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2258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docx

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成功应用

1引言

冰蓄冷中央空调是将电网夜间谷荷多余电力以冰的冷量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服务。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夜间电价比白天低得多,所以采用冰储冷中央空调能大大减少用户的运行费用。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配置的设备比常规空调系统要增加一些,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但它能自动实现在满足建筑物全天空调要求的条件下将每天所蓄的能量全部用完,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行费用。

2控制系统结构

控制系统由下位机(现场控制工作站)与上位机(中央管理工作站)组成,下位机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触摸屏,上位机采用工业级计算机与打印机,系统配置必要的附件如通信设备接口、网卡、调制解调器等,实现蓄冷系统的参数化与全自动智能化运行。

下位机和触摸屏在现场可以进行系统控制、参数设置和数据显示。

上位机进行远程管理和打印,它包含下位机和触摸屏的所有功能。

整个系统以下位机的工业级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实现自动化控制。

控制设备与器件包括:

传感检测元件、电动阀、变频器等。

2.1下位机系统(区域工作站)

2.1.1TP21触摸屏

采用TP27彩色触摸屏作为操作面板,完全取代常规的开关按钮、指示灯等器件,使控制柜面谈得更整洁。

并且,TP27触摸屏在现场可实现状态显示、系统设置、模式选择、参数设置、故障记录、负荷记录、时间日期、实时数据显示、负荷曲线与报表统计等功能,中文操作界面直观友好。

2.1.2SIEMENS可编程序控制器

SIMATICS7-300系列PLC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其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该产品具有光电隔离,高电磁兼容;具有很高的工业适用性,允许的环境温度达60℃;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振动与抗冲击性能,因此在严酷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由通讯口方式也是S7-300型PLC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功能,它使S7-300型PLC可以与任何通讯协议公开的其它设备、控制器进行通讯,即S7-300型PLC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通讯协议(例ASCII协议),波特率为1.5Mbit/s(可调整)。

因此使可通讯的范围大大增加,使控制系统配置更加灵活、方便。

任何具有串行接口的外设,例如:

打印机或条形码阅读器、变频器、调制解调器(Modem)、上位PC机等都可连接使用。

用户可通过编程来编制通讯协议、交换数据(例如:

ASCII码字符),具有RS232接口的设备也可用PC/PPI电缆连接起来进行自由通讯方式通讯。

当上位机脱机时,在下位机控制下,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

2.2上位机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

2.2.1上位机

上位机即图文控制中心,主要由PC机和激光打印机组成,采用SIMATICWINCC软件平台,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人机对话友好。

管理人员和操作者,可以通过观察PC机所显示的各种信息来了解当前和以往整个冰蓄冷自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所有参数,并且通过鼠标进行设备管理和执行打印任务。

2.2.2WINCC软件平台

WINCC软件在自动化领域中可用于所有的操作员控制和监控任务。

可将过程控制中发生的事件清楚地显示出来,可显示当前状态并按顺序记录,所记录的数据可以全部显示或选择简要形式显示,可连续或按要求编辑,并可输出打印报表和趋势图。

WINCC能够在控制过程中危急情况的初发阶段进行报告,发出的信号既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用声音表现出来。

它支持用在线帮助和操作指南来消除故障。

某一WINCC工作站可专门用于过程控制以使那些重要的过程信息不被屏蔽。

软件辅助操作策略保证过程不被非法访问,并提供用于工业环境中的无错操作。

WINCC是MICRSOFTWINDOWS98或WINDOWSNT4.0操作系统下,在PC机上运行的面向对象的一流32位应用软件,通过OLE和ODBC视窗标准机制,作为理想的通讯伙伴进入WINDOWS世界,因此WINCC可容易地结合到全公司的数据处理系统中。

3冰蓄冷系统的控制

3.1控制目的、范围及主要受控设备

蓄冷控制系统控制目的:

