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97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docx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

附件1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

一、审定范围

(一)新饲料添加剂,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规定需要审定的其他饲料添加剂:

1.饲料添加剂扩大适用范围的;

2.饲料添加剂含量规格低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要求的,但由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除外;

3.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4.新饲料添加剂自获证之日起超过3年未投入生产,其他企业申请生产的;

5.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申报材料内容

1.申报材料摘要

围绕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各章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摘要内容应可向社会公开。

2.产品名称及命名依据、类别、产品研制目的

2.1产品通用名称及命名依据

通用名称应能够反映饲料添加剂产品真实属性,并在整本材料中统一使用该名称。

通用名称应符合国内相关标准(例如:

药典、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或国际组织相关标准(例如:

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原则。

由INN译成中文名称,可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译名应简短易读,用字通俗文雅。

有美国化学文摘(CAS)登记号的应予提供。

饲用微生物应按照种名进行命名,并注明拉丁文名称。

饲用酶制剂,应参照国际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酶学委员会(EC)的命名原则命名,并用括号注明生产菌种名称。

其他微生物发酵制品也应用括号注明生产菌种的名称。

饲料添加剂为天然提取物的,依据其来源的天然物命名,必要时注明来源(包括动、植物的学名和部位,微生物的种名),或者依据提取物主要成分命名。

2.2产品的商品名称

商品名称为产品在市场销售时拟采用的名称,没有的可不提供。

2.3产品类别

根据产品的功能,参照《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现行有效版本)设立的类别名称填写。

超出目录现有类别范围的,根据产品实际功能提出分类建议。

2.4产品研制目的

重点阐述产品研制背景、研究进展、目标功能、国内外在饲料和相关行业批准使用情况、产品的先进性和应用前景等。

3.产品组分及其鉴定报告、理化性质及安全防护信息

3.1产品组分

提供产品全部组成成分,包括有效组分(活性物质)及其他成分。

3.1.1有效组分(活性物质)及其含量

有效组分及其含量应分别列出。

对于有效组分为化学上可定义的物质,应给出通用名、化学名(根据IUPAC命名法)、CAS登录号,以及分子式、化学结构式和分子量;含量以%、g/kg、mg/kg、IU/g等国际通用单位表示。

对于微生物,应以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活细胞数或活孢子数表示,即CFU/g、CFU/ml。

对于酶制剂,应以每克或每毫升中的酶活数量表示。

应对酶活单位进行定义,推荐采用的酶活定义方式为“在特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每分钟由底物释放的产物的μmol数”。

微生物及其发酵制品,应提供生产菌株的种名(中文和拉丁文名称)、来源及其改良史,以及进行菌株鉴定的形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稳定性的方法,并提供由农业部指定的国家级菌种保藏机构出具的菌株保藏编号。

对于提取物,有效组分应包括特征标识成分。

3.1.2其他组分及其含量

说明除有效组分(活性物质)外的其他组分及其含量。

添加载体的,应提供其名称及其配方量。

3.2鉴定报告

化学上可定义物质:

应准确鉴定申报产品的有效组分,并说明确认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测试方法,例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化学官能团的特征反应等。

鉴定报告应由省部级以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检测机构等出具。

酶制剂:

应提供能够证明酶制剂的来源与结构的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应由省部级以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检测机构等出具。

微生物:

应通过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法,鉴定至少到种。

菌种鉴定报告应由农业部指定的国家级菌种保藏机构出具。

微生物发酵制品也应提供前款所述的微生物的菌种鉴定报告。

上述鉴定报告的出具单位不得是申报产品的研制单位、生产企业或研制单位、生产企业的关联单位。

3.3外观与性状:

固体产品应提供颜色、气味、粒径分布、密度或容重等数据;液体产品应提供颜色、气味、粘度、表面张力等数据。

3.4有效组分理化性质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提供有效组分的沸点、熔点、密度、蒸汽压、折光率、比旋光度、常见溶媒中的溶解度、对光或热的稳定性、电离常数、电解性能、pKa等数据。

