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2272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统编版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

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3.通过对世界探索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教学难点:

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查找关于航海家的相关故事。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回顾小学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想一想:

在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

2.思考: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

3.师: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

在探索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付出了自己一身的心血,为探索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世界发展的进程。

4.揭示课题: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一)“地心说”与“日心说”

1.观看视频《地心说与日心说》

2.讨论:

(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

(3)哥白尼为追求真理付出了什么?

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3.师小结: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

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倾注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伽利略和望远镜

1.观看视频《不说不知道17世纪的伽利略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

2.同桌交流:

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

3.出示伽利略受到教会审判的照片,师:

伽利略受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不久便被判处终身监禁。

4.思考:

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5.师小结:

通过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伽利略的望远镜,我们可以发现: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6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然而哥白尼和伽利略等许多有识之士却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伟大航行

1.思考:

你知道哪些航海家?

搜集他们的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

(1)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2.了解航海家郑和和麦哲伦的故事。

郑和: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麦哲伦: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欣赏视频《新航路的开辟》

4.讨论:

新航路的开辟对探索世界有哪些作用?

5.师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影响重大,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四)对人类的认识

1.人类在对世界的不断探索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2.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1)神创论

埃及神话说:

创造力之身哈奴姆用水和土塑造了泥人,温柔的女神哈托把生命注入泥人的身体,就变成了人。

希腊神话说:

取火神普罗米修斯曾将具有生命力的小片泥土做成了鸟、鱼、禽、兽,最后才依照神的形态捏成了人。

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说:

地神用暗红色泥土残和了水,做成男女两个人,男名苏克,女名晨星,以后便有了人类。

古希腊学者中,有人认为人是由鱼变来的。

中国古代传说:

人是天神女娲用塑造的“上帝造人”的说法影响最大,出于基督教的《圣经》。

《圣经》中说,上帝只花了六天功夫就把天地万物造齐了,第七天造了人。

(2)自然进化论

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

3.认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1)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2)进化论

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以上三点,即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基因学的诞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

4.师小结

达尔文的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以及自身的看法,但也还有一些缺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索。

三、总结。

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的秘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孩子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探索世界。

板书设计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追求真理

新航路的开辟

自然进化论

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3.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中其中一项的资料,讲述期故事。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学生观看视频《一颗导弹,142万大军撤退》。

2.说一说:

你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是什么?

3.师:

这是导弹的力量,这也正是科技的力量,科技强国,科技兴邦,科技发达了,国家也就进步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科技的发展。

4.揭示课题: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科技改变世界

(一)科技的发展进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

科技发展的进程?

2.老师根据各小组的交流汇报,进行整理并补充:

(1)人类早期科技萌芽:

如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中国人很早就种稻、栽桑、养蚕,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科技;埃及发明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几何学,希腊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最初的物理学,中国人锻铜铸铁、发明火药,就是最初的化学。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是动力革命,先是用蒸汽机等机器来代替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天然动力,带动了采煤、钢铁、交通等事业的发展。

(课件出示:

瓦特和当年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早期的电影制作)

(3)19世纪电的发现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带动了电灯、电话、电报等发明,更带动了电车、电影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师小结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人类的每项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二)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1.蒸汽机的应用

(1)查阅资料,说说蒸汽机在哪些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2)交流汇报。

(3)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小结:

蒸汽机在火车、早期的纺织车间得到广泛应用,还在采矿业、冶炼业、机器制造行业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2.阅读角

(1)阅读“瓦特与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研究问题。

有一天,瓦特正在炉旁烧水,当水沸腾时,蒸汽便把壶盖顶了起来。

他把壶提下来,壺盖就落下去了。

如此上上下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他想:

如果把壶里的水增加几千倍、几万倍,力量一定很大……他的这个想法十分可贵,为他后来改良蒸汽机打下了基础。

(2)阅读“爱迪生与电灯泡”的故事

爱迪生与电灯泡

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只受过三个月的学校教育,但是他勤奋好学,利用一切机会自学科学知识。

爱迪生在研制电灯时,为了寻找耐用的灯丝,他先后试用了棉线、木条、稻草、麻绳、马鬃、胡须等多种纤维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

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了耐用的白炽碳丝灯泡。

后来,他又开设发电厂,架设电网,使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电灯。

(3)议一议:

从瓦特、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4)师小结:

科技改变了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互联网技术

1.议一议: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离不开互联网?

(1)学生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

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不带现金,直接移动支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购已经成了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包裹,大大增加了快递公司的工作量的投入,但人们发明了智能机器人分拣包裹;由于地域差异,或师资短缺,造成有的地方的教育相对落后,但现在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学习;互联网还是数据的海洋,为我们提供很多新的知识……

3.思考:

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四)中国科技

1.说一说,在我们看到的科技新成果中有哪些是中国创造的,你有什么感受?

2.师: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请选择其中的一项,查找相关资料,描述其成就,并说一说其背后的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讲述。

(2)全班推荐一至两名同学讲述。

3.师选取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向学生讲解。

(1)“悟空”是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2)2017年8月,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如今,“墨子号”量子卫星正盘旋在地球上空,注视着我们所有人!

“墨子号”的成功运行说明了目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这也意味着中国将领跑全球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3)图说天眼:

(五)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1.师: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烦恼。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们遇到了哪些烦恼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1)农药在用来除虫灭草的同时,也给土壤、水、农作物带来污染。

(2)电子产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

(3)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的释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4.了解相关法律:

师:

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要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九条

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5.师小结: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

当有的科技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活动二:

科技让梦想成真

(一)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1.了解人类对飞行的探索过程:

明朝,陶成道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火箭飞行器,并尝试飞行。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1903年,由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在彗星上成功登陆。

2.思考并汇报:

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小结:

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今天,载人飞船已经在太空遨游;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畅游,今天,潜水技术已经能让我们深入海.....科技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二)中国的航天梦

1.观看视频《中国航天发展史》。

2.了解中国的航天梦

中国的航天梦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外太空。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火箭研制、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空间交会对接、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航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3.看到中国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讨论:

中国航天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师小结: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直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回望过去;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三)科普就在身边

1.师生讨论:

你知道哪些科普活动?

2.学生讨论:

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都有些什么收获?

3.师小结: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技帮助我们将诸多梦想变成现实,让未来的世界更美好!

三、拓展延伸

人人参与一次科普活动,并将参加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写一份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科技让梦想成真

爱科学飞行的探索学科学

中国航天梦用科学

科普在身边讲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