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71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奔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1.取pH=4的某电解质溶液1.00L,用Pt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1,且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则该电解质溶液是

A.盐酸B.氯化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D.硫酸铜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溶液pH的变化可知,溶液的酸性增强,因此选项B一定是错误的,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钾溶液溶液的碱性增强,且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惰性电极电极盐酸,阴阳极的电解产物分别是氢气和氯气,物质的量之比是1:

1,且溶液的酸性较低,A不正确;惰性电极硝酸银溶液,生成物是银、氧气和硝酸,溶液的酸性增强,但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C不正确;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物是铜、氧气和硫酸,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电解产物的判断以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点评:

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

该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2.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A.2-甲基-1-丁炔

B.2-甲基-3-丁炔

C.3-甲基-1-丁炔

D.3-甲基-2-丁炔

【答案】C

【解析】加成反应的特点是不饱和键两端的两个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所以炔烃加氢以后得到烷烃必定含有—CH2—CH2—这样的结构,所以原炔烃三键的位置应该在2-甲基丁烷的三号位和四号位之间,其正确的命名为3-甲基-1-丁炔。

3.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mL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

n(Na2CO3)=1:

3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

n(Na2CO3)=2:

1

【答案】D

【解析】因0~25mL没有气体生成,从25mL开始加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共消耗盐酸100mL

﹣25mL=75mL,两个过程消耗的酸的体积比为1:

3,则NaOH溶液通入一定量CO2反应后溶液中

的溶质物质的量的关系是Na2CO3:

NaHCO3=1:

2,D正确,则C错误;由HCl~NaCl~NaOH,则

NaOH的物质的量为0.1L×0.2mol/L=0.02mol,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0.1=0.2mol/L,故A错误;由Na2CO3:

NaHCO3=1:

2,由碳原子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75*0.2=0.015mol,则加入足量盐酸产生CO2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015mol×22.4L/mol=336mL,B错误;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再加足量的稀硝酸,仍有沉淀存在的是

A.K2CO3、CaCl2B.AgNO3、HCl

C.NaOH、CuSO4D.Na2CO3、BaCl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加足量的稀硝酸,仍有沉淀存在”说明会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A中产生的CaCO3会溶于酸,B中产生的AgCl不溶于稀硝酸,B对,C生成的Cu(OH)2D生成的BaCO3都会溶于稀硝酸,选B。

考点:

物质的化学性质。

5.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A.78B.81C.80D.79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碳原子形成四个价键,而氮原子只形成三个价键,交换时实际上是一个氮原子换下一个“CH”,故其相对分子质量变为13×6-13+14=79。

故选D

考点:

考查了有机物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知识。

6.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CH3CH3B.CH2=CH2C.CH3CH=CH2D.CH3CH=CHCH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烷烃没有顺反异构,不选A;B、形成双键的碳原子连接了两个相同的原子,没有顺反异构,不选B;C、右侧的形成碳碳双键的碳原子连接两个氢原子,没有顺反异构,不选C;D、碳碳双键的两个碳原子都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有顺反异构,选D。

考点:

烯烃的顺反异构

7.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A错误;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C错误;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如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B。

考点:

考查了氯化钠的用途、氯碱工业的相关知识。

8.VLNa2SO4溶液中含Na+mg,取出10mL稀释成50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m/(115V)mol·L-1B.m/(115V)mol·L-1

C.m/(46V)mol·L-1D.m/(230V)mol·L-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硫酸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m/(23V)mol·L-1,则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m/(46V)mol·L-1,稀释时体积变成5倍,浓度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即为m/(230V)mol·L-1。

考点:

溶液的稀释。

9.在0.1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水;c(CH3COO-)>c(Na+)>c(OH-)>c(H+)

B.0.1mol/L盐酸;c(Na+)=c(Cl-)>c(H+)>c(CH3COO-)>c(OH-)

C.0.1mol/L醋酸;c(Na+)>c(CH3COO-)>c(H+)>c(OH-)

D.0.1mol/L氢氧化钠;c(Na+)>c(CH3COO-)>c(OH-)>c(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醋酸根水解,则正确的离子浓度顺序为c(Na+)>c(CH3COO-)>c(OH-)>c(H+),A错误;B、加入0.1mol/L盐酸后,生成等浓度的NaCl和醋酸混合液,故有c(Na+)=c(Cl-),考虑水的电离,则有c(H+)>c(CH3COO-),B正确;C、电离大于水解,正确的离子浓度顺序为c(CH3COO-)>c(Na+)>c(H+)>c(OH-),C错误;D、氢氧化钠是强碱,则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顺序为c(Na+)>c(OH-)>c(CH3COO-)>c(H+),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0.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C.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极性共价键H-O键,不是氢键,错误。