通过对制冷主机、储冰装置、板式热交换器、系统水泵、冷却塔、系统管路调节阀进行控制,调整储冰系统各应用工况的运行模式,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末端提供一稳定的供水温度。

同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劳动强度。

控制范围包括整个冰蓄冷系统的参数状态显示、设备状态及控制,主要控制设备有:

双工况主机、电动阀、冷却塔、冷却水泵、蓄冰装置、初级乙二醇泵、板式换热器、次级乙二醇泵等。

 3.2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包括整个冰蓄冷系统稳定、经济运行所需的功能。

3.2.1工况转换功能

根据季节和机器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以下工况转换功能:

a)双工况主机制冰同时供冷模式;b)双工况主机单独制冰模式;c)主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d)融冰单独供冷模式;e)主机单独供冷模式。

3.2.2工况的启停、显示和故障报警功能

控制系统按编排的时间顺序,结合负荷预测软件,控制制冷主机及外围设备的启停数量及监视各设备之工作状况与运行参数,如:

-制冷主机启停、状态及故障报警;-制冷主机运行参数;-制冷主机缺水保护;-制冷主机供/回水温度、压力遥测和显示;-冷冻水泵启停、状态及故障报警;-乙二醇泵启停、状态及故障报警;-冷却水泵启停、状态及故障报警;-压差旁通管的压差测量与显示;-冷却塔风机启停、状态及故障报警;

-冷却塔供/回水温度控制与显示;-供/回水温度、压差遥测控制与显示;-板式换热器侧进出口温度控制与显示;-蓄冰装置进、出口温度遥测控制与显示;-冷冻水回水流量控制与显示;-电动阀开关、调节与阀位控制与显示;-室外温湿度遥测控制与显示;-蓄冰量测量与显示;-末端冷负荷控制。

3.2.3数据的记录和打印功能

控制系统对一些需要的监测点进行整年趋势记录,控制系统可将整年的负荷情况(包括每天的最大负荷和全日总负荷)和设备运转时间以表格和图表记录下来,供使用者使用。

所有监测点和计算的数据均能自动定时打印。

3.2.4手动/自动转换功能

控制系统配置灵活的手动/自动转换功能。

3.2.5优化控制功能

根据室外温度、天气预报、天气走势、历史记录等数据自动选择主机优先或融冰优先。

在满足末端负荷的前提下,每天使用完储存的冷量,尽量少地运行主机。

充分发挥冰储冷系统优势,节约运行费用。

3.2.6全自动运行功能

系统可脱离上位机工作,根据时间表自动进行制冰和控制系统运行、工况转换、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并向远方报警。

触摸屏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流程、各节点参数、运行记录、报警记录等。

3.2.7节假日设定功能

系统可根据时间表自动运行,同时也可预先设置节假日,控制储冰量和储冰时间,使系统在节假日时对不需要供应空调的场所停止供冷。

3.2.8下位机操作功能

下位机彩色触摸屏操作界面见图1。

下位机操作功能如下:

a)人机对话。

操作人员可通过触摸面板进行人机对话,操作界面完全中文化,具有提示、帮助、参数设置、密匙设置、故障查询、历史记录等功能。

b)系统设置。

包括操作口令设置、运行设置、运行时间表设置、记录溢出处理、自动/手动/测试选择、节假日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包括各节点温度、压力,各介质的流量,储冰量,制冰速率,融冰速率,阀门开度,末端负荷等。

c)故障记录、运行记录、历史记录等。

3.3远程监控

控制系统通过电话线或宽带网,与专家系统连接,对系统进行运行监控、参数修改、数据采集等,使系统不断完善和软件版本升级,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

远程监控的目的是用户可以通过PSTN(公共交换传输网)对冷冻站进行异地远程监控。

同时也可以实现远程调试、远程适时监控和在线维护等,从而大大减轻工程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工程成本.

