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347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docx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最新时评2

最新时评(2017.2)

目录

01.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02.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03.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04.用历史滋养“新的时间”

05.文化建设要多些“历史耐心”

06.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

07.除了背几句诗、穿几套汉服,传统文化复兴需要哪些本事

08.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09.春节里安顿好“文化乡愁”

10.“红包大战”让春节更美好

11.怎样对话网络“新世代”

12.民意的底色是“正能量”

13.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14.中国电影与“西游情结”

15.手边家书,留存“温柔的庄重”

16.感动中国:

发现每个中国人的力量

17.别让“灵魂失重”

18.“简单”的力量

19.“蛙跳心理”与“冠军智慧”

20.勿让“喜好”奴役心灵

21.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22.不让孩子迷失在网络丛林

23.“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

24.济宁城管撕春联,“撕碎”了百姓的心

25.短评六则

26.热点问题分析三例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人民日报2017年元旦献词

当钟声回响在清朗的夜空,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播种决定收获。

刚刚走过的2016年,在我们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扶贫攻坚扎实推进,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为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难而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为许多行业分量最重的关键词;神舟十一号飞船翩然往返,创新创业浪潮映照出千千万万人的自信自强;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

“十三五”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身体力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卓然成型。

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日益彰显,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对这一年最好的总结。

  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连接未来。

盘点2016年度的共同记忆,有纪念建党、纪念长征的历史回顾,有敬仰英雄、敬畏历史的国民共识,有女排夺冠、举国沸腾的高光时刻,也有厉行法治、守护公平的持续发力。

一年里,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刷新着企业风尚,优良家风、优秀文化丰润着大众心灵。

一年里,改革勇气引领社会的风向,廉洁正气书写人心的政治。

这些精神层面的力量凝聚,汇集成复兴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劲动能。

  时间不会暂停和倒转,新长征没有中场休息。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慰,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动。

冲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进入现代化。

面对诸多矛盾问题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惟不忘初心者进,惟从容自信者胜,惟改革创新者强。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保持进取心。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把握经济新方位、践行发展新理念,需要激发新状态、展现新作为。

以自我革命的气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法之必行”的信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保持自信心。

真正的自信,源于实事求是、客观冷静。

放眼全局,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我们坚定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审视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全面把握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准备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面对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坚持实现共享发展不动摇。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保持平常心。

处大事应明而能断,临大势应顺而有为。

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认识到承担新角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做到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决不打肿脸充胖子。

我们追求改革的“过程自觉”,久久为功解决长期存在的难题;也讲究改革的“落地效益”,让改革的尺寸之功都能凝结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做事有度,处事有方,我们就能淡定从容、行稳致远。

  新年之始,瞻望未来,光阴似水,雄关如铁,任务繁重紧迫。

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同时间赛跑,把“四个意识”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干劲,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用今天的努力浇筑明天的辉煌。

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新华社2017年新年献词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迎着新的曙光,2017年正向我们走来,新的航程即将开启。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上,2017年注定是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

这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向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迈近了一步。

以什么样的状态走进这非同寻常的新的一年?

以什么样的成绩迎接党和国家发展关键时刻即将召开的又一次历史性盛会?

以什么样的作为接受决胜全面小康的实践洗礼?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我们当倍加努力、奋发有为。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中国跨出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新的历史。

2016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人民苦干实干,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这一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管党治党新部署,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团结奋斗的合力空前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发展动力更趋强劲;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圆满飞天,“墨子号”“中国天眼”等科技成果横空出世,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脱贫攻坚让上千万人甩掉贫困帽子,发展的热力温暖人心;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留下深刻中国印记,“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梦想的引力让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

一路上风雨兼程,再回首已过万水千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取得“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成就。

实践证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只有稳中求进、稳步前行,中国号巨轮才能劈波斩浪,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这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的行动指南。

稳中求进,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把握航向、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

改革开放38年来,我们从来都是在时代风浪中穿行。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种矛盾交织,风险隐患集聚;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凸显,国际环境更趋复杂。

