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183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学设计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形象和感性的认识。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选择生活事例和课文内容为实例,先扶后放,引导孩子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自主探索、发现直述句变转述句的规律。

让孩子能联系生活,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教学目标】

1.认识直述句和转述句;

2.学习直述句化变转述句的转化方法;

3.初步掌握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规律,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规律,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都要跟别人打交道,每天都要说很多很多话。

有时候,我们需要帮别人转达意见或者观点,那么我们就要用上转述句。

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别人说的话正确无误地转述出来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授新课

(一)认识直述句和转述句

1、什么是直述句?

直述句是指直接直接引用别人说的原话。

例如:

小松鼠说:

“我最喜欢吃松果了。

兰兰说:

“天黑了,我要回家了。

直述句的特征是:

有冒号、双引号、使用第一人称“我”

2、什么是转述句?

转述句指转达别人说的话。

例如:

①妹妹说,她星期天想去外婆家玩。

②小东说,他想学游泳。

转述句的特征是:

说的后面没有冒号和双引号,使用第三人称“他”或者“她”

(二)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1、改标点符号。

把冒号改为逗号,把双引号去掉。

2、改人称。

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者“她”。

3、抄写。

把其他内容照样子抄下来。

4、举例子:

①裁缝说:

“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慢性子裁缝。

改为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慢性子裁缝。

②老婆婆说:

“唉,管它狼哩,管它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改为老婆婆说,唉,管它狼哩,管它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三、总结全文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改标点符号;第二步,改人称;第三步,把剩下部分照抄下来。

四、练习

①小宁说:

“我六点钟就起床了。

”(改为转述句)

②小红说:

“星期天我要去公园玩。

”(改为转述句)

【板书设计】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改标点符号改人称抄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八

这个《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默读的方法。

“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发现以“目”为部首的字的特点,会认5个生字。

“词句段运用”——区分近义词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帮助妈妈整理购物清单,能将物品分类。

“日积月累”——积累四句名言警句。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和同学交流默读的感悟,也能通过联系句子及查字典来辨析近义词,分类列购物清单,学生也能完成。

教师应主要关注“日积月累”中的几句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理解意思,感悟其中的道理。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个语文园地,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如何学习语文园地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教学本次语文园地时,教师要适当放手,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让他们品尝探究后的喜悦。

【知识与技能】

1.能把自己关于默读的体会与同学交流分享,积累默读的方法。

2.会认5个汉字,发现与“目”有关的字词的特点。

3.区分近义词,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4.能将物品进行分类。

5.积累四句古代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热爱祖国文化的意识。

重点

1.区分近义词,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2.交流分享默读的体会。

难点

积累四句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师:

课件。

学生:

课前梳理一下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2课时

第一课时

1.能围绕“默读”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2.积累四句名言警句。

重点

通过与同学交流,积累更多的默读方法。

难点

积累四句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一、交流平台

1.导入激趣,了解默读。

师:

同学们,当看到一篇美文时,你们会怎样读。

(1)指名学生回答。

师:

有时我们会朗读,有时我们会默读。

老师很喜欢默读。

(2)课件出示默读的好处。

★默读不影响别人,不受环境限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

★默读的速度比朗读时快得多,可以大量阅读,可以博览群书。

★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师:

本学期,我们学会了默读,那你们知道默读应该怎样去读吗?

2.学生交流默读的方法。

师:

你们在默读课文时会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

默读时,可以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还可以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把没读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默读适合深入思考,我们大家都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好。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下面四个句子及其出处。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师:

和同桌读读这四个句子,说说你们的发现。

2.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读,指导学生认准字,读通顺。

4.指名学生读。

师:

现在我们把句子读熟了,那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组交流讨论。

6.教师相机指导。

○爱人若爱其身。

关心别人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于人,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师:

了解了这四句话的意思,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7.学生交流体会。

8.同桌尝试背诵。

9.指名背、齐背。

语文园地

爱人若爱其身。

不迁怒,不贰过。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第二课时

1.会认5个汉字,发现与“目”有关的字词的特点。

2.区分“陆续、连续、继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3.读词语,整理购物清单。

重点

会认5个汉字,发现与“目”有关的字词的特点。

难点

区分“陆续、连续、继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眨、瞪、瞅、眶、睹”五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

(都带有“目”)

2.学生指认生字。

3.和同桌互认生字。

4.出示文中的“扇面”,请学生读出“扇面”上的字。

5.课件出示词语。

眨眼 眼眶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6.齐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都与什么有关。

(目)

二、词句段运用

(一)区分“陆续、连续、继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1.自读句子,思考:

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这三个词语都带有“续”,但是意思却有区别。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继续”表示连下去;不间断。

我军的伤员是时断时续地抬下来;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一个接一个地救治伤员,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他低下头,不间断地帮我把扣子钉好。

如果调换词语,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和人物的品质,所以不能调换。

4.学生用这三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5.全班交流写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二)整理购物清单。

师:

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课件出示词语)。

东西太多了,妈妈怕买的时候会有遗漏,所以想请你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让她买起来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你会怎么帮她拟定呢?

