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358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所给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2.《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

“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

”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4.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

“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

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

”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B.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D.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5.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6.“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贽

7.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

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B.王阳明C.陆九渊D.朱熹

8.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

“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

’曰‘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

‘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

‘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9.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10.顾炎武决心做到:

“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可见他

A.强调实地调查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

11.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图1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12.史学家陈寅恪认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A.发明造纸术B.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D.发明活字印刷术

13.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由此可见该作品

A.讲究布局构图

B.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C.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14.《说文解字·序》载:

“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

“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15.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

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

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16.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此诗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爱国主义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17.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

“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

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18.“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

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

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

”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B.主张革新C.希望进步D.要求守法

19.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其论述

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

20.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这段话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21.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

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22.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

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23.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24.1924年,孙中山说:

“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

25.孙中山认为:

“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D.三大政策

26.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

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

”上述材料来源于XX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一部著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2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D.井冈山道路

28.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29.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0.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31.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32.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

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

3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3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A.科教兴国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D.两弹一星

35.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

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36.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卢梭

37.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38.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

“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

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39.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

“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40.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

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41.卢梭说:

“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42.“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者、人性B.启蒙思想家、理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D.人文主义者、理性

43.“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44.康德这样定义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B.主权在民C.思想的自由D.社会契约

45.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

“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

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

”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B.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量子论

46.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这说明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D.牛顿真实地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4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

与此观点类似的是

A.相对论B.量子理论C.进化论D.电磁学理论

48.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9.《人体结构》是创立近代解剖学的尼德兰外科医生维萨留斯于1543年写成的著作,书中附有大量插图,对于研究人骨、脉、脑及内脏等贡献很大,为后来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进行血液循环研究打下了基础。

天主教会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大逆不道”,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宣判他死刑。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维萨留斯的研究有利于人类自我认识B.封建教会束缚了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C.《人体结构》使神创世说受到致命打击D.科学发展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观

50.欧洲人在评价一项发明时说: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项发明是

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计算机

51.2008年10月,一条“橘子有虫子”的信息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短期内给橘子行业带来重创。

这说明

A.垃圾信息在网上泛滥B.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严重

C.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D.网络使社会动荡不安

52.“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53.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

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

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

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54.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

“……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画派

55.“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

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A.古典派B.荒诞派C.印象派D.现代派

56.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

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57.《格列弗游记》描述了外科医生格列弗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国的游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

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B.体现了冒险精神

C.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D.彰显了启蒙思想

58.该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在创作方法上不以旋律为中心,在配器上力图纤细精致,追求音乐中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躁动的音色中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气氛和情调。

”该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海顿B.莫扎特C.贝多芬D.德彪西

59.某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喜欢揣摩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而替他们画“自画像”。

一位学生选择了诺顿一世。

1859年,由于对联邦和加州政府的政治结构极度不满,诺顿宣布自封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开始了其21年的“统治”。

这位学生应该模仿

A.安格尔B.德拉克洛瓦C.列宾D.毕加索

60.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下列作品与《追忆逝水年华》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61题20分,第62题20分,共40分。

61.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伏尔泰

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

(4分)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主观因素。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8分)

 

6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

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搜搜百科《达尔文选化论》

材料二严复《天演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事实,“取便发挥”的“达旨”。

这本书所以能起巨大影响,原因也在这里,它对外国思想的介绍翻译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

《天演论》用自然科学的许多事实,证明了生物界物竞天择、进化无已的客观规律,以达尔文主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给了当时中国人以发聩振聋的启蒙影响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立即作了当时正涌现的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的重要的精神食粮,煽起他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走上革命道路。

固然这主要由于社会阶级斗争形势所决定,而《天演论》在思想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李泽厚《论严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