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1051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docx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

中考物理实验备考

一、认真研究《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

《中考说明》是中考指导性文件.把握着中考考试的方向,明确规定了中考考试的内容和范围,尤其是《中考说明》中的《双向细目表》,分析哪些是去年中考没考的知识点,哪些是重点知识点,重点知识年年考,次重点知识隔年考。

《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切实领会考试命题精神.组织中考复习,弄清所要考查的实验与探究的内容和范围,不任意增加和减少内容.

二、透彻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每个要素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角度和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

在试题中,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

一是通过描述相关情境,直接提出相关问题。

这是一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解题时要围绕的核心,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能偏题。

二是要人们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应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

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多,考试时则较少出现。

(二)做出猜想与假设

由于“猜想与假设”的发散性,故在考试中较少出现。

我们强调的是“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试题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是考查的重点。

主要考点有:

1、实验原理的确定。

许多实验探究,特别是测量某个物理量(如密度、机械效率、电阻等)的实验,都有一个实验原理的问题,就决定你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这个物理量的。

这个原理,也就决定了你实验的总的方向或框架。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只要被研究的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通常就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控制其他的量不变,仅使一个量发生改变,记录因变量相应的数值;经过多次(至少三次)实验,寻找规律。

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总结规律。

故有几个自变量,就至少要分成几个实验部分。

2、物理量的显示与控制方法

这是考查的重点。

有些物理的显示,可以有仪表或测量工具,如电流、电压分别电流表、电压表等;而有一些物理量,还没有专用的测量工具或实验中不能提供专用的测量工具,就要运用“转化法”进行间接测量,这时我们就要动点脑筋,在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好测量的方法和待测的物理量,特别是对于我们没有学过的物理量。

请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注意研究和总结。

实验中总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同时改变某个物理量。

有些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是难点,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电流与电阻的规律”时,要控制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理论上只要给这段电路接上一个稳压电源就行了,但实际上这样的稳压电源很找到。

如何控制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就成了一个“富有技术性”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时,如何科学地控制和改变速度等。

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3、实验器材的选择

在实验原理和大致的实验方向、方法确定后,就要考虑采用哪些测量工具,这也是常考的一个问题。

要注意根据实验的方法,特别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估算),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程)。

4、实验步骤的设计与表述

在实验操作问题上,试题中经常要我们书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验的特别注意点,如是否要匀速拉动、沿什么方向拉动等,或者必须要怎样操作或操作到什么程度等。

二是书写实验步骤,我们一定要注意写得简洁、清楚、有条理,表达到位。

通常要用“1、2、3、4……”或者“A、B、C、D……”一步步地写清楚,并且以一个重要的操作或测量某一个物理量为一步,不宜在一步中进行很多的操作或测量许多的物理量。

5、实验表格的设计

这是常考的内容。

其实很简单,通常你只要把所有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写成一横行,写清楚物理量的名称和字母,依此向下划列;再在左边写上实验次数,依此向右划行,一个表格就行成了。

千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物理量的后面写上相应的单位!

(四)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这里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描述准确到位。

二是考测量工具的读法,要熟练各种测量工具的读法,并注意在实验结果后写上单位(除非是填入表格的)。

(五)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与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

在考试中,这两个问题通常是合在一起的。

主要考点有;

1、实验数据的处理

一是计算。

二是将数据描绘成图表或曲线。

在描绘曲线时要特别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切忌用短直线连接两点。

2、实验现象的归纳或实验结论的表述

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研究,要注意写清楚“在……条件下,×××与×××……”,要注意“有关、无关”、“越大、越小”及“正比、反比”用词,尽可能写准确。

另外,许多实验探究题都有示例的表述方法,要注意读清楚,照着示例的格式书写,一般最保险。

3、抽象数学关系式

这考得比较少,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即可。

4、提出新的问题

由于问题的发散性,很少考。

但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验结果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

(六)交流与合作

在实验探究中,这一点十分重要。

但在考查中却无法体现。

注:

通过测量发现规律,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

三、不要盲目使用资料,在进行第一轮单元复习训练时,要深入挖掘每个实验的考点。

只有老师走进题海,才可能让学生走出题海。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各类复习资料.大多数外省编辑的复习资料,不见得符合我省中考命题的方向,因此老师帮助同学们选好复习资料进行复习是很重要的。

老师们要多看题,围绕每个实验,要多思考这些题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考查,并进行归纳和提炼。

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重复训练,真正实现实验复习的低耗高效。

例如:

测斜面的机械效率

 

考点:

1、实验原理

2、实验细节:

沿斜面匀速拉动。

(①拉力的方向?

