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12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docx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

高三冲刺阶段复习讲义

课题

诗词鉴赏

教学目标

1.归纳高考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2.掌握常见诗词鉴赏题型的答题思路。

3.鉴赏占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内容

今日主题诗词曲鉴赏:

八种常见题型

1、考纲要求

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2.鉴赏占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备考策略:

诗词曲虽难读懂,但它反映的是作者的生活实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定性,因而备考时应要有以下准备:

1.要明确古代诗词曲的表达方式即描写、叙事和抒情,而且一般是先描写、叙事,然后再抒情,或者将抒发的情感蕴涵在描写和叙事中。

2.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3.要牢记诗词曲中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借物/借典抒情)、表现手法(动静关系、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设问等)

4.要准确把握诗词曲的题材送别、爱情、哲理、山水田园、边塞军旅、羁旅、怀古、咏物、闺怨、题画等

5.要熟悉诗词曲常用的术语切中要点,做到言简意赅。

三.方法归纳:

1.读诗,把握诗歌思想感情(读标题,读作者,读诗文,读注释)

2.审题,明确考查的题型(意境型、炼字型、形象类、鉴赏类、评价类)

3.作答,尽量运用术语,按照不同题型的答题步骤去作答。

【古诗鉴赏题的问答模式及应对策略——八种题型】

●第一种模式:

分析形象型

1.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

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2.物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一般是指咏物诗中的“物”)

提问方式:

诗人笔下的某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例】2012黄埔区一模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①煮白石:

葛洪《神仙传》云:

“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14.从题材看,这是一首的诗。

(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冷”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由于天冷、心情冷而想念山中友人。

B.标题中“寄”一词,自然吐露对山中友人的思念,有一份深挚的情意。

C.诗人在全椒山寻找着友人,却无处见踪迹,只看到满山的纷纷落叶。

D.在语言运用上没有惊人的词句,而是平淡冲和,颇有陶渊明的风格。

16.联系全诗,对“山中客”这一人物形象加以评析。

(4分)

【自选】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据《唐溪诗话》记载,此诗的前两句为黄檗禅师所出,后两句为唐宣宗李忱所对。

1、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第二种模式:

鉴赏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伤感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2012闵行二模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

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

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

素萏:

白荷花。

流萍:

水面的浮萍。

14.这里的“浣溪沙”是。

(1分)

15.下列对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表现了江南水乡少女荷塘泛舟的美好场面。

B.第二句写浓妆少女因嫉妒美丽的荷花而与之斗艳。

C.第三句写少女脸庞与晚霞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

D.第四句写少女因怜惜清香美丽的荷花而停止划桨。

16.请结合具体词语,对作品的结尾两句所描写的意境进行赏析。

(4分)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达技巧分为表达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喻今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白描、动静结合……

表现手法:

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等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借代、对偶、顶真、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效果

【例】2012静安区一模

忆秦娥①李之仪

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②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

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14.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词都属于  ,从题材上看,《卜算子》写的是  。

(2分)

15.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不事堆砌,不作粉饰,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16.试分析两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词语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选】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 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

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

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

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

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第五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

这一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进行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12普陀区一模】

江间作四首[其三]

         [北宋]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黄州人,家贫未仕。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15、从这首诗的体裁上看,属于近体诗中的。

(1分)

16、对这首诗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首联描写的是西山赤壁地势险要,地处战略要冲,是一道天然屏障。

B、“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表现出诗人对于建立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

C、尾联中的“鱼竿客”是隐者的形象,隐含着身在官场的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整首诗诗意境阔大,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诗句凝练。

17、第三联中的“拳”、“退”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第六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词是什么?

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能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

答题步骤:

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③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2012杨浦区一模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

(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写景,画面变幻多姿,生动可感。

B.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传神地写出了自己对夜的感受。

C。

诗中“竹”与“涓滴”,“野”与“飞萤、水鸟”照应。

D.本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景中寄托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16.本诗题为“倦夜”,全诗却不着一“倦”字。

请对此作出评析。

(4分)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

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解答分析:

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提问方式:

①拿出自己的观点②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了。

【例】2012金山区一模

又呈吴郎①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

呈送,尊敬的说法。

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

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受。

15.(1分)杜甫,字。

16.(2分)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劝告吴郎。

B.诗的前半部分杜甫在叙事的过程中,流露了自身对穷苦人处境的同情和体谅。

C.颔联两句“防远客”和“插疏篱”的主语都是吴郎,两句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D.本诗在艺术表现方面很有特色,“即”、“便”、“虽”、“却”等虚词的运用,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

