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19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1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D)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B)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4.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D)

  A.6年B.5年C.8年D.9年

5.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6.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7.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8.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9.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B)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11.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B)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2.“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1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D

1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B)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15.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二、多选题

1.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ABC)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

  D.教育环境E.教育形式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BD)

  A.模仿性B.意识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 

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DE)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ABCD)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BCE)

  A.面向学生B.面向未来C.面向现代化

  D.面向21世纪E.面向世界 

6.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BCDE)

  A.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B.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D.制约教育目的

  E.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 

7.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ABCD)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E.控制人口流动

 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9.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ABCE)

A.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等教育

  E.职业技术教育 

10.学制具体规定着(ABCDE)

  A.学校的性质

  B.学校的任务

  C.入学条件

  D.修业年限

  E.学校之间的关系

13.潜在课程主要是指(ACD)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14.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ABE)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15.社区教育的作用主要有(ABCD)

  A.协调育人

  B.优化环境

  C.组织协调

  D.监督管理

  E.主导学生发展方向

16.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ABE)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17.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A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义务教育是一种(AC)

  A.普及性教育

  B.自愿性教育

  C.强制性教育

  D.淘汰性教育

  E.选拔性教育

三、填空题

1.教育的根本职能在于通过____实现人的社会化。

人的培养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

教书育人

3.布鲁纳强调: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____。

”基本结构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在____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____活动。

课堂教

学 正规教育

5.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教育为主体,以____为基础,以____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

四、名词解释

1.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

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4.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五、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3)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5)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6)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

2.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3.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

  

(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六、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一、选择题

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3.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一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3.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

A.研究一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4.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5.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6.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17.(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18.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探究一研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19.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   )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由(   )提出。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2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二、填空题

1.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2.教学是由(   )和(   )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   )的统一。

4.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   )、(   )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5.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   )是核心。

6.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   )、交往性、(   )和有领导的认识。

7.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有领导的认识,“三体结构”指作为中介的(   )、作为主体的(   )和作为客体的(   )。

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9.教学过程的结构分为:

(   )、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个阶段,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10.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   )。

21.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是(   )原则。

2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   )。

2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24.教学是学校的(   ),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   )。

三、简答题

1.简述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2.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3.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几个阶段。

5.简述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6.为什么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四、论述题

1.中小学计算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试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意义。

2.联系实际论述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联系实际论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5.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答案为A。

2.D

解析:

在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因此,答案为D。

7.A

解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卡尔.罗杰斯以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教育领域,其中涉及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

因此,正确答案选A。

8.A

解析:

形式教育的观点主张培养人的各种官能的能力,基于唯理论哲学和官能心理学之上,强调学习过程对人的心智官能的训练;而基于经验论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实质教育论,则强调学习内容本身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及适应现实生活的价值,这种论争反映了知识和能力教育之争。

因此,正确答案选A。

9.C

解析: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的,具体方法主要是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对语言学习比较适用。

因此,正确答案选C。

10.C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教学就大量采用这种方式。

因此,正确答案选C。

11.A

解析:

布鲁纳根据自身的课程结构观理论,主张采用发现学习教学法,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来掌握已知或未知的知识,通过学科结构、知识结构的学习来系统地把握知识。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2.D

解析: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指学习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再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对旧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使新旧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

因此,正确答案选D。

13.B

解析:

发现学习教学法是由布鲁纳提出来的,其主要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这样一种方法。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4.C

解析: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的方法符合讨论法的范畴。

因此,正确答案选C。

19.B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的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的原则。

因此,正确答案选B。

20.C

解析:

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提高了六条原则,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而“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就是对前两条原则的反映。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1.C

解析:

这句话是对知识学习过程的一个评述。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知识的深度加深,难度加难,而且变得比较繁杂,反映了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逐步推进,体现了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2.D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目中的说法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因此,正确答案选D。

二、填空题

1.教学

2.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3.共性和多样性

4.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

5.思维力

6.间接性;教育性

7.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

8.内部动力

9.引起学习动机

20.因材施教

21.理论联系实际

22.练习法

23.实验法

24.中心工作;基本途径

三、简答题

1.简述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答:

赞科夫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对苏联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通过实验,他提出以下五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实验教学体系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它要求增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分量;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力使学生过紧张的甚至是沸腾的精神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和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

高难度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

(2)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实质并不在于让儿童在一节课上做尽可能多的例题和练习,而是要求教学不断向前运动,以各方面内容丰富的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要让那些说明现象的相互依存性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的系统知识,在小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要求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和规律性的知识。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一般教学论的自觉性原则是指向外部的,即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

赞科夫提出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是指向内部的。

②教学内容的评价。

教学内容一定要保证正确无误,符合大纲,知识连贯,逻辑性强。

内容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实验等实践活动。

注意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结构相统一。

教学时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找准关键点,能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

主要看教师授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注意学生实际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学过程中能否注意情感和认识活动的结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对学生注意力、意志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重视和加强教学实验,能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④教学能力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教态亲切、语言简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安排是否合理、有序;师生是否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和谐,能否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实验效果是否明显;实验及使用电教手段时是否适用熟练、操作规范。

⑤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

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展开,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能对学生的提问显示良好的反应,巩固练习及书面检查的正确率也比较高。

(2)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

②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③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④计划性原则。

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体性、能动性,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这会使学生在选择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下,这种能动性会加强。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这些原有的经验、观念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制约作用。

学生只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同时,这些原有的经验也使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具有独立性、创造性。

(3)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对某一课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比较努力,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甚至学生对某一个教师有好感,该教师所教的课他也会认真去学习。

如果所学课程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或者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该课程的价值或对该课程有某种情感,他也会学得很努力,而且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或创造的火花产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

教师要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