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0272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25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docx

江苏版语文单元教案5年级上第一单元

五年级语文·上新课标[江苏]

第一单元 园丁之歌

 本单元教材主题是“园丁之歌”,由《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组成。

 《师恩难忘》以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浓浓的师生情,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陶校长的演讲》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校长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也由此认识了陶行知这样一位关心学生、热爱教育的好校长;《古诗两首》中两首古诗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易。

这两首诗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表现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表达诗人对山林、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习作1》要求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

由《师恩难忘》引开去,范文引路,写一两件事。

《练习1》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本单元三篇文章用不同的文学体裁反映的内容都和孩童的生活有关。

第一篇是回忆性的记叙文,第二篇是演讲稿,第三篇则是古诗。

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

运用关键词语表情达意、融入真情实感。

本单元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语言形式——记叙文、演讲稿、古诗,以此来感受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体验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同时积累古诗,感受古诗独特的语言魅力,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练习1》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积累有关风的诗句;“诵读与欣赏”则要求学生诵读古诗,学着了解古诗内容。

《习作1》是描写人物的事迹。

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

通过记观察日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知识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会认读二类字,读准多音字。

 2.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课文大意,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认识古诗语言表达的特点。

会背诵两首古诗《寻隐者不遇》《所见》。

积累有关风的诗句。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3.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4.能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读中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相关诗句。

 6.能通过诵读和欣赏《题秋江独钓图》,进一步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7.能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学会请教别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师恩难忘》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2.《陶校长的演讲》激励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体会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3.《古诗两首》,引导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对乡村田园风格的热爱,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4.“学会请教”,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

 【重点】

 1.《师恩难忘》,重点研究感悟“师恩难忘”,表达尊师感情。

 2.《陶校长的演讲》,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方式。

 3.《古诗两首》之《寻隐者不遇》寓问于答,平白如话的写作特点。

 【难点】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古诗两首》,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4.《习作1》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5.“诵读与欣赏”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师恩难忘》  2课时

 《陶校长的演讲》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1  2课时

 练习1  2课时

 总课时  10课时

1 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是由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老师领进门》改编而成。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作者选取的事例虽然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依循先叙事后抒情的顺序,以朴实的语言,情真意切,成功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

师恩!

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通过文本阅读,能唤起对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的怀念,在内心燃起对老师的尊敬、感激的情感。

 4.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重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佩、感激和怀念之情。

 【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桌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讨论交流。

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师准备】

 1.搜集和本课有关的资料。

 2.本课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

 1.搜集尊师的故事和相关的尊师的古诗和名言。

 2.预习课文。

 2课时。

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

 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语的意思。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难点】

 掌握抓住文中典型事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方法一

 1.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谈一谈听后的感想。

 3.是啊,是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茁壮成长;是老师让我们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神奇的天地玩耍,探索未知的世界;是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生活抹上绚丽的彩色。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

(板书课题)

方法二

 1.对于老师,有许多赞美、歌颂的文字。

有人把老师比喻为蜡烛、春蚕,也有人把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国著名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

”(课件出示“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你们理解这句话吗?

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

(板书课题)

 2.读题。

你想知道什么呢?

(作者的老师是谁?

为什么难忘这位老师?

这位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

 3.带着这些疑问请大家先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简单的引语直接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主解题,自主推测课文内容,从而为了解课文、把握文本、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一、初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将生字、词用笔圈画出来。

 2.检查生字。

PPT出示:

lǎo姥 chuī炊 xiē歇 dāo叨 huǎng恍 xǐng醒 zī滋 zhàng杖

 说一说:

(1)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2)哪些字和生字是形近字?

 3.理解词义。

 出示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

PPT出示:

姥姥 炊烟 歇歇脚 念叨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设计意图] 完成生字的认读是本课时的重要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梳理。

 4.检查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师随机纠正字音。

二、释题、质疑。

 1.齐读课题,理解“师恩”。

 这里的“师恩”是指什么?

(老师的教诲之恩。

 师:

请同学们带着对老师的深深的感情,再次齐读课题。

 2.题目质疑。

 筛选出本文重点问题:

①老师是如何教导“我”的?

②“我”为什么会终生难忘?

三、掌握学情,整体感知。

 1.带着质疑自由朗读课文。

 

(1)同桌两人采用喜欢的方式检查朗读,做到认真倾听,及时纠正同桌读错的语句。

 

(2)随机指名读课文,看是否读得正确、通顺了。

(重点关注中等生课文朗读情况)

 2.解决质疑问题。

 

(1)田老师是如何教导“我”的?

 

(2)课文是如何表现田老师对“我”的教导的?

