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荷塘月色》
一、词语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羞涩 渺茫
霎时 宛然 脉脉酣眠 参差斑驳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鹢首徐回 棹 纤腰 敛裾 嬉游
消受 独处 琐屑 踱步
二、文学常识
朱自清:
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故都的秋》
一、词语
混沌 混水摸鱼 潭柘寺 皇城人海
一椽 驯鸽 落蕊 落寞 啼唱
嘶叫 歧韵 颓废 散文钞
廿四桥 普陀山 鲈鱼
二、文学常识
郁达夫:
(1896-1945),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文学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囚绿记》
一、词语
猗郁 蕈菌 葱茏 婆娑 淅沥
瞥见 移徙 陆蠡
二、成语
涸辙之鲋: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揠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
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三、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囚绿记》、《海星》、《竹刀》,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
《诗经》
一、词语
氓 蚩蚩 愆期 将子无怒 垝垣
尔卜尔筮咎言载笑载言于嗟鸠兮
桑葚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罔极靡有朝矣
咥笑 夙兴夜寐 隰则有泮 玁狁
不遑 靡盬 孔疚 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 信誓旦旦
二、成语
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
誓言诚恳可信。
三、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
赋、比、兴。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离骚》
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
修姱 嫉妒 謇 忳郁悒 侘傺
溘死 鸷鸟 方圜 攘诟 谣诼
延伫 芰荷 偭 兰皋 椒丘
岌岌 杂糅 昭质 可惩
《孔雀东南飞》
1、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词语读音
箜篌 怀忿 槌床 哽咽 绣腰襦
葳蕤 卑鄙 蹑丝履 玳瑁 流纨
明月珰 磐石 拊掌 郡丞 思量
量体裁衣 否极泰来 白鹄 婀娜
踯躅 金镂鞍 赍钱 蟠龙 琉璃
晻晻 日暝 摧藏 蹑履 怅然
戊戌 戍守 彷徨
《诗歌三首》
1、字词
芙蓉 慷慨 青青子衿 嘉宾 阡陌
羁鸟 樊笼
2、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秋风萧瑟,红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亦有“隐逸诗人”之称。
《兰亭集序》
1、字词
符契 修禊癸丑流觞
激湍 彭殇 嗟悼 会稽 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静躁 虚诞
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
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
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
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赤壁赋》
1、词语:
窈窕:
指女子步行缓慢的样子。
少焉:
不多一会儿。
酾酒:
斟酒。
冯虚:
冯,通“凭”,凌空之意。
愀然:
忧愁的样子。
舳舻 横槊 赋诗 麋鹿 扁舟
徘徊 斗牛 扣舷 桂棹 幽壑
江渚 扁舟 相属 蜉蝣 肴核
狼籍 相与 枕藉 嫠妇
2、成语
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未断。
形容音乐细微绵长或声音微弱或情况危急。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竭,尽、完。
拿不尽,用不完。
形容极其丰富。
3、文学常识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另外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词坛豪放派的代表(另有南宋辛弃疾)。
是北宋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
词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赋》等。
《游褒禅山记》
1、词语:
庐冢谬其传窈然瑰丽褒禅山卒葬之猝不及防前仆后继倦怠幽暗昏惑
2、文学常识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临川人。
两次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
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
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
具,陈述。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
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砥砺(lì)]磨练。
[裨(bì)]有益。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切磋(cuō)]指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
[商榷(què)]商讨。
[店肆(sì)]店铺。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贷,推卸。
[开诚布公]指以诚待人,坦白无私。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规行矩步]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无苟且。
也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我有一个梦想》
1、字词
煎熬 束缚 歧视 压榨 兑现
缔造 履行 侈谈 磐石 飓风
蜕变 赎罪 真谛 匿迹 坎坷
祈祷 巍峨 蜿蜒
2、成语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义愤填膺:
胸中充满义愤。
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摇摇欲坠:
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3、文学常识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谋杀,年仅39岁。
1986年,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词语:
悼(dào)词 肤(fū)浅 衷(zhōng)心
嫉(jí)恨 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 给(jǐ)予答复
诬(wū)蔑
2、成语
豁然开朗:
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
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
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
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
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文学常识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