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995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docx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剖析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

 1.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

汽车行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发展,从1956年10月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到2003年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4。

总体经历了汽车工业创建成长阶段(1953~1981年),汽车工业改革开放阶段(1982~1993年)和汽车工业快速增长期(1994~2003年)三个阶段,得到巨大进步。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了“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规模经济,到2010年使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

如今我国汽车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继2009年我国成为当年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后,据中汽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成为有史以来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并将长期卫冕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与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且将长时期稳居汽车产销“全球第一”的位置。

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保有量为4975万辆,2009年就达到6300多万辆,预计到2011年底将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排名前三名的是美国  24600万辆,日本近7500万辆,中国6300多万辆。

对于中国汽车需求何时会达到饱和状态的问题,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保守估计,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4.9亿辆时,需求才会趋于稳定。

随着当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汽车全寿命过程中,以汽车检测维修为主的汽车售后服务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并得到蓬勃发展。

有资料分析指出,汽车产业是一个1:

10的产业,汽车产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

目前汽车工业每增加1元,就会给以汽车设计、制造业为代表的上游产业带来0.65元增值;给汽车售后服务相关行业的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总值比已达到1:

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将因此而前景广阔。

 2.专业设置的行业背景

 

(1)汽车检测维修行业前景十分看好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势必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

诸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安全气囊)AC(空调)、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生物与环境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生物与环境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电子设备只占汽车成本的2%,而目前已经达到18%~23%。

这就决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不但要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尽快掌握现代电子控制维修技术。

而正是由于现代电子控制装置高的技术含量,维修人员如果不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就很难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维修队伍结构在发生根本变化

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维修技术队伍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过去,汽车维修工作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体来完成,如今的汽车维修已发展成为必须以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工人组成,如今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进行“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一般技术工人转换。

国内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历水平不高极大地限制了高级维修人才的涌现。

现在汽车维修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注重汽车维修工程师、维修技术工人的招收、培养和使用,汽车维修技术工人队伍正在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但是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还是严重缺乏。

国内高级汽车维修工程师青黄不接,这样就造成了与制造生产相比较,售后检测、维修的滞后,以及车辆档次与维修质量的反差。

由此,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当担负起培养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3)维修队伍综合素质亟需提高

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熟练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

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维修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9.3%,维修基础培训的有38.7%。

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离开土地的农民、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除汽车维修之外,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检测、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问题同样存在,亟需提高。

(4)区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个汽车4S店企业,最少需要90人的编制才能正常运作.2010年贵州的汽车行业总数为850家左右,照此计算,行内工作人数为76500人左右。

而现在在册登记的只有6853人,就目前汽车业发展情况而言,未来的行业工作人数将持续增长。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内陆人均汽车拥有量为5%,香港、澳门比较发达的城市人均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30.5%,台湾也已经达到了25.7%,贵阳市只有2.33%,而贵州省低于1%,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5)区域行业、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80万的缺口。

《中国汽车报》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汽修企业里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

而在我国,高级技师占1.5%,高级技工仅占3.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却占60%。

目前国内共有汽车、摩托车维修企业33万家,从业人员220万,据831家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工人文化程度比例为:

初中以下38.5%,高中51.5%,专科以上10%,而发达国家这种结构比例为2:

4:

4。

据黔东南州汽车摩托车维修协会统计,全州虽然近些年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已经有了提升,但总体上文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70%的职工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真正具有汽车零部件故障诊断能力的优秀技工不足20%。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我省、我州汽车维修企业发展和人员素质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缺乏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层面的高技能人才。

在发达国家,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数与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人数比例通常为1:

10。

目前我国直接从事汽车生产的从业人员超过200万。

如果按照1:

10的比例推算,中国的汽车营销、保养、检修、金融保险等后市场服务人员需求量应超过2000万,而现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仅有240万从业人员,其他后市场服务人员更少。

随着我国汽车产量进一步扩张,必然需要大量职业化、专业化的服务人才。

3、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结论

1)从社会、经济、企业调研基础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国家紧缺人才的四大专业之一。

全国以汽车检测、维修、销售为主的汽车售后服务从业人员面临更新换代,需要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汽车运用工程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到汽车售后服务的行业中。

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汽车市场急需大量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即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层面人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运而生,应需而立。

2)目前,汽车维修工由机械修理和电子修理两方面技能组成。

而现在汽车维修企业维修工的技术能力现状是能力单一,偏重于机械技术维修或偏重于电子技术维修。

由此企业提出汽车维修工培养的能力组成应该是汽车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的组合,即“生物与环境一体化”。