1.小组内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确。

2.指名学生读。

3.指名学生分类。

零食:

饼干

水果:

橙子

菜:

鲫鱼

面类食品:

速冻饺子、馒头

生活用品:

毛毯、牙刷、菜板、充电器、枕头、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语文园地

分类要做到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在这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讨、交流,灵活运用掌握到的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在自然段中可能出现的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着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在自然段中可能出现的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着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单元复习单、课堂练习单。

◇单元复习单:

读读课文语段,填一填。

(课前完成)

语段

关键语句

抄写关键语句

在自然段中的位置

自然段大意

《花钟》第1自然段

《花钟》第2自然段

《小虾》第3自然段

  ◇课堂练习单:

试着用学过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大意。

语段1: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语段2: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语段3: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课时目标

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自然段大意,把握关键语句在自然段中可能出现的位置。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梳理概括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板书: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师借助“单元复习单”引导学生发现一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可能在不同的位置,同时梳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的方法。

 

2.组织“单元复习单”的交流,梳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的方法。

(1)课件呈现《花钟》第1自然段,组织讨论。

①提问:

哪句话是关键语句?

预设1: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追问:

为什么你没有用整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

预设2: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引导:

仔细想想,这句话中的哪部分内容才能准确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

②出示表格中“《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和“自然段大意”。

③教师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对关键语句做适当的删减,才能准确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课件呈现《花钟》第2自然段,组织讨论。

①提问:

哪句话是关键语句?

预设: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引导:

这是个问句,用它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并不适合,我们可以借助这句问句的提示,到文中找到答案再概括。

点评:

关键语句是一个问句,借助这个问句的提示,我们可以在这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从而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②出示表格中“《花钟》第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和“自然段大意”。

③教师小结:

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

(3)课件呈现《小虾》第3自然段,组织讨论。

①提问:

哪句话是关键语句?

预设: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②呈现表格中“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和“自然段大意”。

(4)课件呈现填写完成的“单元复习单”,组织学生观察比较。

提问:

你发现什么?

为什么有的自然段大意就是关键语句的意思,有的却不是?

预设1:

三个关键语句,有的在首句,有的在第二句,但是都在自然段靠前的位置。

提示学生:

关键语句出现在自然段末尾的也很多。

板书:

位置:

开头 中间 结尾

预设2:

有的关键语句概括了自然段所有的主要内容,自然段大意就是关键语句的意思。

有的关键语句没有完全概括自然段大意,所以要补充。

概括自然段大意,语句应尽可能简洁。

板书:

摘用关键语句 改造关键语句(删减 补充)

3.借助板书,小结。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读懂自然段中的每一句话,看看是否有关键语句,注意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

第二步,如果找到了关键语句,想象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注意有时可以直接摘录关键语句,有时需要进行删减,有时需要增加内容。

第三步,读读摘录或修改过的关键语句,看看能不能再简练一些。

板块二 交流平台——运用概括方法

1.指导学生拓展运用,选择并添加关键语句。

(1)出示语段,组织学生选择能概括自然段大意的句子。

语段1:

大街上有玲珑剔透的宫灯,有活泼可爱的动物灯,有富有时代信息的广告灯,还有栩栩如生的植物灯……

①大街上的灯真亮啊!

②元宵节晚上灯的种类真多啊!

③除了这些灯,还有食物灯。

语段2:

你看!

花坛边的大人们在交谈,一片欢声笑语;有几个小男孩在学骑自行车,歪歪扭扭的,好像刚学走路的长颈鹿;远处的孩子们在跳绳,脚尖刚接触到地面就弹跳了起来,好像脚底装了弹簧一样。

①阳光明媚的周末,公园成了人们的乐园。

②那边的几个小女孩在玩捉迷藏。

③我看见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

(2)组织学生交流:

哪个是正确的选项?

