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463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docx

交换站保温更换维修方案

分类:

编号:

 

施工

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项目名称:

罐区301交换站保温更换

使用单位:

罐区码头有限公司

 

编制:

技术审核:

安全审核:

审批:

 

工程有限公司

2020年9月

1.编制依据:

1.1项目委托书

1.2适用的标准规范

1.2.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

1.2.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

1.2.3《工业设计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1.2.4甲方现场交底情况及施工现场条件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301交换站管道保温棉(高温玻璃棉毡)、铝皮更换及修复

3.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拆除绝热层、保护层更换安装绝热层保护层利旧安装(局部铝皮更换)

验收

4.施工工艺:

4.1施工准备

4.1.1技术准备:

4.1.1.1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并经审批合格。

4.1.1.2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4.1.1.3已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安全交底。

4.1.2现场准备:

4.1.2.1对施工范围已做好安全警示。

4.1.2.2作业票证已办理。

4.1.2.3现场监护人员已到位。

现场监护主要由专职监护人员及保温班班长为专职安全监护,佩戴袖标,施工过程中不能离开现场,调度、安全、技术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监督及协助。

4.1.3工具准备:

根据工作对象确定所需的各种施工工具:

螺丝刀、电钻。

4.1.4机器具准备:

25t、50t吊车及15t平板拖车。

4.1.5人员准备:

根据工作量及工期,合理配备人员。

在作业高峰时,能及时适当地补充和调整人

员。

在施工前项目落实到人,使作业人员及早熟悉现场,参与技术交底、方案讨论,充分理解施工

意图和技术要求,并由安全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

4.2保温拆除

4.2.1管线原有保温层、保护层拆除。

4.2.2拆除的保温棉、铝皮不准随意堆放,按指定地点存放并做好防护、遮挡。

4.2.3做到当天工完、料净、场地清。

4.3绝热层安装

4.3.1绝热施工须提前做好防雨措施。

受雨淋的绝热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3.2多层施工时,无论采用捆扎、拼砌、缠绕、粘贴等方法进行保温施工,都要做到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4.3.3设备或管道上的观察孔、检测点、人孔、法兰等操作和维修处的绝热应做成可拆卸式,宜为二部分的组合形式,其尺寸应与实物相适应,并留有螺栓的拆卸空隙。

4.3.4高温绝热和保冷的施工都应留设伸缩缝及膨胀间隙,其它绝热在使用硬质绝热材料时也应设置伸缩缝和膨胀间隙。

4.3.4用长度大于绝热层厚度的直形针刺入绝热层检查其厚度。

4.4保护层安装

4.4.1定形保护层材料的下料应准确,大小尺寸、外形等符合设备或管道的外形要求。

4.4.2金属保护层的压延和凸筋方向符合规范要求,下料和安装时注意保护表面光洁度,防止损伤。

4.4.3保护层安装和固定时不得穿透和损伤内保温层,更不得损坏管道或设备本体或其伴热体。

4.4.4金属保护层的接缝方向应与设备、管道的坡度方向一致,保证其顺水性,开孔部位不得漏粘密封剂或密封胶带

4.4.5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寸,设备不得小于50mm,管道环缝不得小于30mm,管道直管段与弯头处,高温不小于75mm,中低温管不小于50mm,阀门盒与管道保护层搭接处不小于15mm。

4.4.6保护层主要用目视观察的方法检查其平整度、外观。

4.4.7绝热层、保护层的检查数量:

设备面积每50m2或不足50m2,管道每m或不足50m,均应抽查3处,设备每处抽查面积为0.5m2,管道每处抽查米数为1m,设备及管道每处检查布点不应少于3个。

同一设备面积超过500m2或同一管道长度超过500m时,可适用增大检查间距。

4.5竣工验收

管道保温安装施工完毕后,请甲方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撤离现场。

 

5.检维修机器具清单清单

检维修机具清单(以下为施工可能所用到的工机具,方案编制人员根据项目情况调整)

施工机具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施工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安全员发现施工机具存在隐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检维修机器具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滚圆机