17.(4分)有人说,杜甫诗歌的价值之一在于常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结合本诗就此作赏析。

●第八种模式:

对比鉴赏型

提问方式:

两首诗或词出现进行内容与主题、技巧等方面对比,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答分析:

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

先对诗中相关原句作一解释,找到题眼,再列出几条作答。

关键是抓住其不同点,让原句中的词语说话。

【例】2012卢湾区一模

甲、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乙、潘妃曲商挺

目断妆楼夕阳外,鬼病恹恹害。

恨不该。

止不过泪满旱莲腮。

骂你个不良才,莫不少下你相思债。

14.甲、乙两作品在体裁上分别属于、。

(2分)

15.对上述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醉花阴》写相思从白天持续到深夜,可见相思之深。

B.《潘妃曲》虽只从黄昏时刻写相思,也暗含着长久的相思。

C.“佳节又重阳”句,一个“又”字使思念变为年年相思。

D.“恨不该”一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人的怨恨,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自责与悔恨。

16.上面两首作品的划线句在抒情方式上各具特色,试加以比较分析。

(4分)

课堂小结

【常见的诗词曲题材】

送别特征(意象):

送、赠、别等文题()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

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爱情特征(意象):

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

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哲理特征:

宋诗议理较多。

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田园山水特征(意象):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

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

边塞军旅特征(意象):

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

表现要点:

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

羁旅行役特征(意象):

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

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咏史怀古

特征:

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

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

咏物特征(意象):

松、竹、梅、竹、蝉、蜂、马等

表现要点:

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其它题材-----

闺怨、题画、爱国

真题精练

【2009高考真题】

早兴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

醒。

⒕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

(1分)

⒖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⒗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

【2010高考真题】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

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2011高考真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

伸颈远望

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4分)

【2012年春考】

阙 题①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

缺少题目。

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4.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青溪怀古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

(40字以内)(3分)

16.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4分)

【2012嘉定区一模】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诗。

(1分)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里闻寒水”,以声衬静,渲染山村的萧索冷落。

B.“边烽不过秦”,表达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C.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谋篇布局,境界幽深奇异。

D.语言平实,有别于作者工于炼字的“苦吟”风格。

3.本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诗人心理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4分)

【2012虹口区一模】

自题陋轩

清·吴嘉纪

风雨不能蔽,谁能爱此庐?

荒凉人罕到,俯仰我为居。

遣病一篱菊,驱愁数卷书。

款扉谁问讯?

禽鸟识樵渔。

[注]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一字野人,江苏泰州人。

隐居家乡,生活贫困。

有(《陋轩诗集》。

14、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一首。

(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问句为反问,答在问中,语含激愤。

B、三四句写小庐环境荒凉低矮,仅容一人。

C、第二问句暗示主人不与庸夫俗流相交往。

D、全篇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语言质朴细腻。

16、以划线句为例,分析作者的个性特点。

(4分)

知识归纳诗词专题

诗词鉴赏

 

【真题展示与演练】

07年高考上海卷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委婉界开阔,韵味悠远。

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4分) 

08年高考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4~16题。

(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

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

(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4分)

09年高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4-16题。

(8分)

早兴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

醒。

⒕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

(1分)

⒖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⒗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

2010上海高考诗词鉴赏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

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2011年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8题(8分)

明月和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

引领:

伸颈远望。

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口口诗。

(l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4分)

【金牌演练】

10年一模闵行区

客思

贾岛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14.(1分)贾岛“推敲”的故事,让我们想起“鸟宿池边树,。

”的诗句。

15.(2分)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三句两个“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B.第二句的“旅人心”三字和诗题相照应。

C.“月明里”三字蕴含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D.末句与“月出惊山鸟”所表现的情境相同。

16.(4分)请对这首诗的第一、二两句的语言特色加以赏析。

10年一模虹口区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从路②,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③。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②蚕丛.古蜀王名。

蚕丛路:

指入蜀的道路。

③君平:

西汉时人,曾在成都以算卦占卜为生。

14.(1分)李白,字太白,号。

15.(3分)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入蜀的道路艰险,表达了诗人临别时对友人的关切和提醒。

B.领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进行具体描画,有主观想象的色彩。

C.颈联写客栈芳树笼罩,春城江流环绕,展现了蜀道上瑰丽的风光。

D.尾联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劝慰,也寄寓了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16.(4分)领联中的“起”和“生”两个宇均用得巧妙,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10年一模静安区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14.辛弃疾的号是,作品集为《》(2分)

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