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202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八的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教学中利用二、三位数乘一位数8个小题的笔算,让学生再次经历了乘法的算理。

练习中鼓励学生分类,进一步区分笔算乘法的进位不叠加、进位叠加的不同算法;鼓励学生展示错误,让学生带着思考、讨论、亲自体验,进一步深化了”进位叠加”的计算理念。

这样的设计不但巩固了学生的笔算方法,还突破了”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来的数字要进位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力,大大降低错误率。

利用应用练习的开放性,让学生灵活利用口算、估算、笔算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更好地加强了”算法多样化”的计算理念,既培养了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取适当方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 教材分析:

  教学这个练习,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巩固笔算过程中对算理的理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笔算、口算、估算三种方法,让他们懂得算法多样的合理选择。

教材中1~4是安排的是一次进位的乘法笔算练习题,其中有进位叠加。

5~10有连续进位的乘法笔算计算题。

11~12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提倡一题多解。

13题是趣味数学,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材这一系列的安排是学生已学习了万以内的笔算加法,也初步学习了笔算乘法中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进位不叠加和进位叠加的笔算方法。

教材安排练习十八,主要是对前面例3、例4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突破,通过计算练习和实际应用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力;也为下一节课学习乘的过程中处理”0”带来了方便;更为学习二、三位数的乘法打下良好的笔算基础。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加法计算,对万以内的加法计算已具备了计算能力,并初步学习了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不叠加和进位叠加的笔算。

可是由于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还是刚新接授,计算起来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练习与巩固,特别是最多可能发生的错误是:

忘记加后而进上来的数;进位时加错;或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等。

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对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查一两遍。

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我有意在学生笔算时引导学生对这些笔算题进行分类,这样做是为了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有一个系统的整理,还鼓励学生勇于展示错误,从而分辨各种形式的计算问题,进一步降低难度,减少各种错误的出现。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渗透笔算、估算、口算,让学生不但掌握了计算技能,并能利用计算技能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巩固对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强化连续进位中的”进位叠加”的算理,并能通过计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检查计算错误的意识,通过现实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正确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并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体会到学数学的快乐。

  五、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的笔算乘法。

  难点则是”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连续进位情况。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整堂课我安排了:

口算练习,笔算练习、应用练习、综合练习这几个环节,通过比较性的口算去降低”进位不叠加”和”进位叠加”的笔算难度,通过笔算练习进行分类与错误展示,巩固学生的笔算算理。

利用应用练习的开放性进一步深入笔算,并能合理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三合一去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创设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相互竞争等学习环境。

学生们在这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活动中勇于质疑,大胆展示错误,合理解决问题,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七、 课前准备:

  完成口算题和万以内的加法题若干

  小黑板、课件

  八、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明确学习内容

  1、 引入口算题

  师:

小朋友,小精灵今天又来了,他带来口算题想考考同学们,你们愿意吗?

请小朋友注意看,知道答案的就站起来回答。

  

  6×7=    4×5=     7×8=    2×4=    6×8=     9×3=

  6×7+5=  4×5+6=  7×8+4=  2×4+5=  6×8+7=   9×3+5=

  

  2提问

  师:

口算有难度吗?

通过口算你能联想到什么呀?

  生举例:

老师6乘7得42加上后面的跟着的5,做起来比较简单,而6乘8得48加上后面跟上来的7,做起来很容易出错。

  3、课题出示

  师:

没关系,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以及利用计算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性的口算练习让学生有易到难地去感受进位不叠加和进位叠加的计算过程,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但可以在笔算中减少错误率,还能提高计算速度,有利于学生的计算效果。

  、计算练习,巩固笔算方法

  师:

小精灵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计算题,他想通过同学们的帮助,知道这些计算的答案。

你们愿意帮吗?

  生:

愿意

  1、计算并分类

  12×7  59×8  52×4  68×9  314×4  426×2  459×7  238×9

  

  师:

刚才的这些题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谁能说给大家听

  生1:

我觉得可以这样分:

  第一类:

12×7  52×4  59×8  68×9

  第二类:

314×4  426×2  459×7  238×9

  理由是:

第一类是二位数乘一位数,第二类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生2:

我觉得可以这样分:

  第一类:

12×7  52×4  314×4  426×3

  第二类:

59×8  68×9  459×7  238×9

  理由是:

第一类是乘起来进位,加起来不进位,第二类是乘起来进位,加起来再次进位。

  生3:

我还可以这样分:

  第一类:

12×7  314×4  426×3

  第二类:

314×4 426×3

  第三类:

59×8  68×9  459×7  238×9

  理由是:

第一类是一次进位,第二类是隔位进位,第三类是连续进位。

  生4:

老师我还有一种:

可以按一次进位,二次进位,三次进位来分类。

  ……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进一步让学生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有了一个系统的整理,学生不但从外形上了解笔算乘法的结构,还从计算方法上区别了进位叠加与进位不叠加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分辨各种形式的计算问题,为进一步降低难度,减少错误情况作了充分的准备。

  2、 寻找错误,强调算理

  师:

通过刚才的计算与分类,你认为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你想得到什么帮助?