JB/T8797-1998

2

 

2

剪板机

Q11-1300

2

 

3

卷边机

XFJ-12

2

 

4

压边机

YT-R2

2

 

5

手持冲电钻

TQ-12B

10

 

6

吊车

25t

1

 

7

吊车

50t

1

 

8

拖板车

15t

1

 

9

双排货运汽车

 

6.施工组织机构和质保体系:

6.1施工组织机构

6.2质量管理体系

6.2.1质量体系有关责任人员职责

6.2.1.1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检修项目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经法人代表授权,代表公司全权行使质量管理责

任,对检修全过程施工质量负全责。

(2)贯彻上级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和制度,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3)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直接接受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监控,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相关内容;对施

工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4)负责组织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5)负责将项目的工程目标和计划落实到班组,明确其质量责任。

6.2.1.2项目质量工程师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行,依据计划合理安排检查、试验人员。

(2)负责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法规。

(3)组织编制工程项目合同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接受上级各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对存在问题整改的确认。

(5)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负责对质量事故的调查、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并提出对事

故的处理意见。

(6)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法规。

(7)负责分析组织处理各种重大技术、质量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6.2.1.3质检技术员

(1)检修过程工序交接验收。

(2)工程质量控制点自检后的送审上报。

(3)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控制。

6.2.2质量控制措施

6.2.2.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1)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保证措施,落实质量控制组织,并将质量管理体系人

员名单报甲方检查、确认。

(2)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甲方批准。

(3)明确专业工程质量控制点。

(4)施工机具、工艺设备、检测设备准备,确保检验试验设备检定合格且有合格标识,各种设备应

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并保持完好。

(5)组织施工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明确施工工序、方法、质量标

准和自检、报检要求。

6.2.2.2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1)严格设备、材料、配件验收保管和发放,控制进入现场设备、物资质量,做好现场物资的防护。

(2)按质量控制程序实施施工程序质量确认、报检、共检。

(3)做到施工记录、质量评定与工程进度同步。

7.HSE施工管理:

7.1本项目HSE管理组织机构

7.2JSA分析记录表:

作业危害分析(JSA)记录表

部门:

防腐、保温班

工作岗位:

保温工作业活动:

保温施工

分析人员及岗位:

(班长)(副班长)分析日期:

2020年5月

工作步骤

风险或

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措施

L

S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施工准备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或交底不清

不符合公司管理规定、要求

项目开工前由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人员对参与施工的班组及其它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

2

2

4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不完好

业主内影响

生产厂区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穿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工作。

2

3

6

工具不完好

不符合公司管理规定、要求

负责检修的人员应对检修所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准备,并做好各类机具、材料、设备的摆放布局。

2

2

4

2

现场作业环境检查

周围环境存在有害气体,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未实施硫化氢气体检测,造成作业人员中毒

职业病

进入现场作业前需有专人对现场环境气体进行检测,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须佩戴防毒面罩。

1

4

4

地面滑(有水、油、冰等)

轻伤

作业前对现场进行检查,员工须穿戴劳保用品方可进入现场。

2

2

4

环境噪声超标

职业病

现场作业人员配备专用劳保防护用品护耳器并定期检查发现损坏,立即更换,安全管理部随机进入现场检查作业人员佩带情况,噪声环境中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尽量采用轮换制,减少每位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的时间。

1

4

4

作业环境温度过高

短时间身体不适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短时轮岗制度,减少高温工作时间,增加工作休息次数,岗位就进设立休息室,延长午休时间,配备、发放防暑降温药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防暑降温法令,供给合理饮料及补充营养,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2

2

4

3

落实现场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未做好围护及严禁非相关作业人员进入等标志

不符合公司管理规定、要求

施工作业前现场应做好警示标示,做好围挡或警戒绳,危险位置注明“禁止通过、禁止入内”字样

2

2

4

 

7.3HSE要求及措施:

7.3.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需进行现场交底安全教育,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且要有作业票及确认措施到位。

