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23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docx

霞宇山茶油精炼厂项目可研报告

贵州省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

山茶油精炼厂项目

2011年03月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山茶油精炼厂项目

项目地点:

黎平旅游生态工业园区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年产精炼茶油2000吨,年产茶粕12000吨。

建设期限:

2011年04月至2012年4月

项目投资:

总投资为2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00万元。

项目建设单位:

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

李群杰

  项目经济负责人:

李小娟

  项目技术负责人:

可行性报告编制人:

李显树

1.2可行性研究概况

1.2.1研究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重点,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贵州黔东南、面向全国、着眼未来、造福社会,促进农民受益、企业增效、国家增收,把本项目建成知名的现代油脂加工企业。

1.2.2研究工作依据

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依据为: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

(2)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3)国家有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和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6)黎平县以及周边的从江县、榕江县、锦屏县、天拄县、剑河县等优质丰富的山茶油资源优势。

1.2.3研究工作范围

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主要是资源分布及拥有量,产品性能、市场前景、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艺技术要求、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等。

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M2

20035

30亩

2

总建筑面积

M2

8950

 

茶籽原料晒场及干燥车间

M2

1000

原材料仓库

M2

600

粉碎车间

M2

1100

榨油车间

M2

900

毛油处理车间

M2

1000

油脂精炼车间

M2

1000

油脂灌装车间(含冬化冷藏库)

M2

500

成品贮藏车间(仓库)

M2

1000

办公楼(含检验中心)

M2

1320

宿舍楼

M2

990

门卫室、业务室、变电房

M2

100

污水处理池及锅炉房

M2

220

别墅(专家服务中心)

M2

300

3

总投资

万元

2800

4

投资利润率

%

40.3

5

投资税率

%

10.8

6

内部收益率

%

39.96

所得税前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2230

所得税前

投资回收期

3.71

7

盈亏平衡点

%

20.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1国家政策导向及项目由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用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提出农产品的质量从健康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食用油是城乡居民必需的食品,原料主要来自农业中的草本经济作物;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要拿出更多的土地种植草本油料是很困难的,中南林学院何方教授认为,发展木本食用油料是解决食用油供应不足和质量不高的最好出路。

因而,精制茶油生产是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的,何况茶油拥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具有对人体多种生理和保健功能的作用,符合现代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当今食用油中的精品。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各地对油茶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很多地方油茶林的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现有油茶林中绝大部分为亩产茶油3—5公斤的低产林,如果能将现有低产油茶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1000万亩高产油茶林(平均产油50公斤),通过采用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可使油茶高产稳产,届时我国茶油产量将有望达到300万吨,使茶油在我国现有食用植物油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5%左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安排,大力开展利用榨油新技术,本项目拟在黎平县旅游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一个山茶油精加工厂。

2.2黎平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黎平县规划,至2025年发展油茶80万亩,其中新建高产油茶基地67.61万亩,更新改造和抚育油茶林12.39万亩;年茶油产量在2.4万吨以上,实现茶油产值16.9亿元,形成全国知名的油茶良种和侗乡茶油精品品牌。

黎平县推出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油茶基地建设、加工和贸易,延伸拉长产业链。

县委、县政府提出按照“依托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品,依靠优势产品发展优势产业”的“四优”模式,大力发展黎平生态产业。

本项目落户黎平旅游生态工业园区,符合黎平县的发展规划,将成为带动黎平油茶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2.3项目建设条件

2.3.1政策条件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着眼于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生产,黎平县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

贵州省又把黎平县作为油茶示范基地。

黎平县抓住这些机遇,加快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步伐。

2.3.2机遇条件

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富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

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

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

我县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

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县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黎平油茶深加工企业对茶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茶油市场的需求,“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的延伸,这些都为我县油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的延伸。