乘风破浪,安危系于领航者。

稳是根本保证,进要真抓实干。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定盘星”、团结稳定的“压舱石”、汇聚力量的“引力场”,就能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稳中求进,深化改革、知难而进是我们开创新局的强劲动力。

“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

”稳是基础,是发展底线;进是目的,是改革大势。

在稳的前提下要在重要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蕴含着深刻的发展辩证法。

新的一年,改革有更多险滩要过,有更多硬骨头要啃。

只有既保持定力、稳定大局,又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才能把改革发展推向新高度。

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关键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必将积聚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稳中求进,改善民生、造福人民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成就伟大事业,必须在人民中扎下根基,从人民中汲取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稳是人心所向,进是责任担当。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才能万众归心、凝心聚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钧之力,聚于涓埃。

让教育更加公平,让空气更加清洁,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安居的钥匙不再遥远,让每个人的“小目标”都在伟大奋斗中实现,就能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汇成中国梦的壮阔洪流。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

这是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大有可为的时代。

稳中求进,凝结着我们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气质。

我们坚信:

未来属于脚踏实地的实干者,属于毫不懈怠的创新者,属于搏击风浪的弄潮儿,属于胸怀世界的合作共赢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眺望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让人感慨万千。

此时此刻,我们想起1894年甲午战败后,孙中山先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一批批志士仁人为此不懈奋斗。

百年易逝,梦想不老。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迈向2017,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负这美好的时代,不负这伟大的梦想!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①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

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

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念兹在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

中国历史上,有“三晚”之说——晚周、晚明、晚清,都是社会文化断裂期。

1842年,英军陈兵南京城下,中国被抛入“全球时间”。

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抗争、变法,经革命、战争,经建设、改革,不到200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着剧烈的变革。

及至今日,面对传统,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

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

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

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五千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

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

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架设起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影响力……中华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

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

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

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人民日报》(2017年02月07日05版)

用历史滋养“新的时间”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②

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二季热播,能记诵2000多首诗词的女高中生惊艳大众,很多人在微信中玩起了“定制专属诗”……传统诗词,以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诗心、让时代浸润古意。

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渴慕,由此可见一斑。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才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以“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勉励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俯拾即是、信手拈来的用典,正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

  戚戚于“故园何处”的浓浓乡愁,痛心于文物被拆的历史记忆,痴迷于古典名著的精神追求……涌动在现代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是文化的“还乡”与“寻根”。

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井喷”,需求增加也凸显“供给侧”的不足。

当前,对于开掘传统文化,还存在“三化”的问题。

一是“功利化”,忽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公益性、教育性,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招牌赚钱牟利;二是“庸俗化”,恶搞戏说历史事实,大肆解构历史名人,任意颠覆文化常识,扭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三是“简单化”,不顾时代特征,不辨精华糟粕,对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照搬复制。

那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新建古城、古镇,那些唯利是图、喊出天价的私塾、读经班,一拥而上争抢名人出生地,荧屏充斥胡编乱造历史剧,都是这“三化”的现实表现。

凡此种种,非但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反而让文化失色、让传统蒙尘。

  应该说,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语境,原样照搬到现代社会,很可能水土不服。

更何况,传统从来就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的,我们总是在“发明传统”。

从15世纪到19世纪,西方文化的创新,也正是通过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济政策、重新平衡政治秩序,由文化复兴迎来全面复兴。

放眼中国,学者费正清曾指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具有“改革的能力”,能“通过重新树立其理想”,使这个古老国家生存下来。

追寻传统并非一味复古,而是需要对传统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传统文化的枝丫嫁接到现代中国的植株,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

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却也伴随着心理失衡、价值失序、行为失范等问题,而矫正价值航向、涵养价值共识,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场需要注入“以义为利”的道德血液;面对庸俗的拜金主义,社会需要标注“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政府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面对一些人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现代病”“西方病”,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与滋养。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