7.3.2施工人员现场施工必需做到文明施工,不得随易抛弃各种物品。

7.3.3施工人员不得在生产装置随意行动,对生产装置的设备不得随意扰动,如遇突发情况,应急时与生产装置联系解决问题。

7.3.4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着装和佩戴劳动保护用品,特殊工种作业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

7.3.5施工人员还应严格遵守并执行其它相关的安全规定。

7.3.6吊装作业时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不得在起重臂及吊装物下站人,应在吊装半径内围安全警戒绳并悬挂警示牌。

7.3.7施工前,办理动火票,严格执行"三不动火"规定,核查消防措施是否到位,有专人监护方可施工。

7.3.8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安全要求,必须持有效火票办理《临时用电票》。

7.3.9车辆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审批,配带防火帽。

7.3.10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应按要求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7.3.11误碰阀门、开关专项措施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环境,对易碰阀门、开关采取专向措施,做好防护(隔离、防动开关),班组HSE监督员随时检查现场状态,施工人员不得在生产装置随意走动,对生产装置的设备不得随意触摸,如遇突发情况,应急时与生产装置联系解决问题;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严禁擅自启动/开动任何阀门/开关,班组HSE监督员随时检查,防止出现擅动阀门/开关现象发生。

7.3.1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安全措施

7.3.12.1施工期间专(兼)职HSE监督员(班长或安全员)对作业现场实施监督检查。

施工人员应文明施工,禁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行为。

7.3.12.2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随时清理回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施工中的焊条头、废砂轮片、废钢丝绳和包装物等每天进行回收,统一送到生产垃圾存放处集中处理。

7.3.12.3施工期间产生的工业污油,由施工人员协同装置工艺人员立即妥善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施工中使用的油漆、化学溶剂及有毒有害物品,要妥善存放、保管,防止泄漏和污染;在施工现场对管线进行防腐保温处理时产生的防腐保温材料废弃物回收处理,使其不得任意散落在环境中。

7.3.13施工安全用电措施

7.3.13.1所采用电线、装置和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所有用电设备(器具)的安装和管理须由持有电工合格证书的电工来完成。

7.3.13.2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电源线要整理整齐,破损处要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搭铁或漏电伤人。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挂标示牌等技术措施。

7.3.13.3电动工具连接线,不允许强行打折,硬物挤压以防连接线损坏导致漏电;不输电的金属零件应予接地。

含有可燃气或液体的管道等导体不能用做地回路。

7.3.13.4在潮湿地段操作时要采取绝缘措施,电焊操作不得使人、机器设备或其他金属构件等成为焊接回路,以防焊接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事故。

7.3.13.5临时用电配电线路符合标准,配电箱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闸具、漏保等达标。

7.3.13.6施工机具有保护接零,有安全防护装置,交流电焊机要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7.3.14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7.3.14.1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服装,从事吊装司索作业、起重作业人员,须经过专业安全培训,取得合格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

7.3.14.2在吊装区域要设围栏,有安全警示标志。

并设专人检查、监护,吊装前,检查吊具索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重物悬吊后,须保持平稳,禁止在吊物下停留和作业,非从事吊装的人员,不得进入吊装工作区域。

7.3.14.3设备吊装就位必须专业人员操作。

配合施工人员必须在现场由专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服从指挥;起重工每次都要对吊装用的钢丝绳、吊带、吊钩进行检查,不符合吊装要求的及时更换;指挥吊车作业要看清楚周围环境人员情况,上方是否有电线,正确指挥,慢吊轻放,互相配合,确保安全。

7.3.14.4按规定吊装,吊装过程中各工种配合好要避免交叉作业,并做好安全警戒。

7.3.15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7.3.15.1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7.3.15.2进入三级、特级的一般高处作业,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

7.3.15.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好合格的安全带,戴公司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如果安全帽变脆、破裂或已损坏时立即更换,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高处作业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吊架、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和安全带等,跳板必须符合作业要求,两端必须捆绑牢固。

7.3.15.4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

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严禁用绳子捆住腰部代替安全带。

7.3.15.5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必要时要设安全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有防止坠落的措施。