相关信息可来自国际权威机构(如CAS、IUPAC等)公开发布的数据或由申请人实测数据。

3.5产品安全防护信息

根据产品的性质,提供危害描述、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急救措施、废弃处置等信息。

4.产品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产品功能应说明其作用机制,并以试验数据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作为支撑。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应说明产品适用的动物种类、生长阶段、推荐用量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应提供产品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添加的最高限量建议值,相关内容应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试验数据的支撑。

5.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5.1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

提供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流程图应以设备简图的方式表示,详细体现产品生产全过程;工艺描述应与流程图一一对应,重点描述原料、设备、生产过程各步骤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参数(温度、压力、反应时间、pH等),有中间产品控制指标的也应一并提供。

微生物及其发酵制品还应当提供生产用菌株的传代、培养、允许使用代次以及培养基成分等信息。

5.2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应提供按照农业部相关技术指南开展的稳定性试验的报告。

6.产品质量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检验报告

6.1产品质量标准草案:

应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的要求进行编写。

技术要求至少应包括有效组分(活性物质)、杂质(含杂菌)及卫生指标。

6.2编制说明:

应说明质量标准中的指标设置依据。

指标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并与实际检测情况一致。

对引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内其他行业标准,应提供其原文和中文译文;

6.3对新建检测方法,应提供由具备检验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验证报告。

6.4检验报告:

由申请人自行检测或委托具备检验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三个批次产品检验报告。

检测项目应与质量标准一致,并采用其规定的检测方法。

6.5有最高限量要求的产品,应提供有效组分在配合饲料中的检测方法,并根据其适用对象,提供有效组分在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或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的检测方法。

7.有效性评价试验报告

对于需要通过靶动物试验来评定有效性的产品,应提供由农业部指定的评价试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靶动物有效性试验应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技术指南或国家、行业标准进行。

农业部技术指南、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可以进行数据外推的情形除外。

对于不需要通过靶动物试验评定有效性的产品,应根据产品用途,提供依据规范或公认的方法测定的特性效力的试验报告,如抗氧化剂效力和防霉剂效力测试等。

试验应选取申报产品适用饲料类别中的代表性产品进行。

试验报告应由省部级以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检测机构等出具。

上述有效性试验报告的出具单位不得是申报产品的研制单位、生产企业或研制单位或生产企业的关联单位。

8.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

包括靶动物耐受性评价报告、毒理学安全评价报告、代谢和残留评价报告、菌株安全性评价报告。

应提供由农业部指定的评价试验机构出具的报告,评价试验应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技术指南或国家、行业标准进行。

农业部暂未发布指南或暂无国家、行业标准的,可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规范或指南进行。

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出具单位不得是申报产品的研制单位、生产企业或研制单位、生产企业的关联单位。

8.1靶动物耐受性评价报告:

所有饲料添加剂均应提供靶动物耐受性评价报告。

农业部技术指南、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可以进行数据外推的情形除外。

8.2毒理学安全评价报告:

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对不同的产品类别和申报类型,按照农业部技术指南或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选择需要开展的试验种类。

毒理学数据可采用国际权威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设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等)或由GLP试验室进行并公开发布的数据,但应保证评价对象的一致性。

8.3代谢和残留评价报告:

化合物应进行代谢和残留评价,但以下情形除外:

——在饲用物质中天然存在并具有较高含量;

——化合物或代谢残留物是动物体液或组织的正常成分;

——可被证明是原形排泄或不被吸收;

——是以体内化合物的生理模式和生理水平被吸收;

——农业部技术指南、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数据外推情形。

代谢和残留数据可采用国际权威组织(如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或由GLP试验室进行并公开发布的数据,但应保证评价对象的一致性。

8.4菌株安全性评价报告

对于微生物及其发酵制品,应进行生产菌株安全性评价。

公认安全的菌株除外。

9.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报告

应根据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以及相关产品信息,参照风险评估的方法就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形成报告。

10.标签式样、包装要求、贮存条件、保质期和注意事项

标签式样应符合《饲料标签》标准(GB10648)的规定。

包装要求、贮存条件、保质期的确定应以稳定性试验的数据为依据。

11.中试生产总结和“三废”处理报告

11.1中试生产总结

包括中试的时间和地点,生产产品的批数(至少连续5批)、批号、批量,每批中试产品的详细生产和检验报告,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中试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置措施等。

