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共政策参考答案B.docx
《精选公共政策参考答案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公共政策参考答案B.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公共政策参考答案B
B卷:
一、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公共政策所具有功能的认识。
答:
(一)分配功能——公共政策是一种对社会价值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这种分配体现着阶级与政党的利益、体现着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与要求。
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首先维护本阶级、本政党利益。
如国家通过国家税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来调节和分配贫、富之间的资源,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政策来分配社会资源,具体体现在政府制定的“扶贫政策”、社会福利政策。
(二)导向功能(引导功能)——公共政策是一定时期政策主体所制定的整体目标与行为的准则。
因此,它具有引导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行为方向的功能。
尤其是政府制定的战略性公共政策,它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目标的一种判断。
如“改革开放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等,公共政策之所以具有导向功能是由于政策本身的权威性以及政策的指导性。
(三)协调功能——国家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中有许多利益关系需要协调,以保证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和谐。
各种政治权力关系、各种经济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政策来协调。
(四)约束功能——为了维护市场价格,禁止、限制、严厉打击等。
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政策所能发挥的功效和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作用表现出来,它总是在与某种社会目标的联系中得到判定。
政策基本功能包括:
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协调功能和象征功能。
1.导向功能
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政策导向功能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规定目标、确定方向。
规定目标就是把整个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由复杂的、多面的、相互冲突的、漫无目标的潮流,纳入明晰的、单面的、统一的、目标明确的轨道,使社会有序地发展。
政策导向功能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指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因势利导。
任何政策,不仅要告诉人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且还要使人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怎样才能做的更好。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突出表现导向功能的政策有很多,如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制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成千上万的城乡居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2.控制功能
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策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
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或是为了预防特定社会问题的发生;政策制定者在政策上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予以鼓励,对不希望发生的行为予以惩罚,从而达到对社会的控制。
政策的控制功能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形式。
实施政策的控制功能应特别注意对“度”的把握,这就要求注意发挥信息反馈系统的作用,及时动作,适时调整控制的方向和力度,使政策保持在发挥积极作用的状态上。
政策控制功能的典型例子,如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通过发挥政策的控制功能把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增长率控制在一个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上。
3.协调功能
国家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中有许多利益关系需要协调,以保证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和谐进行。
这些关系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组织(如各党派、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各种政治权力关系(如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等),各种经济关系(如生产与消费,消费与积累,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各经济法人之间及其与国家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
显然,这些性质各异、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不能靠长官意志或个人权威来协调的,而主要靠正确的政策。
比如“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就是协调执政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我国协调各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4.象征功能
政策的象征功能是指政策仅具有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后果,主要发挥象征性作用。
象征性功能不在于政策的实际作用,或者说制定者对它的期望并非如物质性政策那样,经过各种环节的实施,产生明显的实际效用。
它仅仅在于影响公众的看法、观念或思想意识。
这方面的例子有在我国推广使用普通话的政策。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的国情决定了这项政策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但是,这项政策的意义就在于它唯一所具备的象征功能表达了人们应当以此为努力方向的目标趋势。
第二种答案:
(1)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能够引导人们行为和事务发展方向。
从发挥效力的形式看,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分为直接导向功能和间接导向功能。
从作用的结果形式来看,公共政策导向功能分为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统一思想。
第二,确立目标。
第三,因势利导。
(2)制约功能
公共政策的制约功能是指政策能够对作用对象的行为与事务发展失范的控制和约束。
制约功能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制约、禁止政策制定者所不希望的行为发生。
公共政策制约功能是一种消极性功能。
政策制约功能是公共政策规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公共政策制约功能可以分为硬性制约功能和软性制约功能。
(3)管理功能
公共政策的管理功能是指政策在其运行过程中应承担和可能承担的基本政策任务。
其核心问题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政策主客体服从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共政策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以及协调职能上。