①第一题。

抓住“有”读懂片段,知道这句话写灯多;选择正确选项。

②第二题。

先找找:

写了哪些人;再看看:

写了他们什么特点;最后选择选项。

(3)组织讨论:

这些句子可以放置在语段的什么位置?

①议一议:

这两个选项的句子能否做两个语段的关键语句?

可以放在语段的什么位置?

②读一读:

将选项的句子安置在语段的不同位置,呈现并读一读。

2.小结:

关键语句概括了自然段的大意,关键语句可能出现在自然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课时目标

1.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3.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活动一:

读一读,找一找。

1.呈现课本范例,找找两个语段的共同之处。

要点:

两个语段前面部分都是作者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描写,最后一句都是在观察基础上的主动思考和提出疑问。

2.说说在两个语段中,作者分别观察到了什么,对此作者有什么样的思考和疑惑。

要点:

语段一来自课文,作者观察到刮狂风时蜜蜂飞得很低,并猜测原因是“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疑惑是蜜蜂飞得这么低,是如何看到遥远的家的;第二个语段来自生活中的交通现象,作者观察到两个很近的路口,一个很畅通,另一个却经常堵车,疑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试着回答两个语段中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要点: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活动二:

想一想,写一写。

1.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

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同桌互相交流。

2.将你最感兴趣的写一写。

要点:

模仿范例,深入思考,合理提问。

3.同桌互评,全班分享。

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写清楚,提问不能脱离观察的实际。

4.布置学生课后多观察和思考,并及时记录,养成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观察单

观察

思考

  活动三:

“治病”小专家。

1.出示学过的表示“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

2.指名学生交流修改符号名称和用法。

3.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语段,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运用本次新学的修改符号。

(1)指导学生认识表示“对调”和“移动”的修改符号,知道它们的用法。

设计意图:

对文章的修改,一般是在原稿上进行。

教学时,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修改符号并知道其用法,然后指导运用,并提醒学生修改习作时尽量保持书面整洁。

 

(2)学生尝试修改这段话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第一行:

“他”改为“它”。

第三行:

“用一根小棍”移到第二行“轻轻”前。

第四行:

“整”前加“它”。

(3)投影出示学生的修改,集体评价。

评价标准

评分

修改内容是否正确?

☆☆☆

修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

☆☆☆

书面是否整洁?

☆☆☆

  4.鼓励学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块二 日积月累

活动一:

多种形式读古诗。

1.学生自读。

要点:

同桌互相正音,读正确、读流利。

2.教师范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要点:

读出节奏感,读出古诗恬淡、忧伤的意境。

3.师生对读。

要点:

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4.男女合作读。

5.指名展示读。

活动二:

根据图画背古诗。

1.在插图中找一找有哪些景物,画出诗中相应的词语。

要点:

幽草、涧、黄鹂、深树、舟。

2.出示插图,根据图画背古诗。

3.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诵读古诗。

三语备课组时间:

3月8日中心发言人:

课题:

语文园地三第2、3课时总计第节

教学目标

1.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2.能说出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能够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重点指导多音字“好”的读音。

(文化理解与传承,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能够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3.背诵“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蔡伦造纸的动词。

①.指名结合动词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说清楚。

②.读文中的句子。

比较作者是怎样写的?

③.师小结方法:

正确使用关联词。

2.对照流程图阅读下面这一段话,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电脑屏幕上出现例句,学生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首先,老师把剪纸准备的材料:

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

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

剪→折→剪→展开→抓关键词语,回顾方法。

3.小组选择一个手工活动进行交流。

4.小组汇报。

5.出示读一读的两个例句:

(1)指名读。

(2)自主探究:

说说两个例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总-分的写法。

(3)小组交流可以围绕哪个意思来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围绕“操场上真热闹”这个熟悉的话题,仿写。

6.完成小练笔:

照样子写一段话(可以是有关传统节日的、也可以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事)

7.选取较好的和存在问题的句子,组织评价。

【设计意图:

语言建构与运用:

此环节教学采取了自主学习交流检查法,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人公作用,同时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感知手工活动的过程,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实现认知的准确构建】

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

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

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1.借助拼音读好四字词。

2.指导读好“雅人四好”中“好”的读音-hào

3.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意思,图片展示。

4.通过讲解和背诵,让学生们感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

文化传承与理解:

此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背诵法,让学生在感知内容及其含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的反复朗读背诵练习,不断激发对词语的积累兴趣,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认知积累。

教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