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复习提纲.docx
《文学知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知识复习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知识复习提纲
1、上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哪些文献资料中?
保存最多的是哪部书籍?
文献资料:
《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列子》等
《山海经》中保存最多。
2、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一共有多少篇?
是按什么分类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305篇;
按照不同乐曲分为风、雅、颂。
“风”即国风,为周朝各诸侯国和地方的乐曲,大部分是民歌;“雅”者,正也,周人认为的“正声”,就是周王朝直接管辖区的雅乐。
雅分大、小雅。
二雅小部分为民歌,大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3、六义是指什么?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4、“三家诗”名词解释。
三家诗是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
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
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5、周民族史诗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内容(篇目)?
6、《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7、记言文之祖是哪部书?
有什么特点?
哪四书组成。
8、“春秋笔法”名词解释。
9、“春秋三传”名词解释
《公羊传》作者:
公羊高
《谷梁传》作者:
谷梁赤
《左传》作者:
左丘明
10、晋公子重耳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家?
首先,遭受磨难并非就是坏事,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好的磨练机会。
其次,在一定情况下能忍耐对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再有,有意识地结交好人,与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良好关系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1、先秦诸子散文各阶段的特点。
1 萌芽期;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代表作品《论语》、《老人》
2 发展期;战国中期,对话体和寓言体,代表作品是《墨子》、《孟子》
3 成熟期;战国末期,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代表作品是《荀子》、《韩非子》
12、先秦语录体的代表作是?
《侍坐章》如何表现哪些人物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论语》:
1、情节完整,注意文章的形象性;2、注重细节描写,场面气氛渲染,展示人物性格;3、运用对比,突出主题;4、表现了孔子心胸开阔,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子路率直、粗鲁、自负;冉有、公西华:
稳重、谦逊;曾哲:
雍容、淡雅、闲事、洒脱。
13、《老子》又称什么?
它的主要特点。
《道德经》:
1、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2、具有抽象的思维特质;3、有丰富的情感和诗意的语言。
14、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甲骨卜辞
15、简述古代散文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轨迹。
甲骨卜辞(萌芽)→易卦爻辞(韵散结合的卜筮文字)→《尚书》
(记言文之祖)→《春秋》(记事文之祖)→《左传》(叙事之最)
16、《九歌》包括哪些作品?
以《湘君》、《湘夫人》和《山鬼》等篇为例,说明《九歌》的艺术特色。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艺术特色:
1、浓厚的宗教巫术色彩;
2、歌舞剧表演的原始艺术形式;
3、神神或人神恋爱故事;
4、语言优美隽永,风格清丽,深婉曲折
17、《离骚》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表现手法。
香草美人”是比兴手法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18、乐府民歌的双璧指的是?
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是?
乐府民歌的双璧指《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
19、《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1]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20、三曹、七子。
七子成就是最高的是指谁,代表作是?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七子之冠,代表作《七哀诗》。
21、“建安风骨”名词解释。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22、“竹林七贤”名词解释。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2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左思《咏史》诗。
三张:
张载、张协、张亢;二陆:
陆机、陆云;两潘:
潘云、潘尼;一左:
左思。
l左思《咏史》打破了传统的写法,将咏史与咏怀紧紧地结合起来,开了“咏怀”的先河。
使“咏史”摆脱了单纯咏史的原始发展阶段,开始走上“吟咏性情、抒情言志”的轨道,这是左思在诗歌史上的一大贡献。
24、“元嘉三大家”是指?
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及代表作。
颜延之,谢灵运,鲍照l谢灵运山水诗:
特点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
代表作《登池上楼》
25、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以及代表作品。
志怪小说兴盛背景:
①社会的动乱与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②人民的困苦与寻求安康的愿望。
内容:
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
艺术:
大多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大多是粗陈梗概。
代表作品:
干宝《搜神记》。
志人小说:
代表作品《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定义;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代表作品;刘义庆《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定义;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
代表作品;《搜神记》)
26、《世说新语》名词解释。
刘义庆与门下文人门客杂菜众书编纂而成,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佚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主要内容:
①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②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③:
记载一些值得称道的人或事。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
27、谈谈你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代表人物;“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1“风度”二字,自然先是说人,然后才是文学风格,毕竟诗文都是作者想法的阐释。
在我看来,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就是“洒脱”,人格健全,俊朗独立,除了没有浮华之气之外,还很有一种苍凉之气。
这种人格和魏晋时代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一来,“礼崩乐坏”,曹操改革了汉代的官员世袭制度就是代表,旧有体制和新兴体制变革的时代必定会让人失去某些依赖,人格上会表现出独立,而玄学之风盛行,则更加让魏晋时代士人的思想带有出世悟道的感觉。
人格独立,诗人开始把关心的重点转到了自身和自己所关心的身边事。
2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往往执著于外物是非名利,而魏晋士人以一种超功利的审美眼光观照社会和自然,乐天知命,逍遥游放,追求个体生命内心的自适和满足,重视主体精神的解脱和超越,对自然外物保持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他们的心志宁静淡泊,闲适虚旷,他们的人生是艺术化的、诗意的人生。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在充满战乱、痛苦的魏晋时代,人们通过追求自然与自由,通过具有自由精神的审美,摆脱了各种生命的枷锁,享受到人的自由和快乐。
魏晋士人的那种放诞不羁、潇洒飘逸、旷达超远、啸傲人生的气质,在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超脱、自由的精神。
28、《文心雕龙》、《典论论文》、《诗品》、《文赋》名词解释。
《文心雕龙》:
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
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全书50篇。
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规则,下篇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
《典论论文》:
中国文论史上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曹丕在论著中反对“文人相轻”的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等态度,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态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
《诗品》;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它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分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
提出了“自寻”的吟咏性情观。
《文赋》:
作者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
是我国第一部创作史,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
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
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
29、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其意义。
主张:
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反对梁齐侍风,倡导“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先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学风范,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意义:
倡导改变六朝到初唐的形式主义作风,一反初唐艳丽纤弱的诗风,而开盛唐朴素雄健的诗风,把诗歌引向朴实而具有真实生命的道路上。
为以后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30、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同33)
31、《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着较多的争论,主要有讽喻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讽喻说:
1《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
2诗歌开卷第一句:
“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
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