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9634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x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

一、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

学校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萦带(yíng)燕然(yān)谰语(lán)锲而不舍(qiè)

B.哺育(bǔ)呜咽(yè)挚痛(zhì)兀兀穷年(wù)

C.谦逊(xùn)震悚(sǒng)殷红(yīng)深恶痛绝(wù)

D.凹凼(dàng)晌午(shǎng)宛转(wǎn)酣然入睡(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微不足道莫名其妙不可捉摸慷慨淋漓

B.不以为然大庭广众鞠躬尽瘁锋芒毕露

C.心不在焉苛捐杂税浊浪排空杂乱无章

D.马革裹尸九曲连环挺而走险家喻户晓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邓稼先是位妇孺皆知的科学家。

B.面对国民党特务,闻一多先生气冲斗牛,怒不可遏。

C.杨绛当时没有理解出老王“我不是要钱”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D.救死扶伤,作为医生的她当之无愧,义不容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B.“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C.通过教育现代化创建,使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⑤⑥

B.⑤⑥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⑤⑥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持久而残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绘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学校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两句有关爱国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再添加一个爱国人物故事。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却被奸臣陷害、怀王疏远,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2题。

(16分)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①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

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②有一幕,总遇见:

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

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

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

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

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③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

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

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④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⑤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

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

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

“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

”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

“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⑥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

她轻言慢语说:

“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⑦“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

”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⑧母亲还是宽容地笑:

“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⑨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

“谁要你送!

”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

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⑩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

“好了好了,下次你不要再来了!

”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

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⑪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

“谁让你买的?

乱作主!

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

”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⑫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

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

“老师。

”我摸摸那件衣服,我说:

“挺好看的呀。

”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

“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

”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⑬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

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

或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

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指的是谁?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母亲的形象?

并谈谈这些方法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⑫段中写到,平日里老师眼中“温文尔雅的孩子”,为什么“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

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17分)

好感

朱鸿

  ①常听老人说,人生喜忧参半,但我的人生却因收藏“好感”而时时充满快乐。

  ②多年前,我乘公交车,没有零钱买票,遂把一百元人民币呈给售票员。

售票员皱眉,不高兴。

当然不高兴,因为我只有两站路,而且找钱几乎会用尽她所有的零钱。

售票员的不高兴让我紧张,恐她退我一百元,请我下车。

正在焦虑之时,我邻座一位先生伸手递给售票员一元钱,说:

“我两站,他也两站,一元钱就不用找了。

”售票员转阴为晴,退了我的钱。

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

我谢了邻座的先生,下车告别之际又谢谢他。

他四十岁的样子,湖北仙桃人,在西安工作,住丈八路潘家庄。

好感不期而得,我收藏了。

  ③还有一次,我匆匆上课,出了小区才发现因为换衣服忘了带钱,但如果返回取钱,我就会迟到。

我呼住一辆三轮车,司机让我上车。

我站着未动,对他说:

“我坐过你的车。

”司机说:

“好像坐过。

”“我今天还要坐你的车。

”“没有问题,请上来吧。

”我说:

“今天我忘了带钱,你能不能拉我?

”司机一愣,然后微笑着对我说:

“忘了带钱也拉你,请上来吧。

”我说:

“谢谢你!

我肯定会付你钱的。

”于是坐了他的车,嘱他拉我至长安路。

到站我又谢谢他,就跨桥进校上课了。

  ④之后有数月我没有碰到这个司机,遂觉亏欠。

从明德门至长安路一程五元,然而这司机就是靠一程五元的累积维持生计的。

夏天的黄昏,我在路上走着,忽见他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赶紧喊他。

他停下来,等我上车。

我说:

“我一直在寻你。

”他说:

“寻我?

干什么?

”我说:

“春天我坐你的车到长安路,没有付钱,今天付给你。

”我掏出五十元,当作付他十倍的车钱,并说:

“谢谢你,你那天没有拒绝我。

不要找了!

”他诧异地说:

“不行,不行!

”我说:

“行,行!

”就走了。

这种好感来而往之,是循环的,我也收藏了。

  ⑤三十年来,我总会想起一位陌生的兄长,并久享他所赠我的好感。

那年,我刚刚从大学毕业。

我想吃一顿羊肉泡馍,便进馆子排队买票。

不料一步一步挪到柜台,才知道钱不够。

难免羞愧,便打算抽身放弃。

这时候有一个青年越过两人,挤到柜台前说:

“我给他补够。

”就数了九毛钱给了服务员。

我心里滚烫,并以目光致谢,他声色平静地回应了我,悄然返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排队。

我注意到他旁边站着的女朋友,一直向他微笑。

这是一个敦实的小伙子,肤色略黑,充盈着一种可以信赖的英气。

他所赠的好感我已经收藏了多年,早就增值了。

  ⑥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心中悄然生根。

一次,适逢一个妇女刷卡乘车,她连刷三次也未反应,又没有两元的零钱可以投箱,司机便转方向盘准备把车开向路边,喊她下车。

当此之际,我想起了多年前为我补够钱让我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的那位陌生的兄长……于是我走过去,替她刷了卡,那一刻我对自己很是满意,因为我将好感赠予了别人。

  ⑦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势而辩……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

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

(4分)

段落

③—④

概括内容

我乘公交车没零钱,邻座先生帮我付车费

A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3分)

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分析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滚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

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文中类似的情况,举一实例说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8-21题。

(13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善:

_________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

_________

(3)尔安敢轻吾射!

轻:

_________(4)徐以杓酌油沥之徐:

__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

C.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卖油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2.题目:

那个让我____________人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400

500

 

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3分)

1.C2.D3.D4.B5.C

6.(8分)

(1)明月来相照

(2)此夜曲中闻折柳(3)凭君传语报平安(4)杨花榆荚无才思(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二、(6分)

7.

(1)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

(2分)

(2)示例:

①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②“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③“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④“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符合题意即可)(4分)

三、阅读(46分)

(一)(16分)

8.(4分)①背驼貌丑的母亲满心欢喜的给儿子送东西,儿子却觉得母亲丢人,怪母亲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