②根据你的实验经历,实验中最难控制的是什么?

3、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

4、拓展:

计算摩擦阻力

5、拓展:

计算斜面和物块增加的内能

6、控制变量法

7、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

8、

分析实验数据,提出问题

例1:

(2010年武汉市)下图是小明同学研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1

5.0

1

2

较陡

10

0.3

6.7

1

45%

3

最陡

10

0.5

8.4

1

60%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不变。

例如:

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

考点:

1、实验前,U形管左右玻璃管中液面应如何?

怎样调节?

2、若左右液面不相平,压强的大小关系如何?

3、提出问题?

4、如何选择实验方案?

5、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归纳结论。

6、计算橡皮膜所处液体的密度或深度,U形管中液体的密度,左右液面的高度差。

7、误差分析

8、拓展:

将U形管与气体相连,实现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综合。

例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液面。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

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6)在一次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但仔细观察,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略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7)小芳在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如下,若不考虑橡皮膜的微小形变,则U形管中所装液体的密度为;当压强计两边高度差为5cm时,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为。

小芳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

次数

水的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某种液体

压强计两边高度差/cm

1

3.2

朝上

4

2

3.2

朝侧面

4

3

3.2

朝下

4

 

例2: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c、d两图实验,说明__________;

(3)小明发现“按U形管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金属盒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4)小明拔下软管,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如左下图甲。

然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p1与p2的大小,则p1__p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结:

要阅尽天下中考题,考点尽在掌控中。

 

四、第二轮专题复习,要打破单元界限,对实验进行归类复习,体现综合性。

1、按实验和探究方法进行归类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因此,注意考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在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归纳法等.

实验中控制误差主要方法有: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累积法(积多算少法)等。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看数据的变化趋势、图像法等.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转换法实验案例: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或者在有限条件下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通常会用一些较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者直接测量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来间接说明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物理教材中经常涉及到的转换法。

由于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为使他们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概念、规律和一些物理现象,教材通常应用转换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1、 物体振动发声

通常物体发声振动时的振幅较小,用肉眼不易观察得到。

所以教材为了突出物体发出声音时正在振动,特意通过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其他效果如激起水花、使悬挂着的乒乓球被反复弹开等明显的视觉效果来转换其不易觉察到的振动,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蒸发

对于酒精、水等无色透明的气态物质,其蒸发过程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其效果或气味来感知。

如湿衣服中的水蒸发后,其效果是水不见了,而衣服变干;酒精蒸发后,能在空中闻到酒精的味道。

3、 力

力是不可见的,虽可以直接感知,但如果产生作用力的两个物体与人无关,就不好感知了。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力所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力是否存在,如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种情况中只要出现一个,就可以认为该力的存在。

事实上,对力的三要素的探究就是利用力所产生的效果来达到目的的。

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力是不易直接测量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并不是直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而是测量物体对测力计中弹簧的拉力大小,通过拉力大小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正确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结论。

5、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大小可以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管内的有色水位高度差大小来反映,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中的金属盒所在处的压强越大。

6、分子无规则运动

通过扩散现象来说明。

比如将墨水滴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黑了。

7、电流表、电压表

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将电流或电压的大小转换成电磁作用力的大小再转换成指针的偏角,偏角越大,表示电流或电压越大。

8、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电阻发生变化时,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通过亮度的比较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将不可见的电阻转换为直观的亮度来反映。

9、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将动能的大小转换为纸盒滑动距离的大小。

纸盒滑动距离越大,说明小球对纸盒做的功越多,小球的动能就越大。

10、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将重力势能转换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表明重物下落对木桩做的功越多,重物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1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来说明物体内能发生了变化。

12、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

将水吸热的多少转换为对加热时间的判定,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水吸热越多。

13、 磁场分布

将不可见的磁场转换为铁屑的分布,通过受磁场作用力影响后的铁屑的分布来反映磁场的分布情形。

从而建立磁场的理想模型——磁感线。

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转换为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数目,数目越大,说磁性越强。

15、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通过比较等质量的煤油温度变化越大来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大。

16、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

初中物理理想化实验法案例:

1、牛顿第一定律

2、真空不能传声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1、等效电路

2、等效电阻

3、分力与合力等效……

模型法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应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线

3.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4.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5.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

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

1、水流类比电流

2、水压类比电压

3、原子结构类比太阳系结构

图象法

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叫图像法.