7.3.16施工作业人员在现场指定的区域内,不得随意走动,更不允许操作现场的机泵、阀门等关系到日常生产的设备。

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处理时,应及时与甲方岗位人员和部门有关人员联系。

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此项措施可降低可能发生该项危害的发生的机率,进而降低风险度,使该危害达到可控制范围。

7.3.16.1加强参建员工安全教育,认真组织HSE技术交底,熟悉现场作业环境,施工过程中与甲方操作人员联系,对重点部位阀门进行专人监督或将阀门锁上,对有条件的现场进行拉警戒线,悬挂标识牌。

7.3.16.2加强监督检查,施工安全员每天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防止事故发生。

7.3.16.3重要部位设置专人进行施工,其余人员禁止进入。

7.3.17噪声控制措施

7.3.17.1配置噪声监测仪器(声级计),定期实施噪声监测和检查或不定期的噪声跟踪监测;

7.3.17.2将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减少因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污染或危害。

7.3.17.3采取必要的措施,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并根据项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噪声防治措施,防止噪声的产生和对HSE的如下影响或危害:

压缩空气、蒸汽吹扫作业时,应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必要时安装消音设施;

在相对封闭的场所或容器内进行砂轮打磨和锤击作业时,应采取隔音或听力防护措施;

抛丸、喷砂除锈作业应采取噪音隔离措施,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7.3.17.4当处在噪声环境进行施工作业时,项目部应为施工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听力防护用品,并限定连续工作时间;对经常处于噪声源(如抛丸、喷砂)岗位工作的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施工中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噪声,使用适当的方法来降低噪声污染。

施工作业场所的噪声不超过85分贝,特殊设备最高不得超过110分贝。

施工作业场所的噪声暂时达不到标准时,采取特殊的隔音措施,并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员工尽量减少接触噪声时间。

7.4HSE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本项目施工特点,特制本项目HSE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4.1HSE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火警电话:

119急救电话:

120

7.4.2应急组织职责:

7.4.2.1应急总指挥:

(1)负责对紧急情况做出迅速反应。

(2)配足应急预案需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7.4.2.2应急副总指挥:

1)指本项目生产调度或施工现场负责人。

2)负责现场的人员、物资的组织,调配,控制危情的发展。

3)负责时刻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现场情况,并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组织现场应急工作。

8.4.2.3应急组织成员职责:

1)负责采用一切消防设施,进行扑灭初期火情,直到火势完全被扑灭。

2)负责组织人员、设备、物资的抢救

3)负责与应急中心和事故现场、医院、公安消防部门的通信,保证联络畅通。

4)负责应急过程中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和处理,对重伤员送医院抢救。

7.4.3应急预案处理要求

在应急状态下,当应急指挥机构的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代行其职责。

7.4.4应急抢险原则:

1)应急抢险以抢救员工生命为第一位。

2)现场指挥立即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3)阻断危险物源,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掌握险情动态。

7.4.5应急程序:

1)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目击者(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报警到施工现场应急负责人,或者甲方工艺人员、监护人员、甲方装置主控室。

(可通过口头、现场防爆通讯设备、现场手动报警器等)

2)应急负责人收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系统,各级应急人员立即就位,各负其责。

3)应急指挥人员负责稳定现场秩序,施工调度及安全员协助疏散,撤到安全地带。

4)如寻求外部援助(拨打火警电话119、28812896,急救电话120等),应指派人员在路途中的关键部位作引导。

5)应急状态解除后,所在单位应立即组织清理现场、受难者安置和生产恢复工作,并进行事故处理工作。

7.4.6应急预案处理:

7.4.6.1防火预案:

1)作业前进行班组施工人员HSE交底,明确应急情况时撤离路线。

2)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目击者(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向施工现场指挥报警,或者通知甲方工艺人员、监护人员。

(可通过口头、现场防爆通讯设备、现场手动报警器等)

3)现场指挥收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总指挥,同时启动应急系统,各级应急人员立即就位,各负其责。