传统文化既不该仅仅置于展厅,更不该胡乱堆放库房,前者只适于观赏赞叹,后者更无异于明珠投暗,而是应该真正成为融汇于日用伦常中的“活的文化”。

流动时代,亲亲为大,“常回家看看”承欢父母膝下;陌生人社会,与人为善,给保洁大姐、快递小哥一个笑脸;网络世界,慎独慎隐,让虚拟空间更清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应如此“水乳交融”。

我们不可能回到穿汉服、着唐装的时代,摆几本线装书、放几个假古董只是附庸风雅,更遑论风水堪舆、求签问卦之类。

让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活场景,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哲学家认为,内在的文化、意识,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需要回溯所从来处,开掘精神的河床、寻找心灵的原乡,最终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人民日报》(2017年02月08日)

文化建设要多些“历史耐心”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③

春节期间,全国上千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

“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的景象或将成为历史,而共坐守岁观春晚、指尖飞舞抢红包、阖家驱车寻胜景,已成为新春新风景甚至新传统。

无需拉开太长的历史视野,我们就能感受到习俗、传统的悄然改变。

  所谓传统,既有传承,也有创制,恰如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唐诗宋词,传统的河流行经不同的时空,往往会形成一脉相承却又独具特色的经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千年生生不息,传统文化可谓“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需要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

为明天沉淀下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华,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文艺工作时曾指出,“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

”这也未尝不是对整个文化发展的期许。

时代脚步匆匆,“资源”“成本”“收益”“价位”成为砝码,既带来市场标价的激励,也带来趋利若鹜的忧思。

一个例子是,阅读量成为不少新媒体的“唯一标准”,于是内容则胡编乱造以夺眼球、标题则“触目惊心”以博点击,更有故作惊人之语而不顾“三观”、不忌“三俗”者。

不管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粗暴的“功利主义”,浮躁的背后,都是对传统的轻慢、对文化的辜负,这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底色,也影响到时代的文化样貌。

  这两天,《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惊艳大众,不仅是因为2000多首诗词的记忆量,更是因为她身上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有网友评价,她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所有想象。

公众对这样一种古典气质的激赏,也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那种沉静、厚重的向往。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对关系,就是“道与器”“静与动”的关系。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者指向的都是撇掉浮面的泡沫、守住精神的根基、看到现象的本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让多少人沉下来,培厚了心性修养;“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又让多少人静下来,涵养了文化品性。

这样的“文化根性”,正可化解浮躁,塑造我们时代的文化气质。

  今天的文化建设,需要多一些“历史耐心”。

让今天的文化成为明天的传统,这是必须的胸襟和气度。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面对网络世界的洪流,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

如果没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文化定力,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化追求,怎么能沉淀出新的经典,让后人如我们今天吟咏唐宋名篇一样,沉醉于我们的创造?

如果不能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又如何打开我们的精神世界,涵养出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魂有定所、行有依归的核心价值?

丢掉了深刻的思考、放弃了社会的责任、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即便收获盆满钵满,也终究是一阵风就能吹走。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文化与时代的“对位”。

正在进行的春运,近30亿人次的世界最大规模短期人口迁徙,换个角度看,也是安土重迁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写照。

而当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有了“网民”这个新身份,网络世界、数字时代又会为文化景观和心灵图景涂抹怎样的色彩?

当代中国,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精神世界如此活跃,正是文化建设无尽的矿藏、不竭的动力。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自我作古”的勇气,“但开风气”的眼界,都是为了在传承不绝的文化谱系中,定位这个时代的所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

上个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都提出“新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21世纪,世界文化可能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贞下起元,利有攸往。

今日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中华民族之复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复兴。

而这,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自信所在。

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

李斌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

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

观众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

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50、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

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华诗词大会》节目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

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华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

“铜雀台”是谁修的?

“谢公屐”的“谢公”是谁?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

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在丰富观众眼界学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

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华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一位观众的感触,引来许多人同声感慨。

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