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20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docx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

高一化学月考二试卷2016.12

组卷:

黄群审题:

刘德湘

(相对原子量:

Mg24Fe56Al27Cl35.5H1O16)

一:

选择题(3*16=48)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防止酸雨的产生

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可作为净水剂

C.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给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不易产生温室效应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B.铝制容器可用于常温下贮存、运输浓硫酸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和石英坩埚

D.过氧化钠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3.小明家中收藏了一件200年前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完好。

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钛和钛的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尤其是钛合金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关于钛和钛的合金的用途中,不切实际的是(  )

A.用来做保险丝

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用来制造人造骨

D.用于家庭装修,作钛合金装饰门

5.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980mL,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是(  )

A.1000mL容量瓶,58.5gNaCl

B.980mL容量瓶,57.3gNaCl

C.500mL容量瓶,58.5gNaCl

D.1000mL容量瓶,117.0gNaC1

 6.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u+O2+CO2+H2O===Cu2(OH)2CO3。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

7.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盐酸B.烧碱溶液C.氨水D.KSCN溶液

8.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Cu2+B.Fe3+C.Fe2+D.H+

9.在2H2S+SO2═3S↓+2H2O的反应中,当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得到的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

A.64gB.32gC.1.5molD.3mol

10.有一镁、铝合金,在适量稀硫酸中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

1B.4:

1C.1:

1D.1:

2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3溶液中:

K+、Na+、SO42﹣、SCN﹣

B.强酸性溶液中:

NH4+、Na+、HCO3﹣、NO3﹣

C.强酸性溶液中:

K+、Na+、I﹣、NO3﹣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Na+、K+、CO32﹣、OH﹣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投入到水中2Na+2H2O═2NaOH+H2↑

B.氯化铵溶液与浓NaOH溶液加热NH4++OH﹣═NH3•H2O

C.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铁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Fe+Fe3+═2Fe2+

1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浓度的五种离子:

0.4mol/LCl﹣、0.8mol/LSO42﹣、0.2mol/LAl3+0.6mol/LH+、M,则M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

A.Na+0.6mol/LB.CO32﹣0.2mol/LC.Mg2+0.4mol/LD.Ba2+0.4mol/L

14.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向氯化铁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C

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析出硅酸胶体

D

萃取碘水中的碘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AB.BC.CD.D

16.将一定量的铝、铁混合物完全溶于200mL1mol/LH2SO4溶液中,后再滴加0.5mol/LNaOH溶液至生成沉淀量最大,此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400mLB.600mLC.800mLD.1000mL

二:

填空题

17.

(1)MgCl2的摩尔质量是  ;0.1mol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是  .0.2mol•L﹣1的Cu(NO3)2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现有以下物质:

①熔融NaCl②液氨③醋酸水溶液④HCl气体⑤酒精(C2H5OH).请用相应序号填空:

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

(3)①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②偏铝酸钠溶液中通过量CO2气体  .

18.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人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  .

(3)若要提取生成的碘,所用的萃取剂可以是  (填序号).

①水②酒精③淀粉溶液④苯

(4)加碘食盐不能长时间炖炒,并避热保存,主要原因 .

19.如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请问试管A中盛放的药品是  (填序号)(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

(2)实验一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写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请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如图,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其中B溶液为浅绿色,I溶液为棕黄色,J为AgCl,请回答:

(1)足量气体C是(填化学式)  ,F的化学式  .