(4)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是指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分配的能力和作用。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调控各种社会关系及其整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它需要回答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为什么分配、需不需要再分配等一系列政策对象所关心的问题。
(5)动力功能
公共政策的动力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符号象征对国家管理和社会改造所具有的促进和推动的能力和作用。
公共政策组合物质的、精神的、动力的各种要素,利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创造出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新产品与行为,以不断地调整社会关系和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政策的物质动力主要是政策利用物质刺激、奖金激励等手段所表现出来的效力;政策的精神动力主要是政策利用精神信仰、精神激励等手段所表现出来的效力;政策的信息动力主要是政策利用大众传媒等各种信息杠杆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效力。
(6)准法律功能
公共政策的准法律功能是指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起到了指导、补充甚至替代法律的功能。
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一样,是对作用对象的观念和行为进行的约束和限定的规范形式。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都必然地要以一定的政策作指导;任何法律由于不可能对现实生活做出尽善尽美的规定而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以政策作补充;当法律出现缺位或过时时又要以政策作为替代。
二、谈谈中国政策主体中,官方决策者的组成状况,并对此做出自己的分析。
官方决策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具有合法权威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一般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也即广义的政府。
在我国,政党在公共政策决策制定中有着纪委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中国共产党。
立法机关一般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公共政策决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中国的政体属于“议政合一”。
行政机关及其官员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国务院及其构成机构,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行政立法权、提案权、监督权和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权利。
在当代,行政机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行政机关在政策决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司法机关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通过独立的司法审查权和司法解释权而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很大影响;另外,还通过对判例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产生影响。
我国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根据“司法独立原则”也发挥一定作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公共政策主体,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它是我国政府系统地领导核心,是实质意义的公共权力机关,对国家发展和公共事务的重大决策具有主导性决策权。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公共政策。
三、公共政策的终止时会遭遇到诸多的障碍因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政策过程中各种障碍因素的理解。
政策终结的障碍很多,政策终结很不容易。
1、心理方面的障碍。
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政策执行者,三是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
2、组织方面的障碍。
政策执行机构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一样,都具有寻求生存和发展以及自我扩张的本性。
组织的这种行为惯性,对政策终结是很大的障碍。
特别是当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的生存时,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会骤然增大。
3、社会方面的障碍。
当政策面临终结时,社会上的反对势力会很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多种利益集团的联盟,共同抵制政策的终结。
4、法律方面的障碍。
任何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任何组织的建立与扩展,都是通过一定法律程序进行的。
同样,一项政策的废止,一个组织的撤销也必须经过一套法定的程序。
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操作起来非常复杂。
5、资源方面的障碍。
政策的终结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沉降成本;二是终结行为本身的消耗。
沉降成本主要是指业已投入到原有政策里的资源,人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心理,面对巨大的沉降成本,往往会使人感到进退两难。
另外,终结行为本身也需付出很高的代价,这不仅仅是费用问题,可能还会牵扯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四、谈谈公共政策中的系统方法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系统方法用于公共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整体性;
2、综合性;
3、最优化;
4、可行性。
综上所述,系统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它将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努力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数学工具,定量、精确地描述对象的运动状态与规律,为解决复杂的政策系统问题,提供研究的新途径。
五、解述“萨巴蒂尔”的政策支持联盟框架的主要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政策模型的理解。
六、政府、市场、社会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主要主体,在不同领域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公共治理的角度,他们各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结合你自己的经历的事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
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种机制运行中各存在比较优势与不足,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
为了实现公共领域的良好治理,必须而且应当建立起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一、公共事务治理的三种机制: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政府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具有以强制力为后盾的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威。
它通过征税、许可和禁令等强制性的制度规定和手段,甚至合法地使用暴力手段,进行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规制与引导活动对私人追逐自我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约束,以保证社会公共秩序的生成和稳固,并行使保护个人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职责。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义务共有三项:
