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3393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

浅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公平教育已在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人在农村从教多年,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努力改进,以推动公平教育的发展。

 

首先,在农村小学、初中对音、体、美学科的教学师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音乐、美术两个学科。

据笔者了解,在农村小学和初中具有相关专业的音乐、美术教师十分缺乏,许多学校这两个学科都是任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往往就被上成其它课程。

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便得不到发展,甚至许多特长天赋被埋没。

所以对此要加强师资、器材设施的投入,以缩小与城镇的差距。

 

其次,集中办学不可一刀切。

随着学生数量减少,都出现了校校合并办学的情况。

有的全(镇)乡十几个村子只办一所或几所小学、一所中学,而初中有的乡已没有了。

集中办学能够汇聚教育资源等优势自不必言说。

但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有的村子学校已撤销,从一年级起就要到外村上学,从家到校路途较远,往返都要坐车(更远的则要住校,而农村中小学有住宿的学校基本不现实),且中午还要在学校吃饭,除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经常出现事故以外,一个月下来,费用也要几十或上百。

这无疑加重了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学生上学坐车存在安全问题(农村没有公交车只有安全隐患较大的三轮车)、学生小在校的自理问题等。

所以当一个村子一个年级的学生数能够达到或很接近配备一名教师时,还应该让他们在本村就读,因为必竟国家除了学杂费外,对多数学生目前还不能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

     

再次,农村教师评职称较难,这样大大的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农村教师要想参加上级部门的教研教学活动,获奖的难度校大,首先要通过县级选拔,然后再在市级评选,最后获奖的基本都是三等奖,摆在前面的大部分都是市级学校的教师(当然这与教师水平有关),农村教师为评上职称,就一心专研在教研上,而脱离了实际的教学,很多教师上班时间就去搞课件、写论文,有幸的教师评到职称之后,而不是更加在教学中努力,他们满足于职称这个虚伪的名词,而过着自在的工作,而那些未评上职称的教师则在努力地工作着,等待着他们的希望,正所谓高职不能高出,而在不断努力,坚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仍然是那些一心放在学生身上的、平时又忽略教研的低职教师。

职称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问题!

 

第三、切实解决特岗和支教教师的待遇。

虽然可能从国家金费方面来说可能不太现实,但是为了农村教育这个问题继续早日解决,一是能够稳定特岗和支教教师,是他们不在为没有工作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再去应付这样和那样的考试,可以一心去工作。

二是更有利于学校统一管理。

 

另外,就初中、高中来讲,还存在着选拔生源、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等差别,所以要想逐渐减少这种差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应合理调整教育资源,使校与校的教育条件没有优劣之分,让学生就近学习。

 

当然真正实现公平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几个棘手问题

  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耳闻目睹了这么多年,实在觉得有很多地方不能让人满意。

针对小学农村教育的现状,我归结出如下几点明显、严重的弊端:

一  办学目的、素质教育意识模糊,办学模式单一。

  至少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深刻透彻地思考我们的办学目的是什么。

当然你如果简单一问,谁都能简单地答上来:

培养人才。

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能就没有人能正确回答上来了。

我们的教师朋友会在心里嗤之以鼻:

当然是培养成绩好的“人才”。

  经过思考,谁都能对这样的回答反驳几句,我们的目的在于使全体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所有素质上通过教育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在于培养“四有”人才。

乍一看,我们的教育好象确实正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实际上,这是由教师文化素质上升衍生出来的自然现象,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正因如此,学生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道德感和纪律意识却滞后不前。

  尽管三令五申强调小学生不搞统考比赛,但实际情况是愈演愈烈,县与县间比中考、高考,乡与乡、校与校间就比小学考试,而且竞争相当大,落后者经济、名誉双双受损,评选各项优秀时受到排斥,胜利者恰恰相反,什么方面都受到抬举照顾。

所以有的教师临到学生考试时比学生还紧张,就千方百计地弄虚作假:

瞒报学籍、冒名顶替,甚至让学生装病装傻的都有,有门路的能提前打听到试卷内容……考试后造成许多教师心理失衡,消极怠工,还造成了教师间的分裂。

而且,考试的内容历来都是以语文数学学科为主,教师对于其它方面做出的尝试和努力,几乎从没有机会获得认同。

农村一些村小教师,每天授课量达五六节以上,不仅工作量大得吓人,同时生活压力也非常大,搞素质教育便始终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

