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272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17版八年级下 62桃花源记4.docx

语文17版八年级下62桃花源记4

6.2桃花源记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极其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知识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重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

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板题:

《桃花源记》)

思维发散。

通过讲述,激起好奇心,开启学习的思维。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介绍作者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创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

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有感于时代的黑暗与压抑,于是作者超然物外,隐逸遁世,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纸和笔,来建构出一片理想中的乐土。

于是乎,写下了《桃花源记》这篇亘古之作。

3.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了解作者及理解文题。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情节及概括层义。

4.播放课文视频朗读

(1)读准下列字音

(2)出自课文的成语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隘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朗。

也形容由迷惑糊涂一下子变得通晓明白。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亦指环境清幽、生活安逸的地方。

无人问津:

原指没有问通往桃花源路的人了。

现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怡然自乐:

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3)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读“yāo”,邀请。

(4)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指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不用说、更不用说。

今义: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一词多义

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处处志之(寻找,动词)

寻向所志(作标记,动词)

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

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

前行,欲穷其林(这、那)

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指渔人的)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便扶向路(沿;顺着)

出郭相扶将(搀扶,扶持) 

(6)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

使动用法,使人通过。

处处志之

志: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记。

欲穷其林

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

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前。

(7)特殊句式

A.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类判断)

B.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②省略宾语。

例如: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此人一为(之)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5.课文的线索:

武陵渔人的行踪。

6.划分层次,概括课文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捕鱼忘路,发现桃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进入桃源,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出而复寻,终不可得。

二、精读感悟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由此可见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如何呢?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风景幽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说明桃花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从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怎么样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从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不希望这种生活被公诸于世,更不希望被外人打破这种安静详和的日子。

因此桃源中人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渔民“不足为外人道也”。

作者的用意:

告诉人们,桃花源其实只是一个理想的田园,仅仅是一种虚幻的人生理想。

8.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9.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是否矛盾?

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

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样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使人更加向往着美丽的世外桃源。

10.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11.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都友好和睦地相处。

(2)这一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愿望,具有积极意义。

它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概括地说:

桃源虽好,世上难找。

(3)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同时,这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三、探究学习

1.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世外桃源”存在哪些不足?

社会原始,生产落后,科技教育不发达……

2.“桃源人”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做法可取吗?

不可取。

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做法会导致贫穷落后。

一个地方与外界缺乏科技文化上的信息交流和生产经济上的贸易往来,就无法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潮流里,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而落后挨打,清朝就是例子。

3.如何看待渔人的所作所为?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渔人的所作所为。

首先要肯定渔人的探险精神,这种精神是发现新事物,开拓新领域,取得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批判渔人对桃源人的背信弃义。

4.归纳本文的中心。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5.本文的写法特色。

(1)以虚讽实:

虚构“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2)虚实结合:

真实的人物(刘子骥)和虚构的故事,准确的朝代、年代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地点,使得本文的情节亦真亦幻、若虚若实、扑朔迷离、奇趣无穷。

(3)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却使人物、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4)详略得当。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

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得详细,桃花源外面写得简略;生活图景写得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得详,出来时写得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得详,渔人的答话写得略。

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知作者。

 

了解本文的创作做背景。

 

自主学习,相互探究。

 

观看课文视频朗读。

 

读课文,找出出自其中的成语。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

 

把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精读课文,从相关语句中找到信息。

 

把握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

 

交流讨论。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正确看待渔人的所作所为。

介绍作者。

 

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

 

读准字音,是翻译、理解课文的关键。

 

引导学生找出并解释出自课文中的成语。

 

分析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分析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分析文中的特殊句式。

 

理解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信息的概括与提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利用已有资源,对比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及写作特色。

 

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省略部分。

(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

2.解释成语。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亦指环境清幽、生活安逸的地方。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

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

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源故事:

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桃源之美:

美、乐、奇

桃源情结:

虚构的故事理想的社会情感的寄托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整理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