3.4系统扩展控制

控制系统设计界面友好,PLC和触摸屏均可扩展,内容可扩展、参数也可修改,通过485通讯接口或通信协议实现BAS与冰储冷自控系统一体化,节约投资、方便管理。

系统集中控制,减少了动力柜占地面积,又使动力柜型号统一、式样相同、大小一致。

系统扩展控制如下:

a)污水泵自动控制;b)风、排风控制;c)活水泵稳压控制;d)防水泵定时运行、检测、报警;e)淋水泵稳压控制;f)筑物夜间轮廓照明自动控制;g)低配计量、开关状态检测、报警。

4结语

通过PLC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推广运用,验证了PLC系统的可靠性特点,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有效节能,同时也为楼宇设备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PLC系统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用中日趋成熟,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也将会大显身手

某工程冰蓄冷及变风量系统设计

时间:

2006-03-1014:

45来源:

互联网作者:

foxtiger

手机版在线

本文在某现代化企业信息科研综合楼工程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冰蓄冷及变风量等较新的系统型式,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冰蓄冷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作了全面客观的经济分析,对多风机变风量系统中的新风供应、空气交叉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本文在某现代化企业信息科研综合楼工程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冰蓄冷及变风量等较新的系统型式,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冰蓄冷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作了全面客观的经济分析,对多风机变风量系统中的新风供应、空气交叉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冰蓄冷变风量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现代化企业信息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17900m2,建筑高度53.3m,属一类高层建筑。

地下一层为生活消防合用水池、泵房、制冷换热机房、变配电室。

地上十六层,分别为会议、展览、现代化办公、职工活动室等用房。

2冰蓄冷设计

2.1概况

  本工程为科研性质现代化办公楼,内部设备、灯光、人体发热量大,且建筑造型窗墙比大,空调峰值负荷高。

另外,本工程为纯办公建筑,夜间无负荷。

空调负荷峰谷差异与电力供应峰谷差异一致,因此,非常适于采用蓄冷空调系统。

  经计算,本工程设计日瞬时最大冷负荷2252KW,全日总冷量21000KWH,设计日逐时负荷分布如图

(1)所示。

冰蓄冷系统潜热蓄冷量6967.6KWH,占全日总冷量33%,双工况制冷主机额定制冷量689.2KW二台,移峰38.8%。

2.2冰蓄冷方案论证

  根据本工程情况,将几种可能的制冷方案进行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的比较。

  方案一:

常规空调系统,设二台螺杆压缩式制冷机组,总制冷量2252KW,一次泵系统,台数调节。

  方案二:

冰蓄冷系统。

  方案三:

地温水源热泵系统,需打六口200米深井,二抽四灌。

  

(1)初投资比较,比较结果见表一。

各方案初投资一览表(单位:

万元)表一

序号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1

主机购置费

193.7

118.7

270

2

冰蓄冷设备

——

98.2

——

3

水泵

9

13

16.8

4

冷却塔

20

12

——

5

板式换热器

——

34

15

6

补水定压装置

5

7

5

7

乙二醇溶液

——

7

——

8

打井费用

——

——

72

9

配电费用

——10.8

7.2

10.8

10

用电量统计KW

595

455

769

11

电力增容费

14.5

——

18.8

12

初投资合计

253

295.1

408.4

  说明:

  (a)表中设备价格按厂家报价。

  (b)冰蓄冷设备价格已包含蓄冷控制系统。

  (c)表中水泵:

方案一包括循环泵、冷却泵;方案二包括循环泵、冷却泵、卤水蓄冰泵、融冰泵;方案三包括循环泵、井水循环泵、深井潜水泵。

  (d)电力增容费按220元/KVA。

根据有关规定,采用蓄能系统免收电力增容费。

  

(2)运行费用计算

  夏季空调运行时间按90天,每天运行10h(7:

00~17:

