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8944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摘要]:

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

因而对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

中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效率的提高

1、前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怎样才能让数学的学习最大程度的激发?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呢?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为此我对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归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正所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

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

要巩固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因此,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兴趣的激发。

2、现状

2.1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

为了了解现行中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情况,为《数学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材料,抽样调查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调查结果如下:

2.1.1在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

在所有课程中喜欢数学的占40.6%

课后喜欢问数学题的学生占26.3%

遇到数学难题总是努力思考的学生占66.2%

从调查中发现,真正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只在25%--40%之间,还是有66%多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但是仍有5.2%的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到厌烦。

2.1.2对数学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喜好密切相关。

认为数学能使人聪明的学生占73.7%;

认为数学对人的性格有影响的学生占89.5%;

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63.1%.

图1

图1数据表明75%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存有好感,认为数学重要,这些学生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学好数学的,这就为数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于初中现行教学内容的爱好情况如下表:

调查的人数为40人,让他们从教学内容中分别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两类

教学内容

概念、定义

公式、法则

计算题

几何证明题

应用题

作图题

课外趣味数学题

最喜欢(人)

2

2

18

20

10

4

18

最不喜欢(人)

22

20

6

6

14

其中计算题包括:

数,式计算,解方程,解不等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喜欢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的学生最多.而最不喜欢的是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另外就是作图题,相反的就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仍有一部分学生最不喜欢,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数学不好大多是被几何所累。

他们普遍反映"要记的概念,公式太多";"计算题有的数据多而繁";"应用题和几何证明题太难";"作图题不知所措"。

对于课外趣味数学题,实际上学生做得较少,特别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少有机会去做此类题,但是学生们喜欢的比例很大。

2.1.3对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师的看法

每天期盼数学课的占26.3%

不喜欢严厉的数学老师的学生占63.2%

对表扬和鼓励有记忆的学生占73.7%

考试成绩对其有影响的学生占47.4%

认为数学教师需要改进的学生占42.4%而认为数学老师很好的占43.5%

好的数学教师常能培养出大批的数学爱好者,而爱好数学的学生也大都喜欢上数学课.老师本身教学风格、性格和考试的成绩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

上面数据显示需要改进的老师与很优秀的老师占的比例很相近。

说明很多老师还是存在要改变之处。

2.2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数学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下面几点:

2.2.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使造成分化的主要心理因素

对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在调查中,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占40.6%;其中直接兴趣的占11.2%,间接兴趣的占20.5%;原来不感兴趣的后因为老师的原因从而产生兴趣的占8.9%。

在数学的学习中原来感兴趣的但后来兴趣减退的占了30.3%。

从中还发现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顺序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2.2.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产生分化。

2.2.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大概就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也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3、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上面的调查发现了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很多因素,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

“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其实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

"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但是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减少学习分化呢?

我有下面一些想法:

3.1明确数学学习目的,启发兴趣和自觉性

“今天,当数学应用于如此众多的新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显然不可能预见规定那些部分的数学将证明在应用时有用。

”[1]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理事会就公布了《关于行动的议程》,其中提出:

“设计80年代的数学教学大纲必须以能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来武装学生。

”“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

[2]数学是一门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科学,在调查中存在一些学生对数学认识不足而产生不了兴趣,所以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兴趣,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

3.2调控课堂,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势必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3.2.1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激活,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兴趣因素。

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

可以采用创设“问题的情境”的方式,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

[3]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

另一种是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

比如从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以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

如,在高中学习“旋转角”时,可以结合课件多媒体放映著名跳马运动员程菲的“程菲跳”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让学生从运动中了解旋转角的直观含义。

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4]

3.2.2注意交替规律,调控学生注意力有效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保持注意稳定,往往要机智地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化或交替的规律。

教学既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用无意注意调节,更要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维持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无意注意,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目的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的首创性,学生容易对知识浅尝辄止,遇到困难也容易半途而废。

相反,只考虑有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使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

教师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的相互转化或交替,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既成为学生心驰神往,乐而为之的事,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动机,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从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3.2.3采用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式教活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专心致力于一项工作可描述为“自我卷入”,当智能受到挑战的时候,自我卷入就达到它的顶点,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效率也就最高。

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卷入学习任务中呢?

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卷入的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设法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促进学生学习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

比如,学生学习数学定义,公式或定理,虽然他们都记住了结论,但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怎么样得来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不能分清内涵和外延,因而看不出结论的实质,只能生搬硬套,在应用中漏洞百出。

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结果,而且要注意过程。

传统教学比较注重结果本身,而对思维过程谈的比较少。

更有甚者,现在有些教师往往直接把结果端给学生,把重点放在所谓的“用”上,在“用”的过程中重点也只放在结果上。

这样就缺乏对事物的实质的探求,学生或对只是不甚了解,单纯的停留在模仿—强化—记忆这种学习模式上,或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5]"正如郭思乐先生提出:

要注意知识的过程。

"[6]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定理的本质,会分析定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

如,学生学习代数式和三角式化简时,只知“算法”却不知道“算理”,更不明白演算每一步的目的和方法。

所以,教师应该给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同时加强个别辅导。

其次,在教学中优化数学习题,精讲精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3.3课堂要把握难度,层次分明

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

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差距,而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

但是如果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达到预想的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

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太高”或者“目标太低”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样在把握难度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又要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对中等生加强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暂差生”加强三基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