物理图象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还能表示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

2、按实验类型进行归类

(1)加强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测量型实验的复习

测量的理论

(一)测量本质

测量就是一种比较。

为了科学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________ 。

为了便于交流,人们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单位体系——“国际单位制”,简称“SI”。

请填写在国际单位制中以下各物理量的主单位:

力学

电学

热学

波动与声

功和能

长度

电流

温度

频率

功、能

时间

电压

周期

功率

质量

电阻

振幅

密度

波长

速度

响度

压强

(二)误差理论

1、误差与错误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误差是________(能/不能)绝对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

2、影响误差的因素

(1)测量的工具。

测量所用的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陷越深______。

(2)测量的方法。

(3)估读。

测量总要估读,因而测量总要产生误差。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是减小误差的重要方法。

注:

1)“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

2)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数位必须与测量值的数位一致。

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的测量型实验是一切物理实验与探究的基础

测量型实验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

它涉及到10个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包含:

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或量杯)、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

对于测量型实验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要求完成10个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直接测量型实验和6个间接测量型实验,如下表所示

分类

直接测量型实验

间接测量型实验

力学

1.会用使用钟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1.测平均速度

2.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测密度

4.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4.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功率及机械效率.

热学

6.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电学

7.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6.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功率

8.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9.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

10.会读家用电能表,能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关于测量型实验的复习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把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分开复习

(1)对直接测量型实验的复习建议:

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找出共性和不同点

共性:

1.测量前:

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如观察:

①零刻度线的位置;②最小分度值;③测量范围等。

2.测量时:

要做到“三会”:

①会用(调节或使用)、②会读(正确读出示数)、③会记(会正确记录仪器、仪表的示数和实验数据,包括会正确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不同点:

①不同的仪器用途不同;②原理不同;②调节的方法不同,测量中使用的方法、步骤不同,避免由于操作步骤错误造成测量结果的不正确.有减小误差的意识。

要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没有学过的仪器、仪表等。

(2)对间接测量型实验的复习建议:

一是要实测,二是要认识原理,总结归纳方法.

间接测量型实验是中考出题的重点,测密度、机械效率、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几乎是年年必考的物理实验试题.

间接测量型实验是在熟悉了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原理来测量一定的物理量的实验。

间接测量型实验复习应围绕实验原理来展开,复习时,应让学生到实验室去进行实际测量,通过实测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知道实验条件,会选择实验器材,熟悉实验步骤,有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特别是在测量工具不够的情况下,有利用其它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解决未知物理量的测量的能力。

方案二:

以复习间接测量型实验为主,以点带面复习直接测量型实验

对间接测量型实验没有涉及到的直接测量型实验单独复习

 

2、高度重视探究创新型实验的演练。

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又是科学方法,是中考物理实验考查的重点内容。

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要素,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省中考试题某一道试题中不会全面考查科学探究的全部过程,探究的内容可以是探究过程中的某一要素或几个要素,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或分析论证总结规律等,不同的试题考查不同的要素,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老师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题考查不同的要素,使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在不同的实验题中都涉及到方可达到复习效果的.

科学探究的内容很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各部分内容都可以作为科学探究的基础,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的实验有以下22个探究性实验,涉及到声、光、热、力、磁、电等各方面。

如下表所示。

分类

内容

声学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光学

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5.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

6.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7.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本领

8.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9.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0.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1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1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初步测量大气的压强

1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电磁学

15.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过实验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的关系

17.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电学

18.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19.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20.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

2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22.通过实验探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科学探究题命题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覆盖到初中物理的全部内容,有的是生活中的日常问题,有的是教材中的小实验,有的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身边的现象,复习时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