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9507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用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用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用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用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练习题.docx

《实用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练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类练习题.docx

实用类练习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安徒生与他的童话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两条不同的道路进入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的众多童话作品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以及如何诞生的。

在两条道路中,其中一条可以称之为“沙龙”,作家是成人中的一员,因此必须像成人那样做事,这意味着,他应该是一个严肃而理性的“艺术家”。

但是在另一条路上,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空间,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在感情和想象力驱使下的老顽童,而在他的周围,同样也是有着这种思想的人。

当他身处沙龙中众多成人之间时,他更喜欢让自己置身于围而生成半圆形或马蹄形的听众前面。

他不喜欢让别人坐在自己的身边,或是紧挨着坐在两侧;而且附近最好有一道门,这样,他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

在沙龙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地直接朗读自己的手稿或是书籍,这样,在对最终的用词造句进行详细推敲之后,一部完整的童话故事便最终出炉了。

在这里,他的听众可以全神贯注、平心静气地去审视安徒生的艺术作品。

一些史料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这种场景:

整个阅读一般会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大群成人和一两个孩子坐在安徒生的面前,当安徒生朗读童话故事的时候,已经着迷的孩子们会像老鼠那样一声不吭。

安徒生的阅读中的确浸透着一定程度的诱惑,把听众带到了时空中的另一个瞬间。

在他的阅读中,似乎存在着某种其他读者根本无法具备的独特魅力。

在沙龙里,如痴如醉的听众根本不可能踏踏实实地坐到椅子上,直到他停止朗读,迅速消失在隔壁的屋子里,独自一人或者和主持人安静地呆在那里,听众们方才觉醒过来。

人们可以鼓掌,但是不得对朗读的内容进行辩论或是讨论。

正如格斯特·布农维尔所言,这种朗读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听众针对这些童话故事提出意见、建议或是指教,相反,而是作家借此机会,抒发心中的激情,同时,也是让自己的新故事做一个预演。

既然是这样的话,交流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听众的人数以及他们的关注程度和笑声,尤其是掌声的力度和时间,都是作家衡量自己及其童话故事的尺度。

在回到家里之后,对所有的印象加以评判,如果这个故事还没有出版,他将会进行最后的编辑和润色。

但沿着另外一条道路,一切都会变得迥然不同。

沿着这条路--“孩子的房间”,我们将来到安徒生那个由童话故事编织起来的世界。

但是与“沙龙”相比,在这条道路上,更有利于我们看到一个故事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在什么环境下诞生的。

在孩子们的房间中,安徒生的唯一工具便是用来剪纸的纸张,而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几乎从不按照自己写在纸上的作品去阅读,而是时时处处追随着自己的想象力,漫无边际地去即兴创作。

在这里,无论事情大小,只要能触动他的心弦,他的嘴里便会诞生出一个美妙的故事。

而且,他会在一个全部由孩子组成的小群体中,肆意地去放纵自己的想象力。

这种听众群体一般不超过两三个孩子,最好只有一个孩子。

这样的话,安徒生就可以像童话《在孩子们的房间里》中的祖父那样,把心中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述给自己的孩子。

这部小说写于1865年,书中的祖父是一个与孩子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在一个超然于现实之外的世界里,他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空间,于是,借助于一只烟斗、一只手套、一个旧花瓶以及胡乱散落在抽屉中的其他零星杂物,一部长剧便拉开了大幕。

一旦置身于孩子们的房间中,安徒生的想象力便会无比的强烈和丰富,他会在瞬间之内把任何事物都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可以说,纵观他的一生,这位作家都在发现并表达着各种各样的场景、人物和冲突,通过童话故事这种方式,让听众的思绪跨越房间的物理限制,自由自在地翱翔。

如果安徒生开始讲述《拇指姑娘》中那个小田鼠的话,他马上就会和那些听故事的孩子一起在空气中挖出一个鼠洞,然后,他会爬进洞口,拜访田鼠一家,和慰问者一起,体验一下她那张用薄荷叶做成的睡床,把自己的羽绒服送给田鼠作为见面礼,再看一看夜以继日吐丝织网的四只蜘蛛。

