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8893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docx

最新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

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

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

用什么作为货币的材料。

2.货币单位。

规定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货币种类。

本位币与辅币。

4.法定偿付能力。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5.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二章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信用”是否有了专业意义上的理解?

信用是什么?

遵守诺言,取得信任。

从金融的角度看呢?

货币的借贷—债权与债务。

一、什么是信用?

1.概念

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

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与商品货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三、信用的本质

1.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借贷——偿还过程实现的。

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同传统的钱货对等转移形成鲜明对照。

3.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

4.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

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3.在不同的信用形式中,你认为最广泛的信用形式有哪几种?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结论:

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4请说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按上述标准对常见的金融工具进行划分。

二、典型的信用工具

1.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见票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

(商业本票、银行本票)

2.汇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见票后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3.支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开户银行见票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信用证

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作为支付能力保证的书面凭证(商业信用证、旅游信用证)。

5.信用卡

银行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发行的赋予一定信用额度的证书,是提供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先消费,后付款)。

6.可转让存单

可流通转让的存款单。

7.股票

股权凭证。

8.债券

在指定时间支付利息和本金的有价证券。

5.请举例说明信用工具的一般特点。

1.偿还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第4章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1.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资本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额/资本额

体现借贷资本的增殖程度p54

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利率取决于利润率及分割比例,利息的变动界限是:

零<利率<利润率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从供求关系角度解释利率的决定)

古典利率理论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三、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马克思)

资金供求状况(西方经济学)

通货膨胀率

利率如何对经济过程进行影响

第6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三层含义:

1、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2、反映了金融资产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3、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主要指价格机制。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狭义的金融市场只指直接融资市场。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一)交易双方:

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买卖双方。

(二)金融工具:

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三)中介机构:

为金融交易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

(四)市场监管

3.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2.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3.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4.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4.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分类?

一、分类的原因

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法,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进行分类原因:

1.金融市场本身是一个市场体系,包含着许多子市场。

2.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金融市场的需要。

3.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金融市场分类则有利于对各个子市场功能与作用的把握。

二、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

货币市场:

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

资本市场:

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

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

发行市场:

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流通市场:

已上市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

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

现货市场:

现金交易市场,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

期货市场:

以标准化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4、按交易存在的场所:

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5、按交易标的物不同:

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6、按活动范围来划分:

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货币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

一、货币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一)功能

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临时性的资金融通场所。

短期资产可以十分便利地转换成现金。

是金融当局办理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场所。

(二)特点

融资期限短

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6.资本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

(看书)

第8章金融中介结构

1.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金融中介机构,亦称金融机构。

包括:

融资性中介组织

辅助性中介机构

保险和养老基金

2.我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类型?

3.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划分标准?

1.银行

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此类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金融制度的核心。

2.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此类机构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银行性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这种负债可以被存款的持有人当作货币使用。

银行性金融机构可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三种类型,他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银行制度。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区别在于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他们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如何看待银行的特殊利益以及特殊风险?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企业。

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最大化利润。

同时,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它和一般企业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利益和特殊的风险。

  银行的特殊利益。

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获取可观的收益;二是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银行的特殊风险。

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接待为核心的信用关系,之中关系不象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那样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

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特殊的风险:

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按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风险。

5.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

1.商业银行的由来?

1.概念:

吸收存款、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银行,即商业银行或存款银行。

2.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

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的构成?

1.含义和构成

负债业务,是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银行自有资本。

2.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

又叫支票账户。

定期存款:

大额可转让存单、定活两便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

活期或定期存款,个人退休金存款账户、住房储蓄账户、教育储蓄账户、货币市场存款单等形式。

3.其他负债

银行的各种借入款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再贴现

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4.银行自有资本

股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二、资产业务

1.含义与种类

资产业务,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主要包括:

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

2.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

非生利资产,应付客户提款和自身需求。

准备金:

①在央行开设专户,用以进行转账结算:

②按法律规定存款额的一定比例在该账户保存相应的余额;③超过法定部分的存款。

第一准备:

库存现金、央行及同业存款、在途款

第二准备:

短期贴现、同业拆借、投资变现。

存放同业:

在其他银行开立的活期账户,以便于同行之间的收付业务。

托收未达:

银行向外地收取的支票款项,外地银行付款的支票当天不能入账。

4.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①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

②不需要资本金;

③以服务为特点;

④需要借助于现代化手段。

5.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