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篇城市土壤环境城市生态学案例海南大学共十一篇.docx
《03第三篇城市土壤环境城市生态学案例海南大学共十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篇城市土壤环境城市生态学案例海南大学共十一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第三篇城市土壤环境城市生态学案例海南大学共十一篇
第三篇城市土壤环境
案例一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
绿地系统是所有城市维持“天人关系”的物质载体和市民接触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是医治大多数“城市病”的良药。
然而,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盘——土壤,正遭受城市活动和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造成土壤质量降低或破坏,致使其本身生产、生态功能向城市基础支撑功能转变。
尽管城市化过程不会使土壤的六大功能完全转变或者彻底丧失,但其功能的发挥却受到不同程度限制。
如土壤污染导致的生产力水平下降,污染物积累,造成土壤环境容量减小和“化学定时炸弹”等诸多危险。
因此,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圈内的土壤质量正遭受有史以来最为深刻持久的人为活动的影响,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土壤——城市土壤。
公园绿地土壤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既是城市植被的立地基础和生长介质,又是城市生态系统和能量循环与转化的必要环节。
以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多侧重大气、水、生物等因子,公园绿地土壤研究、利用及保护一直未能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为了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和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及时开展针对公园绿地土壤的养分特征的研究。
这在理论上能够拓展土壤学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可以为城市绿化提供技术支持。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又是一座严重缺水少绿的城市,长期以来城市绿化欠账很多,绿化覆盖率仅为25%,全市人均绿地面积不足5m2。
开展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养分特征的研究,不仅为沈阳市“十五”期间新增绿地30km2的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而且能够反映整个东北地区公园绿地土壤的总体养分特征,为今后开展区域性城市土壤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最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服务。
一、材料与方法
(一)采样点选择
本研究以沈阳市城区不同功能景观区中的典型公园中的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
在沈阳市的城区和市郊的15座大中型综合性公园和带状公园中,根据所处城市主要功能区不同,选取有代表性的公园6座(见表2-3-1)。
表2-3-1供试城市公园土壤基本情况
功能区
剖面号
采样点
利用
方式
植被种类
植物生势
人为活动
侵入体种类
剖面形态
西部工业景观区
劳动公园-01
铁西区园林管理处北墙外10m
绿地
乔、灌木、杂草
较为茂盛
地下水管道铺设,添埋,扰动和植树
石砾、煤渣、石灰颗粒、砂粒、建筑垃圾、瓦片等
通体有大量认为侵入体、结构破坏
劳动公园-02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植树
无
保持自然形态,无人为扰动
劳动公园-03
南墙内40m
公共(休憩练)
乔灌木
一般
建筑生活垃圾堆积和践踏
砖块、炉渣、塑料、碳块、煤渣、整片塑料编织袋、石块、石灰渣、铁屑和焦炭
侵入体占60%以上,无结构,孔隙多且大
中部商业居住区
中山公园-05
公园内南山的南坡
绿地
灌木、杂草
茂盛
堆积、扰动、植树和培肥
石砾、煤渣、石灰颗粒、砖屑、铁丝、灰渣、大块砖和铁钉等
有侵入体混杂,有新结构体形成,发展趋势良好
八一公园-07
公园南门内30m处
公共用地(晨练)
乔木
一般
堆垫、践踏
碎铁片、砖屑、煤渣、石灰渣、石块、铁屑、铁块和青砖块
人为堆积层次明显,侵入体多,紧实,根系少见;底层有明显潜育现象
八一公园-08
公园内北墙以南20m处
公共用地(游乐场)
乔木(零星分布)
一般
添埋、堆积、扰动和践踏
青砖块、碎玻璃、铁丝、炉灰渣、红砖块、铁棒、青砖块和混凝土块
无结构,通体是土壤,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混合体
南部文化景观区
万柳塘公园-9
公园内南门以北600m处人工土山的西坡的中部
绿地
乔木
茂盛
扰动、堆积、植树和培肥
石砾、粗砂粒青瓦块、潜育化土块等
由河泥、河沙混合,扰动,堆积而成。
质地良好,已形成新的土壤结构,底部有锈纹锈斑
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
植物园-11
园内北门以东300m处距公路1m(路南)
绿地
乔木
茂盛
植树、培肥
无
保持自然形态,无人为扰动
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
东陵公园-12
园内西墙以东300m处(108凳前的平地)
绿地
乔木、杂草
古松有部分枯死,其它树种和杂草茂盛
植树,种草和培肥
无
保持自然形态,无人为扰动
(引自边振兴,2003)
(二)数据野外采集
考虑到城市土壤高度时空变异性,我们首先用土钻网格法预采样(即将每一个公园分成若干大小等同的方格,在每一方格用土钻预采样,判别土样差异性大小,确定采样点),在每一个公园选择1~3个有代表性的剖面,同时用土钻在辅助点采样。