(2)写出B的化学式  ,检验B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只填一种方法,用文字表述)

(3)写出由G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检验I溶液中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21.把NaOH、FeCl3、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产生1.07g红褐沉淀,再向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沉淀为  ,(填化学式)

B点沉淀为  .(填化学式)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

(3)C点处的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高一化学月考二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A

A

D

B

C

A

C

D

C

C

C

C

C

1【解答】解:

A.新能源是清洁能源,能减少污染的排放,故A正确;B.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方程式为:

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杂质,故B正确;C.水泥中含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则属于硅酸盐材料,故C正确;D.尾气转化装置能将一氧化碳和NO反应转化为无害气体故D错

2【解答】解:

A.纯碱碱性太强,腐蚀性强,和胃酸反应剧烈,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应选择碳酸氢钠,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可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起到保护的作用,故B正确;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二氧化硅熔点高,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和石英坩埚,故C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故D正确;

3【解答】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里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金属Al不被继续氧化。

4【解答】根据题给信息,钛和钛的合金熔点高,故不能作保险丝;密度小、可塑性好、易加工,是制造飞机及家庭装饰的好材料;钛的“生物相容性”说明人体对钛排异性小,是制造人造骨的好材料。

5【解答解:

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980mL,实验室没有890mL容量瓶,应选择10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1000mL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1.00mol/L×1L×58.5g/mol=58.5g;故选:

A.

6【解答】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铜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

7【解答】解:

A.盐酸与六种氯化物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B.加入烧碱溶液,NaCl无现象,FeCl2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MgCl2生成白色沉淀,AlCl3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然后溶解,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B正确;C.加入浓氨水不能鉴别MgCl2和AlCl3,必需选强碱,故C错误;D.KSCN溶液只与FeCl3变红色,故D错误.

8【解答】解:

充分反应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铁粉有剩余,因为三价铁离子会和铁单质生成二价铁离子,所以一定没有三价铁离子,B错误,

铜离子会和单质铁发生置换反应二价铁离子和单质铜,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铁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二价铁离子,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铜离子、氢离子,A、D错误,所以一定存在的是Fe2+;故选:

C.

9【解答】解:

在SO2+2H2S=2H2O+3S↓反应中,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0,为氧化剂;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为还原剂,则S单质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6molS,即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和为6mol,其中H2S被氧化生成的S为4mol,SO2被还原生成的S为2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2mol,即64g,

10【解答】解:

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5时,生成沉淀,发生的反应有:

Al3++3OH﹣═Al(OH)3↓,Mg2++2OH﹣═Mg(OH)2↓,氢氧化钠的体积为5~6时沉淀部分溶解,发生的反应为:

Al(OH)3+NaOH═NaAlO2+2H2O,设氢氧化钠的浓度为cmol/l,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用到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5cmol和cmol,沉淀部分溶解时:

Al(OH)3+NaOH═NaAlO2+2H2O,n【Al(OH)3】=n(NaOH)=cmol,即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cmol,生成沉淀时:

Al3++3OH﹣═Al(OH)3↓,用到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3n【Al(OH)3】=3cmol,生成沉淀时用到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5cmol,其中的3mol生成氢氧化铝,则有2cmol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由Mg++2OH﹣═Mg(OH)2↓知:

n【Mg(OH)2】=cmol,由原子守恒知:

Al~Al3+~Al(OH)3,n(Al)=n【Al(OH)3】=cmol,Mg~Mg2+~Mg(OH)2,n(Mg)=n【Mg(OH)2】=cmol,故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1【解答】解:

A.Fe3+和SCN﹣之间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强酸性溶液中有NO3﹣,能够氧化I﹣,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Na+、K+、CO32﹣、OH﹣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正确

12【解答】解:

A.钠投入到水中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氯化铵溶液与浓NaOH溶液加热的离子反应为NH4++OH﹣

NH3↑+H2O,故B错误;C.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正确;D.铁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D错误;

13【解答】解:

溶液中总负电荷浓度为:

c(Cl﹣)+2c(SO42﹣)=0.4mol/L+2×0.8mol/L=2mol/L,总电荷浓度为:

3c(Al3+)+c(H+)=3×0.2mol/L+0.6mol/L=1.2mol/L,

所以M为阳离子,设M阳离子为c(Mn+),根据电荷守恒有:

nc(Mn+)=2mol/L﹣1.2mol/L=0.8mol/L,A.1×c(Na+)=0.6mol/L,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阳离子,不可能是CO32﹣,故B错误;C.2×c(Mg2+)=2×0.4mol/L=0.8mol/L,故C正确;

D.2×c(Ba2+)=2×0.4mol/L=0.8mol/L,但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

14【解答】A.