00),负荷率达到85%~100%为10天,负荷率达到50%~85%为30天,负荷率小于50%按50天。

当地平均电费0.505元/KWh,蓄冷空调执行峰谷分时电价,详表二。

表二

 

时间段

电价

高峰时段

8:

00~11:

00

18:

00~23:

00

0.7575

平时段

11:

00~18:

00

7:

00~8:

00

0.505

低谷时段

23:

:

00~7:

00

0.2525

  a)方案一运行电费

  运行控制按台数调节,50%以上负荷开启一台制冷机及相应水泵、冷却塔,50%以下负荷开启一台制冷机及相应水泵、冷却塔。

  夏季运行电费:

  595×(10+30+50×0.5)×10×0.505=19.53万元

  b)方案二运行电费

  蓄冰系统应分别考虑蓄冷、释冷工况不同耗电量,当部分负荷时,通过调整运行策略,按融冰优先模式运行,以充分节约运行费用。

夜间制冰蓄冷运行时间23:

00~7:

00,运行设备:

制冷主机、卤水制冰泵、冷却泵、冷却塔;日间融冰释冷运行时间7:

00~17:

00,运行设备:

制冷主机、融冰泵、循环泵、冷却塔、冷却泵,根据不同工况开停。

限于篇幅,不同负荷率下运行电费计算过程略。

整个夏季冰蓄冷空调运行电费:

  2330.323×10+1313.758×30+844.36×50=10.49万元

  比方案一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9.04万元,投资回收年限4.7年。

  另据杭州交通银行运行记录显示,夏季每天每平方米运行费用98年为0.1元,99年为0.086元,2000年为0.067元,2001年为0.079元。

与本计算基本吻合。

  c)方案三耗电量高于方案一,夏季运行费用必然高于方案一,其优点是解决了冬季空调供暖问题,在没有其它热源可利用的情况下,是较为理想的方案之一,但应注意水源能否及时回灌问题,不致破坏地下水资源。

  结论:

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可靠,运行费用较低,具有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收期,适合本工程使用。

2.3蓄冷系统设备

  本设计采用完全冻结式冰蓄冷设备,蓄冰设备为冰球,该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钢制方形槽体,可充分利用机房有效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2)静态制冰,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3)初投资较低。

  (4)国内同类工程较多,施工安装经验丰富。

  (5)对制冷设备无特殊要求,设计简单,与空调系统容易结合。

  制冰设备采用环保冷媒R134a双工况双螺杆制冷机组,冷媒采用25%乙烯乙二醇溶液,空调工况冷媒温度5/10℃,制冰工况冷媒温度-1.5℃。

冷却水温度30/35℃,以充分利用夜间室外空气较低的湿球温度。

2.4蓄冷系统设计

  蓄冰空调方案采用蓄冰槽和双工况制冷机组并联系统,相对于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应用于本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并联系统及蓄冰设备与双工况制冷机组在供冷时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白天供冷模式时,双工况制冷机组与融冰输出在各自环路内进行,共同负担空调负荷。

  

(2)本设计中,负荷侧冷冻水温度为7/12℃,一次侧设定温度为5/10℃,双工况制冷机组效率基本不受影响。

  (3)蓄冰设备融冰温度为5/10℃,温度高,融冰输出量大,融冰效率高。

  (4)本工程正常运行时夜间无空调负荷,制冰时仅开乙二醇一次泵,二次泵、循环泵均停开;当过渡季节空调系统为部分负荷时,可采用制冷机单独供冷或融冰单独供冷,此时,仅开一次泵或二次泵即可。

因此,水泵年耗电量低。

(5)当双工况制冷主机轮流维修保养时,融冰供冷及另一台制冷机供冷均不受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6)本系统运行策略采用融冰优先原则,即首先由蓄冰槽融冰输出冷量供冷,不足部分由双工况制冷主机补充。

由于在整个供冷季节,大部分时间的空调负荷不足设计日的60%,采用融冰优先策略后,不仅可以转移高峰用电负荷至低谷,同时可以节约大量运行费用。

2.5动力系统设计

  