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编写的《土壤野外描述、水热动态观测方法及土壤信息系统》为基准参考,结合城市土壤的特点进行剖面的形态描述。
(三)样品室内分析
土壤全氮和有机质采用元素分析仪法(ElementarIII,德国);水解性氮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比色法;全钾、全磷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公园绿地土壤有机质特性
根据分析测定,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幅为1.6~81.83g/kg之间,平均值为23.683g/kg,中值为15.015g/kg。
有关研究表明(胡宏祥等,2001),沈阳市非城区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变幅为1.6~21.2g/kg之间,平均值为6.025g/kg。
分析可知,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是非城区自然土壤的4倍,且超出非城区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
因此,公园绿地土壤与自然土壤比较,有机质具有明显的富集特征。
研究表明,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剖面中分布规律不明显。
对地处城市郊区受人为活动较小的植物园11剖面和东陵公园12剖面来说,土壤有机质分布与自然林地土壤的分布规律相似即表层含量最高,向下各层段依次降低。
而对于其它剖面而言,很难描述其分布规律,如劳动公园03剖面的有机质分布依次(从表层至底层)为13.34g/kg、58.92g/kg、55.97g/kg、76.45g/kg、24.03g/kg、67.09g/kg、13.45g/kg和58.71g/kg。
另外,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同一剖面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剖面之间有机质的变异性大。
同为劳动公园01剖面的相邻5层(43.16g/kg)和第6层(5.73g/kg)相差8倍;八一公园08剖面的底层为81.83g/kg,植物园11剖面第4层为1.6g/kg,两者相差50倍。
总体上看(表2-3-2),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西部工业景观区>南部文化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
高度密集的人口,大量的生活垃圾混入是城市公园绿地土壤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
另外,沈阳作为重工业城市,其工业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虽然其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但也并存部分大型的有机化工企业(如东北制药厂、红梅味精、雪花啤酒、油漆厂和化工厂等)。
它们产生的“三废”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也极有可能增加城市土壤的有机物质。
这正是因城市土壤中有机质多源性。
另外,城市公园绿地不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对土壤有机质的消耗相对较少,有利于城市公园绿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表2-3-2沈阳市不同功能区公园绿地土壤养分含量
功能区
速效磷均值
速效钾均值
全磷均值
全钾均值
全氮均值
有机质均值
西部工业景观区
66.4
132
0.81
12.89
2.343
26.754
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
87.2
218.29
1.13
15.77
2.604
30.655
南部文化居住区
112.69
151.71
1.46
16.43
2.287
14.531
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
64
119.67
0.61
16.13
1.752
5.788
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
41.12
118.33
0.61
17.8
2.02
9.995
(引自边振兴,2003)
(二)公园绿地土壤氮素特性
在沈阳市不同功能区的公园中的12个土壤剖面66个层次中,全氮的含量变幅在1.29~4.41g/kg之间,平均值为2.365g/kg;含量小于1.5g/kg占7.6%,1.5~2.5g/kg占60.6%,2.5~3.5g/kg占27.3%,大于3.5g/kg占4.5%,且最大值达4.41g/kg(图2-3-1)。
资料(胡宏祥等,2001)表明,沈阳市周边自然土壤的全氮含量变幅为0.08~1.57g/kg,平均值为0.595g/kg。
可见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全氮含量远远大于周边自然土壤,与周边自然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相比较,公园绿地土壤剖面中各层次全氮含量全部超出,即使最小值也是自然土壤平均值的2倍以上,最大值超出6倍以上。
因人为活动方式和强度不同,表现为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西部工业景观区>南部文化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表2-3-2)。
沈阳市城市公园土壤同一剖面全氮含量变幅也很大,且呈无规律分布。
如八一公园07剖面各层次的全氮含量变幅为1.99~4.13g/kg之间,八一公园08剖面各层的全氮含量变幅为2.6~4.41g/kg之间。
如八一公园08剖面和劳动公园03剖面的最小值出现在表层,最大值在第6土层;而八一公园07剖面最小值在底层,最大值在表层。
所以,全氮含量显著富集和高度变异是沈阳市城市公园土壤的一个显著特征。
沈阳市城市公园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差异性也很大,变幅为6~404mg/kg,中值为35mg/kg,平均值为48mg/kg,最大值为最小值的67倍之多,平均值也为最小值的8倍。