  针对农村现状,我想实行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有以下素质的人才:

  愿意服务社会 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种服务并不一定要有多大,只要能为社会提供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就应该获得认可。

农村是一片广袤的很有希望的土地,能培养一些扎根农村,有所作为的新型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须。

  具有正常人格 这是教育的基本目标。

让学生领会感恩和珍惜,维护正义和美,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有开朗乐观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境就足够了。

  能够和谐生活 这与服务社会联系在一起。

就个人来说,和谐生活是服务社会的目的和动力。

就社会来说,为个人提供和谐生活的环境是自身全体的义务。

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和谐的生活取决于他有没有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没有正常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农村教育发展了几十年,虽然校舍日益更新,职工几番交替,但学生几乎还是一尘不变的学习生活——横向看还是学校、家庭两点式,纵向看过独木桥依旧是社会主流。

针对农村生源大规模减少和“留守孩子”的现状,集中力量实行规模办学,搞寄宿教育是大势所趋,而且已经能够适应当前农村现实;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规模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是必然的趋势。

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既要让学生认识挫折,又要让学生大胆尝试;既要使学生学会协作,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懂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地玩。

二  教育资源力量涣散,学校教育孤军奋战。

  教育按照实施主体的归属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现状是: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会教育真空状态,学校教育形同孤岛。

家庭和社会不仅不能为学校教育推波助澜,反而常常起到相反作用。

  留守孩子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

办法想了不少,可是收效甚微,原因是无论什么样的人,即使他再有爱心,也不可能取代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可能取代家长对孩子实施的家庭教育。

  当前农村家庭已有不少独生子女,一般家庭最多两个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隔代亲”非常严重,长期在外的父母很难对孩子的行为有全面的了解,一年中一两次相聚显得弥足珍贵,惟恐伤害了孩子。

这些可能的娇生惯养极容易养成学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性格。

加上农村社会中老百姓潜藏的恨师心理,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有初中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和学生吃住在一起,想从根本上扭转家庭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不失为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在农村,没有教育基地,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也没有什么夏令营。

一到寒暑假,学生们不是到城里打工的父母那里,就是窝在家里无人管理,陷入一种放任氓流的状态,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孩子本人,这都是极端危险的。

社会有责任对孩子采取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包括在各方面给予孩子更大程度的优惠政策,使他们体会到社会的特殊关爱。

因为他们将来要担负起建设社会的责任。

三  基层教育行政腐败。

  农村基层教育腐败现象比比皆是,这也是产生许多其它问题的根源。

从吞吃书本、保险、辅导材料回扣到收受贿赂,从教育政策的不透明到形成许多无形的关系密网和硬膜,腐败现象无孔不入。

  腐败产生于集权,集权必然产生腐败。

很多时候,我们的基层领导也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经过努力看不到回报便逐渐放弃努力,甚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攫取利益这一点上来。

现在在我们这儿,申请参加脱产进修,用费千元以上;申请调换工作岗位,无论理由多么正当充分也要用钱财开路。

不管有什么请求都得花钱,反过来,钱花够了,只要是他权力范围内的事就都能办好。

这既会在一个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乌烟瘴气,又会在全社会为这种见不得光的行为做足注释。

  知识分子,特别是教师,是社会正义力量的灵魂。

如果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和军人都懦弱萎靡,向腐败退让,向不公苟同,向邪恶妥协,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前途将十分渺茫。

  腐败本身是一种罪恶,它还会更大程度地培植社会罪恶。

腐败会使得教育行政部门不思进取,对教育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形成腐败的原因很多,最基本的是社会制度和个人修养。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素质高的下属在接受素质低的领导指挥,教育也不能够例外。

职位的高低不是由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决定的,很多时候是受关系左右。

只要你能够基本维持教学秩序,能不能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都不要紧,决定领导命运的永远是更高的领导,普通员工永远是被领导者,没有说话机会或仅有说说话的机会。

