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640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 徐 进

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市文化产业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省文化产业大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全力推动宜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就抓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要求更加迫切,维护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去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问题并作出重要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

文化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属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为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能通过市场机制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文化传播占领和开辟思想文化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我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0.4以下,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总体来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文化需求,另一部分是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广播影视等基本文化需求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但是文化产品供给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和多样化文化需求。

这种供需矛盾,将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的动力和广阔空间。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当前,我市经济总体上处于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和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受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等特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发展文化产业在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理应成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家也相应下调经济增速预期的形势下,文化产业将发挥“反向调节”特性,为全市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和新的空间。

二、客观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宜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文化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到2010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69亿元,居全省第4位;主营业务收入达39.9亿元,位居全省第六;文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52万人,位居全省第四、川南第一。

预计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全市GDP增长1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增加到2.29%。

二是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到2010年末,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200个,总资产近30亿元。

目前,宜宾丽彩集团、普什集团3D有限公司在全国百强印刷企业中分别名列第13位、第17位,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化旗舰企业,这在全省除成都以外的各市州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江安何氏竹工艺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列为全省首批重点文化培育企业,展示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充足后劲。

三是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随着市体育馆、新酒都剧场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相继建成,我市先后举办了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等大型商业演艺活动,文化消费市场逐步培育。

2011年,全市电影院线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成为省内二级电影市场新的亮点。

四是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全面完成中、省文化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实现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多个第一,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有效激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我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也面临难得的机遇。

一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

宜宾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190多年建城史,有3800多年的酿酒史,既有杜甫、黄庭坚、陆游、梁思成、林徽因、谢晋等文化名人在宜宾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存,也诞生了包弼臣、阳翰笙、唐君毅、李硕勋、赵一曼、余泽鸿等前贤先烈。

宜宾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过张献忠四夺叙州、石达开血战横江等惨烈的战事,僚、僰、都掌蛮等民族被残酷野蛮地消亡,留下了八角寨、九丝城、凌霄城、都都寨等丰富的历史遗存,五粮液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珙县苗族蜡染、兴文大坝高装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向家坝石柱地遗址入选201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境内秦汉“五尺道”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宜宾三江交汇,是万里长江第一城,蜀南竹海天下翠、兴文石海天下绝,大江文化、竹文化、石文化等十分丰富。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难得的基础条件。

二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各级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决定。

同时,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省政府制订了《四川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市政府也即将印发《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全社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关注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三是我市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广阔。

宜宾有540多万人口,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市场。

据统计,2009年,宜宾人均文化消费为353元,不仅比全国人均565元低,也低于全省人均366元的水平和西部的394元。

差距就是发展潜力。

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文化消费支出空间广阔。

到2015年,按照人均672元(即达到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预计数)计算,文化消费总额就将达到33亿元以上,发展空间巨大。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

一是认识还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抓文化产业发展的办法还不多。

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还没有形成。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还比较低。

2010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4%,绵阳、乐山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都高于宜宾。

我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只有2.15%,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0.6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率明显不足。

虽然我市文化产业从指标上看处于全省第一梯队,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并且随时都有被后来者赶超的可能。

三是文化产业的结构还不合理。

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印刷复制、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两大产业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就达到了63%,而文化旅游、影视和演艺娱乐三个产业占比还不到7%,特别是创意设计和动漫游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召开后,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抢抓新一轮文化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竞相赶超的逼人态势。

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会落后。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我们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机遇,更要看到差距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三、狠抓工作重点,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推进全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保障,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具有鲜明宜宾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提升我市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8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全市GDP的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当前,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特色,切实找准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认真梳理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同时,依托现有资源,遵循发展规划,根据新的形势,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加快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一是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产业结构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有些领域却还没有形成规模”,为此,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在充分对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做大做强印刷复制、文化旅游、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演艺娱乐、影视、出版发行产业,重点培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产业,形成“6+2”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到“十二五”末,这“6+2”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的比重要由“十一五”期末的78.71%提高到90%左右,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是理清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印刷复制产业要建设宜宾印刷复制产业集聚区,打造全省最重要的印刷复制产业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要重点开发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人文历史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推出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培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产业要重点推进文化用纸产业技术升级,建成全省最大的文化用纸制造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培育以3D立体显示技术为核心的立体视觉产业。

演艺娱乐产业要完善演艺娱乐基础设施,创作文艺精品,发展繁荣旅游演艺市场,推进农村演出网络化建设,打造具有宜宾特色的演艺娱乐品牌。

影视产业要重点推动有线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推进电影院线向区县延伸。

出版发行产业要重点提升宜宾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移动数字化报刊等新兴业态。

文化创意产业要重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延伸创意设计产业链,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动漫游戏产业要重点积极推进网吧连锁,加强原创动漫游戏和衍生品开发,着力培育精品。

三是科学布局文化产业发展区域。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错位发展的思路,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我市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要根据各区县文化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找准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门类,打造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文化品牌。

着力将翠屏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南溪区建设成为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辐射带动引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印刷复制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南溪区;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布局五大产业带,即“一城三海”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带、“三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名城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带、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川南—滇东北‘五尺道’”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南溪区;演艺娱乐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及主要旅游景区;影视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长宁县、江安县,并积极推进电影院线向其他区县延伸;出版发行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南溪区;创意设计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临港经济开发区、江安县、长宁县、珙县、兴文县;动漫游戏产业重点布局在翠屏区。