(1)制冷:

由蓄冰设备及双工况制冷机组供应5/10℃乙烯乙二醇溶液,经板式换热器转换为7/12℃空调冷媒水。

  

(2)制热:

采用板式换热器将该地区85/70℃集中供热热媒水转换为60/50℃空调热媒水。

板式换热器冬、夏季节分别设置。

  (3)空调循环水系统:

采用定流量系统,冬、夏季共用一套循环水泵,夏季二用一备,冬季一用二备。

  (4)冷却水系统:

冷却塔两台设于主楼屋面,冷却塔进水管上分别设电动蝶阀,冷却塔电机、电动蝶阀与主机一一对应。

  (5)补水(液)定压:

采用密闭式膨胀水箱补水定压,乙二醇系统采用开式补液系统,蓄冰槽液位控制。

  (6)水质处理:

空调循环水补水采用软化水,冷却水采用电子水处理。

冰蓄冷及动力系统流程图见图

(2)。

3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3.1设计概述

  本工程主楼办公部分采用全空气多风机变风量系统。

  多风机变风量系统是采用风机取代风阀、总风量控制法下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它运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多变量控制理论对中央空调进行集散控制。

通过各房间的数字式温控器,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无级调节相应的变风量箱风机的转速,从而调节房间的送风量,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通过系统中央控制器实现两个控制功能:

一方面采集各房间温度和风量参数,通过变频控制空调机组的送风量以及水系统电动二通阀的开度;另一方面,与大楼BA控制系统连接,实现远程集中管理。

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舒适性能实现各个空调区域的灵活控制,可以根据负荷变化或个人的要求自行设定环境温度(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75℃)。

  

(2)节能由于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变频调速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能够减少空调机组的风机能耗,可明显降低运行电费,并可降低空调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3)不会发生过冷或过热由于温度控制的灵活、有效,可以避免常规空调常见的局部区域过冷或过热,既提高了舒适感,又节约了能量。

  (4)系统噪声低由于风量减小是通过风机转速降低实现的,可使系统噪声大幅降低。

  (5)无冷凝水烦恼变风量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冷水管路不经过吊顶空间,可以避免冷冻水、冷凝水滴漏污染吊顶。

  (6)系统灵活性好其送风管与风口之间采用软管,送风口的位置可以根据房间分隔的变化而任意改变,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风口,使系统结构变得十分灵活。

  (7)相对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变风量系统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充分利用室外空气“免费供冷”。

3.2系统组成

  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空调机组

  组合式空调器或柜式空调机组、吊顶式空调机组等。

  

(2)末端数字控制器

  采用微处理器及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瞬态响应时间快。

该控制器集温控器与执行器于一体,由置于温控器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温度,与用户预先设定的室内温度进行比较,实时自动平滑地调节风机转速,从而实现风机送风量的自动控制和无级调节,控制精度可达±0.75℃,能够准确地调整风量,并使其随负荷变化保持动态平衡。

  (3)变风量终端箱

  变风量箱是带有动力的风机箱,风压60Pa(标准型)~90Pa(高静压型),由低噪声离心风机、电容式电机、吸音箱体、保温吸声板等组成。

风机为大轮径、大风量、低转速、低能耗、低噪声离心风机,电机为高效、低噪声单相电容电机,箱体内贴保温吸声板,不但可以确保箱体表面不会暴露,同时可以降低箱体噪声。

  (4)中央控制器

  用于实时采集所有末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判断温度变化趋势,在加以总解耦计算后控制室内风机的送风量,同时对空调水系统电动二通阀进行开度控制或启闭控制。

  中央控制器上带有通信接口,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远程监控,实现楼宇自动化控制。

4问题探讨

  