思维敏捷的安徒生,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里,他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创造力、他那孩子般的想象和心态,而这正是浪漫主义童话故事作家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和培养“艺术诗歌”的沙龙相比,童话故事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当然更自由,它们可以在这里肆意地生长。

在沙龙里,安徒生要求所有成人和孩子必须做到衣冠整齐、专心倾听自己的朗读,与这种相对较为庄重的安静气氛相比,在孩子的房间中,各种闲言碎语和荒诞之举都是容许的。

孩子们的日常语言在安徒生的耳朵里,便是一首“自然的诗歌”,而他本人也会加入到这种漫无边际的胡扯和谈笑中。

有人曾经说,他可以“把自己的声音调整为一种特殊的语调”,他总是能不可思议地在自己的童话中,让大自然的声音变得活灵活现。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许多童话故事不仅仅源于他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是通过对人类天性的亲密接触,对自然的本原以及孩子房间中一切生命力的感知。

无论是弯着腰看木偶剧的时候,还是在制作剪纸、花束的时候,或者通过玩具、歌曲和游戏,他都能找到灵感。

很多零零散散的想法和小东西,即兴而发的口头故事,最终都会在这位成人作家的案上,变成一部精彩的著作。

对于这个方面,只有在孩子们的房间里,我们才能找到他全部已出版作品的基本前提。

在故事的讲述者和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密无间的桥梁,那是一种心声的共鸣,而不是像成年人的思维那样呆板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如同安徒生在庄园的沙龙和音乐房中朗读时那些挂在墙上的漫画一样毫无创意。

(选自《安徒生传》,九州出版社,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1.当身处“孩子的房间”之中时,安徒生的“一切都会变得迥然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本文概括回答。

答:

 

 

 

2.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所以魅力无穷、深受欢迎,结合本文看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3.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时时处处追随着自己的想象力”,甚至“漫无边际地去即兴创作”,可是我们也知道“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

那么,你如何看待“忠实于生活”和“在文学创作中发挥想象力”的问题呢?

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张露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

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大师在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

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执教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

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

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

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

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

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间的20多首诗词编成书卷。

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

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

“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

“做一样,像一样。

”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4.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

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请简要概括。

答:

 

 

 

5.文末说:

“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6.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萧乾先生印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

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

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

“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

”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

“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

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

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

譬如说,英国18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

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

”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

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早已译著等身。

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

萧乾先生说:

“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

”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

“(自己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

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

他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

举一个小例子:

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

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

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

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

“你害过荨麻疹没有?

”我说:

“没有。

害荨麻疹很痒吧?

”他说:

“很痒,也疼。

”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

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

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是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

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

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

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

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在文学史上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应该混淆。

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世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改)

7.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

 

 

 

8.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9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

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波  

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

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

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

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

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

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

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

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

“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

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

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

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

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

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

很快他便后悔了。

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

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

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

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

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

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

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

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

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

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

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科学研究。

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写到:

“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

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

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科学。

10.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这是否会影响普朗克的形象?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1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普朗克终其一生,一直守在德国科学的屋檐下的?

请举例表述。

答:

 

 

 

12、在其他科学家选择了“不得不离去”后,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他的这个选择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穆罕默德·尤努斯:

穷人的经济学家

吴源林

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个银行家,当然算一个经济学家,可是他获得的却是诺贝尔和平奖,而非经济奖,因为他不只会算经济账,还关注经济以外的东西。

这或许值得我们的经济学家反思。

——张五常

贫困就好像是种花一样。

我们从森林里面找到最好的种子,把它种在花盆里,却发现它没有在森林里长得好,这是种子的原因吗?

