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035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docx

Ijytjf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

||生活|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郭敬明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汇率、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货币体系、离岸金融市场及外汇与外债管理等相关知识。

本章涉及内容较多,希望考生一定要耐下心来学习。

从历年考题来看,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形式出题。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07年

2题2分

2题2分

2008年

3题3分

1题2分

4题5分

2009年

5题5分

1题2分

6题7分

第一节 汇率

  一、汇率的概念

  1.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兑换或折算的比率,也称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所表示的价格。

  2.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等两种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整数单位(1、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于单位的本国货币。

这种标价法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因此可以称为外汇汇率。

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采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者本国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币升值,或称为本币贬值。

反之亦然。

  

(2)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整数单位(1、100、10000等)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这种标价法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因此可以称为本币汇率。

目前,世界上只有英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

  在采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的数额增大,称为本币升值,或称为外币贬值。

反之亦然。

  3.汇率的主要种类

  

(1)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2)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3)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4)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5)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

  (6)电汇汇率、信汇汇率与票汇汇率

  (7)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存在于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其特征是汇率基本保持固定不变,即使有所变动,也被约束在一个狭小的限界之内。

  浮动汇率是指存在于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其特征是汇率不予固定,可以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

  (8)双边汇率、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

  二、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1.汇率的决定基础

  

(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这种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从本质上是各国单位货币所具有的价值量;从现象上看是各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

  汇率的标准是铸币平价,即一国货币的含金量与另一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市场汇率受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波动,波动的范围被限制在由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构成的黄金输送点内。

  

(2)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这种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从本质上来说是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从现象上看是各国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购买力。

  2.汇率变动的形式

  

(1)法定升值与法定贬值:

官方汇率的变动。

  

(2)升值与贬值:

市场汇率的变动。

  3.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

  

(1)物价的相对变动

  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相对上涨,即该国相对通胀,则该国货币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

  

(2)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

  如果一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物价水平相对上涨,则会限制出口,刺激进口;国民收入相对增长,则会扩大进口;利率水平相对下降,则会刺激资本流出,阻碍资本流入,这些都是导致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造成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的原因。

反之亦然。

  (3)市场预期的变化

  市场预期变化是导致市场汇率短期变动的主要因素。

如果人们预期未来本币贬值,就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导致本币现在的实际贬值;反之亦然。

  (4)政府干预汇率

  4.汇率变动的经济的影响

  

(1)直接影响

  ①汇率变动影响国际收支

  一国货币贬值一方面会导致出口增加,进口下降;另一方面会使得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出增加。

反之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则其影响正好相反。

  ②汇率变动影响外汇储备

  ③汇率变动形成汇率风险

  

(2)间接影响

  ①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

  ②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

  5.汇率理论

  

(1)国际借贷说

  基本思想是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求,外汇供求又决定于国际借贷,因此,国际借贷是决定汇率的最主要因素。

国际借贷又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2)购买力平价说

  绝对购买力平价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某一时点开始的一段时期的汇率变动,即经过一段时间变化后的汇率等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或物价水平的反向之比

  

(1)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2)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3)汇兑心理说

  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求,外汇的供求又决定于人对外汇的主观评价,因此,归根结底,汇率决定于人对外汇的主观评价。

  (4)利率平价说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表明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相应地外汇升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相应的外汇贴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5)资产市场说

  资产市场说是把汇率看成一种资产价格,这种价格是在资产市场上决定的。

  ①货币说

  货币说又细分为弹性价格和粘性价格两种模型。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又称汇率超调模型。

  ②资产组合说

  汇率的资产组合均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一国私人部门持有的资产总量W(总名义财富)以本币表示为:

  W=M+B+SF

  M:

本国居民持有本币

  B:

本币债券

  F:

外币债券(其供给在短期内固定,其本币价值为SF)

  三、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确定与变动的基本模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

这些制度性安排包括中心汇率水平、汇率的波动幅度、影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机制和方式等。

  1.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是指各国货币受汇率平价的制约,市场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幅度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历史上曾经出现两种固定汇率制度——国际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指没有汇率平价和波动幅度的约束,市场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汇率制度。

  

(1)根据官方是否于预,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2)根据汇率浮动是否结成国际联合,浮动汇率制分为单独浮动与联合浮动

  (3)牙买加体系属于浮动汇率制度

  2.盯住汇率制

  盯住汇率制是指一国单方面将本币与某一关键货币或某一篮子货币挂钩,与之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平价,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则随所盯住货币对其他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的汇率制度。

  3.国际货币基金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划分

  

(1)货币局制。

官方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本币与某一关键货币保持按固定汇率,同时对本币发行作特殊限制,以确保履行法定义务。

中国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一种货币局制。

  

(2)传统的盯住汇率制。

官方将本币实际或公开地按照固定汇率盯住一种主要国际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1%。