 (学生借助课文中有关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

本文主要抓住了田老师在教学时编故事、讲故事这件事情,写出了老师对“我”的教导。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些段落叙述了“我”开学头一天跟田老师上课时的情景?

(2~7自然段。

 

(2)后面的部分作者写了什么?

(“我”不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说一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及学校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3~7):

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第三部分(8、9):

“我”不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4.读完本文,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交流。

 

(2)指名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评价)

 老师指导:

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把“田老师讲故事”这件事讲清楚。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小结:

我们在概括写人记事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一定要把主要事件表达清楚,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把握住了。

 师:

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

你对哪些印象较深?

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印象深的原因)

1.火眼金睛(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

诲(  ) 炊(  ) 叨(  ) 歇(  )

悔(  ) 吹(  ) 叼(  ) 渴(  )

娓(  ) 折(  ) 捅(  ) 境(  )

尾(  ) 拆(  ) 桶(  ) 镜(  )

2.多音字组词。

    种

     数

3.填字成词。

身(  )其境   引人入(  )

终(  )难忘  (  )(  )动听

(  )然而止  教(  )之恩

【参考答案】

1.诲(教诲) 炊(炊烟) 叨(念叨) 歇(歇脚)

悔(后悔) 吹(吹奏) 叼(叼走) 渴(口渴)

娓(娓娓动听) 折(折断) 捅(捅伤) 境(边境)

尾(尾巴)   拆(拆除) 桶(木桶) 镜(镜子)

2.正

   种

   数

3.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终(生)难忘

(娓)(娓)动听 (戛)然而止 教(诲)之恩

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本阅读,能唤起对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的怀念,在内心燃起对老师的尊敬、感激的情感。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3.初步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作用。

 【重点】

 1.通过文本阅读,能唤起对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的怀念,在内心燃起对老师的尊敬、感激的情感。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难点】

 初步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作用。

方法一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田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发言)

 2.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劳,许多人长大之后都对老师充满感恩。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以回忆上节课内容为切入点,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二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了解到作者在这篇回忆录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形,并引发他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板书课题)

一、细读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简洁明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回忆往事的?

(那年。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用陈述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

 2.细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师:

第2自然段的描写虽然简单,但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

 师:

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

 预设:

“17岁就开始教书”,足见出道早,经验足。

 “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他能说会写,才学出众。

二、细读第二部分(3~7自然段)。

 1.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生: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他再给一年级上课。

 2.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生:

他把描红的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故事巧妙地把小诗的诗句意思串联讲解出来。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教育意义,教育他们要爱护花草。

 3.读到这里,你觉得田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师小结:

田老师教学有方,教学技艺高超。

这里,作者想让我们知道田老师教学有方,他是通过写田老师将小诗编成故事来给我们讲述来体现的,这是正面描写。

 4.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

请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学生标标画画,交流。

PPT出示: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师小结:

通过写听田老师故事后作者的表现,这是侧面描写。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田老师的教学有方,经验丰富,从而也能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田老师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设计意图] 此处处理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初步领会侧面描写的作用,并尝试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

 5.从田老师的故事中,学生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预设:

“从田老师的故事中,学生懂得了一个道理:

不要乱折花草树木,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学生能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那首小诗。

 “田老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听田老师的课一点都不觉得累,是一种享受。

 “听田老师的课,学生会感到很快乐。

 (板书:

快乐知识道理)

 师:

所以,想起田老师,想起田老师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40年来不能忘记的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三、细读第三部分(8、9自然段)。

 1.师:

这就是田老师,一个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个个故事、点点春雨的老师,一个让作者终生难忘的老师。

40年后,作者回到了家乡,在村边遇到了老师,望着白发苍苍、恩重如山的老师,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读读课文的8、9自然段。

 2.此时的作者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已经是个大作家了,为什么还行小学生一样的礼?

 预设:

①在“我”心目中,老师的教诲之恩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见到老师,“我”非常感激,所以恭恭敬敬地行礼。

 ②在“我”的心中,小时候田老师是“我”的老师,长大了田老师还是“我”的老师。

 ③田老师对“我”的教诲之恩“我”永远记在心中,“我”永远尊敬老师。

 师: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小结并板书:

尊敬 感激 怀念)

四、回归课题,朗读拓展。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此小结,一方面让学生再次感受老师的教诲之恩。

另一方面通过小练笔这种形式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素质。

 师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无私地传授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像园丁一样呵护我们成长,我们要永远记住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之恩。

作业1

教材习题第3题。

作业2

一、拼音长廊。

  傍晚,乡间

袅袅,

手拄着

往我们家走来。

一进门,她就在

着什么,我搬来椅子让她

一下,她还是不停地说,我仔细一听,原来她是说路边的野花被雨水

过,开得更鲜艳了。

二、我能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四字词语。

1.乐团指挥快步登上舞台,(      )地向观众行了一个礼,演奏随即开始了。

过了一会儿,音乐(      )。

听众一片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2.田老师(      )地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      )的故事,让人听了仿佛(      )。

三、我能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采得百花成蜜后,        ?