沈阳市不同功能区12个土壤剖面的66个层次的碱解氮含量小于60mg/kg占80%(图2-3-2),仅在八一公园07剖面表层出现404mg/kg的最大值,同一剖面其它层均小于60mg/kg;其次仅在东陵公园12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层出现272mg/kg和134mg/kg的较高值。
依有关研究结果,沈阳非城区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水平中等(80~120mg/kg)的土样占总数的75%,表明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有效氮相对缺乏。
而且因所处功能区不同缺乏程度不同(表2-3-2),大体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南部文化景观区>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西部工业景观区。
图2-3-1全氮分布频率图2-3-2碱解氮分布频率
(引自边振兴,2003)(引自边振兴,2003)
(三)城市绿地土壤磷素特性
沈阳公园绿地土壤中全磷的含量为0.25~2.68g/kg,平均值为0.93g/kg。
胡宏祥等人研究结果是,沈阳市周边自然土壤全磷含量变幅为0.34~1.61g/kg之间,平均值为0.98g/kg。
依据《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中国土壤学会,1999)中“我国土壤中的全磷含星在0.2~1.1g/kg范围”,可以认为沈阳公园绿地土壤有富磷现象。
进一步分析(图2-3-3)表明,沈阳公园绿地土壤中全磷含量>1.1g/kg仅占29.6%,同南京市城市土壤显著富磷的研究结果(全磷含量为0.74~11.14g/kg)及香港的城市土壤中磷很缺乏的研究结果都有所差别。
全磷在公园绿地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没有规律,且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
图2-3-3城市公园土壤中全磷含量频率图2-3-4速效磷含量频率
(引自边振兴,2003)(引自边振兴,2003)
沈阳公园绿地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差异性也非常大,变幅为21~138.5mg/kg,平均值为81.57mg/kg。
根据鲁如坤的分析标准(>20mg/kg为丰富,<10mg/kg为缺乏,<5mg/kg为严重缺乏),相比较沈阳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中速效磷全都大于20mg/kg,速效磷含量>60mg/kg的土层约占74.1%(图2-3-4),均为丰富。
在城市土壤剖面中,速效磷含量分布无规律性,且同一剖面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剖面之间变异性大。
同样,因功能区不同城市绿地土壤速效磷富集也不同,表现为南部文化景观区>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西部工业景观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
在城市周围常常分布的是菜园地,磷素的高度积累是菜园土的显著特征。
城市的发展占用了周围大面积的菜园地,城市绿地土壤保留着原菜园土中的磷素,加上大量含磷的废水和垃圾的混入,使得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的含量明显高于农业土壤。
不同地点人为作用的强度不同,导致土壤中磷素变异性大。
由于沈阳城经历了几个极度扩张时期,城区不仅侵噬菜园地,而且有大量的耕地,致使部分城市土壤没有磷富集过程。
如日伪时期发展起来的沈阳铁西工业区(西部工业景观区)几乎都是侵占耕地形成的。
这也是造成沈阳市城市土壤全磷变异性大和不如有些城市富集显著的一个原因。
数据表明(表2-3-2),仅在由菜园土演变成公园绿地土壤的南部文化景观区和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其全磷含量均值大于1.1g/kg。
依次为南部文化景观区>中部商业居住景观>西部工业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
(四)城市绿地土壤钾素特性
图2-3-5表明,沈阳公园绿地土壤中全钾的含量变幅在5.33~23.72g/kg之间,平均值为14.84g/kg,占88.9%的土层全钾含量<20g/kg。
相比较胡宏祥等人研究结果非城区土壤中全钾含量变幅为8.4~43.4g/kg之间,平均值为25.38g/kg,以及沈阳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沈阳地区土壤中全钾含量在24.5~29.1g/kg之间,平均值为26.8g/kg。
我们不难看出,沈阳公园绿地土壤中全钾相对缺乏,而且西部工业景观区最为缺乏,其次为中部商业居住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南部文化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
与非城区土壤因大量钾肥施用不均衡造成差异性增大不同,城区人为活动的方式和强度不确定性是造成全钾含量变异性大的主要原因。
图2-3-5全钾含量分布频率图2-3-6速效钾含量分布频率
(引自边振兴,2003)(引自边振兴,2003)
沈阳市城市绿地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很高,明显高于非城区土壤。
占74.1%的土层中速效钾的含量>80mg/kg,占31.5%的土层中速效钾的含量≥200mg/kg(图2-3-6),平均值179mg/kg,最高值达到770mg/kg。
相比较沈阳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沈阳市各种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01.5mg/kg,以及姜勇等人对沈阳苏家屯农田土壤的研究结果,2000年土壤中速效钾平均含量为79.9mg/kg,说明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速效钾明显富集。
图2-3-6表明,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异性极大。