3)企业反映毕业生上手慢,实践能力差,因此,学校人才培养应该将理论与技能融合,开发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按照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基本情况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

5804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

专科。

(三)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四)修业年限与学制

修学年限:

三年

本专业原则上采用一、二、三、四学期在校内或实习基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第五、六学期主要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总学时:

2712总学分:

160

(五)、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面向“服务市场”,主要从事汽车检测、诊断、维修、养护和销售等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本专业领域培养培训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六)、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能力

1、遵守职场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和规章

2、与客户、同事建立恰当的工作关系

4、能够准确的识读机械图纸

5、正确选用和使用工具、测量仪器、设备

6、认识车辆总成和部件

7、实施车辆保养作业

8、实施车辆电路小修作业

9、正确拆装、检查、维修各机械总成

10、实施汽车电器总成维修

11、实施电控系统维修

12、实施空调维修

13、实施压缩天然气供给系统维修

14、正确诊断和检测车辆故障

15、正确进行技术指导及质量检验

社会能力

1、交流想法和信息能力。

   应用询问和主动倾听的技巧,与顾客交流车辆维护和维修的想法和信息。

与相关负责人和同事交流,获取电路图、电子元件、维护和更换的步骤,确认维修技术标准,汇报工作中的成果和问题。

2、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能力。

   收集、分析和理解车辆各总成的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检测程序、测试程序、诊断方法、安全操作规范。

理解和应用常用专业术语、技术资料和说明书。

3、计划和组织活动能力。

    有效使用汽车维修时间和资源、区分重点和监督自己的工作绩效。

这包括准备和布置维修现场、确定维修设备和材料,准确地计划和组织的维修过程,以避免返工、工作流程中断和材料浪废。

4、团队工作能力。

    在团队工作中,理解和响应顾客需求,与维修经理、同事有效互动,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方法能力

1、解决问题能力。

   应用核对和检查技能,预测工作计划和进程中的问题,避免浪费工时和材料。

应用工作程序,解决工作问题。

2、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

   在故障检测与诊断中,进行测量,计算分析、校对设备,提供分析结果,确认维修更换的零件和元件的需求量。

3、应用技术能力。

   应用检测、诊断车辆各系统技术。

包括应用信息研究和管理系统、数字显示测量系统、设备和工具,以及测量装置。

   应用维修车辆各总成系统技术。

包括应用维修工具、检测仪器,书写作业记录。

   应用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设备的相关操作技术。

执(职)业资格

证书

名称

等级

颁证单位

汽车修理工

高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汽车维修电工

中级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七)、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1+1+1,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学院校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第二学年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中厂完成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开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三学年在企业顶岗实习。

 三、课程体系与结构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是建立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建立的思路一是确定以汽车总成或独立系统为模块单元作为教学的课程单元,它应具备一门课程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二是模块的内容以培养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进行维修工作应掌握的完整的工作行为,理论知识只能是完成操作技能所需的辅助工具。

这两个方面的设想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教会学生掌握职业工作行为的完整过程,即以职业行动为导向,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汽车一般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二)课程体系结构

注:

标有★为专业核心课程

 四、教学环节与要求

 

(一)教学理念

 1.重视教育思想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有关文件,坚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

 学院十分重视全院教职工更新思想观念,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此我院开展了“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大讨论,要求教师将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为现在市场经济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要求教师都写出心得体会。

发扬“诚、严、精”的教风。

要求教师认真开展高职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努力办出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在学院这种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背景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师们在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和汽车教研室的组织下,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专业的办学思想和理念。

近五年学校派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7人攻读在职硕士,同时,通过进修、考察、培训等多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吸收和转化先进的高职教育和办学理念。

 2.树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专业教师提升高职高专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出自身特色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

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改革和扩大,在校学生人数连年增长,我们必须面对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变革。

通过不断学习,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用来指导专业的各项教学工作。

 4.坚持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学习和研讨。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快速增长,汽车新技术日新月异,汽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平民百姓的消费商品。

指望在校短短3年所学习的汽车知识和技术终生或较长时间受用已经不可能,因此我们不断学习研讨和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在宏观教育理念上做到以学生为本、传授给学生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对专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意识和基础;在一般教育理念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

在教学中学习研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5.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做中学,学中做”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做中学,学中做”产学研一体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专业是学校与社会结合点,为了使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与汽车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组建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制度,并定期开展活动。

