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81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docx

地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t地质地貌土

【关键字】地理

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质地貌、土

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质地貌、土壤、植物

2010年10月17日

  08级地理科学

  09

  康童茜2010年9月4日

  指导老师:

蒋梅鑫、廖富强、贾玉莲、胡启武、吕建星

  目录

  第一章绪言

  

(一)、杭州概况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工具

  (五)、实习时段及路程安排

  第二章地质地貌野外实习

  

(一)杭州的地层

  

(二)杭州地区主要岩石类型

  (三)罗盘的使用

  (四)地质构造

  第三章土壤野外实习

  

(一)杭州土壤概况

  

(二)土壤剖面观察

  第四章植物野外实习

  

(一)杭州植物概况

  

(二)群落调查

  (三)观察、鉴别植物

  (四)认识植物

  第五章实习感受

  第六章实习小结

  第一章绪言

  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一)杭州概况

  杭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丘陵和平原之交接地带,东部和北部与宽坦的杭嘉湖平原相接,西部倚山峦,南临钱塘江。

杭州市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江水为1500㎜。

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

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假岩溶地貌、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之叠加。

上述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据内涵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狱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它复杂而特色鲜明,对它的认识研究,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丰富,可观察性较好,教学切入点多,杭州市不失为较好的自然地理教学实习基地之一。

因此,我们将杭州地区作为专业教学实习的基地。

  

(二)实习目的

  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地理野外考察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地理专业学生成为具有较强能力的合格人才。

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三)实习内容

  1)地质地貌野外实习

  2)土壤野外实习

  3)植物野外实习

  (四)实习工具

  罗盘、放大镜、地质锤、铁铲、植物剪、植物标本夹、地质地图、盐酸、镁试剂、样方测绳、GPS

  (五)实习时段及路程安排

  时间:

2010年8月19日---2010年8月27日

  8.19上午开动员大会,下午进行专业实习前强化培训

  8.20下午集合出发

  8.21上午到达南玉山庄旅馆,下午(开始野外实习操作)浙大三分校—六和塔—路边无名点

  1.主要学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和岩层产状的测量

  8.22植物园—银鼓洞—紫阳洞—初阳台—宝石山

  1.学习认知植物;2.了解了火山凝灰岩的岩性;3.讨论了岩性厚薄的原因;4.了解了碧玉的知识

  8.23南玉山庄—吴山—云居山—九华山—将台山—玉皇山—紫云洞

  1.第一号土壤剖面的制作与记录;2.断层、向斜知识的认识;3.灰岩的辨识

  8.24青龙山-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无门洞-南高峰-唐樟-盖叫天墓地

  1.向斜的辨识;2.溶洞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作用;3.泥石流发生条件分析;页岩的辨识;4.地质剖面图的画法

  8.25龙井村-棋盘山-小西天

  1.下降泉的识别;2.植物群落调查及部分植物识别;3.小西天红壤剖面

  8.26飞来峰-北高峰

  1.飞来峰地质构造的形成;2.第三号土壤剖面的观察

  3.完成杭州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的具体操作(结束)

  8.27下午集合返校

  第二章地质地貌

  

(一)杭州地层杭州市域地质发展经历了前履冰纪(前震旦纪,距今大约8亿年)陆壳增生并成熟、古生代(距今大约6~2.5亿年)被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距今大约2.5亿元迄今)大陆边缘活动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地层序列如下:

  奥陶系

  上统

  文昌组命名地点淳安文昌,岩性为青灰色长石石英细砂岩夹泥岩。

厚度510~790米。

  志留系

  上统

  唐家坞组命名地点富阳唐家坞,岩性为灰绿色、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在建德、富阳一带下部夹层凝灰岩。

