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52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法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学方法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学方法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学方法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学方法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方法论.docx

《教学方法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法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方法论.docx

教学方法论

 

《教学方法论》

 

题目:

《举列说明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环节》

 

学号:

p0*******5

姓名:

蔡中奇

班级:

历史学2005级

 

举列说明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

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

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

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

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

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分析学习对象

2、分析学习内容

3、制定教学目标

4、选择教学策略

5、确定教学媒体

6、设计教学过程

7、设计教学评价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

1、学习对象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

(1)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

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经济特征

(2)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

学生是否已具备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生是否已具有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基础知识/技能

2、学习内容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课程标准/指导纲要对教学内容的描述

(2)教材的具体学习内容

(3)内容之间的关系

(4)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的制定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信息技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教学法、计算机游戏教学法

 

5、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种类:

实物、录像、多媒体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等

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注意:

(1)辩证看待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2)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代替

(3)使用超媒体与网络教学不能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

 

6、教学过程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学活动通常有以下几个环节:

  导入新课、叙述讲解、指导学生观察与实践、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与交流、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开展交流反思与评价

7、教学评价的设计

评价的作用:

学生定位或确定教学起点;诊断学习成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习等级

 评价的类型:

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

   该环节工作是:

用特定方法分析教学任务,处理好教学内容,并参照学生的特征确定和称述教学目标。

2、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

该环节工作:

使用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起点行为进行分析。

所谓起点行为是指学生已有的与新学习有关的能力或倾向的准备水平。

教学的起点总是已学生已有的水平为依据,起点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计实践中,分析学习者的工作常常与前一环节的工作交织在一起进行。

3、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

如果把前两个环节比作医生给病人把脉问诊的话,那么次环节就象医生开处方确定治疗方案一样。

这里要做的工作是:

根据学生现有准备状态确定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要学习的内容等情况。

综合地,整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合理地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程序,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即形成课堂教学结构或模式。

4、实施教学评价

按照既定教学方案或模式进行的教学是否有效,能否达到目标,都需要进行检验。

这是学习评价的主要任务。

该环节工作:

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或过程后,对学习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前者属形成性评价,目的是检验教学设计的方案在实施中的效果如何,若存在问题,便及时调整,补充教学方案;后者是总结性评价,目的是对一个阶段的教学给予全面的评定,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成绩。

对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

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主要是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

第二:

应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涉及的各个因素如环境,学生,教师,信息媒体等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特点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部分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等等。

其次,在真正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归纳法则(方法)、描述概念(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而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

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的实施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学习时间:

2008-11-03

所学时间(分钟):

8942

学习的具体内容: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学习对象评价:

非常满意

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体会、收获和建议(仅选关键词、内容在下面发帖框中撰写):

体会 收获 

现代教学设计包括如下基本环节:

      一确定教学目标

      二  分析教学目标

      三  分析学生和环境

      四  陈述作业目标

      五  开发评价工具

      六  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

      七  发展与选择教学材料

      八  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

      九  设计与补救教学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

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四个基本要素。

(1)教学对象

教学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学习者。

为了作好教学工作,必须认真分析、了解学习者的情况,掌握他们的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

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

(3)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从而作为修正设计的依据。

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教学方法论》

题目:

《谈谈你对教师必备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认识》

 

学号:

p0*******5

姓名:

蔡中奇

班级:

历史学2005级

 

谈谈你对教师必备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分析学习对象

2、分析学习内容

3、制定教学目标

4、选择教学策略

5、确定教学媒体

6、设计教学过程

7、设计教学评价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

1、学习对象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

(1)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

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经济特征

(2)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

学生是否已具备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生是否已具有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基础知识/技能

2、学习内容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课程标准/指导纲要对教学内容的描述

(2)教材的具体学习内容

(3)内容之间的关系

(4)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的制定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信息技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教学法、计算机游戏教学法

 

5、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种类:

实物、录像、多媒体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等

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注意:

(1)辩证看待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2)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代替

(3)使用超媒体与网络教学不能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

 

6、教学过程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学活动通常有以下几个环节:

  导入新课、叙述讲解、指导学生观察与实践、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与交流、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开展交流反思与评价

7、教学评价的设计

评价的作用:

学生定位或确定教学起点;诊断学习成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习等级

 评价的类型:

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gztrit摘自《初中新课程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发布时间:

2006-8-11 浏览:

525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

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

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

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

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

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论教师知识结构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

作者:

袁克定  申继亮  …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3期    点击数:

2457    更新时间:

2006-12-13

我们进一步以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和是否有教学经验等分别为自变量(因素),考察了这些因素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条件性知识掌握与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等因素无关,这些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职前职后差异性比较显著。

这个结果至少在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培训前后没有差异,反映出培训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获得没有显著作用。

其次,没有教学经验的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馈乏,这反映了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

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水平要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达到在职教师的水平。

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师资培训方式有待改进。

3.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研究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实施自己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包括,对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和对课堂知识结构的研究。

关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注重教师对工作实际情景的个人理解。

这个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实践观点与学科领域知识、学术概念等技术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Schon,1983)。

技术观点的研究是概括了事物的性质,并由实践者运用这种客观的科学知识来解决预先确定的问题。

但教学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不能始料的,这要求专家在内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作出复杂的解释和决策,进一步采取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

教师在无数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经验。

实践性知识是这些经验的整合。

它受到个人经历影响,带有各人经历的积累效应,许多方面最具个人特征。

因此研究者们十分注重教师用于了解课堂特定事件的想象、比喻和内隐理论。

他们用访谈法和经验记录,进而了解一个教师关于教学的总体观点、个人经历和职业的经验。

这种研究着重分析的是教师的知识特征而不是知识的表达,从而增加对教师知识编码的理解。

一些研究者明确提出:

对教师知识应采取教学经验的理解,反对一般概念的理解。

其依据是:

不应当把知识与知识的主体分开。

课堂知识的研究是要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知识在一般意义上系统化。

该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生态学观点和图式理论。

生态学观点注重环境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图式理论则是通过知识组织和理解过程将知识与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体的知识结构与所在情境中的情境结构在功能上协调一致。

课堂知识将不再是从外部课程或从研究中推断的命题知识,而是一个“情境化知识”,是基于课堂事件的一般经验知识。

Duyle(1983)指出,课堂知识研究的中心结构是“任务”。

任务是个体与环境形成联系的中介,个体通过完成任务来同化、顺应自己的认知图式。

任务的特征包括:

要实现的目标、一系列情境或给定的条件,以及能够用于实现目标的材料。

教师在课堂中建立和维持秩序以及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运用其知识解释任务和事件,并把这些理解与教学任务的不同结果联系起来成为处理不同课堂事件的决策依据。

在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方面,申继亮和鲁志鲲对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在“结构不良问题”处理方式方面进行研究(1993)。

该项研究的对象是职前教师(师范生)和职后教师(专职教师)。

年龄跨度从19岁到55岁,教龄在0到10几年。

变量分组为:

按教龄分为3组(0年、10年以内和10年以上),每组平均受教育的水平控制在13年到14年,每组至少30人。

实验材料是关于人际冲突情境问题的调查问卷。

涉及到师生间、教师间和教师与家长间的冲突情境。

按照被试处理问题方式分为:

冲突反应、抑制反应、移情和自主4种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

3个教龄组之间得分的总体平均水平差异显著(F5.460,P<0.01=。

另按性别分组,则差异不显著(F0.009,P>0.05)。

教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为:

对教师处理好教育教学问题,尤其是各种冲突(如课堂冲突、教学冲突、人际关系冲突等)影响显著的因素是教龄。

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处理问题、组织好教学肯定是有利的。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出的观点:

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认清当前的情境,引发过去的经验,并产生符合这种情境的行为。

该实验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即:

同一组内的得分也有不小的差异。

即参加工作时间短、教龄低的被试也存在处理方式比较好的情况。

这表明我们的另一个观点:

对专家型教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性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是可以为新手习得的。

上述3个方面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功能关系: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

教师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理论性支撑作用。

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实践性指导作用。

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不能仅仅具备本体性知识,因为他面临的是教学这样一个交互过程。

条件性知识可以解决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的原则,而实践性知识则可以解决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探索加速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的途径

鉴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当放在突出的位置。

探索一条加速教师知识结构完善的途径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综合一些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的意见,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1.师范院校要加强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教学。

在我国,师范教育仍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

师范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知识结构的最初建构。

从研究中我们看到:

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不足,当前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

这就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师范教育不仅要注重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加强条件性知识的传授。

首先,应增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课程的比重,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课程内容应能够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其次,应当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率。

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上的刻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另外,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强研究,编写和选用出理论体系新、操作性强的教材。

教材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以外,还应反映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即溶入他们的实践性知识。

最后一点,应经常采用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条件使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获得第一手资料。

2.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在岗指导及考核评估。

由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主管领导参与的青年教师培养小组,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起到经常性的指导作用。

为使指导得以落实和掌握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应经常进行考核评估。

评估应注意全面性,对评估结果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和采取补偿措施。

要经常组织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对青年教师传授实践性知识,请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讲授条件性知识。

3.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变为科研课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要放手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使其在科研活动中提高理论水平,并使理论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就提出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应当对教师特定领域知识的本质和组织以及知识的获得过程有一个明确的理论。

该理论将用于追踪和指导新手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

尽管专家型教师许多方面的知识是内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只能以时间为代价从经验中获得。

虽然知识的获得需要重复,但对专家型教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性总结,并将该理论传授给新手,这对加速新手的转化无疑能够起到加速作用。

参考文献:

司马贺著(美)、张厚粲等译:

《人类的认知》,科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皮连生:

《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版。

奥苏伯尔著(美)、邵瑞珍等译: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林崇德:

《学习与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朱智贤、林崇德:

《思惟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6期。

辛涛、林崇德:

《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4期。

邱炳武、申继亮:

《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6期。

上一页  [1] [2] [3] [4] 

素质教育中教师知识结构层次的革命 

 

传统教育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特征,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基本目标。

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过程,在较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素质教育不再把讲授确定的事实、系统的概念当作目的,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基础,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站在时代的角度看待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结构层次已经成为中学教师的迫切任务。

一、把握好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跨越学科界限,拓展学术视野,尽快具备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结构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尤其在信息时代,教师知识垄断的优势正逐渐丧失,面对每天排山倒海般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而且由于年轻人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快等特点,除却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外,在很多领域的了解掌握上教师反而会处于劣势。

知识信息的缺乏不仅使教师难以担当学生塑造过程中的引导者职责,即时对本科目的专业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以英语教学为例,相当长的时期内,语法、语意等基本知识以及英语使用国家的知识背景曾经是相对稳定的固定知识部分。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进程推进,它们也一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与科学技术相关、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大量新鲜词汇不断出现,一些词句用法、甚至语法也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渗透而改变,近年来教材的频繁改版和教学材料的更新就是最好的说明。

面对这些,教师应该树立大学科概念意识,一方面不断汲取最新知识理论充实专业领域,成为专业学科的专家;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综合知识领域,成为相关学科的杂家。

与此同时,尽快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形成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实现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即教会学生求知的渠道,教会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选择。

当今社会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基本的素质是拥有自主创新意识、自主领导能力。

要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在传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接受与发现过程中学会探索,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智慧。

同样以英语教学为例,词汇的记忆往往是部分学生的第一难关,于是不少教师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单词方式方法教给学生,个别教师甚至剑走偏锋,不惜耍一些花架子。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死结是让学生自己在积极状态中发现记忆规律,不排除个人自己的独特规律。

作为教师,职责就是用一种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