B.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就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错误。

C.冰和水中的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正确;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分子内的H-O作用力强,与分子之间的氢键无关,错误。

考点:

考查氢键的存在及作用的知识。

11.在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到一定量的Na2SO4饱和溶液中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Na2SO4.10H2O晶体析出。

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Na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惰性电极电解Na2SO4饱和溶液,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实际是电解水,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即生成amolH2,此时溶液中的水减少amol,同时有WgNa2SO4·10H2O晶体析出,说明剩余溶液是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与电解的水组成饱和溶液,所以WgNa2SO4·10H2O中Na2SO4的质量是W×142/322g,水的质量是W×180/322g,amol水的质量是18ag,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W×142/322g÷(W+18a)g×100%=7100W/161(W+18a)%,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12.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bNO3-+cH+═dFe2++fFe3++gNO↑+hNO2↑+kH20,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2d+3f=3g+h

B.c+b=2d+3f

C.HNO3的氧化性强于Fe3+

D.反应中每消耗5.6gFe,转移0.2mol~0.3mole-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Fe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和+3,N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2和+4,则由电子守恒可得2d+3f=3g+h,故A正确;B、由电荷守恒可知,c-b=2d+3f,故B错误;C、该反应中硝酸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HNO3>Fe3+,故C正确;D、5.6gFe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产物中只有亚铁离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mol,若产物中只有三价铁离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3mol,由离子反应可知产物中有Fe2+、Fe3+都有,则转移0.2mol~0.3mole-,故D正确;故选B。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及氧化性的比较

13.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6sB.4sC.3sD.2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2/3v(H2)=2/3×0.6mol/(Ls)=0.4mol/(L.s),反应速率=∆n÷V÷∆t,所以反应时间s=∆n÷V÷v=2.4mol÷2L÷0.4mol/(L·s)=3s,故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应用的知识。

14.在10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构成可逆反应体系,某温度下,A、B、C三者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而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4min时,A的平均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min-1

B.由T1向T2变化时,

C.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它条件不变时给平衡体系加压,达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4min内A物质的量从2.4mol变成2mol,变化了0.4mol,浓度变化就是0.04mol/L,所以速率就是0.01mol/Lmin选项A正确;T1到T2时生成物C的百分比变大,所以是正向移动,v正>v逆,选项B正确;如果正反应吸热,则随著温度升高C的量应该是越来越多,但是从图2看到到了T3时候C达到最大值,而T4是减少了,说明其实正反应是放热而逆反应是吸热;至于前面为什麽是增加,因为T1到T3还没有达到平衡,反应物浓度很大会使得平衡正向移动;现在虽然升温会促进逆反应,但是反应物浓度还是不够小,还是要继续正向移动只不过反应速率变慢了而已,选项C不正确;通过图1可以计算出这个反应的方程是2A(g)+B(g)

C(g),加压则反应正向移动,重新平衡时C要比原来多所以体积分数大,选项D正确。

考点: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15.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

A(g)+xB(g)

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容积

0.5L

0.5L

1.0L

温度/℃

T1

T2

T2

反应物起始量

1.5molA

0.5molB

1.5molA

0.5molB

6.0molA

2.0mol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1·min-1

B.由图可知:

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C)=1.0mol/L÷10min=0.1mol/(L•min),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A)=0.05mol·L-1·min-1,A项错误;B.先达到平衡,说明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T1<T2,甲和乙只有反应温度不同,T2时生成的C少些,所以T2相对于T1来说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对比乙和丙可以看出,乙和丙互为等效平衡,那么x=1,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相当于改变压强,压强对这个反应没有影响,C项正确;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和起始时加入1.5molA、0.5molB互为等效平衡,最终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5mol/L×0.5L=0.75mol,转化的A的物质的量为:

0.75mol×1/21=0.375mol,A的转化率为0.375mol/0.5mol×100%=75%,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等效平衡、化学平衡计算。

16.(10分)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mol/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填序号,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到小的

顺序为。

(3)向溶液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填增大、

减小、不变)。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④的体积(填

大于、小于、等于)。

(5)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答案】⑴①②⑵c(Na+)>c(HCO3-)>c(OH-)>c(H+)>c(CO32-)⑶增大⑷<;⑸10-12mol/L

【解析】

(1)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可发生水解,所以能水解的有:

①Na2CO3②NaHCO3;

(2)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为②NaHCO3,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HCO3-)>c(OH-)>c(H+)>c(CO32-);

(3)向溶液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将增大;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小于④的体积;

17.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高效固体漂白杀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

