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914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宜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宜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宜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宜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川.docx

《宜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川.docx

宜川

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

———走进生本教育深水区(宜川中学)的实践与思考

让各部门、各级领导都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人。

通过抓小事、抓细节的方法层层推进,积累经验,带动全局,把小事做成大事,用最低的消耗赢得相对较高的效益,在相对滞后的办学条件下夺得相对较高的办学质量。

————学校常务副校长孙明贤

我们的思想被现有的教育体制禁锢得太久了,以致于忘记了出发的起点,我们要告别教育的‘血拼’时代,回归教育的原点,回到教学的逻辑起点,这个原点就是学生,起点就是学生的学。

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失去了意义。

————初中部主任宁东红

..............

如果说广州的生本教育研修学习改变了我的教育理念,那么陕西宜川中学实地考察则让我实实在在看到了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实践层面的生本教育,我幸服了!

以上宜川中学领导和老师的这些话应该会触及到每一个有教育良知的人的思考,因为他们在用心研究教育,他们在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他们才会有了属于自己的厚重的文化!

可以说未来学校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建设就是用环境熏陶和精神心灵滋养的方式,营造一个有利学生身心的发展氛围,来充实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激情。

一、适合自己的才是经典的,校本化理念在探索中确立——思路决定出路

宜川中学办公室主任赵永平在与广元考察团交流会上说:

“早在2004年,我们对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认为宜川中学的过去,依靠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朴素的敬业精神,一直创造了优良的办学业绩;从当时的现状看,在办学资源没有相应变化条件下,2003年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办学层次提高和规模扩大,骤然加大了教育需求和现实之间的反差,社会、家长的期望值相应提高了,为缩小差距,学校曾大规模外出培训教师,学习教育发达地区管理经验,但先进理念和学校实际总是不能有效对接,导致求高、求大、实效性不强的现象发生。

为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我们秉持“只有务实,才会有效”、“只有执着,才会优秀”的信念,确立了办学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即在贫困的土壤上办高质量的学校,在扩大办学外延基础上丰富教育内涵,在推进学校发展过程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教育改革中促进学生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校本化管理之路。

思考:

上西中学建校时间短,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差,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亟待提高。

近几年,教师围绕学生升学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所以升学率逐年上升。

现有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上级领导期望、学生家长的要求,所以需借宜川之石,实施校本化管理。

实施校本化管理,目标是丰富学校内涵,走持续发展之路;基本内容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和潜力,以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基本特征是降低重心,低耗高效。

一切从小事、细节抓起,层层推进,积累经验,带动全局,把小事做成大事,用最低的消耗,赢得相对较高的效益;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是“一切从讲求实效入手,一切从基本的管理环节入手,一切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以及“不求高,不求大,不求全,只求有效”。

作为校本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实现降低重心和低耗高效并非易事,关键是看管理工作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找准要害,是否措施对路,是否方法有效,是否点滴做起,是否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实际效果。

这样才能促进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校本化管理的推进,我们力争要实现“两个转移,两个突破”的阶段性目标,“两个转移”:

一是工作重心实现由扩大规模、提升层次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提升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移;二是教师培训实现以吸收教育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为主的外出培训向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战略转移。

“两个突破”:

一是管理机制实现“校本化”由理念到实践的突破;二是中考质量完成了由稳步推进到历史性跨越的突破。

反思上西中学办学实践和管理历程,我们认为只有走校本化管理之路,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小事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推进,才能实现比较大的教育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

校本化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引领上西中学改革发展的生命线。

2、反思放在过去,实践放在现在,眼界放在未来——方向决定将来

在交流会上,我们也向宜川中学教务主任提出了许多疑问,通过回答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实施条块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

宜川中学逐步推行了条块结合管理模式,形成教育教学两大主线为“条”,年级组、教研组两个基本单位为“块”,各处室研究指导与年级组、教研组落实推进有机融合,教育与教学相得益彰的条块结合管理模式。

条块结合模式,是以行政领导既纵向协调、负责分管工作的计划制定、任务落实和指导检查,又蹲级包组,落实教育教学两大主线上部署的各项工作的一种管理机制。

这种模式,一方面将教育教学职责融合一体,教学与育人同时抓、合力抓。

另一方面,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落实者就是决策的参与者、制定者,决策与执行、指导与落实双重责任有机统一、集于一身。

