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433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docx

宋明理学发展概要

宋明理學發展概要

周敦頣(濂)邵雍張載(關)*周張二家在宋明理學發展歷程中為第一階段,其特徵是混合形上學及宇宙論以建構其思想系統。

就主觀方面而言,是承孔孟之學排佛而輕漢儒﹔但客觀而論,則二人尚未完全擺脫漢儒“宇宙論中心哲學”之影響,与孟子之“心性”論尚有距離。

(洛)

程顥程頣*二程立“性即理”之說,建構較純粹之形上學系統,與周、張混有宇宙論及形上學之理論不同。

“性即理”之說,不但將漢儒“宇宙論中心哲學”掃除一空,亦對佛教“心性觀”提出一有力駁辯,其說比周張更進一步,為理學發展之第二階段。

陸九淵朱熹(閩)*朱熹有意綜合北宋各理論學說,以構成一系統,而其說較偏于宇宙論,故特重周張之學。

陸九淵物始立“心即理”之說,是理學歸向“心性論中心哲學”階段,與孔孟本旨漸逼近。

王陽明*陸氏開啟“心即理”學說,至王陽明提出“致良知”之說乃建立心性論之系統,以歸向孔孟為方向之儒學復興運動,至此正式完成。

王陽明承陸學而代表宋明理學之第三階段。

總而言之,宋明理學發展,其基本方向是歸向孔孟之心性論,而排斥漢儒與佛教。

第一階段之周、張以“天”為主要觀念,混有形上學與宇宙論兩種成份。

第二階段以“理”或“性”為主要觀念,淘洗宇宙論成份而保留形上學成份。

第三階段則以“心”或“知”為主要觀念,所肯定者為最高之“本體”,完成心性論形態之思想系統。

試略述宋代理學之興盛原因(起源)與重要之派別。

唐末五代武人專政,風氣敗壞,道德淪亡,毫無廉恥,宋代讀書人為扭轉這不良風氣,便刻意從學問修養上挽救人心社會,加上當時國家的統一、君主的提倡與書籍流傳之盛,而大開講學之風,促成理學的發達。

宋代理學興盛的學術思想因素,可分為外來的影響和內在的變化兩方面。

外來的影響,就是在無形中受了「佛」、「道」的影響,尤其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之道,影響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現實社會的倫理綱常為主。

論者便以為缺乏哲學上的推理系統,難以滿足好學深思的人進一步探究的要求。

因此,唐代儒學雖得到政府倡導,實際影響卻遠不及佛學深遠。

宋初學者針對五代的混亂,為挽回世道人心,再度提倡儒學,並為了能與佛學相抗衡,特別著意於儒家思想的「形上學」體系的建立。

同時,亦吸收道教中關於宇宙本體的概念,作為建構理學「宇宙論」、「本體論」方面的重要部分。

但理學家著述立論的目的,在於救世濟民,尋求建立一個完美的社會和人,故此仍以倫理為主。

故儒、道、佛三種思想揉合的結果,於是產生理學。

內在的變化,就是儒家思想本身的變化。

儒學自兩漢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學,變為經學;而且所謂經學,從西漢、東漢到唐代,亦已由注重微言大義的今文經學,一變而為專重訓詁考據的古文經學;又由箋注經傳的「注」,再變而為「注」作「注」的疏,致力於文字訓詁名物考據、章句分析,已有偏重書本研究之嫌,與孔、孟、荀「尊德性」、「論政治」的學風距離越來越遠,而且箋注日趨繁瑣。

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錯誤亦不會指出,反而代為解釋維護。

這種瑣屑的講疏,有違孔、孟遺意,忽略先哲經傳中所含義理的討究,捨本逐末,正是經學末流的弊病。

到韓愈、李翱的作《原道》、《復性書》,儒家思想開始轉向一新的路向。

他們鄙棄漢儒瑣碎的訓詁、章句之學,而專究於修己、治平之道,而著力於做人的工夫,而形成宋代理學的興盛。

【韓愈的《原道》,指堯、舜、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脈相傳的道統,並感慨地說:

「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從此,孟子的地位得以提高,《孟子》一書亦可與《論語》並列。