 

4.学而不厌,      。

 

5.随风潜入夜,       。

 

四、课外阅读。

相信石头也会开花

 许多很简单的问题,她都不明白,(   )有的学生背地里叫她傻瓜,(   )本来就自卑的她听了更难过了。

 一次,赵老师在课堂上领着同学们做造句游戏,看谁造的句子精彩。

同学们兴趣盎然,一个个不甘落后地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造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

赵老师兴奋地不住点头赞许着。

 忽然,老师微笑的目光停在了一直沉默的方言的脸上,热情地鼓励道:

“下面请方言同学给大家用‘相信’造一个句子,好吗?

 方言站起来,吭吭哧哧了好半天,终于小声地说出一个句子:

“我相信石头会开花。

”她的话音还没落地,同学们便立刻笑成一团。

这时,赵老师将一根手指竖到嘴边,示意大家安静。

然后,他走到方言跟前,亲切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大声宣布:

“方言造的句子最好。

”同学们马上不服气地跟赵老师争论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辩解,不管什么花,都只能开在泥里、水里、树上等等,(   )方言那样的傻瓜,(   )相信石头会开花。

 “可是,我也相信石头会开花。

”老师慈爱的目光里透着坚定。

 “老师,您也相信?

”同学们困惑地望着他们一向敬佩的老师。

 “是的,事实会让你们相信方言说的没错。

”赵老师走到黑板前,用红色粉笔认真地写下了方言的造句。

 一个月后,赵老师把一块满是窟窿眼的石头拿进了课堂,同学们全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原来,那石头上面竟真的开着一朵同学们熟悉的小花,鲜艳得跟窗台花盆中的一模一样。

 此后,尽管方言的学习成绩依旧不好,但再没有谁说她傻了,她跟同学们愉快地度过了天真烂漫的小学时光。

后来,方言成了一位很有名气的童话作家,写了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感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

 是的,相信石头会开花,就是相信奇迹会发生。

慧心的赵老师深深懂得——在幼小的心灵上,贴上一枚枚诸如自信、向上这样的红色标签,照亮的必然是一个个精彩的人生……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1)不甘落后:

                                

(2)吭吭哧哧: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关联词语造句。

                                     

3.谈谈你对课文中赵老师的印象。

                                     

                                     

4.结合全文,请你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炊烟 姥姥 拐杖 念叨 歇息 滋润

二、1.恭恭敬敬 戛然而止 2.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三、1.化作春泥更护花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为谁辛苦为谁甜 4.诲人不倦 5.润物细无声

四、1.

(1)不甘心落到别人的后面。

 

(2)形容说话不流利。

 2.因为……所以…… 只有……才…… 示例: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赵老师是一位保护孩子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尊重孩子的好老师。

 4.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恩难忘

教学有方

尊敬   感激   怀念

 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结合田老师把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来讲课的经过,引导学生细心体会田老师是怎样的“教学有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不忘教导学生做人……使学生深入体味到老师的“恩”和对学生的爱。

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这使我的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效果明显。

 自己在处理所提问题的引导、针对性不够强,因此学生在一些句子的理解上花了较长的时间,第2课时内容量较大,设置问题较多,要抓住主要问题训练,不必面面俱到。

 引导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时,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通过正面和侧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但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我不清楚。

下次再教此文时,我会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尝试运用两种写法进行一个小练笔的拓展训练。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再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答案大家找〕 

(1)娓娓动听 

(2)身临其境 (3)引人入胜 (4)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1)娓娓动听: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文中形容田老师讲课讲得生动,学生特别爱听。

 

(2)身临其境:

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文中形容田老师讲课讲得特别生动,让听课者仿佛就在故事中了。

 (3)引人入胜: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

这里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大家找〕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感激、崇敬、怀念之情,也表明了田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栽在“我”的心里,使“我”受到了教育熏陶,走上了文学之路。

 1.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建立教师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老师的称谓

 老师的称谓很多:

师、老师、先生、教师……不一而足,但是,它们又多少有些区别。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老师便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职业。

传统的继承、历史的延续、科学的昌明……若无老师“授业解惑”,是不可设想的。

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师傅、师长、先生”等称谓了。

这些称谓意思接近,生命力强,甚至今日仍在使用。

不过,“师傅”现在常指教育教学之外,其他行业老师;“先生”增加了对男子的尊称和妻子称丈夫的更多含义。

 “老师”的叫法,是后来才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