土层中速效钾含量变幅为28~770mg/kg,相差为27.5倍,同一土壤剖面各层间速效钾含量差异明显,含量最高值不一定出现在表层,如剖面02的最大值在第5层(104mg/kg)且与第5层(28mg/kg)相差近3倍。
另外,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差异性也体现在不同功能区之间(表2-3-2),依次为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南部文化景观区>西部工业景观区>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
三、结论
通过对沈阳市不同功能区中6个典型公园的城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不均衡。
有机质全氮、磷素和速效钾表现为富集,而碱解氮和全钾却为缺乏。
(二)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呈高度空间异质性。
剖面垂直向养分因子含量相邻土层差异很大,或高或低,无规律可循;不同剖面之间含量相差也很大同样无章可循。
(三)人类活动对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影响,改变了原来自然土壤养分特征。
因城市不同功能区人为作用的方式、强度的不同,土壤养分在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人为影响最为剧烈和人口密集的中部商业居住景观区是有机质最为富集区域,其次为工业集中的西部工业景观区,再次是人口密集的南部文化景观区,东部文化风景景观区和周边自然风景景观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
资料来源:
边振兴,王秋兵.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3,34(4):
284~290.
案例二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
一、引言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
在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渴望居住地成为理想的“园林城市”或“生态城市”,政府部门对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很大,并想方设法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效果,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质量管理,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植物生物量),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土壤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介质,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质量,因此,提高城市绿化效果,促使城市园林绿化持续稳定发展,应重视植物生长的地下环境因子——绿地土壤质量问题。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土壤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规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壤。
由于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城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土壤出现了pH偏高、有机质含量低、有效态养分缺乏、土壤板结和局部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等特征,这些性质影响到城市树木、花草的正常生长,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绿地质量和绿化效果。
城市园林植物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有一些研究报道。
深圳是我国园林城市,2002年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5%以上。
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土壤的肥力质量,为深圳城市绿地土壤的管理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土壤
采集深圳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东湖、儿童、人民、洪湖、荔枝、中心、笔架山、莲花山、皇岗公园和仙湖植物园等)绿地和道路(深南路、笋岗路、皇岗路、滨河路、上步路、北环路、桥城路、罗沙路等)绿化带、住宅区(梅林新村、蓝天花园、益田村等)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市政府、市委党校、市人民医院、市园林研究所等)0~20cm和20~40cm共283个土壤混合样品。
分别测定土壤质地、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部分0~20cm土壤测定容重、孔隙度和阳离子交换量(CEC)。
(二)测定方法
土壤质地:
比重计法,卡庆斯基质地分类;容重:
环刀法;CEC:
1mol/L中性NH4OAc法;pH值:
土水比2.5∶1,电位法;有机质:
重铬酸氧化,外加热法;全氮:
开氏法;碱解氮:
扩散法;全磷:
HClO4-H2SO4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
Olsen法;全钾:
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速效钾:
1mol/L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三、结果与讨论
(一)土壤的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到土壤肥力性状。
