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88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docx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1.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2.用46g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C.可能生成88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90g乙酸乙酯

3.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18C.20

D.22

4.

分别与CH3CH2OH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确定

5.酸和醇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A.

和CH3CH2OH

B.

和CH3CH2—18OHC.

和CH3CH2—18OH

D.

和CH3CH2OH

6.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添加的顺序为硫酸→乙醇→乙酸

B.为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应急速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C.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7.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B.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C.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D.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8.下列关于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B.可将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C.1mol乙醇与2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mol乙酸乙酯

D.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9.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今有分子量比乙醇大16的有机物和乙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丙三醇(

)和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

B.生成的有机物是乙酸丙酯CH3COOCH2CH2CH3C.上述分子量为146的有机物在稀硫酸溶液中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二醇(HOCH2CH2OH)

D.上述分子量为146的有机物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乙酸和乙二醇(HOCH2CH2OH)

10.1-丁醇(CH3CH2CH2CH2O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11.下列关于乙醇、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燃烧的最终产物可能相同

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C.乙醇在铜做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发生还原反应

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利用了食醋中醋酸的酸性

12.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二者是同分异构体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

B.乙醇和乙酸的熔点和沸点都比C2H6、C2H4的熔点和沸点高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

D.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14.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H3COOH(aq) ③NaOH(aq)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②>③>①

15.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A.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B.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C.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过滤

16.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它的官能团是(  )A.—COOH

B.—CH3C.—OH

D.—H

17.食用醋中含有乙酸。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为C2H4O2

B.分子式为CH3COOHC.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为羧基

D.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18.如图所示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发生酯化反应C.与稀硫酸反应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9.关于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乙醇反应

B.能溶解鸡蛋壳  C.食醋中含有乙酸

D.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20.白蚁能分泌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

据此判断,下列物质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镀锌水管C.石灰墙面

D.黄金饰品

21.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

B.熏蒸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D.用醋、酒烹饪鱼,除去鱼的腥味

22.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具有氧化性,能跟钠反应放出H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温度低于16.6℃,乙酸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23.(双选)下列关于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俗名醋酸,又叫冰醋酸

B.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官能团是—OHC.乙酸分子可看作是CH4中的一个H被—COOH取代的产物

D.乙酸分子中有四个H,因而乙酸是四元酸

24.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酸化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乙酸乙酯和乙酸的速率相等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2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加入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实验室利用下图A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

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mL和________mol·L-1。

②分析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中()内为适当的试剂,[]内为适当的分离方法。

①试剂a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

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在具体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字母)。

A.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上口放出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上面图中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7.已知下表所示数据:

某学生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3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甲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主要除去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P2O5B.无水Na2SO4

C.碱石灰D.NaOH同体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部分装置略去),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已知:

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食品包装材料。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有机化合物反应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E的实验中,若用1molB和1molD充分反应,能否生成1molE?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184gB和120gD反应能生成106gE,则该反应的产率________。

答案解析

1.D

【解析】A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

D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2.A

【解析】酯化反应中乙酸提供-OH,乙醇提供-H,用18O标记乙醇,则生成的产物中乙酸乙酯的结构中有18O,水分子中不包含18O,1mol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由于是可逆反应,最多能生成88g的乙酸乙酯,不可能多余88g。

3.C

【解析】根据酯化反应的断键规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选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酯化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两者的反应方程式为

CH3CO16OH+CH3CH2OH

CH3COOCH2CH3+H

O

CH3CO18OH+CH3CH2OH

CH3COOCH2CH3+H

O

5.B

【解析】解题基点:

根据酯化反应的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分析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数量关系。

B项产物是

,相对分子质量是90,符合题意。

6.D

【解析】A项,浓硫酸与乙醇混合放热,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所以试剂添加的顺序先加乙醇,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浓硫酸,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乙酸,因此物质的加入顺序为乙醇→硫酸→乙酸,错误;B项,为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为了防止乙醇挥发,使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应该缓慢加热反应混合物,错误;C项,通过导气管进入试管B的物质中含有挥发的乙醇和乙酸及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为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应该在B试管中放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若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会使乙酸乙酯水解消耗,错误;D项,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正确。

7.D

【解析】挥发出的乙酸、乙醇易溶于水,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A正确;乙酸乙酯及时蒸出,浓度降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B正确;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C正确;浓硫酸的密度大,稀释放热,故配制混合液时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D错误。

8.B

【解析】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容易造成倒吸,B项错误;因为乙酸与乙醇生产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1mol乙醇与2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mol乙酸乙酯,C项正确。

9.C

【解析】由分子量比乙醇大16可知该有机物可能比乙醇多一个氧原子,化学式为C2H6O2,且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因此应该是乙二醇HOCH2CH2OH。

10.C

【解析】水浴温度不会超过100℃,故A正确;长玻璃管作用是冷凝回流,B正确;酸和醇的酯化为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碳酸钠溶液,C错误。

11.C

【解析】乙醇和乙酸都只含C、H、O三种元素,充分燃烧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A项正确;乙醇在铜做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

12.D

【解析】比较乙醇与乙酸的结构特点,明确二者的性质差异,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二者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一样,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

13.C

【解析】乙醇、乙酸常温下都是液体,而C2H6、C2H4是气体,B正确;CH3COOH是乙酸的结构简式,C错。

14.D

【解析】解题基点: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关系:

强酸>弱酸>H2O>醇。

15.B

【解析】乙酸和乙醇均在下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后将下层液体A蒸馏,可将乙醇蒸出,然后在乙酸钠中加入H2SO4使之反应生成乙酸,再将乙酸蒸出。

16.A

【解析】醋酸属于羧酸,官能团是—COOH,答案选A。

17.C

【解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COOH),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C===O)。

18.C

【解析】解题的基点:

分析比例模型确定物质,再判断物质的性质。

从比例模型看出该物质是CH3COOH,有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并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与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

19.D

【解析】解题基点:

乙酸的重要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重要化学性质:

乙酸具有酸性,且比碳酸的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20.D

【解析】根据信息可知,蚁酸与乙酸性质相似,都具有酸的通性。

锌、铝金属都排在氢前面,会与酸发生反应,A、B项错误;C中的石灰墙面是碳酸钙,会与酸发生反应,C项错误;金排在氢后面,不会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