“保护社会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保护社会上各个人免受其他的侵害或压迫;出于公益目的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这说明即使在最坏的意义上,政府也是社会当中“必不可少的邪恶”。
在积极的意义上,政府被视为社会公共利益的最主要代表者,能够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搭便车与不合作。
它凭借自身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资源的合法性垄断地位,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以国家权力主体的身份组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履行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进而支配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市场被誉为“看不见的手”,它通过内部的供求、价格、竞争和风险等机制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调节生产和流通,调控市场运行。
一方面,市场供求关系引起产品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影响和引导经济资源的流动,实现资源在社会各部门、地区、行为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另一方面,为了寻求经济利益,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相互之间展开竞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决定经济利益在主体间的分配,使行为主体的活动与市场竞争状况直接联系起来,从而间接地调节市场的运行,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机制是人类繁荣、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来说:
“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西学中源说”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传统观点认为,公共事务若交由私人通过市场化策略进行处理,将出现公共牧地的悲剧———公共性受到损害,并导致公共利益的流失。
因此,只有依靠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或者进行彻底的私有化,才能化解公共事物的悲剧。
然而,现代多中心治理理论突破了这种非政府即私人的思路,在多中心治理的理论视野下,市场和政府一样,都是公共事物治理的有效主体和制度安排,依靠多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单位而不是单一的政府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充分考虑和发挥了市场机制回应性强、效率高的特点,促进了公共物品供给质量、效率和回应性的提高。
公民社会是指由自由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愿组成的社会,被称为政府、市场之外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第三只手”,其核心主体是旨在维护和促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以自发秩序形成的民间社会组织,包括公民的志愿性团体、利益集团、各种协会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等。
公民社会组织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促进者,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认为的,“公共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
如果我们把公共等同于政府,我们事实上限制了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作为一种理念,公共意味着所有的人们,为了公共的利益,而不是出于个人的或者家庭的目的才走到一起来。
作为一种能力,公共意味着为了公共的利益而在一起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获取充分信息的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行动都是通过政府而进行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要通过政府的。
志愿者协会、非营利组织、公司都是公共的表现形式”。
公民社会作为拥有共同旨趣、利益需求的公民个体间的联结纽带,把分散的个体组织成为相互依赖的群体,将民间分散的、个人利益诉求聚合为共同利益诉求,在自治层面上有效履行着对大量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职能,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以求克服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取得协同而持久的共同利益。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公民社会组织已成为公共治理中一支独立而强大的力量,在公共事务的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远远超越了以往拾遗补缺的角色定位。
综上所述,政府拥有对权力资源进行配置的强制力,市场凭借市场机制配置和组合经济资源,公民社会以公民的自组织通过自我治理满足公共需求。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可视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三种制度安排,它们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
在社会公共领域,根据三者各自的比较优势、行动效果,选择恰当的机制或进行机制的混合运用,是公共治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关键。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同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然而,作为制度安排或机制设计,它们各有其特姚迈新: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
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2010年2月第24卷第1期Feb.,2010Vol.24,No.1公共行政22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处理某些“西学中源说”时都有可能出现无效率甚至负效果的情况。
(一)市场机制的失灵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揭示,市场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制度设计,现实世界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偏离了理想的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状态,市场信息不对称、复杂多变的市场结构使市场的作出现盲动、滞后、无序等问题,致使资源无法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造成了资源的误配甚至浪费;而在“西学中源说”的治理中,由于公共秩序的维护、公共产品和服务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一方面,一些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样对它的享用,或者即使可能排除也要花费极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当公共物品的消费者增加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加,多一人享用不会增加其负担。
因此,人们可以不用付费却享用公共物品的好处,搭便车行为普遍产生,导致了难以形成市场价格,市场机制也就无法在公共物品领域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西学中源说”无人关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地剧”等现象频频出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趋于失效。
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内在的缺陷和不足,仅仅依靠市场自身力量的调节,通过市场自发的运行,私人领域的活动将无法摆脱混乱,市场无法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而依赖市场单一机制的作用进行公域之治,将陷入到“西学中源说”治理的困境中,要使公共领域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发挥其他机制的作用成为逻辑上自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