依托纯碱厂制备过碳酸钠可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填写仪器名称)。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选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b.稀硝酸c.硫氰化钾溶液d.硝酸银溶液

②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说明

装置不漏气。

③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为。

④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

(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

【答案】

(1)碱性

(2)玻璃棒、漏斗、烧杯

(3)①bd②水柱高度不变③除空气中CO2浓H2SO4

④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

【解析】略

18.(18分)某实验探究小组为了验证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设计了一个实验流程,其装置图如下。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处的现象是。

(3)品红溶液使用了两次,③的作用是,

⑤的作用是。

(4)④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现象可证明产物中一定有CO2气体。

(6)同学甲认为撤去装置⑤也可以确定CO2的存在,他所根据的实验现象是。

(7)同学乙认为④中的溶液挥发出有毒的Br2蒸气,建议换成另外一种中学常见的有色溶液更安全,这种溶液是。

【答案】

(1)C+2H2SO4(浓)

CO2↑+2SO2↑+2H2O

(2)白色固体变蓝色

(3)检验是否有SO2生成检验SO2是否除净

(4)除去SO2SO2+Br2+2H2O===H2SO4+2HBr

(5)⑤中品红溶液无明显现象,⑥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④中的溴水溶液不褪色(或变浅),⑥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中反应为C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2和SO2气体、水,通过无水硫酸铜后,水分子被吸收,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经过品红,品红褪色,检验有SO2生成,经过溴水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去SO2气体,经过⑤中的品红不褪色,目的是检验SO2是否被吸收完全,通过⑥的目的是除去或检验CO2。

(1)C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

(2)反应有水生成,故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3)③中的品红是检验是否有SO2生成,⑤中品红是检验SO2是否被吸收完全;

(4)二氧化硫通入溴水后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该反应的目的是吸收SO2;

(5)⑤中品红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SO2被吸收完全,剩余CO2通入澄清石灰水⑥中,⑥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④中的溴水溶液不褪色(或变浅),⑥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实验中利用的是Br2的氧化性,所以我们可以用同样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代替,同时没有有毒气体生成。

考点:

考查S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综合能力等相关内容。

19.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某同学探究Cl2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把Cl2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氯水进行如下表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把氯水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向氯水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不断振荡

ⅰ.有白色沉淀生成

ⅱ.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

②实验Ⅱ:

a.ⅰ现象的白色沉淀是。

b.综合ⅰ、ⅱ现象,该同学推测实验Ⅱ发生的反应为:

Cl2+AgNO3+=HNO3+AgCl↓+(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为探究实验Ⅰ中试纸褪色的原因及Ⅱ中另一种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c.将少量稀硝酸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未褪色;

d.……

上述实验d的方案是。

(3)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

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常用的漂白粉。

①你认为“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的原因是。

②科研人员以氯气、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Cl2+H2O=HCl+HClO

(2)①酸性强氧化性

②a.AgCl

b.H2OHClO

③取实验Ⅱ中ⅱ的无色溶液,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褪色。

(3)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保存

②CaCO3==CaO+CO2↑CaO+H2O=Ca(OH)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把Cl2通入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

(2)①实验Ⅰ把氯水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证明氯水呈酸性;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强氧化性;②实验Ⅱ:

a.向氯水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的反应为Ag++Cl-==AgCl↓,白色沉淀是AgCl。

b.综合ⅰ、ⅱ现象,该同学推测实验Ⅱ发生的反应为:

Cl2+AgNO3+H2O=HNO3+AgCl↓+HClO;③为探究实验Ⅰ中试纸褪色的原因及Ⅱ中另一种反应产物,应先验证硝酸没有漂白性,再验证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上述实验d的方案是取实验Ⅱ中ⅱ的无色溶液,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褪色。

(3)①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的原因是氯气的溶解度不大,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保存。

②以氯气、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CO3==CaO+CO2↑,CaO+H2O=Ca(OH)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设计,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20.(14分)工业上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其制备路线如下:

提示:

①已知在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②已知Ksp[Sn(OH)2]=1.0×10-26

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用盐酸而不用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_____,加入Sn粉的作用是____。

(2)反应I生成的沉淀为Sn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检验沉淀已经“漂洗”干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Ⅱ硫酸的作用之一是控制溶液的pH,若溶液中c(Sn2+)=1.0mol•L-1,则应控制溶液pH______。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抑制Sn2+水解;(2分)防止Sn2+被氧化(2分)

(2)Sn2++CO32-=SnO↓+CO2↑(3分)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无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2分)

(4)小于1(2分)(5)Sn2++H2O2+2H+=Sn4++2H2O(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Sn2+在溶液中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SnCl2用盐酸而不用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抑制Sn2+水解;又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