  (3)水平区间内盯住汇率制。

它类似于传统的盯住汇率制,不同的是汇率波动幅度大于±1%。

  (4)爬行盯住汇率制。

官方按照预先宣布的固定汇率,根据若干量化指标的变动,定期小幅度调整汇率。

  (5)爬行区间盯住汇率制。

它是水平区间内的盯住汇率制与爬行盯住汇率制的结合,与爬行盯住汇率制不同的是汇率波动的幅度要大。

  (6)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

官方在不特别指明或事先承诺汇率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变动。

  (7)单独浮动。

汇率由市场决定,官方即使干预外汇市场,目的也只是缩小汇率的波动幅度,防止汇率过度波动,而不是确立一个汇率水平。

  4.人民币汇率制度

  

(1)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形成,允许在一定幅度内浮动。

  

(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制度。

第二节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

  

(1)涵义

  在狭义上,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

  在广义上,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以一定货币计值的价值量总和。

  

(2)国际收支的构成

  国际收支由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构成。

  经常项目收支又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要素报酬收支和单方转移收支。

  资本项目收支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括的账户是:

(1)经常账户。

(2)资本与金融账户。

(3)错误与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法编制的,在表中分设借方和贷方。

借方以“-”号表示,记录资金占用科目,即国际收支中的支出科目;贷方以“+”号表示,记录资金来源科目,即国际收支中的收入科目。

  二、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

  1.涵义

  自主性交易指有关交易主体出于获取利润、利息等经济动机或其他动机,根据本国与他国在价格、利率、利润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或其他考虑,而于事前主动进行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均衡。

其中,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逆差。

  补偿性交易又称事后交易,是指有关交易主体为了平衡自主性交易发生的收支差额,而于事后被动进行的经济交易。

  基于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的区分和自主性交易的本原性,就以自主性交易来界定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

  2.类型

  

(1)根据差额的性质,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顺差与逆差。

  

(2)根据产生的原因,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收入性不均衡、货币性不均衡、周期性不均衡与结构性不均衡。

  (3)根据不同账户的状况,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经常账户不均衡、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与综合性不均衡。

  三、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1.必要性

  

(1)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

  

(2)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

  (3)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2.政策措施

  

(1)宏观经济政策

  ①财政政策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财政政策。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松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②货币政策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货币政策。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项目收支,也调节资本项目收支。

  ③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或有意在外汇市场上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

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

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2)微观政策措施

  ①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逆差时,就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顺差时,就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②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向国际货币基金或其他国家争取短期信用融资的措施或直接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

  3.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中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兼顾

  

(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不同组合

  内部均衡是国民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状态。

外部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均衡。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可能有四种不同组合:

(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2)内部均衡与外部不均衡;(3)内部不均衡与外部均衡;(4)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

  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组合可能内含四种情形:

(1)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2)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3)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4)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2)兼顾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措施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组合的第一种组合,即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并存,是追求的最为理想状态,无需采用任何政策措施调节。

  第二种组合的内部均衡与外部不均衡并存,此时无需采用影响内部均衡的政策措施,只需采用调节外部不均衡的政策措施,如运用汇率政策等。

  第三种组合的内部不均衡与外部均衡并存,此时只需采用调节内部均衡的政策措施,如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而无需采用影响外部均衡的政策措施。

  第四种组合的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并存,情况复杂,需要区别对待。

  四、国际收支理论

  1.弹性说

  弹性说认为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的时候,货币贬值能够使得贸易收支改善。

  2.吸收说

  设B代表(x—M),即国际收支;Y代表国民收入;A代表(C+I+G),即国内总支出或总吸收,则:

B=Y—A

  在国际收支逆差,即Y

由此提出,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同支出转换政策搭配使用。

  此外,吸收说也分析了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货币说

  R=Md-D

  该式清楚地表明了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即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是因为货币供求失衡,国际收支逆差是因为MdD。

要医治国际收支失衡,货币说的政策主张是,要采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来调节。

  4.政策搭配说

  政策搭配说是说明在兼顾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背景下,在外部不均衡调节中进行政策搭配的国际收支学说。

  在这些组合下,旨在阐明经济目标政策工具之间关系的丁伯根法则认为,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

在某些情况下,一国如果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来追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将会导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即米德冲突。

  五、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一方面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机制转移到我国的结果。

  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实体经济结构等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使我国面临日益增大的国际压力。

我国也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了一些调节政策和措施:

(1)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1994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2)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3)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4)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5)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第三节 国际储备及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

  

(一)含义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货币资产。

  国际储备的四个本质特征:

  

(1)国际储备是官方储备,为货币当局所持有,不包括民间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

(2)国际储备是货币资产,不包括实物资产,即使某些实物资产(如文物等)价值昂贵;(3)国际储备是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资产。

(4)国际储备是一个存量的概念,一般以截止某一时点的余额来表示或计量国际储备总量。

  