决策科学性建立在一线实际的准确把握上,执行有效性建立在对决策的准确领会上。

其积极效果在于,开展检查、督促、指导、调研工作的自觉性、责任心大为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大为提高,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推动。

减少了工作中的执行缓冲,降低了管理重心,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扁平化”管理特色。

(二)实施刚柔相济的管理激励机制。

1、实施教师绩效“三维”考评。

把维系学校生存与发展,教师成长进步质的考核作为重中之中,将教学实绩、教研示范能力和常规工作三维有机结合起来考评,充分体现贡献为导向、实绩为依据、质量为中心的考核原则,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

实施办法上主要实行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公正即依方案评价,人人参与,概莫能外,并将结果应用于聘任、评优、骨干体系评选和结构工资发放上;公平,即坚持“不看关系看实绩,不看年龄看本领”,“不论资历论能力,不重文凭重水平”;公开,即方案公开,考核公开,结构工资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从考核结果应用看,骨干体系评选上,每年都有被破格晋升的教师,更有被降级的教师。

只要本人实绩贡献大,考核成绩出众,符合晋级或破格条件,就给予相应称号待遇;相反,考核位次后移,根据考评方案则予以降级。

教师聘任上,每年都有三到五名甚至更多教师落聘,原因只有一条,考核不合格。

不论是降级的、落聘的,这些年求情解释的几乎没有,他们不埋怨领导、不怪罪同事,只感慨自己没有真正努力。

因此说,教师评价考核方案犹如秤尺,不分亲疏贵贱,只量轻重长短。

这充分体现了制度的刚性特质。

消除了考核评优中的猜疑和纷争,凝聚力得到加强;公开、公平、公正,减轻了领导压力,剔除了人为因素,客观上改善了干群关系。

在教师群体中自然形成了讲团结,重协作,不猜忌,不指责,不推诿的工作局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肯定,人际关系变得简单、透明。

这样,将全体教师的精力智慧集中在本质工作上,集中在提高工作绩效上,调动和激活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

如何将教师的绩效考核压力释放成发展动力,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是建立校本培训机制的主要目的。

我校以建立完善备课组建设、骨干体系建设为主要载体,充分为教师提供自我实现平台。

一是在备课组建设上,从时间、空间上充分确保活动开展,在备课组内集体分析探讨教材大纲、集体备课,交流互动,分析案例,解决困惑,举一反三,改善行为,提高能力;二是发挥骨干体系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形式,明确具体任务,签订目标协议,加强平时督查,兑现奖惩措施,促进师徒教学相长;三是提供“四个一”教研活动平台,即“上好一节课”,让探索成为一种精神,措施是抓好听评课各环节的落实;“做好一次中心发言”,让研究成为一种兴趣,措施是充分准备、研前审查、研后评比;“写好一篇文稿”,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措施是加强教后记、听课评议的力度;“尝试一个小课题”,让实践上升为一种理论,措施是加强先进理念学习,学会积极总结实践成果。

从“师徒结对”这个载体来看,我们给每位结对师徒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要求,使师徒们在实践中有“法”可依。

师徒协议一年期满后都有严格的量化考核,考核坚持“师徒一绳捆”原则,考核结果把奖励优秀与达标合格相结合,对优秀师徒予以奖励,其余为合格与不合格师徒,不合格师徒,取消其师傅资格,扣除相应比例骨干津贴,不达标徒弟则需要重新过关或纳入学校二次聘任。

校本培训造就了一大批教学中坚,很多年轻教师已经超越自我、超越师傅,成为扛大梁的骨干,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3、实施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考核激励、校本培训满足的是教师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那么,人文关怀作为管理的柔性模式则更具效能。

学校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尽力满足教师的各层次合理需求,使学校事业同教师的幸福生活融为一体。

包括补贴成本办起教师食堂,补贴房租给青年教师租赁住房,为青年教师全权筹办婚礼并送纪念品,为教师子女升入高校送慰问金,实行教师大病救助制度,节日教师慰问制度,定期组织文娱体育活动,为教师亲属病逝操办丧事等,一系列水乳交融的关爱,使教师都有成就事业的希望,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大家庭的体贴与温暖,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竞争的“绿色生态”家园。