产卡布迪指形棱藻、伸长赛马藻。

厚度671~1283米。

  中统

  康山组岩性为青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产似慧星虫、单褶型始石燕等。

厚度85~544米。

  下统

  安吉组岩性为灰绿色页岩、砂岩。

该组以临安——马金断裂为界分东、西两区,西区为笔石相,产雕刻雕笔石、适度双笔石等,东区为介壳相,产微小始石燕、粗糙雷氏贝相似种等。

厚度71~172米。

  大白地组岩性为青灰色的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产半坞似慧星虫、中国始石燕等。

厚度325~1058米。

  泥盆系

  上统杭州地区仅发育上统

  西湖组命名地点杭州市区西湖附近,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

产斜方薄皮木、奇异亚磷木。

厚度176~300米。

  珠藏坞组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夹有大量红色粉砂岩和黑色炭质页岩。

产无锡始鳞木、亚鳞木等。

厚度125~190米。

  石炭系

  上统

  黄龙组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白云岩,产纺锤、莫斯科小纺锤,犬齿珊瑚等。

厚度154米。

  船山组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结核灰岩。

产中华麦、假希瓦格等。

厚度47~150米。

  下统

  叶家塘组岩性为灰色石英砂岩、砂砾岩、泥岩夹煤层。

产须羊齿、星芦木等。

厚度22~112米。

  杭州组命名地点杭州市区龙井,岩性为灰色白云岩、泥质或砂质白云岩。

产葛罗勃交织长身贝相似种、小嘴贝、帅儿文贝等。

厚度2.13米。

  二叠系

  下统

  栖霞组岩性为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灰黑色泥岩、硅质岩。

产南京、希瓦格、小伯克、多壁珊瑚等。

厚度387~442米。

  丁家山组命名地点杭州市区丁家山,岩性为黑色硅质、炭质页岩夹细砂岩、泥灰岩,在桐庐冷坞,顶部为浅灰色生物礁灰岩。

产冷坞桐庐菊石,速壁珊瑚,新米斯等。

厚度309米。

  侏罗系

  上统第一段为紫色、紫红色火山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含碧玉,具有假流纹构造。

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等地。

  白垩系

  下统朝川组

  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等地。

岩性为紫红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局部地段为凝灰质砾岩。

厚度34m。

与上覆、下伏地层均呈下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系

  全新统

  滨海组为海湾、河口、湖沼相,黄褐色、灰黑色淤泥质粉砂、粘土、亚粘土夹泥炭。

  中更新统

  之江组、全塘组、嘉善组,为陆相和海陆交互相棕红、灰黄、灰色亚粘土夹粘土、砂砾石。

之江组命名地点六和塔附近。

  上更新统

  汤溪组、之江组、莲花组,为残坡积、冲洪积相,棕红色含砂砾亚粘土、网纹红土、黄棕色砾石、亚粘土等。

  

(二)杭州地区主要岩石类型

  1.火山凝灰岩简称凝灰岩,是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

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

碎屑物质小于50%,分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

质软多孔隙。

按火山碎屑物的物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及混合型凝灰岩。

  2.火山角砾岩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

主要由粒径为2~64毫米的火山角砾组成,也含有其他岩石的角砾及少量的石英、长石等矿物晶屑。

多数具明显的棱角,分选差,大小不等。

填隙物是火山灰,火山尘。

常与火山集块岩伴生,位于火山口外侧

  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主要分布在西湖西北和北部,紫云洞、金鼓洞、银鼓洞、葛林一直到宝石山皆有分布,形成于侏罗系上统。

  3.砂岩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积碎屑岩。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

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砂岩按其沉积环境可划分为:

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类。

  杭州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广泛分布于杭州西南的山地丘陵中。

实习点浙大三分校的岩石即为紫色石英质砂岩。

  4.石灰岩(Limestone)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

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主要分布在杭州东南的山地丘陵中。

实习过程中8月23号全天的路线都是灰岩,从吴山、云居山、万松岭到将台山和玉皇山,呈弧形状分布。

  5.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为:

