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142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1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docx

主要行业环境监察指南

 

前言

本指南适用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实施现场监察工作,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执法参考使用,不具强制性。

指南包括造纸、印染、电镀、制革、水泥、火电、铅蓄电池、化工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等行业,简要介绍了上述各个行业的主要工艺、设备等情况,分析了主要产污节点与污染处理工艺,提供了现场监察的要点与检查技巧,给出了有关定性检查和定量测算方法,列举了常见环境违法行为情况等。

另外,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为各地区统计数据汇总而成或编写人员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得出,个别地区由于地域、经济、技术等因素,可能会与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有所出入。

本指南首次发布,为试行阶段,欢迎各地监察人员对指南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本指南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组织编写,主要编写人员:

胡晓林、高祥、徐志锋、钱贵龙、汤华、李珊珊、李腾、包崇志、徐京、陈小强、沈贵方、方宏锋、陆雪锋、陶全明、俞建春、金路阳、黄健、冯锋强。

在执行过程中碰到有关疑问,由编写单位负责解答。

环境监察主要程序

(试行)

一、监察准备

收集相关材料和信息,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各类环保标准;辖区内同类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数量、地理位置、基本工艺、生产规模、群众投诉等;拟检查企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评审批文件、“三同时”验收报告和验收意见、排污申报登记表、排污费核定及缴纳通知书,以及现场检查历史记录、环境违法问题处理历史记录等基本环境管理信息。

根据一般企业环保执法的具体任务,环境监察人员应当选择配备必要的装备,主要包括:

记录本及执法文书,通讯器材,全球定位系统,录音、照相、摄像器材,现场采样设备,快速分析设备,便携式电脑等。

二、制定方案

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制定相应监察方案,确定检查重点、步骤、路线等,必要时,邀请专家或其它部门配合监察。

同时,根据本地区企业的特点,采取暗查、突击性检查等。

三、执法人员

现场监察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环境监察人员必须取得环境监察资格证书,检查时出示中国环境监察执法证或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等执法证件,按制定的监察方案进行现场检查。

四、现场监察

1、查看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审批文件、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材料等环保手续情况,重点关注企业环评审批规模、主要工艺和设备、主要污染治理措施等。

2、调阅企业的物耗和能耗相关报表以及生产销售台账、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台账、危险固废处置和转移联单、在线监测数据报表、企业日常环保管理记录、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环保应急预案等相关资料。

3、检查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是否合理性、卫生防护距离是否符合已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规定要求、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与环评审批是否相符,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各类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雨污分流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偷漏排情况,环保污染应急设施是否完善等。

4、核算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所收集的材料和现场检查情况,采用产污系数法、物料衡算等方法,估算企业排污量,核查企业有无擅自扩大规模,有无超标或超总量排放。

5、走访车间及周边居民,与车间操作工人进行随机性访谈,了解企业生产概况,寻找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线索,走访周边居民,了解企业环保治理措施是否到位,日常环保管理是否到位,有无对附近居民造成污染。

对检查中发现可能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关键设备、物品、工具、参数等应拍照取证,对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应及时取样监测。

五、视情处理

检查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应进行现场取证,制作相关的调查询问笔录和现场勘验笔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的程序,视情进行现场处理或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现场责令改正。

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并有法定依据的,企业违法行为属环境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范围的,按照《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可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属于环境行政处罚一般程序范围的,按照《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一般程序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处理。

六、监察报告

现场监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重点就项目建设情况、环保审批验收手续情况、生产设施运行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总,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查实的环境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所在环境监察机构依法处理。

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应依法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或处罚;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和时限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七、总结归档

按期总结各类企业环境保护执法情况,注明检查情况、发现的问题、处理意见、处理结果等内容,将监察报告及所有的原始记录、材料分类归档备查。

废纸制浆造纸行业监察简要指南

(试行)

第一章行业概况

1.1生产工艺

废纸制浆造纸是指以废纸为原料生产纸浆,再由纸浆生产纸张、纸板,生产工艺主要分制浆工序(车间)和造纸工序(车间)。

造纸浆料分为面浆→衬浆→芯浆→底浆,

制浆工序分为碎纸→除砂→分离→磨浆→筛选→成浆;

造纸工序分为脱水→成形→压榨→烘干→涂布→卷取→包装。

1.2生产设备

主要设备有碎浆机、磨浆机、浓缩机、网辊、烘缸等。

1.3纸品与原辅材料

主要纸类品种有白板纸、牛皮纸、箱板纸、瓦楞纸、生活用纸以及其他用途特种纸等。

主要原辅材料有废纸、碳酸钙、淀粉、各类助剂等。

1.4污染物排放因子

废水污染物排放因子主要有pH、COD、BOD5、SS、NH3-N等。

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供热锅炉,其排放因子主要有烟尘、SO2、NOX;废纸拆包分解及辅料添加环节产生少量粉尘,一般可自然沉降;烘干及污水处理环节产生的废气一般是无组织排放。

噪声排放主要来自制浆和造纸工段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噪声。

固废污染物主要有制浆工艺产生的废塑料、沉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

1.5污染治理工艺

废水治理:

格栅-斜网收浆-初沉池-气浮池-曝气池-二沉池(或纳管集中统一处理)-出水。

锅炉废气治理:

分脱硫除尘、湿法除尘及大锅炉脱硝等。

固废污染物治理:

废塑料、沉砂、污泥等综合利用、焚烧、填埋。

第二章材料审查

2.1环保手续

环评审批:

