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338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新分类汇编: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

(高考真+模拟新)

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A 【解析】本考查矛盾的特殊性、认识的发展、意识的本质和联系的客观性,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茶叶带有不同的味道表明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有所区别的原因,①当选;品茶专家能够根据多年的经验判知茶叶的产区,这表明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③当选,答案为A;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而非“反映”特性,“反映”是人特有的,具有能动性,②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形成后亦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④错误。

课标文综37.

(1)I1、I2 

(2)B2、O1[2011·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

话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

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话二 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联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

并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课标文综37.[2011·安徽卷]【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1)I1、I2[2011·安徽卷]【解析】本考查文化的作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的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对接。

依据设问要求,联系教材,从总体上看,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具体包括文化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等的作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从材料上看,材料中心主要反映的问包括:

文化带来商机、提升国家形象、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三者分别对应文化对经济、综合国力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答案的组织只需将教材理论与材料对接即可。

(2)B2、O1[2011·安徽卷]【解析】本考查企业的成功经营,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查充分利用材料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的能力。

知名品牌是企业具有良好信誉形象的体现;材料提供的信息包括:

高品质——重质量、高性价比——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具有价格优势、国家形象——“走出去”。

据此,第一问的答案即可确定。

第二问属限定性主观,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企业对国家的作用即部分对整体的重要,答案的组织要做到观点即原理、方法论与材料的统一。

大纲文综31.N1、O1[2011·全国卷]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大纲文综31.N1、O1[2011·全国卷]B 【解析】本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意识、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论证问的能力。

解答本的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人的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的区别。

干强调,经科学实验验证,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物都有自身特殊的反应,故体现了①的观点。

反应是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本身作为物质的产物,对外界不会有反应,故②排除。

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是将两者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故④正确。

③观点错

误,植物对光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仅仅“相似”,而非相同。

故本答案为B项。

课标文综33.M1,O1[2011·广东卷]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课标文综33.M1,O1[2011·广东卷]D 【解析】本考查的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联系的客观性。

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故A项错误。

任何科学实践都有意识、世界观的指导,故B、C两项错误。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D项正确。

课标文综19.O1[2011·课标全国卷]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课标文综19.O1[2011·课标全国卷]A 【解析】该公司在尊重联系客观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制造出了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突破了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故①②的观点符合意;公司人员深入研究秸秆的特性,制造出新型的板材,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故③的说法错误;意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④的说法错误。

课标文综28.N3、O1[2011·浙江卷]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

这意味着(  )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课标文综28.N3、O1[2011·浙江卷]C 【解析】本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考古属实践活动,通过考古可以认识人类的起点和历史,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当选;借助考古遗物,通过透视历史事件把握历史,这是透过对个体的透视把握整体的体现,①当选,答案为C;②④与材料中心不符。

课标文综29.O1[2011·重庆卷]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对地震的成功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课标文综29.O1[2011·重庆卷]A 【解析】本是哲学体现类选择,注意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根据地震的客观特性,人们成功预警,A正确且符合意。

考生易误选B项,对因果联系的推测是主观的,不能提高预见性,B错误;预警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但也受主观因素制约,C错误排除;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实践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而不是认识规律的程度,D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课标文综30.O1[2011·重庆卷]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

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课标文综30.O1[2011·重庆卷]D 【解析】由材料可知,美术创作不是必然联系,排除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排除③;材料体现的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客观和主观之间的联系,②④正确且符合意。

课标文综27.O2[2011·北京卷]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

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

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课标文综27.O2[2011·北京卷]A 【解析】本综合考查唯物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关系与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点。

材料中“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超级病菌”,说明了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①②符合意。

③中“始终”说法过于绝对;④中“回归”说法错误,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回归。

故选A。

课标文综29.O2[2011·江苏卷]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课标文综29.O2[2011·江苏卷]D 【解析】本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从干的关键句“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可以看出,③④表述正确符合意,①②表述不符合意。

课标文综30.O2[2011·江苏卷]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课标文综30.O2[2011·江苏卷]B 【解析】本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体现了矛盾普遍性,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体现了矛盾特殊性。

据此判断,A、C、D表述不符合意,只有B表述符合意。

 

课标文综30.O2、O3[2011·浙江卷]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

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课标文综30.O2、O3[2011·浙江卷]A 【解析】本考查事物发展的途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双方互相羡慕而改变环境的努力失败表明双方只关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了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①当选,②不当选;双方所作出的改变环境的努力只看到了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忽视了双方相互排斥

的属性即对立性,③当选,④不当选。

答案为A。

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A 【解析】本考查矛盾的特殊性、认识的发展、意识的本质和联系的客观性,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茶叶带有不同的味道表明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有所区别的原因,①当选;品茶专家能够根据多年的经验判知茶叶的产区,这表明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③当选,

答案为A;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而非“反映”特性,“反映”是人特有的,具有能动性,②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形成后亦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④错误。

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C 【解析】以成语、谚语、俗语等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即是以此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刻舟求剑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①不当选;画龙点睛是处理问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的体现,②当选;见仁见智表明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③不当选;胸有成竹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

的体现,④当选,答案为C。

 

[2011·北京卷]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

回答33~34。

课标文综33.D1[2011·北京卷]进行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状况从B点向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课标文综33.D1[2011·北京卷]B 【解

析】本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相关知识点,以及从图表中摄取信息的能力。

促使经济状况从B点向A点变化,是要抑制通货膨胀率。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以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A说法不符合意;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促使货币回笼,可以抑制通货膨胀,B说法符合意;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有利于金融机构的放贷,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率;D中“限价”说法不是经济手段,而是行政手段,与意不符。

故选B。

课标文综34.O3[2011·北京卷]基于上图所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  )

A.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B.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

C.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

D.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

课标文综34.O3[2011·北京卷]A 【解析】本是考查辩证法主次矛盾的知识点。

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个复杂事物来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和重点,我们要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A说法符合意。

B、C、D说法均正确,但与意不符。

 

大纲文综39.D2、N2、O3[2011·全国卷]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大纲文综39.D2、N2、O3[2011·全国卷]【答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析】本属于影响意义类试,解答本的关键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然后综合运用哲学知识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知识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间的成就和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理论成果两个层次对应地论证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但是此的现实意义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而需要考生根据教材知识进行概括,因此后半部分答案来之不易。

课标文综34.O3[2011·广东卷]观察右图(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最贴切的是(  )

A.目标:

奋斗的方向

B.信念:

勇者的利器

C.障碍:

跨越的支点

D.天才:

勤奋的结晶

课标文综34.O3[2011·广东卷]C 【解析】本考查的是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漫画里面的墙对于人而言是前行的障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跨越的支点。

故C项最恰当。

 

课标文综37.L1,N3,O3[2011·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

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材料二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

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课标文综37.L1,N3,O3[2011·广东卷]

【答案】

(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2)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

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3)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中,要着重把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

【解析】第

(1)问属于原因类目,综合性比较强,可以从现实问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

所以本问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等角度阐述。

(2)问属于设限性的辨析类目。

答的知识范围是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可以从真理与谬误关系、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统一等角度分析。

第(3)问也是设限性哲学目,分别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角度结合材料阐述即可。

 

课标文综35.J1、J2、O3[2011·江苏卷]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是“包容性发展:

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

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迎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

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课标文综35.J1、J2、O3[2011·江苏卷]【答案】

(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解析】本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包容性就是要承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发展。

课标文综23.O3[2011·课标全国卷]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中的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