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质地以砂壤土和轻壤土为主,0~20cm和20~40cm土壤中砂壤和轻壤土所占比例分别为84.0%、52.5%,20~40cm土层松砂土和紧砂土占了42.4%,呈现不良的土壤质地构型;另外,而且土壤中砾石(>3mm)的含量非常高,0~20cm和20~40cm土壤中重砾质土(>3mm砾石含量>10%)比例分别达到91.0%和94.2%,非常不利于土壤保水、保肥和园林植物的生长。
(二)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反映土壤松紧程度、孔隙状况和土壤蓄水、透水、通气性能。
研究表明,对于质地较轻的土壤,当土壤容重大于1.6g/cm3时,严重阻碍植物根系生长。
深圳城市绿地表层土壤容重大,平均1.55g/cm3,土壤孔隙度小,平均为39.68%(表2-3-3),这表明土壤紧实,蓄水和通气性能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并且影响降水和灌溉水的入渗和在土壤中的再分布,不利于土壤水贮存,导致地表水易形成地表径流,增加城市防洪压力。
表2-3-3表层(0~20cm)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阳离子交换量
容重(g/cm3)
孔隙度(%)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变幅
1.28~1.75
31.79~50.02
4.51~8.80
平均值
1.55
39.68
6.55
中值
1.57
38.98
6.46
(引自卢瑛,2005)
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大小是衡量土壤保肥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判断土壤肥力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般认为CEC低于10cmol(+)/kg的土壤保肥能力差,土壤肥力低。
从表2-3-3可知,深圳城市绿地表土(0~20cm)CEC最高也只有8.80cmol(+)/kg,平均为6.55cmol(+)/kg,可见深圳城市绿地土壤保肥能力差,土壤肥力低。
(三)土壤pH特性
pH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它直接影响到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对植物的有效性,也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和活性,从而影响到土壤中物质的转化。
我国土壤的酸碱度分5级:
强酸性(pH<4.5)、酸性(pH4.5~5.5)、弱酸性(pH5.5~6.5)、中性(pH6.5~7.5)和碱性(pH>7.5)。
分析结果表明(图2-3-7),土壤pH基本上都在5.5以上,0~20cm和20~40cm土壤pH属于中性(6.5~7.5),所占比例分别为64.6%和58.3%。
有资料表明,深圳市山地丘陵土壤普遍呈酸性反应,其表层土壤的pH多在4.70~5.60之间,因此深圳城市绿地土壤pH较自然土壤明显增高,且0~20cm土壤比20~40cm土壤增高更加显著。
这是由于城市土壤中常常混有建筑废弃物、水泥、砖块和其它碱性混合物等,其中的Ca向土壤中释放;另外,大量含碳酸盐的灰尘的沉降;水泥风化向土壤中释放Ca;土壤中碳酸盐与碳酸反应形成重碳酸盐等因素,使城市土壤pH与自然土壤差异明显。
本研究与其他城市土壤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
图2-3-7 土壤pH值的分布频率图2-3-8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频率
(引自卢瑛,2005)(引自卢瑛,2005)
(四)土壤有机质、氮素特征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许多属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质含量有关,且土壤碳储量影响全球环境变化。
深圳城市绿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为1.79~39.98g/kg,平均15.63g/kg;20~4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为0.51~29.63g/kg,平均6.72g/kg。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肥力状况分级标准,深圳城市绿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40cm土壤则处于极低水平(图2-3-8)。
深圳城市绿地表层(0~20cm)土壤全N含量变幅为0.16~2.35g/kg,平均0.58g/kg;20~40cm土壤全N含量变幅为0.13~1.63g/kg,平均0.36g/kg。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肥力状况分级标准,全氮含量属于5级和6级(0.75~0.5g/kg和<0.5g/kg)的频率很高,0~20cm,20~40cm土壤分别占79.2%和92.8%(图2-3-9),土壤全氮处于很低水平。
表层(0~20cm)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幅为9.8~93.7mg/kg,平均34.4mg/kg;20~40cm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幅为9.3~74.2mg/kg,平均23.2mg/kg;几乎所有土壤碱解氮含量<60mg/kg,0~20cm,20~40cm土壤分别达到94.4%和97.8%(图2-3-10),土壤碱解氮也处于很低水平。
因此,深圳绿地土壤氮素严重缺乏。
图2-3-9 土壤全氮含量分布频率图2-3-10 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布频率
(引自卢瑛,2005)(引自卢瑛,2005)
(五)土壤磷素特征
结果表明,深圳城市绿地表层(0~20cm)土壤全磷含量变幅为0.07~1.29g/kg,平均0.25g/kg;20~40cm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