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797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docx

语文五年第六单元

第19课

《当代神农氏》简介:

本文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

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

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当代神农氏

刘建祥、李振湘

1987年3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

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荣获了特等发明奖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个国际性大奖。

这是袁隆平的光荣。

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

  一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草和庄稼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神农氏——我们的祖先炎帝来到了人间。

他造了一条神鞭,“啪啪、啪啪”,把地上长的各种树木花草都赶到大地一边,然后自己挨个挨个地尝,选出了人们可以吃的高粱、谷子、豆子和稻谷等五谷杂粮。

后来他又发明了耒、耜,告诉人们如何耕种。

神农氏的子孙,从此得以生存延续。

  然而,神农氏只解决了什么东西能吃的问题,并没能解决给人们更多可以吃的东西的问题。

当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时候,又遇到灾害,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饥饿,像阴天蒙蒙的雨雾,笼罩在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中华大地上。

袁隆平看到,在公共食堂的灶台上,堆堆野菜,大锅清汤,岌岌可危的村民住房里,躺着一个个因饥饿患水肿病的大人和孩子……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

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他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

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一个黄色的小笔记本上,袁隆平记下了这个奇妙构想。

他决计要像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样,制造一根神鞭,驱走在中华大地肆虐的饥荒恶魔。

  他借书买书,读书抄书。

他学习英语、俄语,用这些语言工具了解国外科技的新成就,丰富他那扎实的专业知识。

他,开始了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

中华大地正在孕育着一个当代的“神农氏”。

  二

  世界上的水稻种植,曾由高秆品种改良为矮秆品种,亩产因此增加了150千克左右,被国际上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水稻杂交,又将比常规品种增产20%~50%,国际上认为这将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然而,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

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不少西方学者断言:

“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

袁隆平认为,经典理论没有实验根据,因为他自己就曾经发现过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袁隆平展开了科学想象的翅膀,希望大面积培育出杂交水稻。

他的想法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但袁隆平要走自己的路,用事实来回答人们的疑问。

  三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

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

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

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

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

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

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

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把这株稻子取名为“野败”。

国际上叫它“WA”。

袁隆平,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四

  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十多个春秋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打击。

“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实验成果。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黄昏,所有搞实验的坛坛钵钵都被砸烂。

稻苗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

面对着这种惨状,他痛哭流涕:

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袁隆平痛苦不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笃!

笃!

笃!

”突然有人敲门。

  袁隆平连鞋都来不及穿,赶快开门。

进来的是他的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

  “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袁隆平惊问。

  李必湖说:

“老师,我们知道要出事,事先藏了四钵稻苗呢!

  “啊,藏在哪里?

”袁隆平喜出望外。

  尹华奇说:

“在阴水沟里。

  “快走,带我去看看。

  夜色下,袁隆平捧着劫后余生的四钵稻苗又悲又喜,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从那以后,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日落黄昏;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命运,总是朝敢于向他挑战的人微笑。

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

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

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

在当今的中国,有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世界震惊了!

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床头上的标签》简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比希在研究工作上一成一败两个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要求自己“更认真”“更严谨”的化学家形象,让我们明白只要不断吸取教训,就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床头上的标签

叶永烈

李比希是德国化学家。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化学家。

因为从小心里就有一团理想之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自觉。

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

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

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这种液体是什么呢?

  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

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

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

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

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

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

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

《海藻中的新元素》就是关于溴的论文。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

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

“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从此,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

有一次,他到一家化工厂考察。

当时工厂正在生产名叫“柏林蓝”的绘画颜料。

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

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

“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

”一位工长告诉他:

“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

  李比希没有放过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

搅拌的声音和颜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回去以后,他就动手实验,最后查出了原因。

他写信告诉那家工厂:

“用铁棒在铁锅里搅拌,发出响声,实际上是使铁棒和铁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铁屑与溶液化合,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

如果能在溶液中加入一些含铁的物质,不必用力磨蹭铁锅,也会提高柏林蓝的质量。

  那家工厂按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提高了颜料的质量,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李比希接受教训后,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成为化学史上的巨人。

第20课

《这也会过去的》简介:

本文通过巴西足球队失败与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

时间永不静止。

世界也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人的心情亦如此。

面对纷繁的世事,你也许会振奋,也许会低落,但不管怎样,你要保持微笑,要胜不骄,败不馁,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去面对。

因为“这也会过去”。

这也会过去的

蒋光宇

1954年,巴西的男女老少几乎一致认为,巴西的足球队定能荣获世界杯赛的冠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足球的魅力就在于难以预测。

在半决赛时,巴西

队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结果没能将那个金灿灿的奖杯带回巴西。

球员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足球是巴西的国魂。

他们懊悔至极,感到无脸去见家乡父老。

他们知道,球迷们的辱骂、嘲笑和扔汽水瓶子是难以避免的。

  

当飞机进入巴西领空之后,球员们更加心神不安如坐针毡。

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

巴西总统和两万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

  

“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  

“这也会过去!

” 

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

总统和球迷们都没有讲话,默默地目送球员们离开了机场。

  

球员们对“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的理解是比较深透的,可相比之下,对“这也会过去”的理解却不够深透……  

4年后,巴西足球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

  

回国时,巴西足球队的专机一进入国境,16架喷气式战斗机立即为之护航。

当飞机降落在道加勒机场时,聚集在机场上欢迎者多达3万人。

在从机场到首都广场将近20公里的道路两旁,自动聚集起来的人群超过了100万。

这是多么宏大和激动人心的场面!

  

人群中也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

  

“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

”  

“这也会过去!

球员们对“胜利了要勇往直前”很容易理解,对“这也会过去”的理解依然朦朦胧胧……

后来,巴西足球队的队长断断续续向一些人请教,应该怎样理解“这也会过去”的含义?

真是无巧不成书。

队长请教的一位老者微笑着说:

“这也会过去”的横幅都是他写的,他给队长讲了下面的故事:

  

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一位智者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至理名言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能使他得意的时候不会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失意的时候能够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

但是,醒来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句至理名言。

于是,所罗门找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讲了那个梦,要求他们把那句至理名言想出来,并拿出一枚大钻戒,说:

“如果想出来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镌刻在戒面上。

我要把这枚戒指天天带在手指上。

一个星期过后,几位老臣兴奋地前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了一句勉励人胜不骄、败不馁的至理名言:

“这也会过去!

《不可放弃的努力》简介:

文章先举大鱼小鱼的实验,证明没有努力便达不到目的,又举古希腊以后的人们墨守成规不再努力,没突破一分钟跑四英里之限,最后举罗杰·班尼斯特的例子,再次说明努力的重要。

本文告诉我们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

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蒋光宇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

努力。

  恰如鲮鱼和鲦鱼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

开始时。

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

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

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

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犯鲮鱼那样的错误。

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

要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绝不可能的。

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了他们的断言错了。

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

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变成了可能的事情?

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

  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

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

胜利者屡败屡战,绝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屡战屡败,可惜地放弃了努力。

《听见颜色的女孩》简介:

全书讲述了身残志坚的聪明女孩美乐笛的成长故事,从美乐笛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能够学到从容面对挫折的生活态度,能够更理解父母,也懂得生活的不易。

 

片段摘抄:

第一章

词语。

  成百上千的词语包围着我,也许成千上万。

  教堂,蛋黄酱,石榴,

  密西西比,那不勒斯人,河马,

  丝滑,可怕,变幻斑斓,

  呵痒痒,打喷嚏,愿望,担忧,

  ……

  词语总围着我打转,像雪花——每一片都精致娇嫩、与众不同,我的手还没有碰,就开始融化了。

  在我内心深处,词语积成巨大的一堆又一堆,积成高山。

满脑子全是词语、句子、互相关联的想法、诙谐的措辞、笑话、情歌。

  从我很小的时候起——大概几个月大吧——我就觉得词语像甜丝丝的流动的礼物,我把它们当成柠檬水喝下去,简直能尝出滋味。

词语让我乱糟糟的念头和感觉有了实质。

爸妈总是用谈话把我包裹起来,像毯子一样。

有时他们窃窃私语、喋喋不休;有时他们说得大声又清楚。

爸爸对我唱歌。

妈妈把坚强的气息吐露到我耳中。

  爸妈对我说的每个字,关于我的每个词,我都吸收到身体里,牢牢记住,一个不落。

  我不知道用词语表达想法的复杂过程我是怎么弄清的,反正自然而然就知道了,而且很快。

到两岁的时候,我所有的记忆都有词语,所有的词语都有意义。

  但这一切都只在我的脑海里。

  我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个字,而我快十一岁了。

 

