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84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年代的左翼文学.docx

30年代的左翼文学

30年代的左翼文学

柔石《二月》

1、高高在上与世不相干的人

2、弄潮儿冲锋在前

3、衣冠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

此既是萧涧秋

鲁迅写道:

“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轻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

悲悯民间疾苦,救助孤儿寡妇

求寻真理不得,不敢随波逐流

徘徊、迷茫

“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幻灭小说”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之一,《二月》写于1929年,它与当时出现的茅盾的《幻想》、《动摇》、《追求》,叶圣陶的《倪焕之》等小说,在文学史上被统称为“幻灭小说”。

萧红(1911.5—1942.1)原名张乃莹

《跋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确实因为我是女人……”

——萧红

萧红李姓青年萧军端木蕻良

比较《生死场》和《为奴隶的母亲》

萧红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和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悲剧融为一体

鲁迅再为《生死场》作序中说:

“它是‘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为此,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

“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评

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的单调的美丽

思考:

怎样看待萧涧秋“近代青年这样的一种典型”?

(一)了解

1、柔石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原名赵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

浙江宁海人。

1918年入杭州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

因家庭困难,次年任慈溪县谱迪小学教员,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疯人》。

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

1927年夏,回故乡任中学教员,后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

此时创作出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的生活。

1928年,宁海群众暴动失败,宁海中学遭解散,他只身出走,寓居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并与鲁迅密切交往。

同年12月与鲁迅共同创办朝花社,并编辑《语丝》。

发表中篇小说《三姊妹》、代表作中篇小说《二月》,并出版小说集《希望》。

作品大都表现革命前后青年的苦闷与希望。

 

    1930年参加“左联”,任执行委员,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以“左联”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写有通讯《一个伟大的印象》。

同年,写了短篇力作《为奴隶的母亲》。

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逮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

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

两年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他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成了对烈士永远的怀念,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的硬气。

著作书目

  疯人(短篇小说集)1925,宁波华生印局

  奴隶(短篇小说集)1928,新文学书局

  三姊妹(中篇小说)1929,水沫

  旧时代之歌(上下册,长篇小说)1929,北新

  二月(中篇小说)1929,春潮

  希望(短篇小说集)1930,商务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小说)1953,人文

  柔石选集1951,开明

  柔石小说选集1954,人文

  柔石选集1958,人文;1986,人文

  晨光(作品集,柔石,冯铿遗稿)鲁博编,1986,书目文献

翻译书目

  戈理基文录苏联戈理基(高尔基)著,1930,光华

  浮士德与城(理论)苏联卢那卡尔斯基著,1930,神州

  颓废(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4,商务

  丹麦短篇小说集1938,商务

2、萧红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简介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汉族,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今聊城市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介绍

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l玲玲,田娣等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萧红(1911,黑龙江呼兰河县~1942,香港)

生于地主家庭,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

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

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1937年初归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

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呼兰河传》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

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

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作品风格

萧红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她的散文充满真挚朴实的情感,体现了高尚的人格。

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细节,她的文章有着生动的情节,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掌握

1、柔石《二月》萧涧秋形象的意义

迷茫的追寻者——试析《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

摘要  萧涧秋是柔石小说《二月》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有所追求、极想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背景下寻找他的位置,探索人生的道路。

同时他也是一个文弱多思、情感复杂的青年。

这些使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种典型。

一般论者认为,“《二月》主要是记录了一个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在大革命到来前夕的心路历程,知识分子萧涧秋在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苦闷、忧愁、踯躅、彷徨和寻求真理不得,而又不甘苟且偷生、随波逐流的心态和行为”。

[2]亦有论者指出,“《二月》是当时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是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结晶。

他以细腻的、抒情的笔触叙写了从‘五四’退潮下来的萧涧秋在芙蓉镇的短期经历,证明了在强大的中国封建主义习惯势力面前,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

”[3]萧涧秋在芙蓉镇的经历,他的行为及对人生道路的探索,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映。

在一定程度上,萧的形象是当时知识青年的一种代表。

萧涧秋是一个外表冷静理性、内心却充满激情的知识青年,他多愁善感,感情细腻,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

他极想有一番作为,积极地在大时代背景下寻找自己的位置。

但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在与残酷的现实社会作斗争时,他不时表现出孤独、苦闷、彷徨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

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着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鲁迅先生在看过这部小说手稿之后,写下了《柔石作〈二月〉小引》的序文。

