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31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课标要求]

1.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及图像。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1.Al2O3是两性氧化物,其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H2O。

2.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其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H2O。

3.Al2O3是冶炼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Al(OH)3可用做胃酸中和剂;明矾[KAl(SO4)2·12H2O]常用做净水剂。

4.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NH3·H2O===Al(OH)3↓+3NH,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O+CO2+2H2O===Al(OH)3↓+HCO。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色态

溶解性

熔点

硬度

白色固体

难溶于水

很高

很大

(2)化学性质

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用途

①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②良好的耐火材料。

[特别提醒]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①色态:

白色固体;

②溶解性:

难溶于水。

(2)制备

实验室常用可溶性铝盐Al2(SO4)3与氨水反应制取Al(OH)3:

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②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③现象: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3)化学性质

①氢氧化铝的两性: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操作

现象

试管中白色沉淀溶解

试管中白色沉淀溶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

Al(OH)3+3H+===Al3++3H2O

化学方程式: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H2O

结论

Al(OH)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

②不稳定性:

加热时氢氧化铝易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

(4)用途

①用于净水:

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②胃酸中和剂:

利用其弱碱性。

3.硫酸铝钾

(1)明矾的化学式:

KAl(SO4)2·12H2O。

(2)明矾的净水原理

[特别提醒] Al(OH)3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但不溶于弱酸(如H2CO3)、弱碱(如NH3·H2O)。

1.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

提示:

因为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可溶于NaOH溶液中而生成NaAlO2。

但Al(OH)3不溶于氨水中,故常用氨水与硫酸铝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NaOH溶液。

2.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产物是什么?

NaOH过量又生成什么产物?

提示:

NaOH少量时产物是Al(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NaOH===Al(OH)3↓+3NaCl。

NaOH过量时产物是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3.向NaAlO2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物是什么?

盐酸过量又生成什么产物?

提示:

盐酸少量时产物是Al(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HCl+H2O===Al(OH)3↓+NaCl;盐酸过量时产物是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4HCl===AlCl3+NaCl+2H2O。

1.“铝三角”及其转化关系

(1)Al3+与Al(OH)3的相互转化

①Al3+转化为Al(OH)3:

Al3++3NH3·H2O===Al(OH)3↓+3NH;

Al3++3OH-(少量)===Al(OH)3↓。

②Al(OH)3转化为Al3+:

Al(OH)3+3H+===Al3++3H2O。

(2)Al3+与AlO的相互转化

①Al3+转化为AlO:

Al3++4OH-(过量)===AlO+2H2O。

②AlO转化为Al3+:

AlO+4H+(过量)===Al3++2H2O。

(3)AlO与Al(OH)3的相互转化

①AlO转化为Al(OH)3:

AlO+CO2(过量)+2H2O===Al(OH)3↓+HCO;

2AlO+CO2(少量)+3H2O===2Al(OH)3↓+CO。

AlO+H+(少量)+H2O===Al(OH)3↓。

②Al(OH)3转化为AlO:

Al(OH)3+OH-===AlO+2H2O。

2.氢氧化铝两性的应用

(1)用过量的NaOH溶液检验Al3+的存在。

(2)用过量的NaOH溶液鉴别Al3+、Mg2+。

(3)采用互滴法鉴别Al3+与OH-,AlO与H+。

(4)用过量NaOH溶液和相应酸分离Al3+与Mg2+(或Fe3+)。

(5)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杂:

如Fe(Al)、Fe2O3(Al2O3)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两性氧化物(√)

(2)Al2O3结构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盐酸和NaOH溶液等(×)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4)可以利用Al2O3与水反应制得Al(OH)3(×)

(5)溶解Al(OH)3的溶液一定是强酸溶液(×)

(6)强酸性溶液中铝元素以Al3+形式存在,强碱性溶液中铝元素以AlO形式存在(√)

2.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Al2O3  B.Al2O3→Al(OH)3

C.Al→AlOD.Al3+→Al(OH)3

解析:

选B Al(OH)3加热分解可直接得Al2O3,Al与强碱溶液反应可得AlO,Al3+遇碱可直接得Al(OH)3,Al2O3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Al(OH)3,应将Al2O3与酸或碱反应得Al3+或AlO,再与碱或酸反应,才能得Al(OH)3。

1.图像类型

(1)向含1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①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过量氨水。

②反应原理:

Al3++3NH3·H2O===Al(OH)3↓+3NH

③数量关系:

=3时,生成沉淀的量最多。

(2)向含1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①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完全沉淀后,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量又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②反应原理:

OA段:

Al3++3OH-===Al(OH)3↓

AB段:

Al(OH)3+OH-===AlO+2H2O

③数量关系:

OA段消耗的NaOH与AB段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3)向含1molNaAlO2的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①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②反应原理:

OA段:

AlO+3H2O+CO2===2Al(OH)3↓+CO

AB段:

CO+H2O+CO2===2HCO

③数量关系:

=时,生成沉淀的量最多

(4)向含1molNaAlO2的溶液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完全沉淀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沉淀量又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②反应原理:

OA段:

AlO+H++H2O===Al(OH)3↓

AB段:

Al(OH)3+3H+===Al3++3H2O

③数量关系:

OA段消耗的HCl与AB段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5)向含MgCl2、AlCl3各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①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量部分溶解,但不完全消失。

②反应原理:

OA段:

Al3++3OH-===Al(OH)3↓,

Mg2++2OH-===Mg(OH)2↓

AB段:

Al(OH)3+OH-===AlO+2H2O

③数量关系:

AB段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即为混合液中Al3+的物质的量。

2.反应过程中铝元素存在的形式分析

(1)向1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2)向1L1mol·L-1的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1.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AlCl3溶液中,若用y轴表示Al(OH)3沉淀的量,x轴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解析:

选D 当溶液中有H+、Al3+时,加入的OH-先与H+反应,后与Al3+反应:

H++OH-===H2O,Al3++3OH-===Al(OH)3↓,故开始加入NaOH溶液时,无沉淀产生,随着NaOH量的增加,沉淀的量也逐渐增加,当NaOH溶液加入到一定量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

Al(OH)3+OH-===AlO+2H2O。

形成沉淀与溶解沉淀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3∶1。

综上所述,D项的图像符合题意。

2.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6∶1B.3∶1

C.2∶1D.1∶2

解析:

选D 由50→60mL可知10mLNaOH溶液刚好溶解了Al(OH)3,故产生这些Al(OH)3需30mLNaOH,则在加入的50mLNaOH溶液中有20mL与Mg2+反应,所以

n(Al3+)∶n(Mg2+)=1∶1,则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下列物质中,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的氧化物是(  )

A.MgO        B.Al2O3

C.CO2D.Al(OH)3

解析:

选B 四个选项中,A、B、C为氧化物,其中MgO是碱性氧化物,只与酸作用,CO2是酸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作用,又能与强碱溶液作用。

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

B.明矾溶于水后可得到少量的有强吸附性的Al(OH)3,故明矾可作净水剂

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

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

解析:

选C A项,Al(OH)3是弱碱,能与胃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B项,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Al3+水解可得到少量的有强吸附性的Al(OH)3,明矾可作净水剂,正确;C项,Al(OH)3不能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错误;D项,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火材料,Al(OH)3受热易分解,不能用于制作耐火材料,正确。

3.以氧化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  )

A.将氧化铝溶于水

B.将氧化铝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

C.将氧化铝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将氧化铝先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