(二)构成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1.黄金储备:

虽然根据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黄金逐步非货币化,但是,由于黄金所具有的特性和价值,世界各国仍然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

基金组织在统计和公布各成员国的国际储备时,仍然列入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自由外汇或以自由外汇表示的其他货币资产。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是:

(1)外币活期存款;

(2)外币支付凭证;(3)外币有价证券;(4)其他外币资产。

  外汇储备是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

  3.IMF的储备头寸又称普通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中25%的黄金、基金组织指定的外币或特别提款权部分。

  4.特别提款权(SDR)特别提款权是由基金组织于1970年以后向成员国无偿分配的,作为补充原有国际储备资产不足的新型国际储备资产

  二、国际储备的功能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基本功能)

  

(2)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3)维持国际资信和投资环境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是:

(1)是否是储备货币发行国。

(2)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

(3)国际支出的流量。

(4)外债规模。

(5)短期国际融资能力。

(6)其他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7)汇率制度。

  在实践中,测度国际储备总量是否适度的经验指标是:

  

(1)国际储备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一般为10%。

  

(2)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一般在30%到50%。

  (3)国际储备额与进口额之比,一般为25%;如果以月来计量,国际储备额应能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

  

(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目标是使国际储备结构最优,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找到最佳均衡点。

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

  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集中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上。

  

(2)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的优化

  为了追求盈利性,需要尽量提高储备货币中硬币的比重,降低储备货币中软币的比重

  (3)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

  (三)外汇储备的管理模式

  传统国际储备的管理强调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忽视或不强调外汇储备资产的盈利性。

  积极国际储备的管理实现路径:

  

(1)货币当局本身的外汇管理转型,将超额的外汇储备置于货币当局建立的投资组合之中,例如,挪威中央银行通过下设挪威银行投资管理部来管理外汇储备。

  

(2)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或部门,将超额的外汇储备转给其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延长投资期限,提高投资回报。

我国的中国投资公司,就属于这种性质。

  与积极的国际储备管理模式同时问世的范畴是“主权财富基金”。

  四、我国的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我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等四部分组成。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1880—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鼎盛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金本位制内容如下:

  

(1)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

  

(2)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的是为了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2)人为规定金平价。

即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此外,还人为规定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其主要运行特征有:

  

(1)与国际金本位制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属于金汇兑本位制,美元等同于黄金。

  

(2)游戏规则不对称,美国以外的国家需要承担本国货币与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的义务。

  (3)在该体系下,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一个新兴机构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

  三、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

  

(1)国际储备多样化

  

(2)汇率制度安排多元化

  (3)黄金非货币化

  (4)通过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四、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创设欧洲货币单位、建立稳定汇率机制、设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1990年12月15日,欧洲国家与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批准了《欧洲联盟条约》草案,简称《马约》。

《马约》的通过为欧洲货币联盟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

第五节 离岸金融市场

  一、离岸金融市场概述

  1.离岸金融市场的涵义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从事离岸货币(也称境外货币)借贷的市场。

因此金融活动的主要业务是货币业务。

  2.离岸金融中心

  从离岸金融业务与国内金融业务的关系来看,离岸金融中心有三种类型。

  

(1)伦敦型中心,伦敦和中国香港属于这一类型。

  特点:

  ①交易的货币币种是不包括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其他货币。

  ②经营范围比较广泛,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同时经营在岸金融业务和欧洲货币等离岸金融业务。

  ③对经营离岸业务没有严格的申请程序。

  

(2)纽约型中心

  特点:

  ①欧洲货币业务包括市场所在国货币的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②管理上对境外货币和境内货币严格分账。

  (3)避税港型中心

  特点:

  ①资金流动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且免征有关税收。

  ②资金来源于非居民,也运用于非居民。

  ③市场上几乎没有实际的交易,而只是起着其他金融中心资金交易的记账和转账作用,所以又称为走账型或簿记型中心。

  二、欧洲货币市场

  1.涵义

  欧洲货币市场是专门从事境外货币存放借贷的市场。

广义上,欧洲货币就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货币,或者说是在市场所在地流通的外国货币。

欧洲货币的词头“欧洲”不是地理范围上的概念,实际上是“境外”的意思。

  2.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1)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

  

(2)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

  (3)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欧洲银行

  3.欧洲货币市场的构成

  

(1)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2)欧洲中长期信贷市场

  中长期贷款的主要形式有银团贷款和双边贷款。

  (3)欧洲债券市场

  国际债券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外国债券是指非居民在异国债券市场上以市场所在地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国际债券。

例如,中国政府在日本东京发行的日元债券。

在美国发行的外国债券称为扬基债券,在日本发行的外国债券称为武士债券,在英国发行的外国债券称为猛犬债券,在中国发行的外国债券称为熊猫债券。

  欧洲债券是指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