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064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操场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I

 

III

1.总论

1.项目背景

1.1项目名称:

某某中学操场改建工程

1.2项目性质:

改建

1.3项目拟建地点: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内

1.4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法人代表:

吕某某通讯地址:

某某县胜利街西路8号

1.5项目单位概况: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1975年,学校总占地面积72439㎡,

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和艺体馆各一座,有四百米标准环形跑道体育场一处,篮球场两处,排球场一处,学校现有教职工132人,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人。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是某某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是某某市体育学院实习实训基地校、某某市科研基地校、某某市作家协会挂牌的某某市小作家基地。

 

1

1.6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6.1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咨询服务委托书》;

《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试用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含修正案);

《运动场地球场设计规范》JGJ31-2003;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全民健身条例》;

《体育建筑电气设计安装》(07D706);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某某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6.2编制原则

(1)项目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2)项目建设,应坚持方便师生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同时,注意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做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

2

(3)“以人为本、环境优先”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

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环境优先,崇尚自然和谐的人文理念,并紧跟时代的脉搏。

(4)建筑设计整体做到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外观简洁、大方。

(5)注重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建筑设计的新颖性,创一流设计施工水平,节约各种能耗,合理利用土地。

1.6.3研究范围本报告依据国家及地区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批复精神,

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及项目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供投资主体和审批部门投资决策参考。

2.项目概况

2.1建设规模及内容

2.1.2建设规模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改造工程。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总占地面积72439㎡。

本项目投资额度约

650万元。

改造操场、路面、人造草、排水沟、球场等基础设施。

2.1.3改建内容

3

本次改造场地总面积为34418.96㎡,其中包含铺设塑胶面积约

18072.4㎡、柏油路面积2800㎡、人造草面积7862.44㎡,道板砖

面积3871.52㎡,绿化带面积1812.6㎡,路缘石长度为1198m,灯

箱路灯10个及标准篮、羽、排球场等基础设施。

2.2建设目标

改善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的体育设施,能够促进学生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保证正常的体育教育与特长生训练质量。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2.3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

90天。

2.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总额为:

65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

争取省社会基础教育事业专项资金650万元。

2.5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经过对本项目的背景与需求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环境、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报告认为,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改建操场工程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4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改建工程有助于直接改善二高中教育

环境,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关政

策,建设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应抓紧落实、尽快实施。

 

5

2.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

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坐落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胜利西路80号。

于1975年建校,是某某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

学校占地面

积72493㎡,建筑面积13560㎡。

现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和艺体馆各一座,有四百米标准环形跑道体育场一处,篮球场两处,排球场一处,学校现有教职工132人,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人。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坚持“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思路,全体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及改善,学校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某某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学校的体育设施也逐渐增加,为促进全校师生的健身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但仍然存在场地设施不全、地面不平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学校体育运动

6

场地落后且缺少一些必要的设施。

校园现有的沙石操场,环境每况愈

下,体育跑道已不具备基础功能,无法适应当前学生、教师体育运动的基本需求。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高中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本项目的改建优化了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水平。

目前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是沙土操场、操场坑洼,夏季雨天泥泞不堪,环境每况愈下,不具备基础功能,无法适应当前学生、教师体育运动的基本需求。

所以操场改建工程刻不容缓。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改造的必要性:

2.1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任务的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教学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办学缺一不可的重要方面。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长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要想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离不开体育场所的建设,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和场所,发展体育培养人才将成为空谈,而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满足学校发展和培养合

 

7

格人才的高标准的操场,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加强操场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因此,建立良好完整的运动场馆设施对广大师生健身活动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对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思想和物质保障。

2.2落实某某市“十二五”规划关于发展体育事业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文化体育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生体育活动正在蓬勃发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体育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但是,我校的体育设施还相当缺乏,现有操场设施在满足学生和教职工开展体育锻炼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目益增长的学生人数的需要。

因此,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为增强全体学生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快实施操场改造,满学生需求,实现体育与学校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2.3适应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体育生活的需要

体育基础设施是我校体育事业发展和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体育设施建设更是发展体育事业的物质基础。

是从事体育锻炼和体育竞技都离不开必要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所。

目前,我校体育设施无论

 

8

从数量、规模,还是从档次上都难以满足师生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

文化需求。

因此,建设塑胶操场,有利于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学校体育事业,并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满足师生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对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的构想,并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对于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探讨。

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他们的普遍拥护与支持。

认识到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改建工程的实施有力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见,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的改建工程是必要的。

 

9

3.需求分析

1.本项目涉及操场改造现状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园操场18000㎡,为沙石操场。

但操场坑洼,夏季雨天泥泞不堪,环境每况愈下,体育跑道已具备基础功能,无法适应当前学生、教师体育运动的基本需求。

2.项目改建规模和服务能力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改造工程

本次改造场地总面积为34418.96㎡,其中包含铺设塑胶面积约

18072.4㎡、柏油路面积2800㎡、人造草面积7862.44㎡,道板砖

面积3871.52㎡,绿化带面积1812.6㎡,路缘石长度为1198m,灯

箱路灯10个及标准篮、羽、排球场等基础设施。

规划用途包括:

1个400米非标准化EPDM塑胶面层环形跑道;1个非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地;1个110米双向直行跑道;1个铅球投掷区;3个标准篮球场;4个标准羽毛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1个助跑跳远场地;108m×2.5m钢结构移动看台;操场边缘绿化;运动场周边围栏栏杆及排水沟等。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于推动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

 

10

化教育资源、促进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4.场址选择

1.场址所在地区现状

1.1地区与地理位置

本改建项目建设地点在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1.2场址建设条件

1.2.1场址地形、地貌场地地势平坦,用地方正,交通便捷,周边环境安静,无不良地

质灾害,并有必要的防洪排涝设施,便于利用当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总体规划要求,其场地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

1.2.2气候条件某某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秋、冬季西伯利亚一带的寒冷干

燥气团南侵;春、夏季海洋温暖湿润气团北移,某某处于其过渡带,气候变化较大。

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温暖适宜、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春季风大、冬季寒冷。

1.2.3周边用地条件分析项目区周边用地条件良好,交通便利,不存在其他不利因素的干

扰,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用地基础。

12

2.环境保护要求

建设单位应抓好施工现场的资源控制与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水、电的消耗,避免浪费,及时回收一切可以回收的物资。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降低施工中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3.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3.1道路交通

由于本项目场址在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内,紧邻主干道,交通条件便利。

3.2水、电供应

供电:

利用某某县供电公司原有布设学校的供电网络、设施,可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

供水:

利用学校原有供水管网,可满足用水需求。

3.3施工条件

本工程所需碎石、碎砂、水泥、木材、刚才及其他建筑材料可在某某县区内购买,有些材料可以就近取材,运输十分便利。

选择具有信誉良好、技术过硬、具有专业特长及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均能达到要求。

 

13

4.社会环境条件

某某县境内土肥地沃,物产、资源丰富。

有耕地114.2万亩,林

地54.1万亩。

有辽、浑、绕、柳等大小河流14条,天然水面5.8万亩,占全省淡水池塘面积的1/8.地下蕴藏石油、天然气、石英砂、草炭、矿泉水等资源,是辽河油田重要采区之一。

某某县先后被命名和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县、某某省“无毒县”和某某省首批国建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发展目标及措施:

在全面实施“五台方略”(工业某某、资本某某、生态某某、人文某某、洼地某某)的基础上,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个历史性跨越”:

一是经济实力位次的历史性跨越。

国内生产总值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达到4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入省内强县(市)前十位。

二是农业大县向工业化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全省有机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和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三次产业比调整到9:

53:

38。

三是城市建设规模的历史性跨越。

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

扩展到20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到2020年,城镇在岗职工年

均工资达到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万元。

14

5.工程方案

1.设计依据

国家纪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含修正案);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全民健身条例》;

《体育建筑电气设计安装》(07D706-1);

《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179-2009);

《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02号);某某县教育局提供的项目有关资料。

 

15

2.操场改造工程方案

2.1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改造总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运动场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结合本运动场的功能特点,运动场总平面设计要求为:

(1)全面规划远、近期建设项目,一次规划、逐步实施,并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2)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管理维修方便,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标。

(3)满足各运动项目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防护等要求;

(4)注重环境设计,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如水源、林木等),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减少建筑投资。

本项目是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改造项目,结合我校总体布局,以方便、使用、经济的角度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和田径等项目的训练场地。

2.2规划结构

2

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原有操场18000m,为砂石操场。

操场位于学校校园北部,操场改造工程包括:

改造柏油路面积

222,

2800m,人造草面积7862.44m、塑胶面积18072.4m道板砖面

积3871.52㎡,绿化带面积1812.6㎡及标准篮、羽、排球场等基础

 

16

设施。

操场改造工程规划用途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

1个400米标准化EPDM塑胶面层环形跑道:

1个105m×68m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地;1个110米双向直行跑道;1个千秋投掷区;3个标准篮球场;4个标准羽毛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1个助跑跳远场地;108m×2.5m钢结构移动看台;路缘石长度1198m;灯箱10个;排水井19个;运动场周边围栏栏杆等组成。

2.3平面设计

本项目以塑胶操场的铺设为主。

塑胶操场跑道按400米标准环形

赛道布置,周长400m,半圆式田径场的半径为36.5m-46.26m。

1.400米标准环形赛道主要参数:

(1)400m环形场需地面积177.852m×93.74m,周边均为塑胶面层,东侧最窄处为2.2m,北侧最宽处为18.46m,西侧最窄处2.25m,南侧10m。

(2)直道长=85.332×2=170.664m

(3)弯道总长=229.336m

(4)周长=400m

2.跑道圆周内建足球场和田赛(铅球)比赛场地。

运动场地足球场为普通硬化场地,足球场铺草皮、配足球球门、网球,人工草地面,地面设有面层、排水层等下部构造。

3.跑道圆周外双向10赛道110米(含100米)田径场地,起跑

 