  生1:

我发现刚才的笔算题比前几天的要复杂了:

有的是一次进位;有的连续进位,而且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

而前些天的题没那样难。

  生2:

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

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

  师: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巩固的地方。

  

    12     52    426    459

  × 7  ×4    ×  3    × 7

  ----      ----    ----  ----

  74        28    1268    3223

  

  生1:

第一题的错误是忘记了后面2乘7进上来的数1。

  生2:

第二小题的错误是4与十位上的5相乘,乘得的积应是200,2要写在百位上,十位上只能写0,而这位同学把2却写在了十位上,所以错了。

  生3:

第四小题是进位时加错了,因为这里又要算7乘5,还要算加个位上9乘7的进上来的6。

  生4:

第三小题的错误与第一小题相差无几,2乘3得6后却忘加了6乘3进上来的1。

  

  3、小结: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中,同学们要注意计算中的每一步,都要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后再检查一两遍。

  【设计意图】:

寻找错误,让学生展示错误,是进一步巩固算理的一个重要途经,学生在错误面前可以认识到在计算过程中哪一点没有做到位,而教师则针对学生的错误作进一步的沟通和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就会意识到我是因为忘记加后面的进上来的数;还是进位时加错;或是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等等。

  、应用练习,扩大思维范围

  谈话引入:

刚才小朋友那么认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都能诚实地说出来,而且还能把这些错误纠正过来。

小精灵看在眼里,他表扬我们小朋友是个诚实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真为大家高兴!

希望继续努力,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哦。

  1、课件出示课本P/80页的第4题

  蓝球  足球  羽毛球  中国橡棋  球拍

  78元  60元  36元   10元  24元

  师:

观察表你看懂了什么?

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吗?

并解答。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

买3个蓝球要多少无钱?

   解答:

78×3=234元

  :

买5个足球要多少元?

     解答:

60×5=300元

  :

买4个球拍要多少元?

     解答:

24×4=96元

  :

买9副中国橡棋要多少元?

  解答:

10×9=90元

  ……

  

  师:

小朋友真会动脑子,可小精灵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小题在解答的时候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

我是用笔算的。

  生2:

有2题我是用口算的,还有2题是用笔算的。

  师:

你为什么又用笔算又用口算啊?

  生2:

因为60×5、10×9直接用口算能说出得数,那我们只要用口算就够了。

  师:

说得多好呀!

小精灵又要夸小朋友了,他告诉小朋友如果可以口算的题目我们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已不会口算的又要知道准确结果的必须用笔算,小朋友听到了吧!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开放题的练习,老师特意改变了一些练习中的几个数据,让学生在练习提问机会的同时,让他们充他体会到在解决实问题时,会选择合理的算法,既巩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也能体验到用口算很快能求得结果的快活。

  2、课件出示P/82第11题

  300个同学乘车去郊游,如果每辆车可以坐78个同学,3辆车够吗?

如果不够的话第4辆车需要坐多少个同学?

  师:

小朋友你们认为这道题该怎么解决?

  

  生1:

78×3=234个   300-234=66个

  生2:

80×3=240个   300-240+6=66个

  生3:

300-78-78-78=66个

  师: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

因为我是用计算3辆车能坐234个同学,就能算第4辆车要坐66个同学了。

  生2:

我是先估计每辆车约可以坐80人,那么3个80就能估计出3辆车只能坐240个同学。

  生3:

因为一辆车坐78个同学,那我只要一个一个减下去就能知道3辆车够不够,当然第4辆车还要坐多少个同学也马上可以算出来了。

  3、 小结:

  刚才三位小朋友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小精灵看到我们小朋友能力可强呢!

许多同学不但掌握了计算方法,还会合理选择方法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如有的同学会用口算,有的同学会用估算。

瞧小精灵在旁边为你们鼓掌呢!

  【设计意图】:

在练习三位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时,让学生意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可以笔算,也可以用估算或口算,让他们懂得凡是只需要知道大略的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的,可以选择估算,凡是能够口算的题目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已不会口算、又要得到准确结果的就必须进行笔算。

这样做不但更好掌握了多种算法,还更快速有效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训练激发笔算趣味

  师:

小精灵看着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很出色,他想带同学们到了趣味王国玩一玩,小朋友想吗?

我们一起跟着小精灵去吧!

  1、 小组比赛计算

  

  学生集体计算,最后师生统计结果。

  2、 出示数学趣味题

  

  

  【设计意图】:

课尾带给学生一份趣味与快乐,让他们劳累了一节课之后来感受数学的快乐。

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丰富了数学思维。

  八、板书: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

  12×7  59×8  52×4  68×9  314×4  426×2  459×7  238×9

    12     52    426    459

  × 7  ×4    ×  3    × 7

  ----      ----    ----  ----

  74        28    1268    3223

  忘记加后面的进上来的数

  进位时加错

  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