刚柔相济的管理激励模式,建立起充满竞争的内部机制和适宜“人”的发展的和谐环境,激发出教师的工作欲望和动力,使学校发展更多地依赖教师内因改善、作风转变,提高了人的素质和工作效能。

(三)实施精细化教育服务。

精细化服务是校本化低耗高效特征的本质要求,只有做到服务精细化才可能降低重心、注重实效。

精细化服务是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服务师生为出发点,通过细化职责,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减少失误,激励创新等措施,提高服务的内涵和质量。

把科学分工,细化职责、奖罚分明、激励鞭策作为精细化服务改革的重要环节,全面落实常规考核、创新与失误考核以及反思总结工作,促进服务人员认真履职、提高能力。

管理方法和措施上,实行事前精心谋划、事中认真检查、事后综合评估的工作制度,做到工作多少、服务优劣与结构工资挂钩。

这样,就把爱心、宽容、引导和帮助贯穿于服务全过程,做到时刻把师生的冷暖挂在心上,时刻把师生的精神心理需求记在心间,用真情换取师生的真心,用真情唤起师生的责任感。

思考:

反思我们的学校管理,执行力薄弱、效率不高的问题常令人头疼,症结何在?

问题出在管理机制上:

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的模式,注重了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单纯从教学、教师方面考虑得多,学生管理方面显得软弱无力,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以年级组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注重了常规工作落实,却很少具有推进教学教研的功能,不利于教学水平、教师素质的提高。

两种模式都会带来处室工作互相推诿、教育教学难以协调发展的弊端。

战略和管理是办学的两个关键,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哪一个都十分重要。

没有清晰的战略定位,管理工作就没有明确的取向,甚至会产生内耗,形不成合力;没有到位的管理,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关注学生生命,激发学生自主——质量决定高度

宜川中学的德育管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大胆提出:

“分数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附属品。

”所以我们重点考察了他们的德育管理。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宜川中学始终把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做为突破口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他们课堂改革经历了三个时期:

2005年,开始组织以“班组会”为主要形式的反思总结会,使教师关注学情,关注实效。

2006年,以“教学有效性,方法多样性”为原则,以实施“课前预习”、“课堂检测”和养成跟踪反思习惯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教学目的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意识,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2008年,以学习借鉴洋思、杜郎口经验为切入点,全面实施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特征,以解放学生,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为目标,全方位实施学生讨论、交流、互动、质疑、展示和老师点拨、引导、帮助的“三环节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是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小结”为基本结构框架,以学案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载体,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质疑、选择、分析、综合和概括,采取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激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式教学模式,使课堂从以往“以教代学”、“以教导学”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讲课中心,走向“以学定教、以学导教、以学评教”的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从以往“单向性、封闭性模式”转变成“互动性、开放性模式”。

具体地,讲为主变成了学为主,听为主变成了说和做为主;学生个体封闭学习变成了互动交流开放学习。

讲堂变学堂,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和“主持人”,学生由被动式听讲转变成主动式探究;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尝试着成功的快乐,体验着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参与者甚至组织者,成为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真正的主人。

从深层次上看,学生不但学会学习,而且学会做人,他们在互相帮助中体验做人,在交流展示中凸现个性,在对比分析中掌握方法,学习越来越成为他们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过改革,最突出的是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目标教学意识不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充分、教代替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了“五大变化”——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增强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

同时,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动了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改革学生教育模式。

宜川中学推行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德育改革,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困惑、痛苦到明晰、探索、实践的过程。

目前基本形成了“制度管理为基础,自主管理为核心,文化引领为策略”的德育教育模式。

这种德育模式是以“制度约束—自主管理—文化引领”为基本教育内容和方法,以铸造人品能力为根本目标,以构建学生展示多元平台为关键,通过制度的规范约束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促使学生责任意识和才干能力的提升,通过文化熏陶培育学生内在的心理和人品,从而充分体现教育本质和成长规律,实现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教育方式。

1、用制度去强制规范和约束学生日常行为。

以实施和落实《宜川中学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细则》为主要内容。

采取值周、专项治理、严格考勤、严格门禁和持之以恒的检查考核措施,规范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发展等方方面面的言行,使学生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

通过具体检查、督促、约束、教育、帮助、引导系列方式,落实责任、降低重心、注重实效,使学生良好行为逐渐成为习惯。

当然,制度约束有两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使制度逐渐变为常规,建立一个按规矩正常运转的机制,明确守规矩方可日日进步的道理,使班级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和严格;另一方面,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适时修订完善制度,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更加具有导向性。