在序文中,他对萧涧秋是这样评价的:

“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上海去了。

他幸而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4](P.1)大革命时期,萧涧秋是生活在军阀统治下江南一隅的一个孤苦无他的位置。

鲁迅在《柔石作〈二月〉小引》序文写道:

“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

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是都觉得诧异的,但在我们书中的依的知识分子。

当时革命的火苗还未能燃到芙蓉镇这个“世外桃源”,小镇受革命影响很小,人们对其陌生,封建意识非常浓厚,萧涧秋也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他虽然“怀着热爱,极想有为”,不愿意随社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但眼前的社会,还充斥着强大的封建主义习惯势力,自己又孑然一身,既无同道,也无门道,所以他孤独、苦闷、彷徨,他“有所顾惜”,“过于矜持”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正直、善良、有抱负、有追求的知识分子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前,在探索人生社会道路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现象亦在情理之中。

作家柔石站在创作的高度上,把握了这一时期知识青年特殊的心态特点而加以创造,显示出作为一名文学家敏锐的触觉及深厚的文学功底。

萧涧秋这一形象,在当时知识分子中,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形象。

鲁迅认为萧涧秋在大时代里的位置,既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也不是“站在山冈上者”,而是徘徊海滨为浪花所沾湿的狼狈者。

具体说来,萧涧秋是一个有学问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他讲话很有水平,知识渊博,大方得体。

陶慕侃聘他来教书的重要原因也是“佩服他对于学问的努力”。

对于时代的位置,用陶慕侃的观察来说,“谈起时局的混沌,不知怎样开展;青年死了之多,都是些爱国有志之士,而且家境贫寒的一批,家境稍富裕,就不愿做冒险的事业,虽则有志,也从别的方面去发展了。

”因此,陶慕侃创办了一所中学,培植人才。

文嫂的丈夫正属于前者,家境贫寒,只读一年中师就停学了,萧涧秋说他是一个“很慷慨激昂的”人,他乃是鲁迅称之“冲锋的战士”。

萧涧秋正好介乎二者之间,萧涧秋师范毕业以后的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他到过汉口,又到过广州”。

 然而革命的激流在武汉、广州激荡的时候,他却离开了。

在杭州西子湖边徘徊了一个月,“蓄着长发拖到颈后”,创作《青春不再来》的歌曲,后来去了北京。

“近三年来都住在北京,因他喜欢看骆驼昂然顾盼的姿态,听冬天底尖厉的北方底怒号的风声。

所以在北京是住最久”。

骆驼的“昂然顾盼”暗喻着萧涧秋在大时代里高傲地寻找的姿态,“爱听尖厉的风声”,象征着萧涧秋搏击风浪的精神和勇气。

这说明萧涧秋是一个有志、勇敢的人。

萧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他在寻找光明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孤独、苦闷、彷徨的心态。

萧涧秋从小死了父母,也无家室,孑然一身。

这样一方面给他带来深深的孤独感;另一方面却使他的理想得以自由发展,独立地面对生活。

然而他“终因感觉到生活上的厌倦了”,“他也感到对都市生活有种种厌弃”,所以答应了陶慕侃的聘请,来此世外桃源的芙蓉镇教书。

萧涧秋认为“只有看到孩子,这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可以使他微笑”。

萧是知识青年,怀着对人类命运普遍的同情,“常将他自己底快乐反映到人类底不幸的心上去”,因此他同情孤儿寡母,同时也开展了救援行动的一幕,尽管这遭到了无穷的阻力。

作为大时代中的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是有所追求,并极想有所作为的,但残酷的现实却使他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

作家柔石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具体细致。

萧涧秋是个富于同情心,并极想有所作为的知识青年,他在人生追求上所表现出的勇气是令人敬佩的。

他同情、救援曾是自己的同学,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李君的遗孀遗孤,诚心诚意,克己尽力,几乎达到忘我程度。

在小宝死了之后,文嫂陷入绝望境地,萧涧秋决定牺牲自己的感情,决定“用正当的根本的方法救济她”:

“我决计娶了那位寡妇来”。

尽管这样做的成功率很低,如萧涧秋所说:

“不过我是知道要失败才去做的,不是希望失败,是大概要失败”。

萧涧秋知道这样做会遇到很大阻力,成功的希望很小,又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还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他还是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能够说他是“退却、畏缩、胆小怕事”吗?