2.3.3资源条件

据统计,我国现年产茶籽油约60万吨。

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

作为全省油茶中心产区,黎平有1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规划发展油茶80万亩,其中新建高产油茶基地67.61万亩,更新改造和抚育油茶林12.39万亩;年茶油产量将在2.4万吨以上,将实现茶油产值16.9亿元,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将居全省第一位,有优势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担当重任,也有潜力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黎平周边的从江县、榕江县、锦屏县、天拄县、剑河县等均未建有山茶油精加工厂,它们的优质丰富山茶油资源可为本项目带来充足的油茶资源保障。

油茶的加工产品——茶油、茶粕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工业价值。

茶籽含油率在25—38%之间。

目前,附近县市茶籽加工工艺落后,油脂厂生产油的工序仍主要采用机压榨液方式,出油率只有15-28%,生产效率低,浪费较严重,影响了出油率和茶粕的质量;生产规模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茶饼浸出加工的原料已供大于求,茶农把大量的茶饼低价处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黎平县投资精制茶油项目有充足的油茶资源保障。

2.3.4自然条件

山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及中低山区、集中于湖南、江西、广西、贵州、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为野生山茶科植物。

山茶油取其种子(茶籽)经烘烤榨取提炼而成。

山茶树可人工播种,一般3~5年即有收成,不需施肥、打农药,且产量高于天然野生,是退耕还林、保护水土的有效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黎平县地处贵州东南部,靠近广西和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有“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之称。

黎平县是我省油茶主产区之一,传统油茶栽培历史已有200多年,群众历来有食用经营油茶的习惯。

该县2002年3月引进的系列优良品种,试种后效益明显,每亩平均产油量达30公斤以上,亩产值达1200元,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本项目实施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依托农业和工业的科技进步,彻底改变产前、产中、产后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低的现状,提升油茶生产全过程的科技贡献率和油茶产业链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是推动农业科技的重大战略措施。

粮油经济作物,特别是油茶产业,一直是黎平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产业,其社会效益显著。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4.2本项目实施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黎平是全省生态农业大县,油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面积、良种选育技术方面都位列全省的首位。

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天然场所,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

2.4.3本项目实施是应对入世挑战,参与农业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农业面临全面的国际化竞争挑战,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体系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业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国家连续4年出台针对农业的“一号文件”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

油茶产业这一中国独特的资源型农业产业,由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历来在国际市场受到不平等待遇,与其潜在的价值不相符合;实施该项目,是实现油茶产业化、标准工业化经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茶产业龙头,参与农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粮油行业的必然选择。

2.5项目建设的意义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黎平县的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2.5.1拓宽了本地油茶籽的销售渠道,提高了茶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和收入;

2.5.2油茶是退耕还林、保护水土的有效手段,并且不需施肥,不喷农药,既符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城市目标,又能保证生态保持率;

2.5.3优质野生山茶油是有机食用油,可作为旅游产业的关联产品,为黎平县的“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撤县建市”规划作贡献;

2.5.4能吸纳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2.5.5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3.1产品介绍

通过对茶油系列产品特性及国内外市场调研,茶油、茶皂素、活性炭、脱皂茶粕等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产品销售以外销、内销相结合,高级食用茶油及茶皂素部分外销,其他国内销售。

3.1.1精炼茶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将由对量的需求逐步转向对质的要求。

作为高级食用油的山茶油是来自大自然的产品,是食用植物油中的精品,目前市场几乎是空白,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前景。

特别是精炼山茶油属于不干性油,其色清味香,可与被誉为天然油脂皇后的橄榄油媲美,品质、价格也可与其抗衡。

3.1.2茶皂素:

天然茶皂素在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作为植物农药、公路沥青乳化剂、去污清洁剂等原料。

目前茶皂素加工企业只有中国才有,国外规模生产无一厂家。

以现知的国内江苏、山西、湖南等地年需求量就有5000吨,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茶皂素产品已试销国内外及台湾,而且形势看好,前景广阔。

3.1.3脱皂茶粕:

脱皂茶粕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等,是很好的饲料生产原料。

传统的粮食生产饲料,用量大,代价高,回报率低。

因此,用质优价廉的脱皂茶粕等加工下脚料替代主粮生产饲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

3.1.4活性炭:

活性炭为多数行业常用的原材料,国内市场广阔。

活性炭的生产原料为茶油生产的废弃物—茶籽壳。

主要原料无需外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2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l~1.8%,属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说,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芝麻等8种油类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应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针对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及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

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油的3倍,2010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40~46元以上。

通过精炼成高级食用油后,价格还可大幅度提升,每公斤在60元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求逐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

油茶系列产品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茶油,可以扩大贸易,增加出口。

此外,茶油深加工开发的高级化妆品,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食用油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人年平均食用油耗量为6.5kg,总需求量为81亿kg。

其中11亿kg需要靠木本食用油来提供。

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茶油是人们喜爱的天然植物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暖型转向健康型、而目前我国茶油产量相对很低,平均每年产量只有2亿kg左右,人均不足0.2kg,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现代医学证明,食用山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可防止血压增高和血管硬化。

上佳的品质加上保健功能,使茶油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我国木本食用油缺口很大,每年都要进口100万吨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与茶油相比,橄榄油以其“植物油皇后”的地位,身价是茶油的三倍,而部分营养成份还稍逊于国产茶油。

在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这种供需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山茶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最近几年,山茶油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每年增幅达到1000%,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近几年,我国生产的精制茶油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我国加入WTO后,将给油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茶油在国内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茶油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巨大,前景可观,因此,可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断提高油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3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3.3.1生产规模

拟建1条12吨/日茶籽预榨、60吨/日茶饼浸出加工、10吨/日油脂精炼的生产线,年产国家一、二级标准山茶油2000吨,茶粕12000吨。

3.3.2产品方案

产品围绕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跟踪国际市场趋势达到绿色、保健、时尚要求。

(1)主要产品:

精制山茶油。

产品执行200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家新标准GB2716-85卫生标准。

主要产品精制山茶油质量内控标准为:

项目

标准

项目

标准

透明度

澄清、透明

酸价(mgkoH/g)

≤0.2

气滋味

气味、口感好

过氧化值(meg/kg)

≤5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黄10、红0.2

不皂化物(%)

≤1

水分及挥发物(%)

≤0.10

烟点(℃)

≥215

杂质(%)

0.05

产品包装要求:

对主产品包装采用中小规格并举的办法,使用专用食用油包装塑料桶,按2.5公斤、5公斤两种规格包装的同时,推行1公斤和0.5公斤精致礼盒小包装,最终达到“一等质量、一流包装”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

(2)副产品:

茶粕。

第四章工程建设内容

4.1厂址选择与自然条件

4.1.1厂址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黎平县隶属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隅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黔东南州的东南部,东经108°36′05″―109°30′40″,北纬25°43′44″―26°30′31″。

东、南面分别与从江县及广西三江县、湖南通道县、靖县相接,西靠榕江县,北与剑河县、锦屏县接壤。

黎平县城距省城贵阳市464km,距州府凯里271km,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

主要公路有由黎平经锦屏、黎平经榕江至凯里的黔东交通要道、黎平至从江公路、黎平至湖南靖县公路、黎平至湖南播阳公路、黎平至广西高安公路等。

县内公路网基本形成,以黎平县城为中心,构成与全县乡、镇相连的公路网,各乡、镇均通班车、货车,村村通公路。

双江河四寨以下通行载重二至三吨的木帆船。

亮江河高屯以下、洪州河中潮以下、地坪河水口以下均通行木船。

黎平支线飞机场已于2005年11月6日正式通航,国家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项目在黎平过境并开工建设。

厦蓉高速公路经过黎平县总里程为37公里,经黎平雷洞、水口、肇兴和双江等乡镇;贵广快速铁路也经过黎平县龙额、肇兴和双江乡。

黎平县委、县政府还启动了黎平至从江洛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黎平至靖州出省二级公路改造工程、黎平县城至机场专线二级公路工程、黎平至榕江通县二级公路改造工程。

