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758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docx

开题报告总结归纳模板

开题报告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

研究生:

闵怀伍

指导教师:

张国来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寒是指继发于脑损伤开颅术后而引起的供应脑部血流的某一支(或数支)动脉受阻、以至于其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血流量急剧下降,发生缺血性坏死、软化或功能缺失,进而危及患者生命。

迅速诊断及有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但是,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特别是在伴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清除术后更易掩盖脑梗塞的症状,使我们在治疗时把注意力放在了血肿或严重挫裂伤清除术后脑组织的恢复,而忽略了脑梗塞,从而导致患者死残率居高不下,因此,入院时评估患者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做到正确认识其发生原因,及时采取对策,可有效地减少、减轻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是颅脑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从而导致患者死残率居高不下,因此入院时评估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梗塞高危因素并做好防治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与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病史、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脂异常、高血糖、低收缩压、低GCS、受伤机制、损伤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相关高危因素关系密切。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生与其高危因素有关,通过对脑梗塞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和减轻开颅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国内外杂志已有报道,现临床对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的高危因素的研究仍在不断的进行,有些高危因素仍存在争议,高危因素的研究不尽一致,同时可能存在更多的高危因素未被研究发现。

三.研究对象

回顾性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50例颅脑损伤后开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开颅术后发生脑梗塞35例为病例组,开颅术后非发生脑梗塞215例为对照组,250例颅脑损伤开颅患者的病例资料完整。

病例组纳入标准:

①患者术后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失语、视力视野障碍、眩晕、吞咽困难等;②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改善后又突然加重,③术后患者神志及偏瘫等神经系统体征未达预期效果甚至较术前加重。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之一者,无其他严重的系统性合并伤,入院时行头颅CT/MRI排除脑出血者,术后经头颅CT/MRI证实为脑梗塞。

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脑卒中、脑梗塞、短暂性脑出血发作史者;②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④开颅前已有脑梗塞发生;⑤手术后局灶大脑软化及皮质小灶软化;⑥合并心、肺、肝、肾等其他系统并发症者;⑦恶性肿瘤患者及免疫性疾病史患者;⑧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炎症、过度肥胖、及服用影响血脂药物史的患者。

四.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

可疑危险因素的收集

根据医学专业知识并参考既往文献,筛选出可能影响开颅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脂异常、高血糖、低收缩压、低GCS、受伤机制、损伤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相关高危因素。

资料收集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负责,根据病史陈述,既往史采集,查体及各项检查结果填写统一调查表(具体见后面附表)。

分组方法:

①按开颅术后是否发生脑梗塞分为脑梗塞组和未发脑梗塞组;

②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年龄按实际年龄计算;

③将颅脑损伤程度按GCS评分分为轻度组(9-15分)、中度组(6-8分)、重度组(≤5分)三组;

④按颅脑损伤的类型及机制进行分类;

⑤颅脑损伤后既往的脑疝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分类;

⑥按个人既往嗜好进行分类。

2.统计学处理

查阅研究对象的病历,并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从病历上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将所得数据输入电脑,数据处理由统计软件完成,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高危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对单因素分析有显着意义的高危因素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P<,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着性。

单因素分析

表一,性别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性别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表二,年龄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例数

年龄(岁)

x+stP

脑梗塞组

非脑梗塞组

表三,常规化验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例数

C反应蛋白,血糖,收缩压血脂

x+stP

脑梗塞组

非脑梗塞组

C反应蛋白报告:

血糖:

mmol/L

收缩压:

mmHg

血脂:

mmol/L

表四,不同颅脑损伤的类型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不同颅脑损伤的类型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脑挫裂伤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颅骨骨折

表五,不同颅脑损伤的机制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不同颅脑损伤的机制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交通事故

坠落伤

外来暴力

表六,不同颅脑损伤程度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不同颅脑损伤的程度(GCS)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9-15分(轻度)

6-8分(中度)

≤5分(重度)

表七,三组颅脑损伤脑梗塞发生率的两两比较

两两比较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合计X2P

轻度

中度

轻度

重度

中度

重度

表八,颅脑损伤伴随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颅脑损伤伴随病变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脑疝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表九,既往吸烟、饮酒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

既往个人嗜好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吸烟

饮酒

表十,继发脑梗塞出现的时间、程度、部位

继发脑梗塞出现的时间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3-6天

7-14天

>14天

继发脑梗塞出现的部位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继发脑梗塞的程度

脑梗塞组非脑梗塞组

合计X2P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腔隙性脑梗塞和单个梗塞灶且面积小于3cm(轻度)

如果报告大面积梗塞和多发性梗塞(重度)

介于两者之间(中度)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

五.预期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目标是采用单因素和对单因素分析有显着意义的高危因素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高危因素的分析,找出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以提高临床对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认识,为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指导临床早期干预,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六.研究进度及安排

•2011年1月-2012年3月:

收集资料、选题、定题;

•2012年5月:

写综述、开题;

•2012年6月-10月:

统计收集资料;