社会制度往往是历史形成的,而个人修养则完全归责于个人。

这种修养既表现在有为于世的领导,又表现在更广大的普通教职员工。

如果教师只用妥协和怠工来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各种不合理将永远存在。

四  教师间不合理的巨大差距

  没有哪一个农村教师在向别人呈述自己从事的职业时感到多么自豪。

行政部门的腐败与此有关,更主要的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巨大。

  农村现在有不少青年教师是二二一式的家庭结构,家庭负担之重不亚于城市教师,虽然农村消费水平低一些,但对这些青年教员来说,他们的工作担子更重,挣取“外财”的机会几乎为零,针对城市里一些教师的滚滚财源,真是严重的心理不平衡。

  对老年教师而言,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远远大于他们,职称评聘、继续教育方面都远没有他们收到的照顾和优惠多。

生活上他们的子女多半已经成家立业,面对总是比年轻人多加的工资时,他们总是显出更多的自得和惬意。

  就素质能力而言,这一代正规的青年教师掌握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现代教学能力。

他们中的出类拔萃者,比很多城市教师都要优秀的多,更与农村那些不问耕耘只问收获的老年教师不可同日而语。

  农村生活历来枯燥乏味,教师生活更是形同隐居。

很多优秀的年轻同事忍受不了不公和冷漠,带着遗憾离开了教师队伍。

他们宁愿选择接受“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磨练,考研走人,或带着外行人的质疑和嘲笑,托人跳槽,也不愿再在农村寂寞寒冷度越春秋。

在我从事教师职业的短短七年时间里,眼看着优秀的同事选择转业当上记者、导游、生意人或电台主持人,更多的人则考研走掉了,不免让人对农村教育的出路、前途忧心忡忡。

  社会有责任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健康,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行政领导更是有责任开辟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行政水平,努力让教师在改善生活的同时,有更广阔的拓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以便让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更高的认同感使命感。

五  业务培训流于形式。

  业务培训是提高一线教育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就这几年来说,我们这里常有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改革、远程教育、计算机、普通话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就效果而言,往往越到低层越差。

市级组织的业务培训或继续教育往往还让受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益,而到县一级时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

参加学习得到结业证书,不参加学习只要交上钱想一点点小策略也能毕业;上网参加培训学习大多时候可以空机学习——打开电脑让电脑计时,人可以随便离开做事。

这样到最后也可以结业。

  举普通话为例,我们这里连续数年举办普通话测试,参加培训的与不参加培训的准考证和评分标准一概不一样。

其实,参加普通话培训的最多不超过两天,缴费却比直接参试者高出一百五十元左右,很容易让受训者对组织者的培训效果和初衷产生怀疑。

计算机在教学应用上尚未普及,参加职评者必须要持有某某等级的合格证,于是在很多老教师连开机关机尚不懂操作的情况下,中青年教师学完初级到中级,可惜当时学过当时忘,学到的知识技能没有应用平台,学来何用?

上边大多数人也知道这种情况,于是把钱交上后,来不来学,缺不缺课都让你及格。

特别是一些针对职评者设置的为期一两天的业务培训,考试更是轻松到极点,老师直接讲答案。

听课的人寥寥无几,多数时候台下声音远远超过台上,只有到考试时候对教师才会众星捧月一般,唯恐错掉一个小题目。

这种完全过场式的考试有弊无益,要之何用?

  对于这些花钱的业务培训或继续教育,有时同类同时的有学校可以报销有的又不可以报,使得不少教师心中怀有怨言,这样培训的效果不言自明。

  农村教师工作特别繁琐单调,只要能调动广大一线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己肯往里钻一钻,往往有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对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多听听课堂教学中有特色的老师的课,举办常规性的个人教学经验总结、特色演讲和技能交流,出钱出力多读一读办一办刊物,只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做底子,能有多难多大的问题解决不了?

我相信没有!