  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硅质页岩、炭质页岩、黑色页岩、油母页岩

  在杭州地区,主要分布在丁家山、三台山东北麓,将台山也有零星分布。

实习点盖叫天墓地有页岩分布,其颜色为灰黑色,有机质含量高。

  6.燧石燧石俗称“火石”,是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致密、坚硬,多为灰、黑色,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

层状燧石:

多与含磷和含锰的黏土层共生,分层存在,单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可达几百米,有块状和鲕状的区别。

结核状燧石:

多产于石灰岩中,有球状、卵状、棒状、盘状、葫芦状、不规则状等结核体,一般只有5-15厘米,大的可达1-2米。

  在杭州的灰岩中,燧石很常见。

如在实习点吴山,十二生肖石上就含有燧石。

  7.碧玉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其中氧化铁和粘土矿物等杂质含量可达20%以上,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

按颜色命名可称红碧玉、绿碧玉等。

有时也可按特殊花纹和色斑进行命名,如风景碧玉和血滴石

  在杭州宝石山所见之“宝石”即指碧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酸性火山喷发的产物,并被岩浆岩中的氧化铁染成红色。

  (三)罗盘的使用

  1.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砧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的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2.岩层倾角的测定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的活动扳手,是倾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的倾角。

  图为:

地质罗盘测定岩层产状以下为此次杭州实习中所测岩石的产状:

时间地点纬度经度高程倾向倾角岩性8.21浙大三分校10°56.5°紫色粉砂岩,含石英等矿物,粉砂状结构8.21六和塔14°48°红褐色粉砂岩,含石英等矿物8.21马路边20°47°紫色砂质砂岩,含石英、长石等矿物8.22银鼓洞30°15′45.5″N120°7′50.7″E77m100°40°白色火山凝灰岩,含黑、白云母、长石和石英8.22紫云洞30°13′45.6″N120°7′51″E105m152°51°8.22初阳台30°15′35.3″N120°7′45.3″E99m125°34°紫色火山凝灰岩,含白云母8.22牛背脊30°15′46.5″N120°8′56.3″E109m104°25°8.22蛤蟆峰30°15′44″N120°8′28.3″E107m熔结凝灰岩,含碧玉8.22十二生肖30°14′15″N120°9′36.9″E59m观察生物碎屑、碎石结构、结晶,岩脉切割情况,判断有四期侵染及先后顺序。

8.22碑林30°14′1.9″N120°9′31.5″E82m含生物碎屑(动植物的化石),燧石等8.22万松书院入口30°13′38.2″N120°9′18.8″E

  113m断层,灰岩向砂岩过渡。

白色石英砂岩8.22凤凰山30°13′24.4″N120°9′13.9″E162m断层,砂岩向灰岩过渡。

颜色较深,可能含有锰、磷8.23排衙石刻碑30°15′9.5″N120°9′3.7″E191m131°73°灰岩,颜色偏黑,摩擦有焦味,可能含磷8.23老玉皇宫30°15′9.5″N120°8′52.6″E118m113°73°逆断层,两盘岩性一致,上盘形成明显阶步8.24烟霞洞30°13′17.6″N120°6′53.9″E173m85°40°水平发育的溶洞,存有拉张断层,两盘错动有限。

位于背斜枢纽处受张力大,且岩层较薄,因而形成了断层和溶洞。

结晶灰岩8.24无门洞30°13′28″N120°7′2.7″E249m13°20°8.24南高峰顶30°13′26.9″N120°9′2.6″E262m结晶灰岩,辉石结核,硅质岩8.24唐樟30°13′44.3″N120°7′27.4″E47m22°26°条带状灰岩,灰黑色8.24盖叫天墓地30°13′19″N120°7′32″E40m304°32°黑色页岩,滨海相浅海侵蚀风化而成。