4)应急指挥成员负责稳定现场秩序,协助疏散,判明火势方向并由应急通道沿撤离路线撤到安全地带。

5)如遇起火,可用灭火设备扑救作业现场初期火灾。

除报火警外,还应通知施工区域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并关闭现场施工作业设备电源,停止周围动火点产生明火,防止事态扩大。

6)应急过程中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组织救治和处理,如寻求外部援助(拨打火警电话119或28812896、急救电话120等),应指派人员在路途中的关键部位作引导。

7.4.6.2气防预案:

1)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目击者(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向施工现场指挥或者甲方工艺人员、监护人员、甲方装置主控室报警。

(可通过口头、现场防爆通讯设备、现场手动报警器等)

2)现场指挥收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总指挥,同时启动应急系统,各级应急人员立即就位,各负其责。

3)现场指挥要组织人员佩带好防毒面罩进行中毒人员的救治,处理要果断。

救护过程中救护人员不得摘下防毒面罩。

4)根据方案中接触的介质毒性情况,应急指挥成员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抢救中毒者。

5)应急指挥成员负责稳定现场秩序,协助疏散,从逆风向撤到安全地带。

6)遇有人员受伤或中毒应立即组织救护,如寻求外部援助(拨打火警电话119或28812896、急救电话120等),应指派人员在路途中的关键部位作引导。

7.4.6.3触电应急预案

1)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迅速而果断地使其脱离电源。

脱离电源的一般方法:

a)如果触电人所在的地方较高,须预先采取保证触电人安全的措施,否则停电后会摔下来给触电者更大的危险;

b)停电时如影响事故地点的照明,必须迅速准备手电筒或合上备用事故照明灯,以便继续进行救护工作;

c)如不能迅速地将电源断开,就必须设法使触电者与带电部分分开。

(在低压设备上,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紧裹在身上,则可以拉他的衣服,但不能触及裸露的皮肤及附近的金属物件;如果电源线较小,可用电工钳将电源线剪断;如果触电者握住了粗导线或母线,必须用绝缘板将触电者垫起来,使其脱离地面)。

2)如果触电者还没有失去知觉,只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或因触电时间较长,则必须保证触电者的安静,并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然后通知医院救护车接往医院诊治。

3)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在,则应当使他舒服,安静的平卧,解开衣服,周围不让人围着,保持空气流通,向触电者身上洒冷水摩擦全身,并通知医院派救护车前来救护。

如果触电人呼吸困难,呼吸稀少,不时出现痉挛现象,则必须施行人工呼吸。

4)如果没有生命的象征(呼吸、脉搏及心脏跳动停止),这时也不能送往医院,只能就地救护。

在未得到医生的确诊之前,救护始终不能停止。

5)施行人工呼吸的基本规则:

当触电者完全停止呼吸或呼吸非常困难,出现痉挛现象,并伴随出现欷颅,如垂死者或呼吸逐渐短促,方可施行人工呼吸。

a)人工呼吸应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就地施行。

b)人工呼吸必须不断的施行,直至触电人回生,或确实证明无救后方可停止。

(经验证明:

触电人曾有过几小时的假死而又回生的事实)

c)进行人工呼吸,必须随时注意触电人的脸,如发现他的嘴唇稍有开合或眼皮稍有活动以及喉咙有咽东西的动作,就暂停几分钟,看他是否能自动呼吸,如还不能自动呼吸应立即继续施行人工呼吸。

6)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做好下列工作:

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服(领子、上衣、裤带)全部迅速解开,越快越好;

迅速将触电者口中的异物(假牙或食物、粘液等)取出;

设法使触电者的嘴巴张开,并把舌头拉出。

7)口对口吹气法:

使触电者仰卧,救护人蹲跪在触电者头部的旁边,一手掐紧其鼻孔不要漏气,另一手扶着其下额,使嘴张开,嘴上可盖一块纱布或薄布。

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撬开的嘴吹气,吹气时要观察触电者胸部的扩张情况,以胸部略有起伏为宜。

救护人换气时要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