各区县在制订本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做到既与市上的区域布局相对接、与本地的文化资源相匹配,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门规划相衔接,培育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为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外引内联,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主体。

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综合实力雄厚、引领带动能力强劲的文化企业,促进本土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文化资本,发挥最佳效益。

同时要在市内进一步整合本土企业,迅速做强做大,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标杆型领军文化企业。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大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立足于把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文化品牌,以此实现我市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要以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在土地、税收、工商、金融等各项政策上尽量给予支持,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注重沿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注重集群化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落地。

二是加快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

丽彩集团、普什集团3D有限公司、江安何氏竹工艺有限公司等重点文化企业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潜力股”,要着力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资金、规模和技术等优势,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创新人才和团队,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宜宾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鼓励有实力的重点文化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以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对于全市重点文化企业,一方面要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每年发布一次重点文化企业名录,优胜劣汰,能进能退,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催生一批优秀文化企业。

三是鼓励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企业。

落实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

鼓励民营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兴办文化企业,引导民营资本以投资、参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股份制改造。

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和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公民个人依法创办中小文化企业。

鼓励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独具特色和具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企业群体。

(三)落实载体,精心实施文化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要以项目为纽带,集聚文化生产要素,推动文化产业抱团集群发展。

一是加快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近期,全市将确定第一批30个大类共161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左右。

这批项目涵盖了我市“6+2”重点文化产业门类,涉及多个行业和全市各区县,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重点,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印刷复制集中区建设,通过“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捆绑打造全省最重要的印刷复制产业基地。

要深度打造李庄古镇,保护开发南广、横江等古镇,着力打造酒都特色街区、冠英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五大文化旅游产业带”。

加快打造一台高水平、有特色的文旅结合大型歌舞演出。

加快宜宾纸厂搬迁入园项目建设,实现文化用纸制造产业升级扩能。

加快推进有线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

二是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抓住当前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精心筛选、策划、包装和推介一批规模大、影响深、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编印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手册,提高项目的吸引力。

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开展网上推介、媒体推介、会展推介以及组团招商、专题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

充分利用国内外重大文化展会平台,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三是加强文化产业项目的管理。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通过抓项目来打造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

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中,要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合理分工。

要按照“引进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扶持一批”的原则,建立市、区县两级文化产业项目库和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做好项目的跟踪和监管。

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文化产业项目与市场的对接,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抓紧开工建设。

还需进一步论证的项目,要创造条件,加快进度,精心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各区县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列出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四)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文化与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要顺应这一趋势,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广泛应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能力。

加大印刷业、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广播电视传播覆盖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与数字创意相关的网络游戏、在线娱乐、电脑特技、软件设计、数字节目制作、户外新媒体等新兴业态,支持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提高文化创意设计和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是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依托宜宾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以五大文化旅游产业带为核心的“川南特色文化旅游线”,着力展示五大文化品牌。

酒文化品牌,主要依托五粮液工业园区、酒都特色文化街区和五粮液老窖池等景点,展示“中国白酒之都”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白酒文化;生态文化品牌,主要依托蜀南竹海、兴文石海、金沙江大峡谷、僰王山等景区,展示宜宾秀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品牌,主要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五尺道”沿线历史遗存、僰人悬棺、叫花岩新石器遗址、向家坝库区考古发现、李庄古镇、横江古镇等景区,展示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民俗风情品牌,主要依托冠英街特色街区、夕佳山民居、僰苗文化等,展示川南独特的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品牌,主要依托赵一曼故居、李硕勋纪念馆、阳翰笙故居、红军长征线路等景区,展示宜宾革命传统文化。

三是加强文化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深度打造“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中国宜宾早茶节”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会展节庆活动,进一步整合全市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活动资源,培育集项目洽谈、技术交流、旅游观光、商品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国际性、全国性节庆活动,大力支持文化企业开展对内对外合作交流,拓展发展领域,增强企业实力。

特别是要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交流与开发利用,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和集团对我市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鼓励各类文化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提上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即将出台。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后即将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具体项目和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责任,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要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全面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进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相关举措,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从宏观上加大对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导和工作推进力度,又要当好各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桥梁纽带”。

各级文广新部门负责演艺娱乐产业、影视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各级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负责印刷复制产业、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各级旅游部门牵头负责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级统计部门牵头负责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定期发布统计数据。

各级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科技、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商务、税务、工商、外事、金融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给予大力支持,共同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要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和市场监管水平,主动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强化政策扶持。

对照《四川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市上即将印发的《意见》中,进一步从投入、审批、金融、税费、土地、奖励等6个方面,细化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含金量很高,操作性很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配套完善相关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充分发挥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杠杆撬动和激励引导作用。

(四)强化资金投入。

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已经明确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重点用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并逐年递增,增长幅度高于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各区县也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在此基础上,要深入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全面对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要大力引导、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有效破解文化产业资金筹措难的瓶颈制约。

(五)强化人才支撑。

各地各部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培育一批有战略眼光、有胆量、有组织能力的领军人才,重点培养、引进一批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策划人才,文化创作人才尤其是精品力作的创作人才,真正懂文化的经营人才。

加大文化人才培训力度,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抓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

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在职称评定、参与培训、项目资助、表彰奖励等方面平等对待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和民间文化人才。

通过各种激励文化人才的特殊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以文化人才的高度聚集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强化督促检查。

抓文化产业发展就是在抓经济社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年度目标任务,将文化产业发展成效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对为文化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相互推诿、故意刁难和目标任务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要进一步建立科学的民主测评制度,对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和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考核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