11.2“三废”处理报告

应说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及处理措施。

12.联合申报协议书

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的,申报单位应是共同参与产品研发的研制单位或生产企业,并提供由所有联合申报单位共同签署的联合申报协议书,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申请人排序、责任划分等,并承诺不就同一产品进行重复申报。

协议由各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13.其他证明性文件

其他应提供的证明材料。

例如,转基因产品应提供相关部门核发的转基因产品批准文件复印件。

14.参考资料

提供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参考的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每条文献在正文中都要被引用,并在引用处进行标注。

重要文献应附全文。

三、申报材料的格式要求

(一)申报材料包括《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报材料封面》(附表1)、《申请人承诺书》(附表2)、《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附表3)、《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完整性检查表》(附表4)及正文。

(二)附表1~4应当从农业部网站下载,不得随意改变字体大小和表格结构。

表格中应填项目不得漏项,不适用栏目应填写“无”。

(三)申报材料正文应当使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和数字为TimesNewRoman字体),A4规格纸张打印。

(四)检测、试验、鉴定报告应提供原件,应当有检测、试验、鉴定单位公章及检测、试验人员和负责人签名。

外文材料应同时提交中文翻译件。

(五)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原件一份,复印件两份)。

复印件采用双面复印。

除签名外,所有材料不得手写。

应按照附表4的内容顺序编排目录,每章独立编排页码,例如“1-1,1-2,…2-1…”。

按目录顺序活页装订,各章应用口取纸或其他明显标记予以划分。

材料装订完成后,应在整本材料侧面加盖申报单位骑缝章。

(六)在提交书面申报材料的同时,提交含有对应电子文档的CD光盘,一式三份。

每章节应制成独立的PDF格式文件,文档名称以附表4中的章节号和章节标题为名,文件内容应与书面材料一致(有签名或盖章的部分出具扫描件),非扫描文档中的文字应可复制粘贴,文件总大小不超过100MB。

四、相关表格的填写要求

(一)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报材料封面

1.通用名称:

填写与正文内容一致的通用名称。

2.产品类别:

填写与正文内容一致的产品类别。

3.申请类型:

将相应类型的方框涂黑(■)。

4.申请人名称:

填写具有法人地位的单位名称,可以是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并加盖公章。

由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填写第一申请人相关信息。

5.法定代表人:

填写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姓名。

由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填写第一申请人相关信息。

6.申请人注册地址及邮政编码:

填写法人注册地址及邮政编码。

由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填写第一申请人相关信息。

7.申请人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填写申请人的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由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填写第一申请人相关信息。

8.联系人、传真、固定电话、手机、电子邮箱:

填写申请单位负责办理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的人员姓名及相应联系方式。

联合申报的,由申请人确定一名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

9.申报日期:

填写申请人报出材料的时间。

(二)申请人承诺书(见附表2)

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由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应逐一签字盖章。

(三)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见附表3)

1.申请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应类型的方框涂黑(■),若为“其他类型”,还应在后附横线上予以说明。

2.通用名称:

填写与正文一致的通用名称。

3.外观与性状:

说明产品的颜色、气味、性状(粉末、颗粒、结晶、块状、半固态、液态等)。

4.商品名称:

填写与正文一致的商品名称,没有的应填写“无”。

5.产品类别:

填写与正文一致的产品类别。

6.是否转基因产品:

将相应的方框涂黑(■)。

7.保质期:

填写与正文一致的保质期。

8.成分、化学式或描述、含量、检测方法:

“成分”栏逐一填写各有效组分及其他成分的名称;“化学式或描述”栏,化学上可定义物质应填写化学式,其他应填写描述;“含量”栏,有效组分填写典型分析值,其他成分可填写配方值;“检测方法”栏,填写申报产品中相应成分的检测方法;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有最高限量要求的,还应提供在饲料产品中相应成分的检测方法。

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可填写标准名称和编号,否则应填写检测方法简称(如“高效液相色谱法”)。