二叠纪8.25小西天30°14′12.4″N120°5′51.5″E88m356°4°灰岩8.25乐善亭30°14′14″N120°5′54.5″E82m26°28°粒质深砂岩8.25三生石30°14′19.2″N120°5′58.3″E72m310°16.5°石英砂岩,含云母,含较多长石8.26飞来峰30°14′32″N120°5′59″E41m105°11°8.26多宝天王30°14′32.6″N120°5′54.8″E43m150°38°8.26四臂观音30°14′30.2″N120°5′51″E46m92°38°8.26法云古村村口30°14′29.4″N120°5′44″E50m110°48°8.26韬光寺入山口30°14′30.3″N120°5′42.7″E110m210°57°逆断层8.26韬光寺门口30°14′44.9″N120°5′29.9″E154m315°80°石英砂岩8.26韬光寺上山腰30°14′44″N120°5′33.4″E166m325°83°8.26灵隐景区入口30°14′44.7″N120°5′38.3″E230m343°77°深砂岩补充:

  玉皇山盘山公路:

沿盘山公路一圈,选6个观察点分别测岩层产状及方位,示意图如下:

  顺着始点到终点的方向,岩层的倾角越来越大,0°——60°的方位上的一段岩层产状数据缺失。

说明玉皇山整体的构造是一个下部岩层倾角相对于上部岩层倾角更大,且在0°——60°的方位上的一段岩层倾伏于地下的倾伏向斜。

总体看来,这条线路的地层经历了由新变老,再由老变新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大的背斜构造。

  

(一)青龙山:

左翼产状右翼产状①22°∠51°⑴134°∠43°②3°∠49°⑵103°∠32°③11°∠57°⑶122°∠47°④0°∠50°⑷109°∠57°⑤4°∠41⑸128°∠49°注:

①----⑤和⑴--⑸方向都为两翼向轴部靠拢。

  由上述的表格中的数据和草图,很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背斜构造,还可以看出,轴面几乎垂直于地面或水平面,是典型的直立褶曲。

又据其他资料的了解,青龙山背斜轴线为向北东倾45度左右。

  (四)地质构造

  杭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包括安吉——长兴陷褶带,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带、华埠(开化)——新登(富阳)陷褶带、常山——诸暨拱褶带、余杭——嘉兴台陷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断褶束等七个四级构造单元。

  杭州市褶皱构造大多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区域褶皱构造自西向东有学川(临安)复背斜、昌化复向斜、马金(开化)复背斜、淳安复向斜、印渚埠复背斜、毕浦(桐庐)复向斜、杭州复向斜、萧山复背斜等。

这些褶皱大都形成于印支期的南象运动。

在总体上又以杭州——开化复向斜为核心组合成的巨型复式向斜——钱塘江大复向斜。

  在杭州市区,有三个褶皱区:

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和半山——皋亭山褶皱区。

  杭州市在印支运动以前基底固结程度较低,地壳变形以褶皱形式为主,断裂并不发育,主要是一些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或基底断裂,但它们都控制着构造单元的边界和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如临安——马金断裂、萧山——球川断裂、昌化——余姚断裂、印渚埠——开化断裂、毕浦——双溪口断裂等。

燕山期产生大量平行于褶皱轴向的断裂及断陷盆地,断裂方向在燕山早期基本呈北东东向,部分呈东西向、北西向。

燕山晚期偏转为北北东向,同时产生北北西向、北东东向、南北向断裂。

印支期以后产生的断裂一般较小,只有过境的孝丰——三门断裂属大型断裂。

  杭州市区断裂较多,相互错切。

有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以及南北向若干组。

  其中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断层大多为冲断层,西湖复向斜单体褶曲之间,通常以这两种冲断层形式交接。

北西向断层常常切割北东向断层,尤其是老东岳——留下——余杭闲林埠一带最为明显,并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杭州棋盘格式构造”。

南北向断层为冲断层,主要分布西南部的大清里、梅家坞、天竺山一带。

  第三章土壤

  

(一)杭州土壤概况:

  杭州市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红色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

