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280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docx

年中考议论文关于爱的典型论据

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爱”的典型论据

特雷沙修女获诺贝尔和平奖后的演讲辞

——爱是和平的使者

我准备以我所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奖金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建立自己的家园。

因为我相信,爱源自于家庭,如果我们能为穷人建立家园,我想爱便会传播得更广。

而且,我们将通过这种宽容博大的爱而带来和平,成为穷人的福音。

首先为我们自己家里的穷人,其次为我们国家,为全世界的穷人。

为了做到这一点,姐妹们,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与祷告紧紧相连,必须同基督结合一体才能互相体谅,共同分享,因为同基督结合一体就意味着互相体谅,共同分享。

因为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如此多的苦难存在……当我从街上带回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时,给他一盘米饭,一片面包,我就能使他心满意足了,我就能驱除他的饥饿。

但是,如果一个人露宿街头,感到不为人所要,不为人所爱,惶恐不安,被社会抛弃——这样的贫困让人心痛,如此令人无法忍受……因此,让我们总是微笑相见,因为微笑就是爱的开端,一旦我们开始彼此自然地相爱,我们就会想着为对方做点什么了。

常香玉的故事

——把爱献给祖国和人民

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是由五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10平方米,卧室里的柜子还是她21岁结婚时从旧货市场购买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岁的“高龄”了。

她就是中国当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

建国后,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为农业社捐献了一台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与丈夫带着“香玉剧社”的演员赴全国各地义演,为志愿军捐献过一架飞机;10年动乱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1998年,一些演员向她拜师学艺,准备搞个大型拜师会,常香玉说咱不搞那些花花形式,要为下岗职工干点实事,于是拜师会变成了义演募捐会,她自己又捐了两万,又动员她的五个孩子捐资1万,加上义演的门票收入6.7万元以及常派弟子、社会各界的捐助10多万元,全交给有关部门资助下岗职工;2001年,她在河南洛阳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时,捐资2000元;2003年,她为抗击非典又捐献了1万元……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常香玉没有走过穴,也不做商业演出,她的不少捐款都是从每个月1600元的退休金中节省下来的。

孔融争担兄过

——亲人之间要相互爱护

东汉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相。

孔融从小就与家中兄弟十分友爱,“融四岁,能让梨”可说是妇孺皆知。

在他十六岁时又发生一件令世人赞叹不已的事情。

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个朋友叫张俭,为官清正,敢于仗义执言。

他揭露皇帝的宠臣侯览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结果反遭侯览迫害。

张俭被迫逃离京城,侯览倚仗权势,下令追捕。

这一天,张俭逃到孔褒家中,想在好友处暂躲一躲,凑巧孔褒不在家。

孔融知他是兄长的好友,又受了奸邪迫害,便把张俭留了下来。

后来,官兵来抓张俭,在孔融的帮助下,张俭得以逃脱,但孔融、孔褒兄弟二人却被抓入狱。

在衙门里,兄弟二人都争着把罪名揽在自己身上,弄得县官反倒不知如何判案。

孔融说:

“收留张俭的是我,帮助张俭逃脱的也是我,我哥哥不在家,一切罪责都由我承担。

”而孔褒却说:

“张俭是我的朋友,他是因为我才来投奔我家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

”两兄弟互不相让,明知认罪以后要受处罚,可是都争着把罪名往自己身上揽,县令只好向上司禀报。

最后,为了讨好侯览,判了孔褒的罪。

美丽心灵

——爱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扶助

有一位数学家,很有天赋也很有成就,但在他30岁的时候,精神分裂症困扰着他天才的大脑,他的妻子一直支撑着他,最后帮助他走出了精神的泥淖。

这个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就是获得今年奥斯卡影片奖的《美丽心灵》。

人们在关注这部电影的同时,更关注着电影的原型——数学家约翰纳什。

1950年7月13号,约翰纳什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应该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早在1983年就已经注意到博弈论对现代经济的巨大影响和作用,纳什均衡被实践证明是对社会行为规律的发现。

年轻的约翰纳什来自西弗吉尼亚的一个小镇,在中学、大学的时候已经被认为在数学上是一个有天分的学生,走进美国的物理、数学学府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后,纳什如鱼得水,在研究上的执著,19岁的纳什大胆地走进爱因斯坦的办公室,与这位科学巨人热烈讨论了一个关于力学摩擦的问题。

对博弈论的兴趣,使年轻的纳什曾经发明了一种让普林斯顿数学博士、教授们共同感兴趣的博弈游戏,而改造和发展经典博弈论,使之能够切实地运用在经济活动中,并给现代经济学带来智慧的纳什均衡理论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约翰纳什在30岁的时候,前途光明一片,他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就,美国的财富杂志将他列入数学界最杰出新星的名单。

然而就在这时,约翰纳什这位天才的数学家,突然遭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扰,1959年的一天,他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告诉同事们,居住在另一个银河系的生物给他发来了密码信息。

幻象幻听使他终日不得安宁,使在病症严重的时候,约翰纳什会做出非常反常的举动,为此那时曾经两次入院治疗。

在长达30年的过程中他无法进行正常的研究工作。

然而,在纳什命运遭遇无法摆脱的厄运的时候,纳什的妻子艾利西亚——一位高尚坚强的女性,始终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包容。

经过多年的治疗,在艾利西亚的悉心温暖的照顾下,约翰纳什重新开始了研究工作。

在两位老人不时地相互寻找的目光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共同走过的那段不同一般的生命道路,那里面包含着相互理解、相互依恋、相互扶助。

对于约翰纳什这位创建纳什均衡理论的数学大师来说,他的个人命运经历是一个无法进行“全面严格优势选择”的博弈,但是,他依然幸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摘到了智慧的金苹果,感受到了人间美丽心灵。

林清玄的人生

——关键时刻最需要爱

林清玄在《关怀的人生》中写道:

我今天走上写作这条路,经常感念我高中时代的王老师。

高中二年级时,我的学业与操行都是劣等,几乎到了老师都放弃我的地步,多次受处分,被留校察看,赶出学生宿舍,幸好当时我的导师王老师一直没放弃我,他请我到教师宿舍,吃师母炒的菜,他请假时让我给同学上国文课,还时常对我说:

“我教了50年的书,一眼就看出你是一个会成器的学生。

老师对我好,我不敢再坏下去,不敢辜负他,让他失望。

毕业那天我跑去问他:

“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放弃我,你却对我特别好?

