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63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语上册识字6 7 8教案.docx

一语上册识字678教案

课题:

《画》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

二、教材分析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古诗。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学情分析

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这个难点,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来识字外,我们教学还要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使识字在有趣的活动中变得更轻松一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会写“水、去”等4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走之、斜刀头”。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五、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六、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生字卡。

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呈现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画》的20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师:

小朋友,大家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师:

会认这四个字吗?

(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师:

你们还发现什么吗?

(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师:

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

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比较)

2.学生读诗。

师:

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

读一读。

师:

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画引入,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并在其中引导学生发现: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处处都可以识字。

(二)初读正音,突出重点

1.学生自读诗句,对铅笔标出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自读,同桌互读互考。

发现不对的,同学教读。

3.全班齐读,轮读。

4.教师用生字卡片个别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

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

“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近、春、人”是前鼻韵,“声、惊”是后鼻韵。

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自由读,重点抽读,抽读重点。

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春、近、人、惊”等5个易错的重点字;再抽学生中平舌翘舌、前后鼻韵母发音不准的重点学生。

全班齐读。

提示新的偏旁:

“走之旁”、“斜刀头”。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

由于学生多次试读诗句,诗句中的汉字便与学生多次“见面”了。

在进行单独的生字认读时,生字已经不陌生,再加上多次认读和重点抽读,学生识字便不难了。

(三)背诵诗句,领会其义

1.看谁背诵得最快。

(学生自由背诵)

2.背得不错!

你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给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

师:

是呀!

真有点怪!

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

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会不惊呢?

师:

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

(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3.读一读,看看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待学生发现交流后)师总结性引导:

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鲜艳之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

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如果学生说出是“画”,则肯定学生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画”;若学生说“照片”,也肯定学生“照片也是图画的一种形式”。

4.戴头饰,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

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

(2)高──矮哪种是高,哪种是矮?

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

(3)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

演一演表现相反意思。

(4)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

说说相反的例子。

(5)晚──早什么晚,什么是早?

说说相反的例子。

(6)读一读6组反义词。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意图在于领会反义词并识字。

(四)写字指导,练习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对于刚学习书写的孩子,指导必须细致,除了笔顺笔画要注意外,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

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指导。

八、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设计意图]将两首两两相反的诗并排,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画”的四句诗所揭示的奇怪现象,悟出原来这些奇怪现象只有“画”上景物才是这样。

九、课后反思

(教师手写)

课题:

《大小多少》

主备人:

许亚妹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7《大小多少》。

二、教材分析

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

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

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三、学情分析

这课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要让学生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

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六、教具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配上相应的词语)、生字有关的小图片(猫、牛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

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

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

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

(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1.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

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

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

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

(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

它们谁大?

谁小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a.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b.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c.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

(出示“大”“小”的字卡)

d.黄牛和猫比,谁大?

谁小?

(学生比较后汇报)

e.苹果和枣比呢?

(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

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

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2.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

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

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

(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

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

(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

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

我说大。

 生:

我说小。

师:

我说多。

 生:

我说少。

师:

我说上。

 生:

我说下。

师:

我说里。

 生:

我说外。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

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

(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

小、少、牛、果、鸟。

(1)少:

a.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

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b.书写“少”的笔顺。

c.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d.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e.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

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

a.中锋下行;b.提笔;c.自右向左圆转;d.顿笔;e.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

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

竖在竖中线上。

(4)鸟:

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

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

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八、板书设计

 大----------------小多------------少

 黄牛      猫    鸭子       鸟

 苹果      枣杏子       桃

九、课后反思

(教师手写)

课题:

《小书包》

主备人:

许亚妹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

二、教材分析

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决、活泼的儿歌组成。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

儿歌节奏明决,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龙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看图认识事物,把认字(词)与认识事物、观察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便教易学。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会写“早、书”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六、教具准备

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猜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说谜语,学生猜谜底。

小小身子细又长,身穿彩衣直心肠;嘴巴尖尖会写算,只见短来不见长。

(铅笔)

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橡皮)

有厚又有薄,有长也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

(书)

2.学生每猜对一个谜语,教师便展示相应的实物,并告诉学生: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文具装在哪里?

引出“小书包”。

(二)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与要求: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重点: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活动难点: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书包一个;2.学生参观小学的照片若干;3.区角活动的渗透。

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学生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激发兴趣:

师:

我们离学生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

师:

再过34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

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

(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

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交流讨论:

1.师:

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

(学生交流)师小结:

吴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

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

2.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师:

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

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

(2)个别介绍3、师提问:

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

(学生充分讨论)师小结:

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4.师提问:

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1)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2)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

让学生充分讨论师小结:

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第二课时

(一)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的诵读儿歌。

2.讨论:

儿歌里说了什么?

3.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生诵读儿歌,引导体会儿歌抒发的情感。

4.学生个别、小组、集体诵读儿歌。

(二)谈话,鼓励。

1.你们要上小学了,在你即将离开学前班时,你想对学前班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说些什么?

2.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本领,做个好学生。

3.歌曲欣赏  打开小书包(学生齐唱)。

(三)活动延伸:

1.和小学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书包,观察书包里有没有缺少学习用品?

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

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铅笔盒。

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八、板书设计

小书包

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

九、课后反思

(教师手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