同時《原道》又引《大學》「明明德」、「正心」、「誠意」之說,加以闡釋;李翱的《復性書》三篇,上篇論性、情及聖人;中篇論修養成為聖人的方法,下篇論人必須修養。

他的思想深受佛學的影響,為儒家學說開闢一條新途徑,更走向理學的境界。

此外,君主的提倡亦非常重要。

宋初各帝,鑒於唐末五代以來,倫理道德崩潰,臣民的廉恥之心盡喪,社會風氣因此而敗壞不堪。

使一般的士人只求榮利,不重氣節,如五代的馮道,歷事四姓十君而不以為恥,反而自稱為「長樂老」,洋洋自得。

到了宋太祖立國以後,因鑒於前代之失,便極力挽救這種頹廢的風氣,積極提倡文教,獎勵儒學,力崇實踐,專事於修養的工夫,於是士風為之轉移,進而成為宋儒致力於身心修養的理學。

加以宋代君主好學,科舉考試又以孔孟的學說為本,更助長了理學的發達。

再者,宋代書院極盛,尤以白鹿、嶽麓、應天、嵩陽四大書院為最著名。

這些書院多聘請名儒主講,他們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義,而教學宗旨在於發揚孔門義理之學及修己立人之道,開啟了理學身體力行的風氣。

因此宋代書院成了理學研習的地方。

最後,印刷術的發明亦促使理學興盛。

唐、宋以前的書籍,多用手抄寫,因而不易流行。

但自從唐代的雕版和宋代的活字印刷發明以後,經書的流傳容易,學者可以獨自讀研經書,不必受經師、家法的拘束,自由發揮。

總括而言,宋代理學的源起,是由於儒學內部的變化,由經義訓詁轉而義理探求。

加上,老莊、佛學對儒學的衝擊,理學遂應運而生。

至於理學得以大盛,除了政治上的提倡外,也應該考慮到社會因素,社會上書院講學風氣以及活版印刷的流行,對於理學的發展,都有很大助力。

所謂理學,是「探究宇宙與心性的關係,希望在思想方面,能建立一套貫通宇宙人生的原則及修己立人的理論」的一種學問。

黃宗羲等人所輯的《宋明學案》中提到宋代的理學家,著名的有胡瑗、孫復、司馬光、邵雍、張載等人。

但宋初各儒的思想理論,還很粗淺,未能深入精微的地方,所謂理學,也未建立起來。

故宋初各儒努力的結果,只是開創了風氣,為理學家舖平道路而已。

直到周敦頤起,憑他的博大精深的學識,確切地發揮到儒家心性學的精微地方,其後理學才成立。

故周敦頤可算是宋代理學的首創者,傳之程顥、程頤,而奠定理學的基礎。

宋代理學的宗派,就地域劃分,可分為濂、洛、關、閩四派。

濂學的開宗者是周敦頤;洛學即是洛陽的程顥、程頤;關學是關中的張載;閩學是曾於閩講學的朱熹。

此外尚有邵雍的百源學,陸九淵的象山學等。

宋學的整個系統如下:

北宋五子南宋理學家

張載(關)→→→→→→→→→→→→┐

┌程頤→→→→→→→→朱熹(閩)

周敦頤(濂)→→→→┤(洛)

└程顥→→→→→→→→陸九淵(象山學)

邵雍(百源學)呂祖謙(浙東)

就學理來劃分,宋代理學可分為「象數」、「理氣」與「心性」三種主要派別。

「象數」派,以周易象數的理論,及道教所傳的圖書來立論,如周敦頤、邵雍、張載等都屬這一派。

至於「理氣」與「心性」兩派,其理論多根據四書以發揮;程顥、程頤與朱熹以「理」為形式法則,「氣」為實質內容,屬於「理氣派」代表人物。

陸九淵側重探討主觀的心,解釋天賦的性,認為宇宙即吾心,屬「心性」派的代表。

有宋一代的理學家,其所發揮者,都不外循著這象數、理氣、心性三種趨勢,現分述之如下:

(甲)濂學周敦頤,著有《太極圖說》、《通書》。

《太極圖說》以圖形說明宇宙發生的原理和次序;《通書》則重在闡述「誠」的意義。

程顥、程頤即受其影響極深。

(乙)關學張載,著《東銘》、《西銘》、《正蒙》等書,其中《西銘》最為人所稱誦,「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他的名言。

他又以為性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善的;「氣質之性」卻有善有不善,於是形成「氣」、「理」二元說,而人可貴的地方是能變化氣質。

(丙)百源學邵雍,著有《先天圖》等。

他根據《易傳》關於八卦形成的解釋,參雜道教思想,認為宇宙之本是「太極」,亦即是「道」、「心」(換言之,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太極永恒不變,而天地萬物皆有消長、有終始。

人如能知天地萬物之道,便能參天地、育萬物,成為天地萬物的主宰。

(丁)洛學的程顥,世稱明道先生,早年深受老、釋影響,後來才致力研究六經,著有《識仁篇》、《定性書》。

他重內心體證,透過內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養的道理,認為學者須先識仁,然後以誠敬存養,為進德的真功夫。

明道氣度寬弘,下開陸象山尊德性、先立其大的氣概

至於程頤,學者稱他做伊川先生,是程顥的弟弟。

他的治學方法重學習,認為「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主張知識的探究以建立做人的原則。

伊川居敬致知,謹嚴自持,下啟朱熹道問學、即物窮理之學說。

(戊)閩學朱熹,世人稱他做晦庵先生,他博覽群書,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他認為「格物」、「致知」可幫助了解個別事物的理,從而歸納了解宇宙的天理。

因此他認為修養方法在「道問學」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慾。

宋代的理學,經他提倡因而大盛。

(己)象山學陸九淵,學者稱他做象山先生,陸九淵與朱熹的見解完全不同。

他認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過自我內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視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見性,因此他強調反省,認為知識的多寡與個人修養無必然關係,而提倡「尊德性」。

宋代理學盛行,其主要者有濂、洛、關、閩四派,試述四者之淵源及其學說之內容。

理學是「探究宇宙與心性的關係,希望在思想方面,能建立一套貫通宇宙人生的原則及修己立人的理論」的一種學問,講求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故又稱「道學」。

宋代理學宗派,主要有濂、洛、關、閩四派。

濂學的開宗者是周敦頤;洛學即是洛陽的程顥、程頤;關學是關中的張載;閩學是曾講學於閩中的朱熹。

現將四派的淵源及其學說分述如下:

濂學周敦頤,他的學說淵源於道家的太極、陰陽五行之說,參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義之道為宗。

據《宋史‧道學傳》載,周敦頤得華山陳摶老祖的《太極圖》而著《太極圖說》一書;他以「無欲故靜」作為修養方法的見解,根源實際是來自佛家「清靜寂滅」之說,又與道家的「恬靜無欲」有相近地方。

而中正、仁義之道,明顯是來自儒家,所以《宋史‧道學傳》稱:

「孟子歿後無傳,至宋中葉,周敦頤乃得聖賢不傳之學。

至於其學說內容,周敦頤認為宇宙的起源,乃由「無極而太極」,「太極」是宇宙的本體,「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極而後靜,靜極而後動,循環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

由五行而生萬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頤認為陰陽五行配合得最恰當的就是人,所以萬物中以人最靈秀,具有太極之理、五行之性。

受太極「純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來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則人亦有仁(木)、義(金)、禮(火)、智(水)、信(土)五常,其見諸實施,則不外乎仁義二者(所以配合陰陽)。

仁義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當,卻可變為惡。

所以人要不離乎中正以立「人極」(做人的標準)。

欲立「人極」,必須無欲、主靜,無欲便會心靈虛靜,於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慮上便能居於中道,明理通達,而在行動上便自然的正直無私。

能做到這樣的話,便能達到至誠的境界,也是一個聖人的境界,同時也是一個太極的境界,達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頤的學說,已將宇宙論與修身為人之道揉合一起,於是理學規模逐漸確立。

關學張載,陳致平在《中華通史》中指出張載是繼孫復、范仲淹經世濟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參透,而成為關中學派,他說得非常合理。

