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0388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

2012年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

B.非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课外辅导

4.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

A.提高品德认识

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

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5.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行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6.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

A.后记部分

B.原则部分

C.说明部分

D.序言部分

7.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 )。

A.单纯依赖书本。

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8.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文件

D.课程标准

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 )提出。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C.《学记》中就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1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 )。

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

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

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13.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教育性功能

14.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制约,依据这一规律所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5.“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16.在课程改革中,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的体现,需要调整( )。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结构

D.课程设计

17.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日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9.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 )。

A.所有学生

B.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

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

20.我国颁布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学制

D.壬戌学制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B4.B5.A6.C7.A8.A9.B10.B11.C

12.B13.A14.D15.D16.C17.D18.D19.A20.B

2012年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德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

A.德育的社会功能

B.个体发展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D.政治功能

3.“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名言。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作用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5.下列属于供答型试题的是( )。

A.选择题

B.论述题

C.填空题

D.判断题

6.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省级课程

B.地级课程

C.县级课程

D.校本课程(或学校课程)

7.课题计划即( )。

A.单元计划

B.教案

C.课时计划

D.教学大纲

8.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

A.检查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复习

9.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0.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1.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2.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是(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沦的观点

C.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13.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

“人任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薰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称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

”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4.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形象是高大的,这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15.我国教育家( )在《师说》中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孔子

B.荀子

C.扬雄

D.韩愈

16.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提高学生感觉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审美观

17.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有( )。

A.突出道德争端

B.政治思想

C.澄清与总结

D.使情境复杂化

18.托物言志是( )的方式之一。

A.示范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9.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0.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A5.B6.D7.A8.B9.B10.D11.A

12.C13.C14.C15.D16.C17.C18.C19.A20.B

2012年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八)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内容

B.德育目标

C.德育过程

D.德育原则

3.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

A.初等教育

B.义务教育

C.平民教育

D.普及教育

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是( )。

A.教育研究

B.实践操作

C.课堂教学

D.课外活动

6.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7.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8.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具有( )

A.双向作用

B.指导作用

C.重要作用

D.决定作用

9.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形象性与兴趣性

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

D.知识性与个性

10.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11.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

A.教学目的

B.教学计划

C.教学课程

D.教学大纲

12.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

A.班级教育活动中

B.思想品德课中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D.班会和校会中

13.下列课程体现了我国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的是( )。

A.活动课程

B.校本课程

C.综合实践课程

D.选修课程

14.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

A.斯克里文

B.泰勒

C.杜威

D.斯塔弗尔比姆

15.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16.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17.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 )。

A.结果

B.基础

C.途径

D.关键

18.教师的领导方式不包括( )。

A.管理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专制型

19.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0.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土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D4.C5.B6.C7.B8.D

9.C10.C11.D12.B13.C14.B15.D16.C17.B18.A19.B20.D

2012年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哲学家是( )。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 )。

A.教师

B.学法

C.课程表

D.学校环境

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5.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

A.知识的传授者

B.平等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

9.学生的质的规定性是( )。

A.以学习为主

B.具有独立人格

C.学生是未成年人

D.具有儿童天性

10.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1.“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 )。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提出的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

1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1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

A.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B.以智育为主

C.以教学为主

D.以活动为主

16.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

B.课内与课外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动

1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18.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在(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

19.学生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所以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 )。

A.领会

B.检查

C.巩固

D.理解

20.“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 )。

A.生存权

B.隐私权

C.受尊重权利

D.身心健康权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A4.A5.B6.C7.A8.B9.A10.C11.A

12.A13.D14.C15.C16.B17.D18.B19.C20.D

2012年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2.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学生的思想不成熟

B.学生以学习为主

C.学生的发育不健全

D.学生缺乏自觉性

3.由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法律保证了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具有明显的( )。

A.自律意识

B.维权意识

C.自我意识

D.服务意识

4.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编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5.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6.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及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注意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8.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9.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关键性的要素是( )。

A.行

B.情

C.意

D.知

10.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11.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 )。

A.促进教育发展

B.促进个体发展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发展

12.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1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4.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整体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盲观性原则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A.自然性与社会性

B.受动性与能动性

C.共性与个体

D.方向性与现实性

17.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8.学生李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

“你又违反纪律了?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

你的脸皮实在太厚!

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

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上学了。

”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李伟同学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9.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劳动教育

C.宗教教育

D.民主和法制教育

20.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

A.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C5.D6.A7.C8.C9.A10.D11.B

12.D13.D14.C15.D16.C17.B18.A19.C20.C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五(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A.“教育学的雏形”

B.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 )主编的《教育学》在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

A.教育与生活相隔离

B.教育与经济相隔离

C.教育与政治相隔离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

6.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7.“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8.课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教学目的

B.教学方法

C.教学进程

D.课的类型

9.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0.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11.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2.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实施

C.课程评价

D.课程设计

13.“明人伦”是我国( )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4.“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这是( )的观点。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

15.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 )。

A.田径

B.乒乓球

C.武术

D.游泳

1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17.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

A.分科课程

B.国家课程

C.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1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9.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

这说明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20.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抚养者”的教师之间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 )

32.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着教学有效性的大小。

( )

33.学者伊里奇所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制度化社会的重要体现。

( )

34.在学习化社会里,人们将长时问地或在一定间隔的时间内或多或少地连续地接受教育。

( )

35.终身教育也就是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

( )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