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2042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0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docx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内容:

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熟悉会计的核算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的理解、分析。

同时,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一般原则中难点问题的把握。

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本章共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引入:

同学们印象中的会计是什么?

(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关心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关心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

即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就是会计活动。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

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

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

1.古代会计

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于自己从事的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

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和劳动成果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

此时的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

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需要记录的事项日益增加,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

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

清代学者焦循这样来解释“会计”: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之一,对我国会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是以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基阿勒提出的复式簿记为标志的。

复式簿记系统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会计由古代会计进入近代会计。

复式簿记不仅是一个会计记录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会计学观念,并购建了以日记账、分类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

3.现代会计

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起来的会计系统,随着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会计的深刻变化:

财务会计(对内)和管理会计(对外)相结合。

总结:

会计产生于生产实践,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发展。

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需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二、会计的含义和特点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还要对生产过程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会计的含义可概括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要点:

特征: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象:

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

职能:

核算和监督。

目标:

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本质:

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企业对经济活动的记录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尺度,如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等。

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所使用的只能是货币量度。

这是因为实物量度只能总计同一种类的物资,劳动量度只能核算工作时间方面的耗费,都不能综合反映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

因此,会计只能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其他量度作为辅助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地核算和监督。

(2)严格地以会计凭证为核算依据

会计对于经济活动的核算,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书面凭证。

这些凭证不仅记录了经济活动内容,而且可以明确经济责任。

会计只有依据合法的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才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3)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会计核算的连续性,是指会计核算应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记录;会计核算的系统性,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要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加工整理,提供综合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是指对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进行计量、记录、报告,不允许有任何遗漏。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与作用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管理就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二: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⒈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⒉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取得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监督的依据:

各种法规、制度、计划、预算。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提供数据,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客观依据;但如果只有会计核算而不进行监督,会计核算就缺乏了质量保证,也就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二)会计的作用

会计的作用就是人们利用会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即主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向谁提供会计信息?

第二,提供哪些会计信息?

第三,如何提供会计信息?

〔注:

在此主要分析前两个问题,至于如何提供信息将在以后各章介绍〕

1.向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群体提供

(1)投资者(包括股东或潜在的投资者)。

利用会计信息作为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

(2)债权人(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利用会计信息作为贷款决策的依据。

他们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

企业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如何;负债比率高低;贷款的风险及风险程度的高低等。

(3)财税部门。

利用会计信息,了解企业获利能力和国家规定的纳税法定义务是否履行;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政府法定机构提供的各种报告是否正确等等。

2.向企业管理者提供

作为筹资、投资、生产、营销等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了解整个生产经营业绩提供信息。

3.向其他用户(包括职工、顾客等)提供

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方向是否正确,以保证稳定的工作;企业福利待遇有何变动;企业的工资待遇如何等等。

总之,会计作用是指向企业管理者和外界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第二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的对象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或者也可以说是企业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所构成,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

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而只能核算和监督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那些内容。

注意:

会计对象必须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如签定合同等不可以作为会计的对象。

二、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

企业会计的对象可表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资金运动具体表述如下:

(1)资金的筹集。

企业筹集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投资者投入,二是向债权人借入。

企业筹集资金进入企业的形态有货币、实物、证券和无形资产。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由于社会再生产活动是由各个具体的企业、事业行政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各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承担的任务不同,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所以各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也不同。

以工业企业为例,其生产经营活动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如下图所示:

 

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阶段。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物资,形成必要的物资储备。

这样,货币资金就转变为储备资金。

生产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储备的物资不断投入生产,并改变其形态,构成生产中的在产品,储备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同时,企业还要用货币资金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生产费用,使一部分货币资金直接转化为生产资金;此外,固定资产由于使用会发生损耗,其损耗的价值也以折旧的形式转化为生产资金。

随着施工生产过程的进行,未完工程逐步完工,生产资金就转化为成品资金。

销售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环节。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实现其价值并收回货款,成品资金就转化为货币资金。

(3)资金的退出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收取的货币资金,除了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外,还要按有关规定以税金形式上交国家。

以收抵支后剩余部分即为企业的净利润,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必要的留存收益外,要按出资比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实现利润的一部分,,税后利润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分配。

一部分以积累形式留归企业,形成企业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一部分以投资回报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

另外,企业还要向债权人偿还债务。

以上活动都会使资金退出企业。

可见,企业的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注意:

经济业务的内容会由于单位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人为限定。

会计核算的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它限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人及企业职工个人的的经济活动。

明确哪些经济活动应当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哪些不属于自己的核算范围。

例甲企业从乙企业购入材料,站在不同的会计主体角度其核算是不同的。

甲企业为主体时,会计核算为一项购进业务,乙企业为主体则为销售业务。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因倒闭、解散而清算。

它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时,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配等。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以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期间通常有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份之分。

我国规定以公历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在我国,以人民币“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规则。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以及证明这些交易或事项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依据。

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虽然承租企业从法律形式上尚未获得该资产的所有权,但由于已取得了该资产的长期使用权,而且租赁期满后该资产通常会归承租企业所有,因此承租企业应在租入时就将该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核算。

3.相关性原则。

也称有用性原则,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一贯性原则。

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

当然,一贯性原则并非要求企业绝对不能变更会计核算方法。

如有充分理由需要变更时,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

但是,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原因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5.可比性原则。

指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从而提供相同口径的会计指标,便于比较、分析、汇总。

6.及时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讲求实效,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方面管理的需要,不得提前或延后。

7.明晰性原则。

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必须清晰明了,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地理解会计信息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

8.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各个经营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即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相反,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

企业只有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才能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9.配比原则。

指在某一会计期间实现的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确认,以计算该会计期所实现的净损益。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对一定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根据其因果关系进行确认、计量,以正确计算和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

10.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产,都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支出计价。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即使物价变动,也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资产按实际成本计价,有原始凭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便于会计核算和事后查考。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计算当期损益。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价值,并按收益期限分摊计入各期损益。

12.谨慎原则。

是指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一种不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方法,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如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等。

谨慎原则要求企业必须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但不能预计不确定的收益。

13.重要性原则。

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漏;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合并处理。

第四节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的账户中,双重平衡地记录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登记账簿的会计记录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

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取得原始凭证,并按照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应用复式记账方法将经济业务科学地登记在记账凭证上,对记账凭证进行再审核后,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正确。

四、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根据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在账簿上系统地、连续地、完整地顺序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往来款项来查明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将一定时期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的加以反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方法。

上述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间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意: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是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它们都需要通过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的实务操作方法表现出来,并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反应其信息。

所以,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会计要素定义、特征和具体内容,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和会计等式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方式与时间分配:

以讲授为主,举例说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运用。

本章共4学时。

第一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对象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财务成果的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第二,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说明企业的资产可以是拥有也是可以是控制的。

“拥有”是具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控制”是指不具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是可以控制其使用并享有该项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

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虽然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也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

第三,资产必须是能够以货币计量是。

即能够运用货币计量其价值,否则就不能将其作为资产确认。

如某企业垄断占有某种优质矿产资源,这对于该企业来说是一大经济资源,它有利于企业生产出优质产品,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无法用货币对该矿产品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所以不能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第四、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即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未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则不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资产按照在经营活动中的流动性和存在形态,划分为:

①流动资产:

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待摊费用等。

②长期投资:

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③固定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

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

④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如:

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⑤其他资产:

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⒉负债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即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第二,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不等同于“未来承诺”,只有在资产已经获得时才产生义务。

如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第三,负债是需要企业在未来某一日期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的义务。

偿还债务会使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

负债按照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①流动负债

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

②长期负债

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⒊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其特点有:

第一,所有者权益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归还其投资者。

(而负债负有偿还和支付利息的义务)。

第二,在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才返还给投资者,(负债拥有优先清偿权)。

第三,所有者权益中的基本部分可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而负债则不能参与)。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①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注意:

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财产物资如果超过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额,超过部分不能计入投入资本,而应作为资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②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形成的资本,并非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形成的资本增值,如前述的资本溢价以及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等。

③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包括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④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本期未分配完的或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其中前两项内容来源于外部投入,而两项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所得。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其特征有:

第一,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日常活动是指概念中提到的三种情况。

日常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不作为收入,而作为“营业外收入”。

第二,收入可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如:

增加银行存款、减少预收账款

第三,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第四,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的内容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其特点有:

第一,费用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日常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不作为费用,而作为“营业外支出”。

第二,费用可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

如:

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应付款项。

第三,费用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分类如下图: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

其特征有:

第一,收入的实现是利润的重要前提。

第二,利润是收入抵减费用后的差额形成的。

第二节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一)静态会计等式

任何一个会计主体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需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这些经济资源在会计上称为“资产”。

资产最初进入企业时有两个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