因張載治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

至於他的學說是從宇宙現象所開展立論,認為萬物的生長發展都由於氣的聚散、動靜。

氣中又有陰陽二性,沉、降、靜之性是陰性,浮、升、動之性是陽性。

氣有聚散,氣聚則物成,氣散則物毀。

氣的聚散,有一定的規律,所以物的產生,有一定的秩序,這叫做「理」。

「人」亦由氣聚所產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

人與萬物俱生於天地之間,天地是人與萬物的父母,人就應該努力破除「我」與「非我」的界限,而使個體和天地萬物合一。

為達這目的,首先要變化「氣質之性」,使它恢復為原來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說的「理」。

張載在《西銘》一文中闡明人對宇宙所應持的態度。

以為「吾人之體」即「宇宙之體」,「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們應視宇宙為父母,應以事父母之道對待宇宙;應視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萬物皆如同類,提出了「民胞物與」的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

故張載是確立「氣」在理學中的地位的理學家。

洛學的程顥、程頤,《宋史‧道學傳》載:

「受業周(敦頤)氏,表章中庸,與論、孟並行」,是他兩人學說的淵源。

又據程頤為程顥作行狀時說,程顥「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經而後得」,可見二程學說,也深受佛、老的影響。

二程學說均不喜歡探討宇宙問題,而主張直接從人生實際經驗來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從實際生活與內心體驗上來尋求修養的方法。

程顥認為天下一切真理,必須經過親身體驗,才不會流於空談。

他認為「天理」在於「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學者必須先「識仁」。

他說:

「學者須先識仁,....義、禮、智、信皆仁也。

」他認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須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見性」,便能「求仁」「得仁」。

我們明白這道理後,便須緊記不忘,更要身體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謂以「誠敬存之」,所以「誠」與「敬」,便是明道、修身、養性的法門。

程顥側重「心」的修養,認為「舍心之外天下無理」,要人「自其心體驗天理」。

至於程頤論「心性」與程顥相同,但論「誠、敬」方面的修養則不一致。

程頤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養」和「進學」兩方面,並認為「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誠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專一集中,不為外物所動(敬);一方面今日格(「窮」(求)的意思)一物(理),明日格一物,然後加以歸納,便會豁然貫通,明白萬物都是一理。

可見他主張「持敬」與「窮理」並重。

閩學朱熹,在道統中得洛學之正傳。

周世輔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分析,朱熹的理氣二元論和性即理說、知先後行說是來自程頤;他的理氣合一論,多少受了程顥的道器合一論的影響;他的人性二元論,是將張、程的學說再加以闡釋;他的周易本義,則以邵雍的象數為本;他的人為萬物之靈說及進化的人生觀,是發揮了周敦頤的太極圖說。

周世輔分析得十分正確。

同時,朱熹上承孔子、子思、孟子的儒家傳統,是集北宋理學之大成,而成新儒學的一大思想體系。

至於朱熹的學說,他認為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真理存在,這個真理就是「太極」。

至於「真理」要表現而成為具體的形象,則有賴於「氣」。

他說: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由此而解釋到人、物的形成。

「理」與「氣」合而構成人,由於氣中有清、濁,因而人性亦有善、有惡。

因此,朱熹教人從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須「敬」與「致知」。

所謂「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監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學問的意思,他以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於聖賢書中,所以讀聖賢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書則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六經的階梯。

人若做到「敬」與「致知」,是絕對可以到達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試述宋代理學各派代表人物學說之要旨。

理學是「探究宇宙與心性的關係,希望在思想方面,能建立一套貫通宇宙人生的原則及修己立人的理論」的一種學問,講求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故又稱「道學」。

黃宗羲等人所輯的《宋明學案》中提到宋代的理學家,著名的有胡瑗、孫復、司馬光、邵雍、張載等人。

但宋初各儒的思想理論還很粗淺,未能深入精微的地方,所謂理學,也未建立起來。

故宋初各儒努力的結果,只是開創了風氣,為理學家舖平道路而已。

直至周敦頤憑其博大精深的學識,確切地發揮到儒家心性學的精微地方,理學才成立。

故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首創者,傳之程顥、程頤,而奠定理學之基礎。

宋代理學宗派,主要有濂、洛、關、閩四派。

濂學的開宗者是周敦頤;洛學即是洛陽的程顥、程頤;關學是關中的張載;閩學是曾於閩中講學的朱熹。

此四學派後人認定為理學的正宗。

此外,尚有邵雍的百源學、陸九淵的象山學與呂祖謙等的浙東派,合起來便成為宋代理學的整個系統。

北宋五子南宋理學家

張載(關)→→→→→→→→→→→→┐

┌程頤→→→→→→→→朱熹(閩)