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该专业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习安排在凯里周边地市的10余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并与其中一些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行定单培养。

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走出去,走访用人单位,了解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调整教学内容与人才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请进来,邀请汽车行业的专家和汽车维修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举行报告、召开座谈会,介绍企业的需要人才的状况以及行业技术的发展。

三是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工作。

针对汽车行业生产第一线所需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听取企业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并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本专业根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

在实施教学体系过程中,注意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使教学体系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能使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服务于岗位群综合能力培养系统,实施效果良好。

(二).教学方法

 本专业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以学生在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训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点改革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数课程积极实践了问题引导,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及现场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在讲请概念的基础上强化操作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注重环境工程化、题目多样化、真实化、综合化、方案个性化、教师导学、学生自学。

鼓励学生深入现场调研请教,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课程考核体系彻底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法,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过程性考核实素质考核,工单考核,任务考核,评价主体由教师为主转变教师,学生,企业共同评价,终结性考核,主干课程均建立了试题库,严格执行考教分离,严格标准,严格考纪考风。

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个岗位实训结束后写出内容详实的岗位实训总结,岗位实训采用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岗位实训中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分别评价,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进行打分,学生的岗位实训成绩记入学生的档案。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核根据设计效果,创新能力(由使用部门评价)和答辩情况评定成绩。

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

实习结束后,还要进行毕业考试,学生可根据顶岗实习项目考试考试科目,考核题目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建立题库,实行教考分分离,无纸化考核,毕业考核不合格,不准毕业。

 4.建立试卷分析及考试结果分析、统计、评定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形成了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社会评价为主要形式的教改质量监控系统。

学校实行了以教学质量为主要依据的“低职高聘”的竞争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师生参与教改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手段

   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我院将能否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及其使用效果作为对教师能力考核要求之一。

为了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中逐步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并且使用最新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反映当前汽车行业的技术现状,改善了所选用的教材具有相对滞后的缺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较好地解决了学时不断减少、内容不断增加的矛盾。

同时,我院每年都拨出一定经费用于采购市场最实用最新的课件、录像,作为教师多媒体课件的素材;每学期收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供其他教师参考、交流。

截止目前,专业课程中共有课件30套,其中我院教师自主开发的有15套,在30门必修课和相关选修课中,85%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平均每门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专业课程规划全面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实践教学

学院认真落实高职教育所倡导的“理论够用为度,加强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精神,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紧贴企业需求,将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融入到“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企业修理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中,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同时,保障学生所学技能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近几年开设了多个综合性实验(训)项目,实验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能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跨科目的组织综合性实训项目。

 1.基础课实验开出率为100%。

专业课实验开出率为100%。

 2.实习教学环节按照分阶段重点培养,循环强化为指导思想,按照认识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的基本思路。

增设了汽车服务职业素修养这个新课程,第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专业认识实习,通过参观、看多媒体教学片、汽车专业入学教育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现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

 3.健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文件,严格教学管理,保障机制体系运行可靠,措施得力,效果良好。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科技活动,如请专家名人进行人文科技讲座、汽车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

在学生人文科技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技能训练

1.为更好地实施双证教育,认真研究分析了国家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实施了“双证制”

利用学院技能鉴定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取得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并把技能鉴定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理论、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紧密结合。

学生在通过理论和技能培训之后,由黔东南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派的考评员和我系具有考评员资格的教师共同进行鉴定考核,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采用笔式的方法,从国家题库中抽卷,实践操作进行现场考核。

自06级以来,每届学生均参加考核,通过率均为100%。

 2.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和汽车底盘拆装实习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汽车发动机静态、动态拆装实习和底盘拆装实习,让学生熟悉汽车发动机及底盘的结构、原理与拆装工艺、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汽车驾驶实习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我们安排了为期2天的驾驶实习,通过驾驶实习,学生对汽车有了更深的了解,掌握了汽车驾驶的一般操作,激发了学习兴趣,为以后考取驾驶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设计)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贯彻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走出校门,深入实际”的原则,做到“真刀真枪”的练习。

允许学生选择预分配单位作毕业论文(设计),使学生经过十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到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

选题要按照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领域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

选题应与社会、生产实际工作相结合。

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并符合学生职业方向,尽量使毕业实践与学生就业做到无缝连接。

毕业设计选题,按照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领域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正真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五、师资队伍

 

(一)本专业现有教师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专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