不是,同样的种子,唯一的区别是花盆的空间太小,营养太少。

而穷人就像是这样的种子,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让他们自己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果有好的条件、好的机制、好的环境,他们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有能力。

并不是这个人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缺陷。

穷人并不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是

由机制造成的,是由社会造成的。

——尤努斯2006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演讲节选

“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去博物馆参观,看看贫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这是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的一个梦想,也是他挑战这个世界贫困现象的宣言。

并且他相信,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理念,就能根除这个世界的贫困现象。

尤努斯的梦想并不止于憧憬。

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在孟加拉语里是农村银行的意思)已使得600多万孟加拉穷人摆脱了贫困。

他的小额贷款的理念也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

世界银行聘请他担任顾问委员会的领导人,在全世界推广他的理念。

他还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和头衔: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亚洲周刊》“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亚洲人”,帕坦尔全球理解基金会颁发的“2006年度世界公民奖”,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无数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

乔布拉村试验

在1975年~l97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努斯带领学生去附近的乔布拉村调研。

发现问题总是很容易,但什么才是解决之道呢?

他向那些农民推广改良的大米种植技术,在干旱季节组建农民合作社修建水利设施。

但不久后,他意识到,这并不能帮助真正穷困的底层阶级——那些没房没产、生活在农村里的穷人。

一天,尤努斯在乔布拉村采访了一位靠制作并售卖竹椅谋生的妇女。

这位妇女告诉他,她辛劳一天只能赚2美分。

尤努斯大感惊愕:

这么一位勤劳的妇女,一天只能赚这么点钱!

这位妇女解释说,由于没钱去购买制作竹椅的原材料,她不得不去找一位商人借钱,这位商人只允许她把竹椅卖给他,而且收购的价钱还得由他说了算。

事实上,这位妇女就是附属于这位商人的劳动力!

那这些竹子值多少钱呢?

大约25美分。

“我的天,仅仅为25美分就要遭这种罪受,难道就没有人能对此做些什么吗?

”他找出村里另外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

在把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动:

这个数目一共才只有27美元!

“造成他们穷困的根源并非是懒惰或者缺乏智慧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缺少资本。

这种状况使得穷人不能把钱攒下来去做进一步的投资。

一些放贷者提供的借贷利率高达每月10%,甚至每周10%。

所以不管这些人再怎么努力劳作,都不可能越过生存线水平。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的工作与所需的资本之间提供一个缓冲,让他们能尽快地获得收入。

”尤努斯总结道。

于是,向这些没房没产的穷人提供借贷的想法就此诞生。

尤努斯当即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27美元,借给了这42位穷人。

随后,他去找一些银行家,试图说服他们向这些穷人提供无需抵押的贷款。

而银行家们却讥讽他,说这些穷人的信用不可靠。

尤努斯反驳道:

“如果没有尝试过,你们怎么知道他们不值得信任呢?

”也许是这些银行家对于人民来说才不可靠吧。

穷人的银行

尤努斯并未就此放弃。

在1976至1979年间,他在村里开始了试验,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

他也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

l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名为“格莱珉”的项目,一开始由7家国有银行支行在一个省份进行试运作,1981年则增加到5个省份。

这个项目的每一次扩张都证实了小额贷款的有效性:

到1983年为止,格莱珉银行86个支行使5.9万名客户摆脱了贫困。

随后,尤努斯决定辞去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这项对抗贫穷的事业中去。

1983年,格莱珉银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目前,格莱珉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这家银行有着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

格莱珉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

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这实实在在的是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是穷人自己的银行!

“尤努斯取得的成就真是卓越非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布鲁罗·拉菲亚在对格莱珉银行进行调研后评价道。

还未结束的战争

尤努斯独特的实用主义哲学,虽然可能让他难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都是颁给那些理论性的成果——但是尤努斯并不在意,他关注的是消灭这个世界的贫穷现象。

“人们说我疯了,但一个人没有梦想的话就必然不能有所成就。

当你在建造一栋房子的时候,你不可能就是把砖块和石灰堆砌在一起,你首先得有一个想法,要怎样才能把房子给搭建起来。

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

你必须要具备革命精神,并且要敢于去想别人所不敢想象的东西。

”这正是尤努斯的超凡之处。

(选自《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3.尤努斯萌生向穷人提供借贷想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

 

 

 

14.文章开头引用张五常的一段话有什么用意?

答:

 

 

 

15.尤努斯说:

“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