最主要的,我认为还是要把广大教师的注意力吸引住,能不让他走神开小差,能让他为身为教师觉得自豪才真正了不起。

六  教学内容传统,教育方式单一。

  小学课本历经数次改革更新,在内容上已趋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接受水平。

但在农村,很多时候因为个人因素导致一些改革成就无法顺利实现。

在农村,虽然表面开设了许多发展学生素质的课程,但实际上,衡量教师水平、领导过问重视的还只是语文、数学科,其它课程一般情况都是这两门课的任课老师顺带着上上。

这样,老师们为了减少自己的负担,也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语文数学课的教学上,对诸如健康、法制、音、体、美等课程便三上三不上,随意选择什么时间上,上多少和怎么上,使得这些对学生综合素质起关键作用的课程教学水平始终在较低水平徘徊。

就语文数学来说,因为有了考试目的的“暗箱操作”,课堂教学也多半传袭了“满堂灌”式,只要学生能考高分,教师怎么教领导不关心,家长也不用关心。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抄课文、背作文,字词动辄抄上百遍,体罚、变相体罚什么的又都出来了。

教师的心理负担减不了,学生学习负担便也减不下来。

所以,上边一系列的素质教育举措下来后就变成了点缀式的活动,变成了走过场的表演。

在素质教育还没有显示出来明显优越性的农村,应试教育仍然在旺盛地生存。

不少初中学生因为成绩差和其它种种原因辍学了,这些学生身上有很多有这样那样的优秀素质,因为辍学使得这种种或隐性或明显的潜力夭折。

  封闭式教育决不是教育发展的登峰造极。

恰恰相反,教育的开放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城乡教师间双向稳定的互动交流,社会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先进教育模式的引进,都期待着教育的开放发展;教育对生活的逐步渗透,教育对社会的初步涉入,也期待着教育的开放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方式方法便也是活的。

无论多么好的方式方法,放到不同的人手里,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都不可能一试皆准。

能应对学生的“变”和“活”,唯有教师的“活”和“变”。

  这些年小学阶段里的品德、综合实践课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内容简单了,实际上老师们知道这两门课程越来越难上。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真正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在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后能正确处理,如果授课者不花相当大的心思,希望像往常那样照着书本读一读了事,根本无法授课。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更是如此,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没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逻辑、应变思维,想上好课便没有可能。

如果沿袭以前那种传统落后的授课方法,根本无法正常上完课。

综合实践也是一样,有很多知识逼着老师们在课前亲自动一动手,这对于遗传了太多惰性的老师来说,真是很好的改变机会。

德育课程的层次性明显了,针对性加强了,少了许多原先的成人化的空洞,多了许多亲切和适用。

虽如此,因为没有考试压力,也有不少教师采取一味敷衍的态度来对待授课。

七  个性价值得不到体现。

  教育界里的教师和学生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这是我们的社会丰富性赖以发展的基础。

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外,有正常的人格也当然地必须。

但是针对斑斓的个性特色,如果有适当的渠道引导发展会对他们的教学和生活产生巨大好处。

有的老师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善谈,有的老师性格温和,温文尔雅,有的沉着冷峻,一丝不苟,也有的老师腼腆寡言,娴静平和……这些不同性格统领下的不同生活追求,会导致不同条件下产生出来的教师间巨大的个性和特长差异,也会使得教师个人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有的教师注重品德修养的提高,会形成大智若愚或事无巨细的课堂人格;有的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形成不断尝试教改的先锋专家;也有的教师注意博闻强记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学者型的课堂气质,诸如此类,如果对老师的评价仅仅停留在对他所教学生的一次统考或是听评某一节课就妄下论断,势必是用武断来阻塞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捷径。

  对教师优秀教学个性的发现发展,基本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调查研究。

只要能稍稍细致认真,就不会让那么多荣誉称号不能对号入座,有的把 “师德标兵”授予了喜欢喝酒赌钱的教师,有的把 “优秀班主任”派送给了专擅体罚的教师,而把真正优秀的班主任真正有师德的老师们拒之门外。

对这些老师的荣誉如此不重视不负责的现象绝不是个别,对教师教育个性的漠视甚至粗暴地指手画脚让其流产的现象也大有所在。

  学生也是一样。

学生处在性格萌生的雏形阶段,发展的空间更大,形态更是丰富多彩,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在尊重其个性的基础之上,对他们成长发展中的不良苗头及时严格地予以矫正,既要使他们自觉成长,又能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与学生的个性价值的体现,归根结底要靠素质教育的彻底推进和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

每一位教育行政工作者和每一位基层教师,对教育公平的实现都能做出自己的一定贡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