•2012年10月-论文的撰写(论文整理、出稿)。

七.主要参考文献

脑梗塞的治疗:

所有患者经头颅CT确诊脑梗塞后都立予扩容、尼莫地平或盐酸法舒地尔扩血管及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措施,病情稳定后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

每次l小时,lO次为l疗程。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越趋明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已跃居七大老年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该疾病也是一个世界公共健康问题。

动物和临床药理研究表明:

降钙能够迅速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疼,促进骨质形成抑制骨中钙和骨胶原的减少,可治疗骨质疏松症。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骨吸收增加及骨量丢失为特点的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所以降钙素在治疗骨质疏松及骨折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降钙素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的热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降钙素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肽,除甲状腺C细胞外,全身各处的神经分泌细胞都有这些潜在功能。

降钙素通过与靶细胞质膜上的降钙素受体特异结合起作用。

降钙素通过与破骨细胞膜上的降钙素受体特异结合起作用。

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促进骨细胞的形成,降钙素还可以与大脑内及下丘脑的降钙素受体特异结合,介导中枢神经止痛作用。

从而参与骨代谢是维持体内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

2.颌下腺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观点认为:

颌下腺是典型的外分泌腺,70%的唾液是它分泌的。

但是,目前研究表明:

颌下腺也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器官之一。

近年来发现在大鼠颌下腺中的颗粒曲管(GCT)细胞能合成,储存,释放近30种生物活性多肽。

(1)促细胞生长与分化因子,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内环境稳定因子,如:

粒细胞增多诱导因子。

(3)细胞内调解因子,如:

脂酶。

(4)消化酶,如:

酸性磷酸酶。

故有人提出颌下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的双重功能。

3.颌下腺和降钙素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因颌下腺具有内分泌腺的功能,进一步探讨颌下腺的内分泌的种类,性质,生物学效应,分泌途径及调解机制,对深入理解颌下腺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用免疫组化法发现大鼠颌下腺内有降钙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颌下腺可能分泌降钙素。

因为甲状腺和颌下腺以及胃肠胰腺同是由内胚层分化形成的,它们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可能密切相关。

因此,颌下腺C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与甲状腺C细胞可能类似,对体内的钙磷代谢有调节作用,由此推测颌下腺参与机体的钙磷代谢调节。

三.研究目标

•验证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分泌降钙素,并进行细胞定位,基因定位,进一步证明颌下腺的内分泌功能。

四.研究内容及对象

•为了进一步证实大鼠颌下腺细胞分泌降钙素。

(1)通过体外培养幼年大鼠颌下腺细胞。

(2)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方法进一步验证颌下腺上皮细胞分泌降钙素,并进行细胞质定位,基因定位。

•(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降钙素的含量。

五.实验方案及方法

对象的选取:

选取46只健康SD幼年大鼠,8天生,雌雄各半。

(一).组织学检测

.大鼠颌下腺组织石蜡切片制做

颌下腺组织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80%(24小时),95%(12小时),100%(2次,每次2小时)的酒精梯度脱水;浸入软蜡I40分钟,软蜡Ⅱ30分钟,包埋蜡40分钟后进行石蜡包埋,蜡块切为4-6微米的蜡片,裱片:

切好的蜡片放入40度温水浴中,展平无皱褶后裱于载玻片上;60度温箱烘烤脱蜡,37度温箱烘烤后备用。

2.颌下腺组织HE染色

程序:

二甲苯脱蜡2次;然后移入100%的酒精10分钟洗去残留的二甲苯;95%,95%,80%梯度脱水,每级约5分钟;苏木素染色3分钟,自来水冲洗,1%盐酸酒精反蓝10秒,伊红染色3-5分钟;80%,95%,100%酒精梯度脱脂每级3-5分钟;二甲苯透明2次每次10分钟,中性树胶封片,37度烤箱过夜。

3.免疫组化法(SP法)CT抗体鉴测CT

程序:

二甲苯脱蜡2次;然后移入100%的酒精10分钟洗去残留的二甲苯;95%,95%,80%梯度脱水,每级约5分钟;3%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5-10分钟;血清封闭5-10分钟,滴加一抗(兔抗鼠CT抗体)孵育2-3小时或过夜,滴加二抗(羊抗兔生物化素)孵育5-10分钟,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孵育5-10分钟,DAB染色剂显色2-5分钟,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10秒钟,1%盐酸酒精返蓝10秒钟;80%,95%,100%脱脂每级3-5分钟;二甲苯透明2次每次10分钟,中性树胶封片,37度烤箱过夜。

(二).细胞学检测

1.大鼠颌下腺细胞培养

选择4只大鼠乳鼠,雌雄各半,分别摘取颌下腺组织进行体外培养。

方法:

8天生大鼠乳鼠断颈处死,置无菌超净台中,用%胰酶+%EDTA在37度温箱中消化20分钟,取细胞悬液800转5分钟离心,弃上清,加PBS再次离心,取沉淀,用含10%的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利用差速粘附法分离纯化颌下腺细胞,置孵育箱中培养,并传代。