9.适用范围、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添加量和最高限量、使用注意事项:

填写产品适用的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及其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添加量;有最高限量要求的,应填写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最高限量;使用过程中有特殊要求的,应填写使用注意事项。

10.生产工艺简述:

填写主要生产工艺,不超过100个字。

11.申请人名称及地址:

按申请人排序逐一填写单位名称、注册地址和邮编,在性质栏内将相应的方框涂黑(■),并由各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12.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确认:

申请人持申报材料向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由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由第一申请人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确认。

(四)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完整性检查表(见附表4)

完整性检查表用于申请人自查和形式审查。

申请人根据实际情况将前3列方框以涂黑(■)方式标示。

附表1:

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报材料

通用名称:

产品类别:

申请类型:

□新饲料添加剂□需评审的其他饲料添加剂

申请人名称:

(公章)

法定代表人:

申请人注册地址:

邮政编码:

申请人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传真:

固定电话:

手机:

电子邮件: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

二〇一四年

附表2:

申请人承诺书

申请人已充分理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郑重承诺:

一、所有申报材料真实、有效,无伪造、编造、篡改等欺骗性资料。

二、申报材料中的分析、检测、试验报告所使用的样品均为本申请人的中试产品或工业化生产线的产品。

三、本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不对他人构成侵权。

以上承诺若有违反,申请人自愿承担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

(签名)

(单位公章)

年月日

附表3:

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

申请类型

□新饲料添加剂

需评审的其他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扩大适用范围

□饲料添加剂含量规格低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要求

□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

□新饲料添加剂自获证之日起3年内未投入生产,其他企业申请生产

□其他类型

通用名称

外观

与性状

商品名称

产品类别

是否转基因产品

□是

□否

保质期

成分

化学式或描述

含量

检测方法

在配合饲料中的

检测方法(适用时)

有效组分

1

其他成分

1

适用范围

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添加量

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最高限量

使用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1)

(适用范围2)

……

生产工艺简述(100字以内)

申请人信息

(第一申请人)

(第二申请人)

单位名称

地址

性质

□研制者

□生产企业

□研制者

□生产企业

法定代表人签字及盖章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确认:

(盖章)

年月日

附表4: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完整性检查表

内容

已提供

未提供

不要求提供

形式审查人员填写

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报材料封面

申请人承诺书

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

申报材料目录

申请材料

1.申报材料摘要

2.产品名称及命名依据、类别、产品研制目的

2.1产品通用名称及命名依据

2.2产品的商品名称

2.3产品类别

2.4产品研制目的

3.产品组分及其鉴定报告、理化性质及安全防护信息

3.1产品组分

3.1.1有效组分(活性物质)及其含量

3.1.2其他组分及其含量

3.2鉴定报告

3.3外观与性状

3.4有效组分理化性质

3.5产品安全防护信息

4.产品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5.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5.1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

5.1.1工艺流程图

5.1.2工艺描述

5.2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5.2.1影响因素试验

5.2.2加速试验

5.2.3长期稳定性试验

6.产品质量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检验报告

6.1产品质量标准草案

6.2编制说明

6.3新建检测方法的验证报告

6.4检验报告

6.5饲料产品中的检测方法

7.有效性评价试验报告

7.1试验概述表

7.2试验报告正文

8.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

8.1靶动物耐受性评价报告

8.1.1试验概述表

8.1.2试验报告正文

8.2毒理学安全评价报告

8.2.1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8.2.2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报告

8.2.3亚慢性毒性试验报告

8.2.4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实验)报告

8.3代谢和残留评价报告

8.4菌株安全性评价报告

9.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报告

10.标签样式、包装要求、贮存条件、保质期和注意事项

10.1标签式样

10.2包装要求

10.3贮存条件

10.4保质期

10.5注意事项

11.中试生产总结和“三废”处理报告

11.1中试生产总结

11.2“三废”处理报告

12.联合申报协议书

13.其他证明性文件

14.参考资料

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完整性检查表

CD光盘(3份)

备注(可加页)

1.要求的相关信息未予提供的理由(逐条说明):

2.其他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