差距,背离社会保障制度初衷。

个人之间退休待遇差别大,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性原则。

储备基金要抵制通货膨胀,确保保值增值。

基金制要建立个人帐户,要求获得大量个人信息,管理和运营成本高。

  (3)部分积累模式:

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筹资模式。

基金的筹集中,一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方式,保证当前开支需要,另一部分采取积累方式,以满足未来支付需求的增长。

  优点:

具有较大灵活性,既避免了基金制的较大风险,又可缓解现收现付模式缺乏储备和负担不均的问题。

但操作难度大,比率掌握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2、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演变P81-82:

形成: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19世纪末德国俾斯麦政府最早建立。

德国早期的养老保险实行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发展:

智利和新加坡采纳完全积累模式。

  3、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发展趋势(简答,P82):

由于现收现付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完全积累模式由于不具有再分配的特征,不能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也不能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发展模式,人们开始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有部分现收现付,又有部分完全积累的新模式,称之为部分积累模式,该模式拥有两种模式的优点,并避免了两种模式的主要缺陷,是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4、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选择,P83):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来自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由参保人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

二是由参保人按其工资收入(无法确定工资收入的按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三是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四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银行利息或投资回报及社会捐赠等。

  5、我国保险基金的征缴范围P87:

基本养老保险(无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无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全体)。

  6、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机构:

征缴机构是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委托代为收缴的各级税务部门。

截止2003年,我国共15个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16个省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

  7、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选择,P87-89):

输社会保险登记及变更;缴费规定及不按期缴费的处罚(不按规定申报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110%确定应缴数额。

逾期不缴的,除补缴欠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的分类管理(社保基金不计征税、费)。

  8、违反规定的处罚(选择):

缴费单位未按规定输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或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情节严重的处1000以上5000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000以上10000以下罚款。

缴费单位违反有关财务、会计、统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迟延缴纳的每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处5000以上20000以下罚款。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下)

  1、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责任分担情况分为四种模式(选择):

国家统筹模式、投保资助模式、强制储蓄模式、福利国家模式。

  国家统筹模式:

国家不向劳动者本人征收任何老年保险费,全部资金都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如前苏联,我国改革前也是此种模式。

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投保资助模式:

由劳动者个人参保,国家提供一定的资助。

此模式又能称为自保公助模式,起源于德国,美国、日本效仿。

  强制储蓄模式:

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实现自我保障。

新加坡

  福利国家模式:

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普惠制养老金的基金来源于税收,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个人不缴纳或只缴纳少部分保险费。

福利国家模式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948年英国工党政府宣布英国成为福利国家。

定额制,以北欧和英国为代表,工资收入所得比例制,以德国为代表。

(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比较表P96)

  2、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和基金筹集模式的变革:

(1)企业保险走向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从1986年开始,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转变,逐步进行退休费用的市、县统筹及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2)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统筹等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体系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体系。

(3)统帐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实施:

1995年确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

企业和职工均按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被分为两部分,分别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帐户和个人帐户部分,社会统筹部分现收现付,个人帐户部分完全积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统帐结合模式,基金雉模式转变为部分积累制。

  3、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选择P102-104):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

部分积累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7年,规定企业和职工个人必须缴纳保险费,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20%左右,个人缴纳本人工资的8%.

  完全积累的企业年金:

第二根支柱,2000年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三根支柱,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4、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扩面征缴P107-108: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正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转变。

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省级统筹能够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和抗风险能力,并可以减轻负担过重地区的企业负担,实现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是未来养老保险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

(2)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不仅指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最大问题是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解决好下岗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问题。

目前需要制定关于灵活就业者的统一政策,合理确定他们的缴费比例,并为其提供方便的管理和服务。

  5、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四种,选择P108-109):

(1)国家卫生服务模式:

保险资金来源于税收,个人基本不缴纳保险费或者缴纳不多。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将医疗保险基金同其他保险基金的筹集集合并在一定,按单一的保险费率生征收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限度以下的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缴纳保险费,国家基本不提供补助。

(3)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美国的医疗保险为例。

(4)储蓄性医疗保险模式:

资金来源于强制性的个人储蓄,国家对这部分储蓄资金提供政策优惠。

新加坡为例。

对不同年龄组实行差别费率,由雇主和雇员平均分担,存入个人公积金帐户的保健储蓄分户,缴纳的资金免收个人收入所得税,有征缴基数上限。

  6、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组成:

(1)公费医疗制度:

是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的免费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福利制度。

(2)劳保医疗制度:

我国对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规定的伤病免费医疗及预防疾病医疗的保险制度。

(3)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制度之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农民的一大创举。

它“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互助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

”“合作医疗”“保健站”“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三大支柱,在建国后的一段暑期内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健康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7、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和基金筹集模式的改革(80年代初到1998年,三个阶段):

(1)自发性改革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8年。

一些企业实行医疗费用定额包干管理,将医疗定额发给个人,超支自理,剩余归自己,有些企业实行将医疗经费拨付企业医院承包使用。

(2)政府主导改革阶段:

1993年,指明医疗保险改革方向和原则,确定改革目标是: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要求,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使之逐步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

(3)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合作医疗的恢复和重建被称为“二次合作医疗时期”。

  8、统帐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实行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基本医疗保险金,切实保障职工基本医疗。

二是建立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制度,发挥互助共济和个人自我保障的作用,形成医、患、保三方制约机制,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遏止浪费。

(3)将原公费和劳保医疗实行统一管理,在全国实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

(选择:

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

”)6条主要政策P114-115、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的实施原则:

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支定收,保障适度;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

(新的筹资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10、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