审查所有生产线与环评审批意见是否一致,重点关注纸机机型、纸类品种及产能、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如门幅宽度、烘缸数量)等。

竣工验收:

审查新建企业试生产情况、竣工验收文件是否齐全、一致。

排污许可证:

查看年度排污申报表合理性,审查排污许可证排污总量、审批允许总量与实际排放量是否一致。

纳管企业的签订纳管协议情况,及其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2.2产业政策

禁止新、改、扩建低档纸及纸板生产项目。

新建、扩建造纸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

新闻纸年产30万吨、文化用纸年产10万吨、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他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

2.3环境敏感区

禁止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新建、改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禁止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

2.4卫生防护距离

符合已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2.5环保管理台账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台账、污泥运输处置台账、在线监测监控设施运维台账、其他一般固废台账。

第三章现场勘验

3.1检查方法、技巧与关键点

“问”:

企业规模、生产情况,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大致排污情况;

“望”:

对锅炉烟气排放瞭望,排放是否稳定、有否冒黑烟现象;

“看”:

及时查看污水、废气(锅炉)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时采样,记录在线监测数据,初步判断排污量与生产规模是否符合;

“查”:

治理设施废水进出管路是否规范、清晰,进出水量是否一致,回用管路是否有标识,用水量与排水量、回用量是否一致;

“走”:

对企业周边环境(特别是厂外四周)走一遍,查看是否有明显排放痕迹或倾倒工业固废而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

3.2主要产污环节、工序、设备情况的监察要点

记录生产车间的造纸生产机型或纸机大小(宽幅、烘缸数量),查看纸张品种(白板纸、牛皮纸、箱板纸、瓦楞纸、生活用纸以及其他用途特种纸),调阅生产车间的日生产报表(用于记工时用);对照审批文件的造纸生产机型或纸机大小(宽幅、烘缸数量),纸张品种(白板纸、牛皮纸、箱板纸、瓦楞纸、生活用纸以及其他用途特种纸)是否一致,审批产能与当日生产能力换算的全年产能(一般按250-300日计)是否一致(特殊情况除外),产能计算公式为:

产能=干燥能力×车速×幅宽。

废水主要集中在制浆工序(车间)和造纸工序产生,其中制浆工序(车间)排水在除砂、分离和筛选过程产生,造纸工序(车间)排水在抄纸、脱水、压榨过程中产生。

废气主要集中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

废塑料、沉砂主要集中在制浆工序(车间)排水除砂、分离和筛选过程产生,污泥集中在污水治理过程中产生。

3.3主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察要点

一是看曝气池,正常情况下表面颜色为黄褐色,表面漂浮物体为少量泡沫和浮渣,异常情况下表面颜色为黑或红色,池面出现大量白色或棕黄色等其他颜色气泡;二是看二沉池,正常情况想表面清澈、有少量浮渣,异常情况下表面有发黑腐败大块上浮,或者呈块状上浮现象,泥块中含有大量小气泡,污泥颜色呈黄褐色、无异味,或者发生污泥膨胀,呈浅褐色,伴有大量细微泡沫,不易打散。

通过运行台账、在线监控流量计数据、经验判断系数进行比较,若初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偷排行为,经验判断系数是行业平均污水排放量为20吨水/吨纸。

3.4在线监控等重要数据监察要点

在线监测因子应包括pH、COD、NH3-N等,现场监察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硬件设施建设是否符合规范,如防雷接地、室内恒温、站房钥匙保管、取样口设置等;

二看是否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台账,开展日常维护工作,是否定期比对监测及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审核情况;

三看监测指标是否全面,在线数据是否与环保部门联网,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调阅历史数据查看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存连续出现恒值、超低值等异常情形;

四看可能导致数据不真实的人为因素,如仪器量程设置过高,通过稀释、吸附、过滤等方式处理监控样品,改变采样点水流状况规避采样监控等。

3.5污染物收集、处理、外排等环节监察要点、采样技巧

污染物收集环节:

一是看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污水收集管道是否做好防渗漏措施,污水收集管道最终去向是否明确;二是看雨水收集管道及排口是否有油污,雨水、循环水、污水是否分流,厂区污水收集和排放系统等各类污水管线设置是否清晰;三是看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有多余管道、可移动潜水泵等设备。

污水处理环节:

一是看处理设施设备如风机、压滤机等能否正常开启运行;二是看药剂添加量是否合适、沉淀时间是否充足等;三是结合纸品种类、回用工序、原水浓度等因素看中水回用量是否合理。

外排环节:

一是检查污染物排放口的数量和位置、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污去向,与企业排污申报登记、环评批复文件的一致性;二是检查是否存在偷排漏排或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废水现象,是否有偷排口或偷排暗管,是否存在将废水稀释后排放,是否将高浓度废水(主要是污泥)利用槽车或储水罐转移出厂、非法倾倒。

采样主要是在标排口、非正常排口及雨水排口等位置,若企业存在清污不分、雨污混排、管路混乱等情况,则应重点检查其清水收集管道及收集池、雨水收集系统等,在雨水总排口及可能存在的非正常排口处实施采样。

3.6企业原料、产品、污染治理药剂等使用情况监察要点

原料方面主要是对照环评当中的主要原辅材料与实际使用的种类、数量,以此判断生产规模、产品种类、污染物因子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产品方面主要通过现场查看其类型和产量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污染治理药剂主要查看加药桶中药剂添加是否正常,备用药剂存量是否足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