2.CK8抗体鉴定细胞来源

大鼠颌下腺细胞来源于高度分化的上皮细胞,CK8为角蛋白抗体,角质蛋白CK8主要在腺上皮细胞中表达。

实验方法:

取盖玻片上培养72小时的颌下腺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PBS冲洗,1%的Triton-100透化,3%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5-10分钟,血清封闭5-10分钟,滴加一抗(兔抗鼠CK8抗体)孵育2-3小时或过夜,滴加二抗(羊抗兔生物化素)孵育5-10分钟,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孵育5-10分钟,DAB染色剂显色2-5分钟,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10秒钟,1%盐酸酒精返蓝10秒,80%,95%,100%脱脂每级3-5分钟;二甲苯透明2次每次10分钟,中性树胶封片,37度烤箱过夜。

实验设计:

每组染片6张共18张,每张切片双盲计数细胞不少于100个。

是以细胞膜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细胞:

—-代判断标准表阴性;+代表阳性细胞小于25%;++代表阳性细胞25%-50%;+++代表细胞大于50%。

3.CT抗体定性检测CT

实验方法:

取盖玻片上培养72小时的颌下腺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PBS冲洗,1%的Triton-100透化,3%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5-10分钟,血清封闭5-10分钟;滴加一抗(兔抗鼠CK8抗体)孵育2-3小时或过夜,滴加二抗(羊抗兔生物化素)孵育5-10分钟,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孵育5-10分钟,DAB染色剂显色2-5分钟,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10秒钟,1%盐酸酒精返蓝10秒,80%,95%,100%脱脂每级3-5分钟;二甲苯透明2次每次10分钟,中性树胶封片,37度烤箱过夜。

实验设计:

分两组,每组8张,,并设对照组,以PBS代替CT抗体。

判断标准:

细胞膜和浆出现棕黄色染色为标准。

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鉴定CT

实验方法:

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每孔滴加200微升,细胞计数4X105培养24小时的颌下腺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PBS冲洗1%的Triton-100透化,3%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5-10分钟,血清封闭5-10分钟,滴加一抗(兔抗鼠CK8抗体)孵育10-15分钟,滴加二抗(羊抗兔生物化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各孵育10-15分钟,TMB底物闭光显色30分钟,1%硫酸中止反应。

实验设计:

待检标本20孔;设阳性、阴性对照各2孔,每孔加入阳性(或阴性)对照各1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

酶标仪测定的OD值

(三)基因学检测

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原位杂交

实验方法:

取传代培养的第二代细胞种植于盖玻片上培养教育72小时4%多聚甲醛固定,?

Tris-HCL冲洗,Tritonx-100透化,100μg/ml蛋白酶K,20%(v/v)乙酸中40℃处理等。

滴加含高辛标记的DNA探针的杂交液,高温变性,双链打开,杂交16小时,杂交液冲洗,底物显色,复染,脱水,封片等。

]

实验设计:

待检标本16张,分两组,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也各两孔,空白对照1孔。

DNA探针对颌下腺CT的基因定位的对照反应

六.预期研究结果

七研究进度及安排

•2009年10月-2010年5月:

收集资料、选题、定题;

•2010年6月:

开题;

•2010年6月-10月:

做实验;

•2010年10月-论文的撰写(综述、论文整理、出稿)。

八.主要参考文献

•1.梁晨媛,李龙江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33(4);289-291

•2.戴光荣,张永莉,施秉银大鼠下颌下腺降钙素的定位研究.解剖学报刊,2006,37

(1);99-101

•3.周青,王玉新,朱耀原代培养大鼠颌下腺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17

(2);169-172

•4.黄绍辉,张恩礁,周青黄不接多聚赖氨酸对胎鼠颌下腺细胞培养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5);510-511

•5.周青,付松军,王玉新,体外培养大鼠颌下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实用医学口腔杂志,2003,19(5);443-446

•6.周青,王玉新王绪凯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实验研究.中国医科大学报,2003,32(4),315-320

•7.陈蕾,白宏伟,孙绪德等大鼠颌下腺黄体生成素及受体的定位-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解剖学报,2007;38(5),572-576

③原有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患者,血

液粘滞度增高,创伤后更易形成脑动脉血栓。

④术中出血

过多,造成低血压,脑灌注压降低,损伤之血管内血小板黏

着、聚集.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

易致血栓形成”。

⑤术中减压区脑组织膨出.静脉回流障

碍,静脉和动脉先后受压,造成脑梗死。

⑥术后未能有效

控制血压,血压降低过多,不能保证足够的脑灌注压。

为防止再出血,特别是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大剂量

止血药物,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⑧限制性补液,联合应用

脱水药物或过久使用易致血液浓缩,脑血管微血栓形成,

是脑梗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

究竟想做什么?

想得到什么?

怎么做?

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

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

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

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

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

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

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

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

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

取得了哪些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

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

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

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

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

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

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

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

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

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

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

相对于目的而言,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

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

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