周敦頤(濂)→→→→┤(洛)

└程顥→→→→→→→→陸九淵(象山學)

邵雍(百源學)呂祖謙(浙東)

-------------------------------------------------------------------------------------------

宋代理學極盛,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極多,重要的有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顥、程頤(以上合稱北宋五子),以及南宋的朱熹和陸九淵等。

至於各派代表人物的學說要旨,分析如下:

(甲)濂派

濂派代表人物是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著有《太極圖書》及《通書》。

他的學說源自道家「太極」、「陰陽五行」之說,從宇宙觀講到人生觀。

他認為宇宙的起源,乃由「無極而太極」,「太極」是宇宙的本體,「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陰靜而生金、木、水、火、土,五氣分布,四時行焉。

」太極為理,陰陽五行為氣(陰陽二氣,五行為五氣)。

陰陽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此為周敦頤宇宙論的要旨。

在人生方面,周敦頤認為陰陽五行配合得最恰當的就是人,所以萬物中以人最靈秀,具有太極之理、五行之性。

受太極「純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來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則人亦有仁(木)、義(金)、禮(火)、智(水)、信(土)五常,其見諸實施,則不外乎仁義二者(所以配合陰陽)。

仁義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當,卻可變為惡。

所以人要不離乎中正以立「人極」(做人的標準)。

欲立「人極」,必須無欲、主靜,無欲便會心靈虛靜,於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慮上便能居於中道,明理通達,而在行動上便自然的正直無私。

能做到這樣的話,便能達到至誠的境界,也是一個聖人的境界,同時也是一個太極的境界,達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頤的學說,已將宇宙論與修身為人之道揉合一起,於是理學規模逐漸確立。

(乙)關派

張載是關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橫渠先生。

他的學說是從宇宙現象所開展立論,認為萬物的生長發展都由於氣的聚散、動靜。

氣中又有陰陽二性,沉、降、靜之性是陰性,浮、升、動之性是陽性。

氣有聚散,氣聚則物成,氣散則物毀。

氣的聚散,有一定的規律,所以物的產生,有一定的秩序,這叫做「理」。

「人」亦由氣聚所產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

人與萬物俱生於天地之間,天地是人與萬物的父母,人就應該努力破除「我」與「非我」的界限,而使個體和天地萬物合一。

為達這目的,首先要變化「氣質之性」,使它恢復為原來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說的「理」。

張載在《西銘》一文中闡明人對宇宙所應持的態度。

以為「吾人之體」即「宇宙之體」,「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們應視宇宙為父母,應以事父母之道對待宇宙;應視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萬物皆如同類,提出了「民胞物與」的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

故張載是確立「氣」在理學中的地位的理學家。

(丙)百源學

百源學代表人物邵雍,學者稱他做康節先生,他的學說從宇宙論推論到人生觀,認為人是萬物之一,亦為萬物之靈,而「人心」為一切的主體。

宇宙萬物萬事的變化,皆由於人心的觀察而生,所謂「萬化萬事生於心」,而以心為「太極」,因此,人要「養心」、「去利欲」,而任「至誠」,則宇宙之道,無所不通,亦可窮天地性理的奧秘。

(丁)洛派

程顥、程頤兩兄弟是洛派的代表人物。

二程幼年曾受學於周敦頤,後居洛陽,故被稱為洛派。

宋代理學雖創始於周敦頤,而能確定宋代理學地位者,則為程顥、程頤兩兄弟。

二程學說均不喜歡探討宇宙問題,而主張直接從人生實際經驗來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從實際生活與內心體驗上來尋求修養的方法。