17

区:

不小于3m;缓冲区:

不小于17m。

带助跑的跳远场地,领操台、

移动看台等。

4.场地的最南端设置标准篮、排、羽毛球场地。

西北角为运动器材区辅助用房等。

2.4设计标准及构造

2.4.1领操台

领操台为砖砌结构,面积10-12㎡。

东侧设不锈钢标准旗杆一根。

领操台在操场的北侧,靠近教学大楼。

2.4.2塑胶场地

塑胶场地(操场中心场地)的设计标准及构造:

(1)底层部分

挖除原砂石操场及一半圆区土方200mm厚,重型压路机压实后铺50mm碎石找平层,上浇筑150mm厚C20的混凝土,割出4.88×6.0m的伸缩缝。

塑胶跑道底层8mm厚用黑色塑胶粒加入环保胶混合后进行摊铺。

黑色基础层固化再用经染色处理的彩色塑胶粒加入环保胶进行混合摊铺5mm面层。

(2)场地基础

塑胶场地基础有二种,分别是沥青基础和水泥基础,二者的厚度材料以及施工方法决定了市场价格不同,沥青基础在施工中需要的重型机械较多,厚度也是水泥基础的两倍左右,所以价格比水混基础略高一些。

本项目根据某某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操场要求及日常使用强度,

 

18

确定本项目使用沥清基础。

(3)塑胶跑道面层部分塑胶跑道面层部分分为混合型和复合型两种。

根据工程对塑胶面

层的厚度,材料比例等要求确定本项目采用混合型塑胶跑道面层。

在所有塑胶面层施工时,用SF-01处理剂对基础表面进行防潮、增粘、中和PH值处理。

面层直道区采用13mm的红色塑胶;半圆区采用9mm绿色塑胶。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塑胶加以区分,也增加了整体的美感。

2.4.3足球场设计:

(1)人造草皮基础分为四种类型,沥青混凝土基础、水混基础、水泥石粉基础、碎石疏水基础。

其中沥青混凝土基础又包括普通沥青基础和疏水沥青基础,适用于网球场、曲棍球场、足球场的基础,该项目根据实情况选择沥青混凝土基础。

(2)面层:

选用50mm人造草坪材料学校根据需求对产品本身提出一些相关的要求。

人造草纤维: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要求采用高品质的草纤维,对草纤维的密度、厚度、高度等方面都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

①底布:

一般要求二层以上的复合底布,同时对底布的材料也做一定的要求,以保证底布的重要性能。

②胶水:

本工程采用进口的乳胶或进口的人造草专用聚氨脂胶(PU),以保证底布对草纤维的束缚力,同时保障不会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

③人造草坪的特点

 

19

A适合各种天气情况,垂直排水系统效果好,吸热性强,可以在任

何天气情况下使用;

B.可在各种基础表面安装,快捷方便;

C.真实均衡的表面,能够使球的弹跳持续均衡,极佳的缓冲性和弹性,能防止运动伤害;

D.品种齐全,草长可根据实际用途选择;E.色彩效果好,赏心悦目,而且不易褪色;F.易于维护和清洗,极富经济性。

2.4.4施工方法及要求塑胶场地基础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方法

在基础施工前应按施工图纸要求,用经过国家计量单位鉴定的钢尺或仪器现场测量,确定场地的纵轴和横轴的精确位置,然后标出半圆圆心和曲直分界线交点等位置,并做好标桩点,这些标桩点要高度准确、作为施工测量和工程完工后进行画线的依据。

(2)施工要求

1)基础施工时使用的各种材料均要在检验合格后方用于施工。

2)基础外观:

表面均匀坚实无明显压路痕迹,平整无裂纹,无烂边推挤、松散、波浪、麻面,接缝平顺光滑,不得有阻水现象。

3)试水时,雨后排水120分钟后,允许存有积水但积水厚度不得大干4mm。

4)基础竣工后放10m×10m的方格网进行复测标高,并算出排水

 

20

坡度,排水坡度≤0.7%,且误差<1.5%。

5)稳定层碾压密实度不得小于93%。

6)平整度、坡度、场地标高的合格率均要达85%以上。

7)厚度允许偏差士10%。

8)天然基地层:

其水平度、倾斜度,要同场地基础完工后铺塑胶时的水平相一致,要用15吨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以上,压实密度达到95%以上。

9)三七灰土层:

本层厚度一般为15-30cm,黃土含沙性不能太大,

其中不能有较大石块,白灰与黄土配比掌握在3:

7,按设计坡度摊铺,灰土垫层完工后表面平整,压实密度达到95%以上。

10)无机结合稳定材料层:

本层厚度为15-30cm。

选用的无机混合料铺好7天后,抗压强度达到市政工程标准≥0.6mpa以上。

本层完工后表面平整无明显轨迹,压实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