第21课

《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简介:

这篇文章写了居里夫妇工作条件的简陋和艰辛的劳动,写他们的共同钻研,分工协作,配合默契,相互慰勉,分享科学探索的快乐,突出了主人公居里夫人是“世间最顽强的女人”的一面。

本文给我的启示是:

我们要有一颗乐于探索,发现并创造的心,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克服重重困难,要有超强的毅力,坚持不懈,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

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

佚名

光纤幽暗的棚屋里,一个年轻的夫人穿这灰迹斑斑的旧工作服,手持一根和她身高差不多长的铁条,不停的搅动一大锅沸腾的溶液。

她的动作熟练,像一个习惯于幸苦劳作的女工。

屋外正在下雨,雨点打在玻璃棚顶上,发出清脆而杂乱的微响,让人听得心烦。

雨水渗过屋顶,漏的满屋子都是水。

她凝视着在铁锅里翻滚气泡的溶液,双手重复着摆动铁条的动作,目光沉着平静。

日复一日,她一直在做这件艰苦而枯燥的事情。

住在楼蒙路上的人们都很熟悉她,熟悉这间简陋的棚屋和从棚屋里飘出的气味辛辣的白烟。

若是晴天,她会把铁锅搬到棚屋外的院子里,在那棵榉树的绿阴下工作,她的头发随风扬起,和溶夜的白烟一起飘动。

她是谁?

她在干什么?

这位年轻妇人,是居里夫人。

1898年,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了一种未被人类知晓的金属,她以为小的含量混杂在其他矿物质中,寻找提炼它,确定它的化学性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

居里夫妇没有经费,也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助手。

怎么办?

他们只能因陋就简,利用最简单的设备,开始做这件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楼蒙路的那间就棚屋,夏天像锅炉,冬天向冰窟,刮风时,风从棚壁的裂缝中钻进来;下雨时,屋里到处是滴滴答答的漏水声,积水就在他们脚边流淌。

如果风雨交加,棚屋就像一只波涛中颠簸的破船。

整整四年时间,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

第一年,他们共同从事新进书的化学分析工作,而且研究它的放射作用。

不久,他们认为两个人分工合作的效率更高,居里先生试着确定新元素的特性,而居里夫人继续负责制炼提取。

在这种分工中,居里夫人选择了应有男人来做的体力活,他独自一人搬运蒸馏器,倒出溶液,每天连续几个小时搅动在冶锅里沸腾的材料,溶液的气体刺激着他的眼睛和咽喉,毁损着他的建康。

晚上回到家里,她总是精疲力尽的躺倒在床上,累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神秘的新元素,似乎隐匿的很深,不想被人类认识,她行踪诡秘,千方百计躲避着向它逼近的探索者。

但是它遇到的是一个世间最顽强的女人。

居里夫人像一只勇敢的蚂蚁,奇迹般的搬开挡在她前面的一堆巨大的石头,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目标,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它坚定执著的脚步。

居里夫人认为,在这件旧棚屋中度过的这几年是她〝一生中最好最快乐的时光〞。

虽然十分疲惫,但她总是兴致勃勃。

对一个科学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创造和发现更令人兴奋呢?