至于萧涧秋的行为不仅没有救文嫂于水火反而导致她自杀身亡的结局,正是作品思想的深刻处。

作者正是以此来控诉旧社会现实的残酷,突现旧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强大、可怕,从而达到一个批判的高度。

假如文嫂之死,正如作品最后所点明,是她怕连累萧涧秋,怕因她而破坏萧与陶岚的爱情。

这也是文嫂精神品格的高尚之处,她是可怜的,可又是可敬的。

这样的结局正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深化了主题,增强了对旧社会的批判力度,教人更深刻认识社会现实的冷酷和不公平。

同时也反映了萧涧秋的精神高尚,其勇气可嘉,使萧涧秋这个知识分子形象更丰满、真实。

 

《为奴隶地母亲》的现实主义风格

人物形象分析

《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四大奴隶形象

(1)春宝娘——善良、忍辱负重、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

她的悲剧在于她有一个名字———女人,而她更为特殊的是她有另一个身份———被典者,于是她被唤作春宝娘,后又被唤作秋宝娘。

柔石把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少言寡语,性格隐忍又柔弱。

当她得知丈夫把她典给李秀才后,尽管气得差点昏死过去,临行前依依难舍春宝,但还是去了。

面对秀才娘子的当面辱骂,背后诅咒,她都默默忍受,最多是避开或呜呜哭泣。

她仅仅是一个工具,一个被丈夫和秀才利用的奴隶。

(2)春宝爹——无视人伦廉耻的奴隶

    春宝爹原是一位勤劳的农人和小贩,然而他却永远也不能摆脱困境,债台越筑越高。

穷困潦倒使他困惑、烦躁以致吸烟酗酒,变得异常凶狠、暴虐。

他无视人伦廉耻,无情地将妻子——春宝娘典卖给一个年约五十的老秀才,以此来维持一家生计。

这是一个人面对强大的社会、艰难的生活的无奈之举。

他不仅卖妻,还想着从贫穷的妻子身上去讹诈钱财。

或许我们现代人可能会责备他们,说他们愚昧、懦弱,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为生活在那种环境中的人们想想,我们就感到自己的言辞是多么苍白无力。

他们为了生存,可以不择手段,什么尊严、人格、道德等等似乎都与他们无关。

畸形的社会造就了这类畸形儿,他们无力抗争,不想奋斗,在家里俨然有封建家长式的权威,而在富人老爷们的脚下却又厚颜无耻。

(3)秀才——“之乎者也”的奴隶

    在整篇文章中,秀才是一个起着纽带作用的人物。

他是一个地主,又是被典者春宝娘的临时丈夫,他是大妻眼中的“老东西”:

懦弱、迂腐、怕老婆、无实学。

他上则逢迎大妻,下则结欢二妻。

作为一个儒生,他一方面既要维护封建纲常和大妻的正统地位,而另一方面为了传香火又不得不讨好二妻,但在大妻的监视与挖苦下,秀才不能不放春宝娘回家。

他满口“之乎者也”,却用了三个月时间还没能给儿子起个名字;他满口仁义道德,却又买妻生子,摧残人性,而他却无视这些并理所当然地将此作为两相情愿的交易而心安理得。

所以说他是一个虚伪的“奴隶”。

“秀才也罢,皮贩子也好,两个大男人对她都无恻隐之心,一个要钱,另一个要儿子,在两个男人的欲望中春宝娘就成了被买卖的“奴隶”了。

(四)秀才大妻——变态的奴隶

    她是旧制度下的畸形儿,已经忘却了自己的悲剧,而麻木地将女人所不应承受的苦难全部加到了春宝娘身上。

她对春宝娘是嫉妒多于友善,微笑中藏着刻毒,实在可鄙!

在她的眼里二妻只是一个奴隶,而她致命的悲剧却是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女人,让人既恨又怜的“奴隶”!

总之,“春宝娘”是一个身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劳动妇女形象,她善良仁爱。

为了家,更为了孩子,作出了彻底牺牲,充当了生孩子的工具,在秀才地主家屈辱的活着。

有了秋宝后,却生出了又一个无法排解的情节。

到头来,善良的牺牲,却获得的是屈辱。

那么,出路呢?

