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总结
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注意:
对于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3、质量单位
克(g)、千克(kg)、吨(t)
4、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5、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
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时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第五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的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1,3,5,7,8,10,12月,每月都有31天;
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
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拳头记忆法记忆大月、小月
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开始数,在拳头凸起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小月,2月除外。
4、计算天数的方法:
(1)数天数
(2)同一个月内,起止日期都算,则用后一日期减前一日期,然后把结果加1,就得到实际的天数
(3)经历的时间经过不同的月份,要分段计算,即一个月一个月地计算。
二、平年和闰年
1、平年和闰年
当二月有28天时,这一年是平年;当二月有29天时,这一年是闰年。
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2、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三、24时记时法
1、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即从0~24时,时刻前没有修饰语。
普通记时法即从0~12时,前面要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
2、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相转换
(1)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记时法
凌晨、早晨、上午、中午的时刻不变,只需去掉修饰语;下午、晚上、午夜的时刻要加上“12”,并去掉修饰语。
(2)24记时法改写成普通记时法
小于或等于12的时刻不变,只需加上修饰语;大于12的时刻要减去“12”,并加上修饰语。
三、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可利用钟面数一数,也可以画图看一看,还可以用减法计算。
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刻都用24记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即可。
计算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2、午夜12时(即24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开始。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认识面积
1、面积的含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
(2)重叠法;(3)数方格。
二、面积单位
1、常用面积单位
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1、分数
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2、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求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取出的份数。
即, 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4、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1、整数
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
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果中间有0,也必须读出。
4、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二、比较小数的大小
1、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计量单位不同的小数比较大小,应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4、小数和分数比较大小时,要么把小数化成分数,要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
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
(3)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1、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会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信息也不同。
3、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给数据排序和分析。
总结
第一单元 除法
【知识点】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商末尾有0的除法;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
2.[记忆]商中间有0的除法。
(十位不够除时要商0)
3.[记忆]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4.★[连除应用题]。
5.[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
6.记忆数量关系式:
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
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
第二单元年月日
【知识点】★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计算经过的天数。
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大月有: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
小月有:
4月、6月、9月、11月)(4个)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3.节日:
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4.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3年是64周年。
(2013-1949=64)
6.计算天数[分月计算]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第六单元 千米和吨
【知识点】1.长度单位有: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进率:
1千米=1000米
数量关系式:
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
克、千克、吨 进率:
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 对折以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图形。
典型习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具体画图中要注意动作分解: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交叉点、端点;
(2)数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格数(即距离);(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4)按顺序连接各点成线;(5)最后检查一下,整体观察,用手势比划一下对折情况。
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知识点】1.写分数: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即平均分成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即平均分成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出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典型习题】
★+=1 -=
★1时的是(45)分
思考过程:
1时=60分;60÷4=15(分);15×3=45(分)
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知识点】1.面积的意义 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如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等等。
★2.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用符号“cm2”表示。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用符号“dm2”表示。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平方米用符号“m2”表示。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
S=α×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
S=α×α。
★4.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典型习题:
1.判断: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和周长和面积相等。
(×)
理由:
周长是16厘米。
面积是16平方厘米。
这两种量单位不同,是不同类的两种量,不能比较。
第十单元 统计
【知识点】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2.先合再分,总数÷份数=平均数
典型习题:
1.池溏的平均水深140厘米,小华身高是145厘米。
他下河玩水( )。
①不会有危险 ②可能有危险
易错题总结
一、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的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1,3,5,7,8,10,12月,每月都有31天;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计算天数的方法:
(1)同一个月内,起止日期都算,则用后一日期减前一日期,然后把结果加1,就得到实际的天数。
(2)经历的时间经过不同的月份,要一个月一个月的计算。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5、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刻都用24记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即可。
计算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常用面积单位:
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2、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时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五、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
(3)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易错题练习
【易错点1】计算经过的天数
(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26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训了( 10)天。
【分析:
在算天数的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然后看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
【易错点2】求经过的时间
李叔叔上夜班,他晚上8时30分上班,第二天早上6时下班。
他夜班要工作多长时间?
晚上8时30分是20时30分、早上6时是6时
24:
00-20:
30=3(时)30(分)
6:
00-0:
00=6(时)
6小时+3小时30分=9小时30分
【分析:
求经过的时间的问题常常需要用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对于这种经过两天的时间长度,可以把时间分两段进行计算。
】
【易错点3】右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的( C )。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周长和面积不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分析:
周长指的是一个图形(或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面积指的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的大小。
甲的面积明显比乙的面积大,所以甲乙的面积不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甲、乙都是由分别相等的两条边和一条公共边组成的,所以周长相等。
】
【易错点4】填表题
图形
长
宽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30米
20米
100米
600平方米
6dm
3cm
126cm
180cm2
正方形
边长( 25 )厘米
100厘米
625平方厘米
边长8cm
32cm
64cm2
【分析: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先读题。
在这种题目中常会有单位不统一的情况,如果单位不统一,先要同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要熟练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计算公式,看清所给的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
】
【易错点5】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
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
最少呢?
最多:
24+9×3=51(元)
最少:
8+6×3=26(元)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
最少呢?
最多找回:
8+6=14(元)
100-14=86(元)
最少找回:
9+24=33(元)
100-33=67(元)
【分析:
本题中解题的关键在“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
“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
“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
【易错点6】
15×2=30(袋)
答:
面粉比大米多30袋。
【分析:
首先要弄清楚两个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做题目时可以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再列式计算。
】
【易错点7】商店中一件上衣76元,一件连衣裙22元,一顶帽子8元。
(1)买4条连衣裙比买1件上衣多花多少元?
4×22-76=12(元)
(2)连衣裙和帽子各买4件,150元够吗?
(22+8)×4=120(元)
120元<150元
所以150元够买连衣裙和帽子各买4件。
(3)买4条连衣裙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帽子?
4×22÷8=11(顶)
【分析: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是哪个量和哪个量在进行比较。
在列算式时要合理使用小括号,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
】
【易错点8】把20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 1/4 ),3份是这些桃子的( 3/4 )。
【分析:
在处理这类题目时,要先确定平均分的是什么,分成了多少份。
本题中平均分的是20个桃子这个整体,要将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
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其中的几份”作分数的分子,“总份数”作分数的分母。
】
【易错点9】一本《故事大王》15.6元,比一本《谜语》贵2.8元,一本《谜语》多少钱?
15.6-2.8=12.8(元)
答:
一本《谜语》12.8元。
【分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小数减法运算。
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
【易错点10】青青、红红和方方三个小朋友百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2.6秒、13.4秒、13.3秒。
三个人中,( 青青)跑的最快。
【分析:
首先要知道,在赛跑中,用时越少,跑的越快。
然后比较小数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