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72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docx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

分析工职业等级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分析工

1.2职业定义:

按照分析检验规程或标准,使用化学试剂、分析仪器、计算工具,对原材料、中间体、成品等物件的技术指标进行测定,或进行定性测定,或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分析,为评定其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或为试验研究提供分析测试数据的分析测试检验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或室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

学习能力

*

计算能力

*

表达能力

*

观察判断能力

*

视(色)觉

*

嗅觉

*

听觉

*

动作协调性

*

手指灵活性

*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

初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22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4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丰富的分析实践经验者;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年以上,并具有丰富的本职业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实践经验者。

1.7.3培训场地和设备:

标准教室,一般分析测试所需的实验室及其设施,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气体分析和仪器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技能训练场所(详见附件:

实验室及设备仪器要求)。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其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

20,技能操作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

6。

1.8.5鉴定时间:

根据职业等级不同,理论知识考试为60min~120min;技能操作考核为480min~1920min;论文答辩不少于40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考试场所为标准教室,技能操作鉴定场所应满足技能等级鉴定需要的实验室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材料、试剂等物品(见各等级的准备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2.1.2职业守则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确保质量

2.2基础知识

2.2.1无机化学:

物质“三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化学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2.2.2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式、结构式和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2.2.3数理统计:

数据整理方法,误差理论,准确度和精密度。

2.2.4安全知识:

实验室安全知识、采样安全知识、化学危险品知识。

2.2.5法律知识:

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境保护法等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注:

技师工作要求见沪劳保技发(2000)57号文高级技师工作要求待制订]

本职业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分析仪器的准备

1.能识别各种玻璃器皿的型号、规格和用途

2.能清洗玻璃器皿

3.能根据分析需要准备好仪器、设备。

玻璃器皿的型号、规格、用途

玻璃器皿的清洗

分析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用途

(二)试剂和溶液的准备

1.能识别试剂的级别、规格

2.能进行一般溶液的配制

3.能根据分析测定的需要准备好试剂、材料

试剂的级别、规格

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一)气体样品的采样

能进行常温正压气体的采样

常温正压气体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液体样品的采样

能对静态、均匀液体采样

静态、均匀液体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固体样品的采样

1.能进行固体物料的采样

2.能对固体样品进行缩分、研磨、过筛

固体物件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固体样品进行缩分、研磨、过筛

三、

(一)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

能使用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

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

(二)天平的使用

1.能识别不同型号、规格天平及其用途

2.能使用天平进行称量

天平的种类、型号、规格及其使用方法

(三)容量分析滴定操作

1.能进行溶液的稀释、定容

2.能用吸管进行移液

3.能进行酸碱滴定分析操作

溶液配置的方法及浓度计算

酸碱滴定的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四、

(抽其中1点工作内容进行鉴定)

(一)气体的化学分析

1.能配制各种气体吸收剂

2.能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器进行气体分析

气体化学分析法原理与方法

(二)比色分析

1.能进行目视比色分析测定

2.能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单组份比色测定

目视比色和分光比色法原理,仪器及测定方法

(三)气相色谱分析

能用TCD或FID进行单组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四)溶液的PH值测定

能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

PH计构造及测定PH值的原理

五、

试验数据

的整理及结果的分析

(一)试验数据的记录

能准确、及时、真实记录分析测定数据

原始数据记录的要求

(二)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与判断

1、能正确的进行分析结果的计算

2、能采用GB/T1250中方法对产品质量指标极限值进行判断

分析测定结果的表示及计算方法

GB/T1250

 

3.2中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分析仪器的准备

1、能进行玻璃仪器的检查(验)

2、能进行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正

3、能进行天平砝码的校正

1、玻璃仪器的使用

2、玻璃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

3、天平的计量检定

(二)、试剂和溶液的准备

1、标准溶液的配制

2、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指示剂配制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和标定

指示剂配制方法

二、

(一)、常温负压气体的取样

能进行常温负压气体的取样

负压气体取样的方法及原理

(二)、静态、非均匀液体的取样

能进行静态、非均匀液体的取样

静态、非均匀液体取样的方法及原理

(三)、固体样品的溶解

能进行固体样品的酸溶法溶解

固体物料酸溶的方法及原理

三、

(容量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

(二)、配位滴定

(三)、沉淀滴定

(抽其中一点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熟练进行各类滴定操作(包括不同的滴定方式)

2.能选择指示剂,正确的判断终点

3.能观察和分析在测定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少测定误差

1.容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2.化学反应平衡理论

3.各类指示剂变色的原理

4.容量分析干扰因素及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四、

化学

分析

(重

量法)

(一)、沉淀重量法

(二)、气化重量法

(抽其中一点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熟练进行重量分析测定

2.能观察和分析在测定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少测定误差

1.重量分析基本原理及溶度积

2.重量分析条件选择

3.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五、

(一)、密度的测定

(二)、熔点的测定

(三)、凝固点的测定

(四)、沸点的测定

(五)、折射率的测定

(六)、比旋光度的测定

(七)、粘度的测定

(八)、闪点的测定

(抽其中1点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熟练进行物理常数测定操作

2.能正确的进行物理常数测定的计算

3.能分析判断测定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少测定误差

 

