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398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docx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掌握了优势力量

C.建立了苏维埃政府D.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

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

“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这次“国际会议”是指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斯大林曾说: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

这最能说明“一战”的

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

7.历史是一面镜子。

“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

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

8.1921年,苏俄农民在交了粮食税后,将自己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出售。

美国青年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并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这些事发生于

A.彼得格勒起义时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

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

9.“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

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攻占巴士底狱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1.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

“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1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

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13.如下图这张拍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闻照片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凡尔登战役中戴着防毒面具的法国士兵

A.凡尔登战役因惨烈被称为“绞肉机”

B.防毒面具使法军赢得了凡尔登战役的胜利

C.凡尔登战役中使用了化学武器

D.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4.下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的影印,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D.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5.1919年,《泰晤土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D.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6.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

一战的主要性质是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

17.“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

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

”此材料中的“他”是()

A.章西女王B.扎格鲁尔C.甘地D.玻利瓦尔

18.《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9.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C.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D.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打败法西斯

20.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直接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的一场浩劫和深重的灾难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2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2.“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辛丑条约》

23.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

“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该同盟是

A.三国协议B.三国同盟C.法西斯同盟D.北约

24.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

《德国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

②视频:

《联合国的成立》

③图片: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

④文件:

《九国公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5.斯大林说: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

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

A.苏联准备实行农业集体化B.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找到了工业化的正确途径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可知,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优势力量,这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故B符合题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十月革命的结果,排除C;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

故选B。

【点睛】

紧扣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进行分析,归纳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1914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一战爆发;一战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8年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①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错误,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排列组合型选择题,简单的解答方式就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从所给的选项中找出“错误”的排除,即可得出答案。

据所学,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即可答案。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故D符合题意。

ABC均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可知,此内容与巴黎和会有关。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规定德国的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故A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故选D。

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

这最能说明“一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主要力量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参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即瓜分世界。

因此说“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

”这最能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爱国要有正当的手段,暴力恐怖手段不能解决国家争端,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

而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

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表述均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8.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青年哈默能够在苏俄投资经商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发生在1921年,十月革命在1917年,A不正确,工业化建设在1928年开始,美国的“冷战”在二战之后才开始,排除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故答案选B。

1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绞肉机”、“地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描述的是凡尔登战役。

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选项C符合题意;1775年4月,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民兵交火,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爆发,选项A不符合题意;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选项B不符合题意;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维护了战胜国的利益。

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根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A项符合题意,BC两项错误,不合题意;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无视是中国的战胜国,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了日本,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A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的是一战的背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C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图片信息“凡尔登战役中戴着防毒面具的法国士兵”表明凡尔登战役中使用了化学武器,故C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闻照片不可以用来直接佐证凡尔登战役因惨烈被称为“绞肉机”,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闻照片不可以用来直接佐证防毒面具使法军赢得了凡尔登战役的胜利,排除B;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不可以用题干的新闻照片直接佐证,排除D。

故选C。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影印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的主要性质是帝国主义分赃和称霸的会议,因此最能反映出他会议实质的内容是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D正确;ABC都体现出了对德国的限制,但是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分赃的性质,因此ABC错误。

综上故选D。

1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要求选出该材料说法原因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民的斗争,北洋政府的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1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展开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一战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印度、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是甘地。

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代表人物,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B项在埃及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8.B

解析:

B

【解析】

A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符合题意;C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美国援助欧洲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D项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

反法西斯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它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其中华盛顿会议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在《九国公约》中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再次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图表中死伤人数和经济损失的数字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本题应选B。

2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巴黎和会上制定的《凡尔赛条约》中有瓜分了德国殖民地的内容,华盛顿会议上没有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故C符合题意。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均有损中国主权、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ABD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故B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北大西洋公约》、《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

依据题干信息“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是解题的关键,《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

2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19世纪末,意大利、德、奥匈形成三国同盟,故B符合题意。

三国协约是英法俄;法西斯同盟侵略并引起二战;北约是1949年成立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

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及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以维护战后的和平与安全。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英、法、美、苏、中)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①④是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

故此题选C。

2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斯大林”、“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因此,题干中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