“两高”建成之后,黎平的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从黎平飞贵阳只需30分钟,飞抵广州仅71分钟;从黎平坐高铁到贵阳仅2个多小时,到广州仅3个多小时。

本项目选址位于黎平县旅游生态工业园区内。

该工业园区位于黎平县城郊区蚂蟥塘至十万坪一带,总规划面积4910亩,本项目距县城关3公里,距黎平机场20公里。

交通干线黎平-锦屏、黎平-湖南靖州公路由本项目厂门前经过。

便利的交通为本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1.2厂址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黎平县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一般年平均气温16℃左右。

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除山岭以外,河谷及平地冰雪少见。

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5.8℃,极端最高气温39.5℃。

一般日温差较大,且春夏秋三季均可“一雨成冬”。

年平均无霜期272天。

年平均降水量1321.9毫米,降水充沛。

(2)水文条件:

本厂址位于黎靖公路旁的灌溉水田和小山坡上,历史最高洪水位从未及于此,故无洪水之害。

(3)地质条件:

土地基底为红色泥质粉砂岩,上覆厚度不等粘质粉土及素填土。

完全适合生产线建设。

(4)地震条件:

根据贵州省建设厅1993年12月编制的《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县境内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非常适合建厂。

(5)其它条件:

本项目已征30亩土地,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线之需,是较理想的建设之地。

4.2设备选型和工艺流程

4.2.1设备选型

经过市场调查,根据资源状况、市场前景及产品质量要求,选用连续式日产12吨山茶油专用压榨、60吨浸出、10吨精炼加工生产成套设备,配套2吨锅炉一台及部分毛油、计量检测设备等。

(1)茶油生产线设备

茶油深加工设备清单

(一)

序号

物料名称

物料规格

计量单位

数量

备注

1

冷冻机组

2

2

盐水池

1

3

过滤机

4

4

鼓风机

2

5

冷风机

5

6

1#2#结晶罐

2

7吨罐

7

3#4#结晶罐

2

7吨罐

8

1#2#调油罐

2

6吨罐

9

1#清油池

1

3.63吨池

10

2#清油池

1

3.45吨池

11

蜡糊池

2

1.92吨池

12

浊油池

1

4.823吨

13

灌装立罐

1

3.575吨

14

灌装卧罐

1

15

控制屏

1

16

冷却水泵

7.5KW

1

17

冷却塔

1

18

盐水泵

7.5KW

1

19

离心泵

4KW

2

20

螺桂过滤泵

2.2KW

1

21

腰轮流量计

50mm

1

22

调和油过滤泵

4KW

1

23

腰轮流量计

80mm

2

24

齿轮泵

7.5KW

2

25

齿轮泵

5.5KW

1

26

小包装机

1

27

灌装机

4个灌装头

1

28

灌装机

12个灌装头

1

29

喷码机

1

30

喷码机

1

31

过滤器

2

32

腰轮流量计

80mm

1

33

循环泵

15KW

1

34

控制柜

2

35

输送机

1

36

平板车

1

37

液压叉车

2

38

空压机

7.5KW

1

茶油深加工设备清单

(二)

序号

名称

型号

主要技术指标

数量

单位

1

下沉式装箱机

HZ01A

直接落瓶、提箱接瓶,结构简单紧凑;整机PLC控制,全自动运行。

适应多种瓶型,调整方便。

多处安全保护,带触摸屏控制。

电机、气缸及电控等采用进口名牌元件。

1

2

瓶输送链

304支架和侧板,高分子链板

12

3

箱输送链

双排不锈钢链板.

9

4

备品备件

与原机相同生产的零配件

1

5

全自动贴标机

珐玛珈

1

广州威田

1

6

封箱机

杭州永创

1

7

输送机

2

8

灌装机

9

喷码机

1

10

储罐

不锈钢

1

11

布袋过滤机

不锈钢

4

12

油泵

3

13

调油罐

2

14

油池

不锈钢

1

15

配电设备

1

16

安装材料

不锈钢

1

17

低压空压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