(1)冰蓄冷与变风量结合,如能采用低温送风技术,则节能性更为显著。

采用低温送风,应采用钢制盘管蓄冰设备,不宜采用冰球系统,限于投资因素,并考虑到目前国内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机组产品较少,本工程未予采用。

  

(2)变风量系统的新风供应较难处理,应保证风量降低以后而新风量保持不变。

本工程采用固定新风风机法。

新风风机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可靠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控制法之一。

该法简单实用,只需在新风风道中,安装一台风量等于所需新风量,全压等于新风风道阻力的新风风机即可。

当过渡季节需要利用全新风送风时,可以设置独立的新风风道和新风风阀,在设计工况时,该风阀关闭,进入过渡季节后,新风风机关闭,调节新风风阀、回风风阀和排风风阀,实现经济循环。

  (3)变风量系统的送风系统,宜采用静压复得法确定管路尺寸,以确保初调节的顺利实现。

  (4)对于全空气型的变风量系统,回风较难处理,应首先保证回风管路的通畅,即使有条件设置回风风道,一般情况下回风管道不可能做得很大,回风管道内静压不均匀,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目前变风量系统常用的回风方式均为吊顶回风(本工程即采用此方式)或走廊回风,前者存在的问题是吊顶污染,后者对于独立封闭办公房间造成门关闭或开启困难、回风不畅。

  (5)当室内送风量降至最小风量,室内温度仍然继续下降(夏季)或升高(冬季),则通过改变空调机组冷热水盘管的水阀开度,即改变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维持室内温度不变,此时,空调水系统形成了变流量系统,循环水泵应有变流量措施。

由于投资因素,本工程水系统采用了定流量系统。

  (6)办公类建筑采用全空气系统存在交叉污染问题,特别是当今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SARS疫病的暴发流行后,变风量系统的采用受到了较多的质疑。

笔者认为,全空气系统确实存在空气的交叉混合问题,但设计良好的变风量系统所具有的节能、舒适等优点又是其他形式的空调系统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如何对变风量系统的某些功能加以改进而不是全盘否定,才是暖通设计工作者应有的科学的态度。

在《暖通空调-SARS特集》中,一些专家即提出,空调系统的任务不是要负担起防疫的责任,而应在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健康的状态。

从这个方面来讲,全空气系统由于水系统不进房间,特别是凝水集中在大型空调箱内,易于实现凝水盘的清洗与消毒,而SARS期间各地出台的针对风机盘管凝水盘、表冷器的清洗消毒措施实际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全空气系统能够实现全新风运行,这即是过渡季节节能的途径,也是诸如SARS类的空气传播流行病爆发期间,空调系统仍能维持运行的前题条件。

在笔者最近的亦相类似工程设计中,采用每个变风量系统增加一套排风设备的措施,排风设备采用变风量风机箱,最小风量时,可保证排除最小新风量,保证新风供应的畅通,最大风量时,可实现全新风运行。

5结语

  本人在该工程设计中,对冰蓄冷及变风量系统作了一些尝试,限于篇幅,难于详细介绍。

水平有限,难免错误,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冰蓄冷中央空调是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蓄能中央空调系统,在欧美国家已成功应用40多年,近十年来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1、技术原理:

   采用最先进的桶式蓄冰技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段,用低价电制冰,将冷量储存起来,

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融冰供冷,满足建筑供冷需求。

2、冰蓄冷在全球的应用:

   ●欧美国家60时代开始使用冰蓄冷产品,目前建筑物的普及率达60%以上;

   ●日本使用冰蓄冷的建筑物已有10万个以上;

   ●韩国建筑面积3000平米以上的建筑物安装冰蓄冷机组是强制性规定;

   ●北京地区建筑面积在3万平米以上的建筑必须使用冰蓄冷;

   ●广州大学城等冰蓄冷区域集中供冷在国内兴起;

   ●鼓励使用冰蓄冷的政策法规也将陆续颁布。

 

3、冰蓄冷分类:

   ◆ 盘管式:

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