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12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优化提升.docx

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优化提升

单元优化提升

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主要内容

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工业:

国有化;商贸:

取消自由贸易;分配:

义务劳动制

(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作深入剖析

(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新经济

政策

农业:

固定的粮食税;工业:

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

允许自由贸易;分配:

按劳分配

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

体化

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

赫鲁晓夫

改革

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戈尔巴乔夫改革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

【对点训练】

1.下表是《苏共党员与行动能力对比表》。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

1917年

1941-1945年

1991年

党员数目

20万

200万

2000万

行动结果

取得十月革命胜利

取得卫国战争胜利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A.苏共党员数目的增长没有增强党的行动能力

B.苏共党员数目的增多给行动力带来负面影响

C.和平环境下的苏共没有注重行动能力的培养

D.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逐步弱化了党的行动能力

详细分析:

选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苏共党员数目增多,但是行动能力明显削弱,这是战后苏联改革导致的,故选D项。

从1917年到1945年,苏共党员数目增长,取得了革命和战争的胜利,这说明党的行动能力增强了,带来的是正面影响,故A、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苏共对行动能力的培养,C项错误。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点训练】

2.苏联国旗降下已经20多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详细分析:

选A。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从经济领域进行改革,经济改革受挫后,才转向政治领域,故A项正确。

1.(2018·高考江苏卷·T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详细分析:

选C。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57年苏联的工业体制改革并不是简单撤销一些工业部门,而是在地方设立经济行政区进行管理,这一做法体现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政府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意图,C项正确。

结合史料信息可知,这一举措只是在工业领域里进行,而不是整体的变革,A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苏联调整工业部门的经营管理权,而不是摒弃其原有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排除;无论是中央政府领导还是地方领导,这些工业部门的性质都是公有制,D项错误,排除。

2.(2016·高考江苏卷·T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详细分析:

选C。

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3.(2015·高考江苏卷·T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详细分析:

选B。

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处于斯大林体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故B项正确。

此时,苏联的制度并未发生变革,故A项错误。

冷战格局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科技交流受到很大影响,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与科研方向无关,故D项错误。

4.(2018·高考全国卷Ⅲ·T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详细分析:

选A。

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正确。

1.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基本完成了“说明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在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大体完成之后,必须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即组织对俄国的管理。

这表明苏俄要(  )

A.颁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用革命结束战争

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及革命任务的需要

D.实施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分析:

选C。

十月革命之后,严峻的内外局势促使苏维埃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故选C。

颁布《和平法令》属于“夺取俄国”的任务范畴,A项错误;颁布《土地法令》属于“夺取俄国”的任务范畴,意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旨在解决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而引发的严重社会政治、经济危机,D项错误。

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B.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C.实行余粮收集制D.为减耕的农民提供补贴

详细分析:

选B。

据材料“那它(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可知,该领导人的观点否定了把出售粮食和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的做法,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故选B。

3.有人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而)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

”这里提到的“30年前”的苏联改革(  )

A.放弃工业化的方针B.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C.偏离社会主义道路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详细分析:

选D。

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30年前”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未放弃工业化的方针,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中种植玉米,不顾实际,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坚守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

4.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详细分析:

选A。

根据材料中“1987年”可以判断指的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A项是对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属于“质的改造”,故选A。

单元综合检测(五)

(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列宁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

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详细分析:

选B。

根据题目中“共产主义原则”“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B项。

2.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

布哈林这种认识(  )

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详细分析:

选C。

材料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正常’形式”,表明了布哈林对政策的肯定,结合材料中“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可知,该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正确。

3.有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

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下列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  )

A.国家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B.目的是战胜国内外一切反动军事威胁

C.尽快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D.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详细分析:

选D。

据材料“1925年”“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材料“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说明其目的是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D项。

4.苏联领导人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这一思想(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C.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详细分析:

选D。

部分发展商品经济,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故选D。

材料强调发挥商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属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建立,A项错误;大工业的基础地位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但材料中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商业建立农业与大工业的经济联系,B项错误;此时的苏俄(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

5.下图为苏联1公担稞麦可交换的物品变化示意图。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集体农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B.工业发展快导致农业严重滞后

C.农产品低成本制约了价格上涨

D.农业劳动转为工业发展的资金

详细分析:

选D。

观察示意图可知,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越来越大,这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实施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和原料的结果,当时牺牲农业来支持发展工业,故选D。

6.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

“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运动

详细分析:

选C。

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C项正确。

A、B两项发生在“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前,D项为工业化打下基础,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7.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

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

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

A.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

D.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详细分析:

选D。

根据材料可知,这是苏联政府在试图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来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项。

8.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交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以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入差距。

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详细分析:

选B。

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存在,实行按劳分配,与材料中重视物质利益,承认个人和企业自己利益有相似之处,故选B。

9.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

这表明(  )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

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详细分析:

选A。

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1964-1982年)苏联农业取得一定的成就,故选A。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B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提出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项错误。

10.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这体现出(  )

A.指令性计划减少    B.商品经济发展

C.计划体制的弊端D.公有制被打破

详细分析:

选C。

材料反映了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问题,故选C。

11.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

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

材料表明(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详细分析:

选D。

材料表明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未达预期,故选D。

12.戈尔巴乔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改革”,苏联体制上的问题还可以“再拖上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丧命。

这说明(  )

A.戈尔巴乔夫改革客观上延缓了苏联解体的到来

B.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

C.苏联解体是国内外因素在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路线催生下的产物

D.苏联解体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

详细分析:

选C。

从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外危机加剧,从而使苏联解体,故选C。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A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解决,B项错误;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

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8分)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

(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

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10分)

详细分析:

(1)第一小问“退却年代”指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第二小问即回答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第一小问是指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小问从全球史观角度评价罗斯福的贡献,结合其对当时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回答。

(3)第一小问分析计划经济模式在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方面的弊端;第二小问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举措回答。

答案:

(1)“退却年代”:

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理解:

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贡献: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评价:

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表现:

“一大二公”,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调整: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4.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

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

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

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

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

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

……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三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

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

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

……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

(6分)

(4)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6分)

详细分析:

(1)第一小问由“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回答。

(2)由“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等信息分析回答。

(3)由“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等信息概括回答。

(4)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

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

(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

(3)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

(4)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