1.各物理常数测定的基本原理

2.各物理常数测定的仪器结构及原理

3.影响测定因素

4.物理常数的计算方法

六、

(一)、分光光度分析(可见或紫外)

(二)、色谱分析(GC或LC)

(三)、电化学分析(电导或电位)

(抽其中2点内容中任一仪器进行鉴定)

1.能按操作规程或标准进行正常的分析测定工作

2.能进行二种定量方法(分光光度法为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比较法;色谱法为归一化法和内标法;电化学分析法为直接法和滴定法)

3.能观察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

4.能对所使用仪器维护保养

1.各类仪器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2.相关的定量方法

3.仪器常见异常现象

4.仪器维护保养

七、

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的分析

(一)、偏差的计算

(二)、异常数据的检验

1.能进行各类偏差的计算

2.能应用4d法和Q检验法对异常数据进行检验

1.误差的基本概念

2.分析数据的处理

注1:

鉴定时四和五功能块中任选一功能块考核

注2:

五功能块为提升功能。

3.3高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分析仪器的准备

1.能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检查

2.能进行仪器开机、预热、调试

1.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及使用

2.仪器使用说明书

(二)、试剂和溶液的准备

1能对试剂根据需要进行提纯

试剂提纯的方法

2仪器分析用的标准样品的制备

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二、

(一)、高温物料取样

能进行高温物料的取样

高温下取样的方法

(二)、高粘度物料取样

能对静止或流动状态下高粘度物料的取样

高粘度物料性能及取样方法

(三)、气、液、固三相中有二相及其以上共存时的取样

能进行气、液、固三相中有二相及其以上共存时的取样

二相或三相共存时取样的方法

(四)、固体样品的熔融

能进行固体样品的熔融法制样

固体物料熔融法

三、

(抽其中1点进行鉴定)

*

(一)、常见阴、阳离子的定性

能准确地对试样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定性

无机离子定性

*

(二)、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官能团的定性或定量

能准确地对有机化合物中元素或官能团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

有机化合物中元素及官能团分析

(三)、非水溶液的滴定

能熟练进行非水溶液的滴定分析

非水溶液滴定

四、

(一)、光谱分析法:

可见、紫外、红外、原子吸收、发射光谱

(二)、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三)、电化学分析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库仑法、极谱法

(在每点工作内容中可任选一种分析仪器进行鉴定)

1.能按标准或操作规程准确、熟练操作

(一)、

(二)、(三)工作内容中的仪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三类工作内容中各种仪器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2.样品的制备

2.能对分析仪器常见的故障进行诊断,对简单的故障能进行排除,并能维护保养

1.仪器常见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2.仪器的鉴定规程

五、

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的分析

(一)、分析测定数据中异常情况

能用t法和F法检验异常数据

可疑数值的舍取和显著性检验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能用直线方程来处理线性数据

一元回归分析

六、

(一)、技术管理

1.能正确执行本行业的各项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

2.能解决初级、中级工在分析测试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具有培训和指导初、中级分析工的能力

4.能正确处理常见实验室“三废”

1.“三废”处理及“三废”排放标准

2.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二)、生产管理

能编制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编制

注:

化学分析模块中1、2工作内容为提升模块。

4.比重表

4.1初级

4.1.1理论知识

项目

配分

基本

要求

1.职业道德

5

2.基础知识

15

1.准备工作

15

2.取样和制样

10

3.化学分析

25

4.仪器分析

20

5.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4.1.2技能操作

项目

配分

1.准备工作

10

2.取样和制样

10

3.化学分析

45

4.仪器分析

25

5.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4.2中级

4.2.1理论知识

项目

配分

基本

要求

1.职业道德

5

2.基础知识

15

1.准备工作

7

2.取样和制样

8

3.化学分析----容量法

20

4.化学分析----重量法

10

5.物理常数测定

10

6.仪器分析

15

7.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4.2.2技能操作

项目

配分

1.准备工作

8

2.取样和制样

7

3.化学分析----容量法

30

4.化学分析----重量法

15

5.物理常数测定

15

6.仪器分析

15

7.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合计

100

4.3高级(综合)

项目

配分

1.准备工作

10

2.取样和制样

10

3.化学分析

20

4.仪器分析

40

5.试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10

6.管理工作

10

合计

100

附件:

培训单位需具备的条件:

师资(略)

标准教室(略)

技能操作培训条件:

(1)、具备分析检验所需要的实验室:

(一)、天平室;

(二)、加热室;(三)、化学实验室;(四)、仪器实验室

(2)、具备的仪器设备:

(一)、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作化学分析用)如滴定管、容量瓶、吸量管、量筒、锥形瓶、烧杯、称量瓶、干燥器、漏斗、离心试管、瓷板、比色管。

(二)、设备:

天平(万分之一)、台秤、烘箱、马福炉、电炉、真空泵、离心机、水浴。

(三)、仪器:

分光光度计(可见;紫外)、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仪、电导仪、PH计或离子计、库仑仪、极谱仪、水份分析仪、闪点仪、阿贝折光仪、旋光仪、粘度计、熔点仪、沸点仪、蒸氮仪、奥氏气体分析仪(带氧化铜燃烧装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