哪新的元素如同夜空中一颗时隐时现的星星,闪现着无比神奇的光芒,时时刻刻吸引着她,召唤着她来揭开它神秘的面沙。

简陋的旧棚屋里,飞翔着智慧的精神。

陈静斋工作中时,居里夫妇很少说话。

有时居里先生会离开自己的试验台,走到居里夫人身边,居里夫人停下手里的活,两个人站在床前,随便交谈着。

他们的对话深奥莫测,有时却天真如童稚幼儿。

他们的话题当然总是离不开那新元素一次,居里夫人问居里先生:

〝我真想知道它是什么模样,她的相貌如何。

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居里先生用爱怜的目光端详着憔悴的妻子,轻声答道:

〝我向它会有很美丽的颜色。

居里夫人艰辛的探索终于有了结果,那是一个奇妙的夜晚,居里夫妇悄悄走进那间棚屋,他们没有电灯,在黑暗中,他们看见了一簇一簇蓝色的荧光闪闪烁烁,又如天上的星星撒落在他们面前。

这就是居里夫人苦苦寻觅而得的新金属,它们已被装进玻璃瓶,成为人类的俘虏。

这新金属,是镭。

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棚屋里,居里夫人以她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科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发现。

《逝世前的科学纪录》内容简介:

这篇文章写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逝世前一天还在做科学记录,以及纪录的主要内容,表现了竺可桢的科学贡献和工作作风,突出了他实事求是、善于观察、细心、一丝不苟的精神

逝世前的科学纪录

叶永烈

1974年2月6日清晨六点,北京还没有破晓,寒气袭人。

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用颤抖的手,拧开半导体收音机的旋钮,仔细倾听着天气预报。

然后支撑着从病床上坐起来,戴上眼镜,借着台灯的光,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

“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写完之后,老人正想把笔记本合上,忽然记起一件要紧的事,又连忙戴上眼镜,在刚才那行小字下面,注上两个字:

“局报”。

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科学记录。

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

这位老人是谁呢?

他就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为什么在记录了天气预报之后,又加了“局报”两字呢?

原来,这“局报”就是指“气象局预报”的意思。

平时,竺可桢并不记录天气预报。

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温度计,每天清晨,他把温度计放在院子里,然后开始做早操,做好操以后把温度记下来。

他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

打开竺可桢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的项目可多啦: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花。

“4月20日,燕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5月23日,布谷鸟初鸣。

”……

竺可桢仿佛是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时刻刻都在精心地观察着大自然:

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鸟叫,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降霜,第一次结冰,第一次下雪……

竺可桢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

他的笔记本,仿佛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

竺可桢为什么要给大自然记日记呢?

原来,竺可桢研究着生物随着气候变化而怎样变化的科学──“物候学”。

物候学是一门与工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科学。

比如说,1962年春天,北京农村的花生播种以后,受到严重的冻伤。

其实,社员们是按照与前两年同样的日子播种的,为什么在前两年却没有发生冻伤呢?

竺可桢打开他的记录本,找到了答案:

1962年北京的山桃、杏树、紫丁香开花的日子,比1961年迟了十天,比1960年迟了五六天,物候学的观测说明,1962年的农业季节推迟了,花生的播种日期也应适当推迟才对。

竺可桢正是深知物候学是一门如此重要的科学,所以毕生从事这一研究工作。

他每天上班,本可以坐汽车,但他宁愿步行。

一边走着,一边像巡逻兵一样扫视周围的一切。

他善于从千树万枝中发现第一片绿叶,他善于从喧闹嘈杂的城市中听出第一声蛙鸣,他善于从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看到第一只燕子,他善于从春天的风沙中辨别出第一朵柳絮……

竺可桢在他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一书中,绘制出了1950年至1972年间各种物候变化的曲线。

这每一条曲线,不知凝聚着多少个观察数据,凝聚着竺可桢多少心血。

竺可桢还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摘引出古人对各种物候的记载,写出了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受到国内外气象学家的重视和称赞。

竺可桢为工农业生产贡献了力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而他的成就,正是来自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来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科学态度。

他在1936年至1949年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亲自为浙江大学制订了校训──“求是”。

他的一生,贯穿着“求是”精神。

他在最后一篇科学记录上注明的“局报”两字,正是他严格的治学精神在别离人世前的又一次闪光!

《斜塔上的实验》简介: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代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不怕威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真理与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与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生的精神。

斜塔上的实验

佚名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

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

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

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前喀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

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

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前喀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

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

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

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

“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

"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

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

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

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今天,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