唯一的选择就是革命。

或者说帮助革命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社会那个时代,或者说激起了那个时代广大知识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这篇小说旨在揭露20世纪20年代军阀统治给中国农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农民破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和奴役。

女人,变成了给地主传宗接代的工具,其实是性奴隶。

小说批判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传统观念和非人道的“典妻制度”。

小说的现代化阐释,在于对春宝娘所遭受的苦难和摧残倾注了充满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厚同情,也在于对蚕食着春宝娘肉体和精神的秀才和秀才娘子的饱含着现实态度的入骨批判。

小说的现代化阐释,还在于真实地描写了春宝娘逆来顺受、甚至幻想在秀才家长久安身的悲剧性格,让人们看清楚千百年来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从而揭示了封建制度才是造成劳苦大众不幸的真正根源。

2、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呼兰河传》

正如钟汝霖所说“萧红的文学语言,发展到《呼兰河传》,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她独具风格的语言艺术美。

(1)这种语言艺术美是通过她散文化的手法和诗化的风格来造就的。

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风格,在她逝后的40多年后二十世纪80年代还能掀起研读萧红作品热,时至今日亦不曾降温。

萧红的这部小说由于有着不同于她所处时代的风格,题材与抗日无关,描写的人物又缺少“进步”色彩,也曾经被认为是萧红创作“不可否认的退步”,是她“现实的创作源泉已经枯竭的证明”。

(2)那且不必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显然是不合群的一部作品,只是到了新文学时期才给这部作品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而美国人眼里的她“萧红如流星划破天空,光芒四射,30年代的女作家中萧红是奇迹,她诗意、大胆的抒写到了今天我们还能被吸引,她穿过了时空,发出阵阵回音。

”(3)无疑是她写作手法的诗化在打动着读者的心。

关于《呼兰河传》的评价是多层面的——随着时代的不同总有新的论说。

我认为形成《呼兰河传》这种诗化风格的因素有三个:

童稚的视野、悲凉的景况和心灵的伤痛。

一、童稚视野里折射出的绮丽梦幻

儿童的视野是单纯与天真的,《呼兰河传》中的那个单纯的“我”在经历了几许变故后,漂泊动荡的生活让她拾起记忆的碎片,并利用这些碎片编织成她记忆空间里的梦幻,在那远离尘嚣的梦境里她守望着现实生活的孤独寂寞与凄清。

萧红把无意识记忆中的串串童年生活符号象串红辣椒一样地把它挂在我们的眼前,抒写着她温暖的回忆,来慰藉着自己孤独的心灵。

二、悲凉景况诗化了的旧事

萧红在写作《呼兰河传》的时候心情已经有了变化,经历了内心与外在的种种变故与波折,成熟的萧红换了一副眼光看待故乡,心目中的故乡也从要逃离的陷阱变成灵魂的寄寓之地——尽管那里不是开遍鲜花的天堂,但也不是布满荆棘的地狱;那里是混沌初开之地,那里是她生产着绝望的希望之地。

写作《呼兰河传》的萧红是平静的,是思索着的,她现实生活的孤独凄苦再度给《呼兰河传》中的人物以诗化的美,心情平静地描述了呼兰河小城的成人童话世界。

“《呼兰河传》由此讲述了一个生命本身的故事,它构成了人类生存方式以及人类集体性的大记忆的历史的一个缩影。

”(11)萧红把这个“人类集体大记忆的历史缩影”归为了三个童话。

这种回忆的本身有着童话般的色彩。

童话的本身就赋有梦幻诗意的感觉。

这个成人童话在小说中从第五章开始到第七章结束,共有三幅画面。

这三段生活的描写真实地记录了小城人的生活方式。

三、心灵伤痛营造出回忆的凄凉

萧红在与萧军分手之后,“于是萧红又走上了距离死亡仅仅四年的孤苦而寂寞的征途。

”(19)萧红在她的寂寞里重新界定了她与故乡血脉相成的关系,浓浓的“思乡”情结使《呼兰河传》的前两章以庞大的气势,俯瞰了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画卷,萧红悲凉的情绪把现实与记忆时空所发生的一切贯穿起来,心灵的伤痛诗化了她笔下的景物与风情。

《生死场》

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

《生死场》是萧红的代表作,发表于1935年底,是三十年代最早出现的抗战文学之一.作品是以“九·一八”前后哈尔滨附近的一个村庄的变迁为背景,以经历种种苦难最终走向革命的农民为主要描写对象,真实地展现了时代风云和现实生活.鲁迅先生热情地为它写了《序言》,指出这一作品充分显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给人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作品发表时,正值日寇大举侵略中国的前夕,而蒋介石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的反动政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的形势下,因而就更具有深广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