程顥認為天下一切真理,必須經過親身體驗,才不會流於空談。

他認為「天理」在於「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學者必須先「識仁」。

他說:

「學者須先識仁,....義、禮、智、信皆仁也。

」他認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須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見性」,便能「求仁」「得仁」。

我們明白這道理後,便須緊記不忘,更要身體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謂以「誠敬存之」,所以「誠」與「敬」,便是明道、修身、養性的法門。

程顥側重「心」的修養,認為「舍心之外天下無理」,要人「自其心體驗天理」。

至於程頤論「心性」與程顥相同,但論「誠、敬」方面的修養則不一致。

程頤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養」和「進學」兩方面,並認為「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誠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專一集中,不為外物所動(敬);一方面今日格(「窮」(求)的意思)一物(理),明日格一物,然後加以歸納,便會豁然貫通,明白萬物都是一理。

可見他主張「持敬」與「窮理」並重。

(戊)閩派

朱熹是閩派代表人物,學者稱他做晦庵先生,為南宋婺源人,講學於閩,故稱其學派為閩派。

朱子思想宏大,集北宋理學的大成,使之融合為一,再上接孔、孟組成一大理學系統。

朱熹認為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真理存在,這個真理就是「太極」。

至於「真理」要表現而成為具體的形象,則有賴於「氣」。

他說: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由此而解釋到人、物的形成。

「理」與「氣」合而構成人,由於氣中有清、濁,因而人性亦有善、有惡。

因此,朱熹教人從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須「敬」與「致知」。

所謂「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監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學問的意思,他以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於聖賢書中,所以讀聖賢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書則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六經的階梯。

人若做到「敬」與「致知」,是絕對可以到達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己)象山學派

代表人物是被稱為象山先生的陸九淵。

他特別注重持敬的內向工夫,主張心即是理,不容有二。

認為即物窮理為支離破碎,而教人先發明本心之明,而後博覽,以應萬物之變,他曾說:

「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

」與朱熹讀書窮理的見解,大異其趣。

下開明代王陽明之心學。

(戊)浙東學派

代表人物是呂祖謙,他被稱為東萊先生,他與朱、陸同時。

呂祖謙雖講「理學」,但重視學以致用,論者稱之為「事功派」。

此外,葉適與陳亮亦同樣反對正心誠意之學,而提倡事功。

浙東派的出現,是宋思想界的一大轉變。

綜合上述各派之學理內容分析,實可分為「象數」、「理氣」、「心性」三種主要派系。

象數派,以周易象數理論及道教所傳之圖書而立論,如周敦頤、邵雍、張載等,便是屬於「象數」派。

至於「理氣」與「心性」,他們的理論多根據四書以發揮,二程與朱熹以「理」為形式法則,「氣」為實質內容,而為「理氣派」的主要人物。

陸九淵的學說重在探討主觀之心,闡發天賦之性,提倡「宇宙即吾心」的言論,屬心性派的代表。

宋代理學,有朱、陸二派之分。

二派之淵源及學說內容為何?

學術之異同如何?

其相互爭論之經過及影響又如何?

試略述之。

朱、陸之淵源及學說內容

宋代學者治學,不重經籍考據而重義理的探求。

這種義理之學,世稱「新儒學」或「理學」。

由周敦頤創始,經程顥、程頤奠立基礎,下啟閩與象山學派。

朱熹集北宋理學之大成,與「心學」派的領導人物陸九淵同為南宋學術界的重要人物,但兩人在學術上的見解頗有不同,於是有朱、陸兩派之分。

朱熹與陸九淵兩人的學說淵源,可上溯程顥、程頤,甚至可追溯至周敦頤。

《宋史‧道學傳》載:

「程顥、程頤,受業周氏」,二人主張直接從人生實際經驗中建立人生的道理,故教人從實際生活與內心體驗上來尋求修養方法。

但二程雖同講心學,但亦有不同的地方,程頤略偏於格致,為後來朱熹所宗;程顥則更偏於心學,為後來陸九淵所宗,便形成朱、陸兩派之分。

朱熹為二程的四傳弟子,亦可說是由「洛學」而開的「閩學」。

其學說淵源,周世輔於《中國哲學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