呈红色,说明含Fe3+,无法判断是否含Fe2+;B.

呈红色,说明含Fe3+,但Cl2有氧化性,无法判断原来是Fe2+还是Fe3+;C.

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D.

白色沉淀―→红褐色,说明含有Fe2+,由于红褐色的掩盖,无法说明是否有Mg2+。

15【解答】解:

A.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在小烧杯中称量,且放在左盘,天平游码回零,砝码为2.0g,故A错误;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可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C正确;D.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D错误;

16【解答】解:

Fe和A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于H2SO4溶液中生成硫酸铁、硫酸铝,硫酸可能有剩余,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要使反应后的Fe3+、Al3+全部沉淀出来,则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

n(NaOH)=2n(Na2SO4),再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

n(Na2SO4)=n(H2SO4),则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n(NaOH)=2n(Na2SO4)=2n(H2SO4)=2×0.2L×1mol/L=0.4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0.8L=800mL,

二:

填空题

17.(2*7=14分)

(1) 95g•mol﹣1 ;2.24L . 0.4mol/L .

(2) ①③ ; ①④ .

(3)① Al2O3+2OH﹣=2AlO2﹣+H2O 

② AlO2﹣+CO2(过)+2H2O=Al(OH)3↓+HCO3﹣ .

18.(2*4=8分)

(1) 1:

5 .

(2) 0.3mol .

(3) ④ .

(4)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19.(2*5=10分)

(1) ② .

(2 Ⅰ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且产生二氧化碳 ,

2NaHCO3

Na2CO3+H2O+CO2↑ .

(3)2Na2O2+2CO2═2Na2CO3+O2 .

 

20.(2*6=12分)

(1) Cl2 , KCl .

(2) FeCl2 , 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或向其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都说明含有亚铁离子 .

(3) 4Fe(OH)2+O2+2H2O=4Fe(OH)3 .

(4) Fe3++3SCN﹣=Fe(SCN)3 

21【解答】解:

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再加入盐酸时,0﹣A时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溶液中NaOH过量,加入20mL盐酸恰好中和过量的NaOH,再加盐酸沉淀增多,说明AlO2﹣转化为Al(OH)3,则A点沉淀物为Fe(OH)3,AB段发生反应:

AlO2﹣+2H2O+H+=Al(OH)3↓,B点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沉淀为Fe(OH)3、Al(OH)3;BC段发生反应:

Al(OH)3+3H+=Al3++3H2O、Fe(OH)3+3H+=Fe3++3H2O,

(1)根据分析可知,A点沉淀为Fe(OH)3,B点沉淀为Al(OH)3,

故答案为:

Fe(OH)3;Al(OH)3;

(2)A点沉淀的是Fe(OH)3,则n=

=0.01mol,根据Fe原子守恒得n(FeCl3)=n=0.01mol;

AB段发生反应:

AlO2﹣+2H2O+H+=Al(OH)3↓,则n=n(HCl)=1mol/L×(0.05﹣0.02)L=0.03mol,根据铝原子守恒得n(AlCl3)=n=0.03mol,

B点溶质为NaCl,由Na+离子和Cl﹣离子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NaOH)=n(NaCl)=n(Cl﹣)=3n(FeCl3)+3n(AlCl3)+n(HCl)=0.01mol×3+0.03mol×3+0.05×1mol/L=0.17mol,

答:

原混合物中n(AlCl3)=0.03mol、n(FeCl3)=0.01mol、n(NaOH)=0.17mol;

(3)C溶液中溶质为NaCl、MgCl2、AlCl3,加入盐酸等于原混合物中NaOH消耗的盐酸体积,二者恰好反应时:

n(HCl)=n(NaOH)=0.17mol,则C点处的盐酸的体积为:

V=

=0.17L=170mL,

答:

C点处的盐酸的体积为17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