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881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望江中学2010级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

B.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70°W

C.北京时间是3时20分

D.23°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26′S

2.关于图示时间的叙述,w.w.w.k.s.5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播种时期

B.北京地区正值沙尘暴多发时期

C.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的时期

D.长芦盐场受气候影响而生产量减少的时期

3.图示时刻地球上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不同日期的分布情况与()

A.甲图所示情况相同B.乙图所示情况相同

C.丙图所示情况相同D.丁图所示情况相同

下左图是6月22日北京时间12时40分地表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中直线为经、纬线。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第4题。

4.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A.22日0时B.22日6时C.22日12时D.21日0时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

读上右图完成5---6题。

5.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

A.温带,35°N~45°NB.热带,5°N~15°N

C.寒带,35°N~55°ND.亚热带,25°N~35°N

6.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读右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8.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两种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C.③气候类型最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三种气候类型夏季均是高温多雨期

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10.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点截面上的剖面图及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布图。

据图回答11----13题

11.对该河流流向及所处地点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X-Y-Z东北长白山附近地区

B.X-Y-Z华北太行山附近地区

C.Z-Y-X江南丘陵附近山区

D.X-Y-Z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

12.X处和Y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均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C.均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D.均为断裂下陷而成

13.近年来,发现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

A.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Y处的森林在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

C.Y处以下河段的入海口处的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下游水灾频发

D.此河流下游入海口处受到海浪侵蚀,三角洲增长缓慢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回答14---16题。

14.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15.科学家在大西洋发现巨大漂浮垃圾带,该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大量垃圾在此聚集的原因是()

①洋流循环运动带来②该海域风小,海水流动性差

③人们不断向海洋排放垃圾④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差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6.①暖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暖流,与该暖流强大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A.北赤道暖流的汇入B.东北信风吹入暖水,使墨西哥湾形成高温海水,流出强大暖流

C.强大西风的吹拂D.受南美大陆轮廓影响,南赤道暖流分支的汇入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读右图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1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19.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20题。

20.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

A.山东半岛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东南部D.圭亚那高原

读“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图”和“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

回答21----23题。

 

21.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22.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与②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3.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5.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

望江中学2010级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答题卡(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中河流位于半球。

其流向是,那么河流岸容易被

侵蚀。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4分)

(2)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武汉相比,北京地区的昼长;

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时间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小时。

(4分)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点是

 

(4分)

27.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曲线,判断理由是(3分)

(2)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理由是(3分)

 

(3)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什么影响?

(3分)

 

(4)分析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区位因素。

(3分)

 

2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1)说出形成乙图所示湖泊的地质作用,并简述该湖泊对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5分)

 

(2)简述甲乙两图中B和C两河流图示河段共同的水文特征。

(4分)

 

(3)甲图中B附近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但乙图所示国家该粮食作物比甲图所示国家该粮食作物的纬度分布更(高、低),简述其原因。

(4分)

 

29.读下面甲、乙、丙三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三图中,水能资源最为集中的是图(1分)

(2)甲地在农业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是(4分)

 

(3)请就乙图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4分)

 

(4)三地相对而言,丙地自然环境保存完好,其原因是(4分)

望江中学2010级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C

A

D

D

A

B

D

A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A

C

C

C

A

B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1)南半球 自东南向西北流 南(左)太平洋(3分)

(2)大于武汉地区的昼长 14(4分)

(3)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2分)

27.(12分)

(1)N;冬季甲坡为西北风的迎风坡;气温比背风坡低。

(3分)

(2)乙;乙坡为东南风的迎风坡;夏天阴雨天气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故气温较甲低。

(3分)

(3)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塞,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分)

(4)台湾西部有平坦开阔的海滩;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有利于海水蒸发;附近无大河注入。

(3分)

28.(13分)

(1)冰川侵蚀作用;(1分)北美五大湖为沿岸的城市、工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2分)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接,以圣劳伦斯河通向大西洋,被誉为“北美洲的地中海”,为湖泊沿岸的城市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2分)

(2)相同点:

流量均比较大;(1分)补给来源均以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均有明显的夏汛和春汛,水位季节变化均比较大;(1分)均有结冰期;(1分)含沙量都较小。

(1分)

(3)玉米(1分) 低(1分) 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热量条件较好。

(2分)

29.(13分)

(1)丙(1分)

(2)优势:

土地平坦辽阔,土壤肥沃,可垦荒地较多;水源充足;人均耕地多,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劣势:

纬度较高,冬长夏短,热量较少;地势较低,沼泽广布,排水不畅(4分)

(3)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被湿地;治理退化草场;合理放牧;禁止滥捕滥猎;保护濒危动物;改善生态环境。

(4分)

(4)山高谷深;河流湍急;交通闭塞;人口少,经济落后,人类活动干预少。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