杭州西南丘陵区多为红壤,根据地形、母质和成土过程的不同,本区红壤土类分为红壤、黄红壤和红壤性土三个亚类。

该区红壤母质有石灰岩母质、砂岩母质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

  

(二)土壤剖面观察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一江西师大地理系土壤调查记载表日期2010年8月23日天气晴观察地点南玉山庄附近调查人康童茜地形山地土壤名称红壤土壤母质砂岩土层厚度60cm层次OABC深度0-3cm3-22cm22-60cm60cm~颜色灰红棕红深红质地粘土粘土粘土粘土湿度微湿微湿微湿微湿结构粒状粒状团块状团块状松紧度松松紧很紧孔隙大小很小微小植物根很多很多多少动物穴较多较多无无新生体无无无无侵入体少少破碎风化石少付殖质多少无无PH值6.0-7.06.0-7.06.0-7.0~石灰质无无无无盐碱酸酸酸酸过渡特点过渡明显过度明显过度明显~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二江西师大地理系土壤调查记载表日期2010年8月25日天气晴观察地点小西天调查人康童茜地形山地土壤名称红壤土壤母质第四季红色粘土土层厚度2.5m层次OABC深度0-4cm4-35cm35-50cm50cm~颜色灰褐色黄褐色红色红色质地砂土壤土粘土湿度湿干润结构粒状粒状团粒状松紧度松松松紧孔隙大小很小微小植物根多多少少动物穴有有少无新生体无无无无侵入体无较少多碎石-付殖质多多很少-PH值6.0-7.06.0-7.06.0-7.0-石灰质无石灰反映无反映无反应-盐碱酸酸酸酸过渡特点过渡色明显过渡明显不明显-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三江西师大地理系土壤调查记载表日期2010年8月26日天气晴观察地点北高峰山脚调查人康童茜地形山地土壤名称红棕壤土壤母质砂岩土层厚度2.5m层次OABC深度0-10cm10-25cm25-50cm50cm~颜色灰黑色灰色红棕色红色质地砂土砂土粘土粘土湿度润微干干-结构粒状粉粒状团块状团块状松紧度松松松紧孔隙大小微小无植物根多多少很少动物穴多多少无新生体无无无无侵入体无少小石块-付殖质多多少无PH值6.0-7.06.0-7.06.0-7.06.0-7.0石灰质无石灰反映无反应无反应无反应盐碱酸酸酸酸过渡特点过渡明显明显明显过渡不明显第四章植被

  

(一)杭州植物概况:

  杭州地处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干湿季明显,根据多年气象记录,年平均均气温为16.3°年°C,无霜期超过24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且雨热同期。

在该水热条件下,本区的自然植被属杂有落叶树种的常绿阔叶林,另有人工培育的竹林和松林。

主要植被类型有:

①以马尾松林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多分布于天竺山、北高峰、万松岭、虎跑山等地;②以木荷林、青冈林、米槠林、杜英林为主成片分布的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别分布于棋盘山、黄龙洞、五云山、玉皇山等地;③以青栲、紫楠、大叶锥栗和青冈、苦槠、白枥等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灵隐、烟霞洞、法相寺等景点保护区;④以化香、黄连木、麻栎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多分布于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的灰岩山坡;⑤以马尾松、山木为主,伴有石枥、朴树、化香、梧桐构成的落叶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则多分布于凤凰山、宝石山等地;⑥竹林分布普遍,以云栖、韬光、黄龙洞、法相寺、大青岭最为茂密。

⑦栽培植物群落,双季稻、蔬菜、桑园、苗木多分布城郊,而花卉广泛栽植于各景点。

  

(二)群落调查

  实验器材:

样方测绳,皮尺,卷尺,测高仪,GPS,计算器等。

  样方调查指标:

(1)灌木层中的物种数,目测每个灌木种类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

  

(2)统计每个植物物种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等数据

  (3)判断样方优势种

  地点:

杭州市棋盘山顶部时间:

2010年8月25日中午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乔木及灌木

  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