”他说:

“这个世界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我当学生时正像你一样,是被一位真正关心我的老师救起来的。

教师的风范

——爱学生甚于一切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张发祥因患视网膜色素病变的不治之症,双目视力严重减退,但他没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任何人,而是克服越来越严重的困难,坚持给学生们上课。

看不见书上的字,他就请妻子将教材录在磁带上,听录音备课。

将听到的内容背下来,再加以评比、补充、归纳、整理,然后讲给学生们听。

从他确诊病情到完全双目失明的5年中,他从没对系里说过自己生病的事,也没有请过病假,要过补助,而是坚持参加活动和正常上课。

5年多来,他每年都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唐太宗吃蝗虫

——爱百姓是治国之道

唐太宗贞观二年,京城长安一带久旱无雨,引发蝗灾。

唐太宗李世民到地里巡视庄稼受灾情况,看见蝗虫,就捉了几只,祷告说:

“人有粮食吃才能活命,可今天你吃庄稼,祸害老百姓。

老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

你要是有灵,就吃我的心,而不要祸害老百姓啊!

”说完就要将蝗虫吞下肚里,大臣们连忙劝阻说:

“吃了蝗虫恐怕会致病,皇上千万不要吃。

”太宗回答:

“我只希望把灾祸转到我一个人身上,哪还顾忌什么疾病呢?

”于是断然吃下了蝗虫。

救死扶伤献爱心

——爱在危急之中更宝贵

张积慧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士,先后在内科、外科、传染科、急诊科、妇产科工作,坚守临床一线20年。

2003年广州突发非典疫情,她临危受命担任非典临时病区护士长之一。

她一边熟悉传染专业,一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缺氧和缺水的条件下每天坚持工作12~16个小时;她认真负责消毒隔离工作,使病区开设以来没有发生一例交叉感染,也没有一个病区医护人员被感染;她用自己无私无畏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护士克服心理恐惧,被医生和护士们称作“病区的中流砥柱”。

超负荷的工作使张积慧的扁桃体急性发炎引起发烧,为不被撤离二线,她偷偷服药,坚守岗位。

夜深人静,劳累了10多个小时的她还坚持每天记录医生护士们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写下了《护士长日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获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钱梦龙偏爱差生的故事

——差生更需要爱

有一次,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应邀到江苏省某县文化馆小剧场上示范课,观众席上坐着两三百名前来观摩的老师。

上课时,钱老师突然发现了被藏在侧幕后“旁听”的几个“差生”,他当即热情地将他们请到台中央显要位置上来,有的孩子感动得流下泪。

上第二节课时,钱梦龙老师特意让一挂泪出场的女生回答问题,并热情夸奖她很聪明,该生泪痕未干的脸上绽开了笑意。

走上保护自然之路

——大自然也需要爱护

香港环保先驱温石麟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以保护自然为己任的道路上来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生物老师——他大学预科的生物教授。

这位外籍老师是他爱护自然的最初的带领者。

一次,他们去香港海边作海岸生态考察。

那位老师站在退潮的烂泥里,告诉正在寻找生物样本的学生们:

你们可以取上来观察,但是,完事后要放回原位,因为他们是属于这里的,我们是大自然的观察者,不应该破坏、扰乱大自然的平衡。

这位赤脚站在烂泥里的教师,一直引导着他的学生走向尊敬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活。

风雨同舟

——爱是婚姻的港湾

我国剧作家吴祖光和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是一对恩爱夫妻。

在50年代的反右斗争中,吴祖光被打成“右派”,强行送到北大荒劳动。

当时有人要新凤霞与吴祖光离婚,以表示与“右派”划清界限。

新凤霞断然拒绝,并明确表示:

“吴祖光是好人,我要等他。

”在“文革”期间,吴祖光和新凤霞都受到冲击,他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后来新凤霞长期患病,甚至瘫痪,吴祖光经常守在新凤霞身边,恩爱无比。

李清照和赵明诚

——志同道合走向爱之归宿

宋朝年间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和金石家赵明诚,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

他们共同鉴赏字画、勘校古籍,写诗做词一唱一和,恩爱无比。

为了收集资料,夫妻俩节衣缩食。

赵明诚把做太守的俸禄节省下来,两人经常外出购买名人字画和钟鼎彝器、碑碣石鼓等文物。

回来后夫妇共同编写目录,切磋研究。

赵明诚在爱妻李清照支持和帮助下,写出了一部30卷的《金石录》。

赵明诚不幸英年早逝,李清照非常悲痛。

《金石录》印行时,她写了篇《后序》。

今天只要读一读《后序》,仍然会被他们夫妇的恩爱所感动。

触龙说赵太后

——溺爱其实是害

战国时期,赵国面临强秦进攻,请求齐国支援。

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幼子长安君来做人质,方可出兵援救。

赵太后溺爱幼子,坚决不同意。

大臣触龙于是进谏,劝说太后,使她明白让幼子为国建功,既符合国家利益,也有利于长安君今后的地位稳固,这才是真正的母爱。

赵太后幡然醒悟,接受了劝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