比如,每学期都围绕重点工作,认真反思制度措施的合理性、实效性、导向性和操做性,加以完善。

宜川中学十分重视入学教育工作,提出“狠抓第一周,严抓一个月,抓实全过程”的管理策略。

新生入学前,一般进行为期10天的跑操训练和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方面的适应性训练,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按规定高要求全程管理;开学第一个月,要求班主任坐班管理,学校进行集中检查、治理和整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跟踪检查、分析成因,落实措施,坚决纠正。

一月后,逐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纪律观念、竞争思想基本形成,并逐步内化为优秀的个人品质。

2、把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作为德育工作核心内容。

在制度约束基础上,学校和年级组提供自主管理平台,营造自主管理环境。

以学生素质量化考核评比为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管理意识、自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以学生会、学生值周、主题班会、橱窗设计等为基本载体,构建以小组管理为主的班级民主化管理机制,创设人人主动参与、自主管理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较大的领域展示自我、锻炼才干,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主体。

班级事务中,通过分头承包,达到事事有人做,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人头上;通过学生自主监督检查,达到谁的事情谁干,谁的责任谁负;通过学生集体制定计划,一切按程序做事,提高功效;通过互相帮助,达到分头去干,互助双赢。

这样,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加强,责任心得到提升。

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宜川中学提出“三自主”、“三参与”培养要求:

学生全员值周,常规管理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班级主题班会、橱窗设计和升旗仪式、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由学生自主承办;各级学生会、学习社团等让学生自主组建。

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决策,参与评议学校工作、评议课堂教学,参与监督学校、年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以此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3、创造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滋养心灵,启迪灵性、升华情感。

校园文化建设上,宜川中学一方面积极营造校园物质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校园的装饰、清洁、绿化、美化,以及校园广播、文化走廊、橱窗板报、班级目标展示牌和学生文明言行上,做到处处有文化,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创设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校歌传唱、班级宣誓、胸贴背式课间跑操等方面,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激励中成长,使其精神得到激励,激情得到点燃,灵魂得到震撼,内在动力得到激发,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直面人生、克服困难、主动奋争、锐意进取的能力和素质,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从发展学生个性和人性出发,触及学生灵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技能,开拓学生视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得以正确培养,使学生变得理性、文明和豁达,校风、学风日渐浓郁,育人效果日趋明显。

思考:

学校只有将全体教职工的精力智慧都集中在本职工作上,凝结在提高效率上,形成学校独特的团队优势和精神文化,才会带来的师生素质日益提升,教育行为日益规范,教育效果日渐突出,校风纯正,教风浓郁,学风浓厚等系列变化。

四、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在不断地反思,宜川中学无论是学校硬件还是生源质量或许当初与我们相比我们还占优势,而现在她已成为全国九大范式学校之一,每年上万人从全国各地前去考察,他们做到的我们也一定可以做到的,而现在却形成了如此大的差距。

我总结到:

宜川中学坚持不懈地推进校本化管理,使学校走出了一条不断探索教育真谛,回归教育本质之路。

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才会有高效学习。

德育改革实践,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在规范规矩基础上,才能使学生良好行为逐渐形成习惯;只有充分让学生自主管理,才能使他们责任得到增强、才干得到锻炼;只有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学生得到精神激励,成为乐观向上、理性豁达的人。

所有的办法措施,无非是围绕一个“人”字做文章,这启示我们,学校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不是所谓的模式方法问题,而是教育教学的对象问题,这是学校教育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说教育的对象是书,那么就务必要研究书,为教而教;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就一定要研究和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设身处地的为“人”服务,想办法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其发展,营造符合“人”的本质属性、适合“人”的发展的环境氛围。

从这个意义上看,内涵发展实质是“人”的发展。

宜川中学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和推进以降低重心、低耗高效为特征的校本化管理,着力构建以“自主课堂”改革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和以“自主管理”改革为核心的生本德育,首创“学生自主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明校发展的创新之路。

学校的生命状态得到提升,课堂生态日趋完善,教学成绩连年攀升,办学影响迅速扩大。

我想这也许正是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所说的教育要合乎自然,向大自然寻找力量,才能成就天纵之才,教师自身也就成为天纵之教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